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

时间:2023-08-14 18:32:06 诗琳 名人语录 我要投稿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270句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270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270句

  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3、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4、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7、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8、为学贵在起初要有决定不移的志向,中途要有勇猛精进的心态,最后还要有坚贞永固的定力。

  9、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10、天下无容易的境况,天下无困难的境况;终身有快乐之处,终身有忧愁之处。

  11、凡事后而悔十艮自己的疏漏,与事后而议论别人的疏漏,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12、我一颗心坦坦荡荡,毫不恐惧。

  13、先哲说利益不十倍不变法,我说人员不十倍不改变旧制。

  14、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15、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曾国藩书信》。

  16、国家名器,不可滥予。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曾国藩书信》。

  17、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曾国藩书信》。

  18、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曾国藩书信》。

  19、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曾国藩书信》。

  2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曾国藩书信》。

  21、凡兵勇与百姓交涉者,总宜伸民气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获名誉者在此,望阁下实心行之,幸勿视为老生常谈也。——《曾国藩书信》。

  22、调军出战,不可太散。——《曾国藩书信》。

  23、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曾国藩书信》。

  24、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曾国藩家书》

  25、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曾国藩家书》

  26、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曾国藩家书》

  27、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围藩家书》

  28、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曾国藩家书》

  2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字,每日不可缺一。——《曾国藩家书》

  30、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家书》

  31、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曾国藩家书》

  32、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惟愿诸弟发奋立志,念念有恒,以补我不孝之罪。——《曾国藩家书》

  33、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曾国藩家书》

  34、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曾国藩家书》

  35、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曾国藩家书》

  36、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37、舍命报国,侧身修行。——《曾国藩日记》。

  38、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曾国藩家书》。

  39、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国落日记》。

  40、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曾国藩日记》。

  4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家书》。

  42、有过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为君子自厚之道。——《曾国藩家书》。

  43、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日记》。

  44、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

  4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曾国藩

  46、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曾国藩

  47、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曾国藩

  48、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49、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曾国藩

  50、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曾国藩

  5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52、人以气为主。——曾国藩

  53、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曾国藩

  54、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曾国藩

  55、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56、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

  57、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曾国藩

  5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

  59、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60、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61、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62、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63、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64、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65、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66、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67、善果证前因,愿斯世无灾无害;拈花参妙谛,惟神功能发能收。

  68、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69、百战勋威,半壁东南摧上将;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70、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71、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72、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曾国藩

  73、"世事痴聋百不识,笑置诗书如埃尘。

  74、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75、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76、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77、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曾国藩

  78、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曾国藩

  79、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曾国藩

  80、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致吴竹书》

  81、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曾国藩

  82、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曾国藩

  8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曾国藩

  84、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85、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

  86、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87、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8、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

  89、人生由立志开始,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若能立志, 圣贤豪杰, 无事不可为。

  90、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曾国藩

  91、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国藩

  92、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93、学习和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94、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爱者。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95、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9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秀士,皆以一傲字致败。

  97、自得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驱使,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戴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驱使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许?哀哉!

  98、费力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神愈弱。

  99、智慧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00、遇棘手之际,须从耐心二字痛下功夫。

  101、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102、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103、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104、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10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06、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107、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108、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109、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110、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1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12、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13、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14、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15、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16、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117、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圣贤所以为圣贤,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118、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119、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20、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121、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122、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123、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124、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25、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126、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127、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128、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129、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130、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131、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132、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13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34、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135、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136、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37、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138、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139、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140、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141、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142、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143、先哲说利益不十倍不变法,我说人员不十倍不改变旧制。

  144、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45、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曾国藩书信》。

  146、位愈高则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则责之者多,恕之者少。——《曾国藩书信》。

  147、军行战胜,尤须坚明约束,无令骚扰地方。——《曾国藩书信》。

  148、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曾国藩书信》。

  149、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曾国藩书信》。

  150、我不越境,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稳守稳打,彼(敌)自意兴索然。——《曾国藩书信》。

  151、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曾国藩家书》

  152、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家书》

  153、凡诗文欲求雄奇矫变,总须用意有超群离俗之想,乃能脱出恒蹊。——《曾国藩家书》

  154、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曾国藩家书》

  155、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曾国藩家书》

  156、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曾国藩家书》

  157、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常轻于一发。——《曾国藩家书》。

  158、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曾国藩家书》。

  159、挺身入局,敢于担当,才有成事希望。——《曾国藩日记》。

  160、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曾国藩书信》。

  16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日记》。

  162、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163、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曾国藩

  164、既有定识,又有定力。——曾国藩

  165、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

  166、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

  167、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曾国藩

  168、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169、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170、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171、苟能发奋自立,负薪牧冢皆可读书;不能发愤自立,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曾国藩

  17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曾国藩

  173、心至苦,事至盛也。——曾国藩

  17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175、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76、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17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78、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79、"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家勤则兴,人勤则健"。"侍亲以得欢为本"。

  180、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181、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182、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

  183、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184、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

  185、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曾国藩

  186、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曾国藩

  187、"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188、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曾国藩

  189、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曾国藩

  190、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 ——曾国藩

  191、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曾国藩

  192、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193、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194、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曾国藩名言

  195、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出处:曾国藩

  196、那些告诫子弟的谆谆家教,都会成为后世训子的反面教材,一生抱负,千秋名节,绝对不允许曾国藩生出丝毫的不臣之念,而且他出身翰林,长期埋首于经史子籍,吟诗作赋,也认为著书立说才是心中真正向往的帝王之业,带兵打仗安营扎寨,本是不得已才为的事,又岂能当作立身之本呢。

  197、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曾国藩

  198、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199、古之为师者,以诚教,弟子亦以诚学。今之为师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欲胜名而饵利,不亦惑乎?

  200、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朝气。

  201、遇诡骗财人幻化百端,不行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02、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即是一过。

  203、好自制不行与共财,困惑者不行与共事。

  204、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念书则可变革气质。

  205、人莫不刚愎自信,刚愎自信,即是自绝,谁敢语以至道。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曾国藩

  20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207、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曾国藩

  208、曾国藩是清代得名臣,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来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还给自己订了十二条规则。

  20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10、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211、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曾国藩

  212、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13、曾国藩是清代名臣,他把恒心当做习惯。习惯使他博闻强识,习惯让他学富五车,习惯成就了他文人武侯的封号。它是一颗星,映的今晚也群星璀璨。

  214、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

  215、所以,我经常在公司里讲,我们应该远学苹果,近学老干妈,做不出苹果那么好的产品,一罐一罐的辣酱老老实实的做,老老实实的卖,我们总还是做得到的。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跟曾国藩学了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虽然这样显得有点笨,但是底盘比较扎实。"

  216、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217、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218、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219、特患业之不精耳。

  22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22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22、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22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224、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225、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26、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27、人以气为主。

  228、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22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230、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23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3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3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3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23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23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237、禁大言以务实。

  238、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39、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40、智慧愈苦而愈明。

  24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4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3、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4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45、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46、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47、无好小利。

  24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249、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5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251、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252、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253、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25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255、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25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257、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58、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259、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60、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6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62、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63、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6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265、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26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67、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6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69、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27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相关文章:

曾国藩名人警句语录10-18

曾国藩名人语录09-28

曾国藩的名人语录04-07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 (精选40句)10-31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 90句12-30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 30句精选09-06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 (精选70句)02-25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 (精选30句)01-29

曾国藩名人语录句子 50句精选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