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通用10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1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非常厚实,内容也设计很多方面。读过书之后,感觉很多情况有了参考,有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一些的学校,享受好的教育资源,这样就难免要出现择校现象。但是择校并是否适合每个家庭,事实证明不择校孩子也会取得好成绩,关键是看平时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书中作者就没有为自己的孩子择校,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让孩子上学路上太辛苦。小学六年,如果择校导致学校离家太远的话,那孩子每天就要少睡至少一小时,而充足的睡眠对小学生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书中还举了一些择校不成功的例子。看到这些,家长们不得不想一想,择校是否真得是为了孩子好。
做好幼小衔接,家长首先要做好准备,孩子最重要的入学准备是心理准备。近年来,经常看到听到幼儿园“零起点”教学,不准教这不准学那之类的言论,对此,我不敢苟同。如果孩子不认识一些常用汉字,如果能够自主看故事,一切都等到上小学再学,那数学方面,如何读题,如何读懂题。
最简单的数数、算数也是应该教给孩子们的。《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到“零起点”教学,并不等于“零起点”准备。不要机械地认为学校“零起点”教学就等于孩子可以“零起点”准备入学。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和过渡,家长要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适当储备一些知识。
比知识储备更重要的就是好习惯的培养。作者讲到养成好习惯,从餐桌开始。餐桌不仅是孩子品尝美食的地方,同时也是孩子养成习惯、学习礼仪、培养自主能力的地方。好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生活能够自理;学会管理时间,懂得遵守规则;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这一切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书中作者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道理很多家长也明白,但是到了现实中却不知如何操作。书中的实例是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究竟该如何学,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书中都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指导。
《一起陪孩子幼小衔接》最感动我的是这位作者这位父亲的用心,可以说用尽心思用尽时间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很多父亲母亲都应该学习的,毕竟孩子的成长没有回头路。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2
1. “幼小衔接”,要衔接什么?幼儿园从何时开始为“幼小衔接”做准备,会从哪几方面着手?如果“衔接”不好,会影响孩子哪些方面的发展?
答:幼儿园基本上会在大班的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主要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着手。如果“衔接”不好会造成幼儿对上小学厌倦、害怕、紧张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也会由于不具备应有的能力而造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生活能力等发面的困扰。 “幼小衔接”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做好生活能力上的准别。在小学很少会有老师对学生的生活细心照顾,所以幼儿园一直在着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希望能在学前阶段帮助幼儿建立自主生活、自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如:自主饮水、自主入厕、自主进餐、自主增减衣服等等。具备自主生活的能力能让幼儿更顺利的适应小学的生活,是在小学生活、学习的健康保障和重要条件。
萌发上小学的兴趣和自豪感,做好心理准备。其实大班幼儿对上小学是存在一定的困惑的。大多是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没有朋友、害怕考试、老师不喜欢自己、不会写作业、被大孩子欺负等等问题。所以要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通过对小学的参观、对小学生、老师的访问来了解学校生活、学习环境及氛围,使幼儿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完全不同,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对学习感兴趣,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一定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建立在对学习的兴趣之上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中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听觉能力、分析能力等等多种能力。到小学可能会有一些家庭作业,幼儿园也会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更为适应小学的学习。
学习简单的知识,做好知识经验上的准备。到了幼儿园大班的第二学期,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开设汉语拼音、英语等专门和小学衔接的课,部分幼儿园还会开设识字、写字等方面的课程。家长对此类课程也是极为看重。幼儿园也会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加以提高。如:学习20以内加减法等。为面试做自我介绍、才艺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加强体育锻炼,做好身体健康的准备。幼儿最初升入小学,其实也是对身体、精力上的一种考验。在幼儿园里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也是顺利上小学的前提条件。
2.幼儿园为“衔接”所做的准备工作是否足够应付上小学?除了幼儿园,您认为是否还需要其他力量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答:目前为止,幼儿园所作的“幼小衔接”工作基本上能帮助孩子顺利的升入小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大班毕业后尝试一下暑期的学前班,更真实感受小学生活。其他的一些课外班如:英语、汉语拼音等,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它与小学课程的衔接。社会上的很多课程都是与小学课程“焦点错位”的,既学习目的、内容及评价标准都不一致,有时会出现在课外班学的内容到小学还要彻底改掉的现象。所以家长如果选择课外班一定要慎重。
3.面对孩子在此阶段的过渡,很多家长会焦虑,请您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答:幼儿步入小学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家长存在焦虑是正常的显现。但要切忌把自己的焦虑转移或影响到孩子身上。做为家长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入小学这一事件,用鼓励、肯定的语言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其次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时,帮助孩子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对孩子求全、求好。只要孩子能顺顺利利、高高兴兴的去上学就行。最后,要保持与班主任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
4.请您对学校说一些话,您最想表达的是?
答:整个学前阶段都是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途径,幼儿刚刚升入小学自控能力不是很强,对纯课堂式的学习会有一些不适应。希望老师能循序渐进,对刚升入小学的孩子宽容一些,给他们一个宽松、安全和被接纳的学习生活氛围。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3
进入大学才开始有机会尝试那种肆无忌惮看书的滋味,再也不用怕窗外有人会看你,而把想看的书压在一本本教科书下,再也不用因为自习偷看了几本闲书,而自责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终于可以与书为友,与它相伴。但看了多少书,早已记不得了,书名大致也都忘记了。可是,一件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意义的,总会有那么一本书在你心里被深深铭记!《张幼仪传》对于我就是这样的存在。
喜欢这本书的渊源还真是有点讽刺,最初我是喜欢徐志摩的,可以说是迷恋。从高中学了他的《再别康桥》开始,我就被这个多情、浪漫还有点小伤感的诗人吸引了。可那时的我对他的了解是微乎甚微,进入大学我终于有机会对他进行深一步的解读。看着徐志摩传里描述的一切,我只知道他起初喜欢林徽因,最后娶了陆小曼。我并不想对他的爱情多作评论,我只是觉得当徐志摩遇见她们时,他都是爱她们的,要不然他写的爱情诗怎会那么美!他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人而忘记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这一段话很好的诠释了他对于爱情的态度,我依旧被他的爱情故事感动。可是,当我知道了张幼仪的存在,当我了解了她的一生,我开始动摇自己的初心,怀疑对于他的喜爱是否值得?
第一次知道张幼仪,她的前缀是徐志摩的原配。突然间我像是一个被欺骗了好久,迫不及待想找到真相的孩子,我看着这本《张幼仪传》寻找着答案。原来,她真的是徐志摩的原配,是封建婚姻制下诞生的一个妻子。从图片上看,她长得并不惊艳,有的反而是女子的娇羞,她生性倔强,有男子气概,想来是受了家里几个哥哥的影响。在她含苞待放的年纪,她嫁给了徐志摩。那时的她刚刚15岁,人生兴许是一片朦胧,爱情对她来说更是不知为何物。她见徐志摩的第一面也许被这个清瘦,不善言谈的男子吸引了吧,不然当他哥哥提议让她嫁给徐志摩时,她怎会欣然接受呢。可是,这并不是幸福的开始,命运的车轮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了转动。
丈夫求学在外,身为好妻子,就该帮他持家,让他无后顾之忧,身为好儿媳,就该孝顺公婆,操持家务。三从四德是必不可少的,勤勤恳恳更是应该的,可是,如此就能家庭幸福吗?这个家的每一个在张幼仪的照顾下都过得很好,却唯独她没有得到应有的报答。哪怕是一个为人妻子想听到的一句来自丈夫最简单的问候都没有,反而是他偶尔的冷嘲热讽。大概是嫌弃她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超前的思想,没有海外女子应有的见识,所以即便她是他的妻子,他也不会对她疼爱有加。这就是封建婚姻的悲哀吧!并不是张幼仪不够好,只是她不懂他吧。徐志摩是一个感情太过丰富,骨子里充满浪漫气息的才子,他受不了风平浪静的生活,他接受过最超前的教育,他有太超前的思想,他对自由恋爱充满期待,又怎会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羁绊。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终究不能一起抵达幸福的终点。
张幼仪是想和徐志摩到白头的吧,不然她不会抛弃一切独自到异乡找他,可是见面时,得到的只是徐志摩的嘲笑。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两个人却说不到几句话,这样的日子难免让人压抑。张幼仪敏感的神经告诉她,志摩另有所爱。最终,这难熬的日子换来了一纸休书,对两个人也许是自由。可是张幼仪怀孕了,她独自生下了这个小生命,抚养着,期间徐志摩几乎是不闻不问。张幼仪就自己一个人在哥哥的帮助下,带着孩子在海外生活。她没有因为一次失败的婚姻而放弃以后的人生,相反,她反而生活的更好。她开始做生意,开始靠自己的力量站稳。当她变得足够强大,突然为她的勇敢和倔强而感动了。也许她没有才气,也许她不够完美,可是她朴实而真诚,勇敢而倔强,她不肯轻易低头。她的人生被演绎的异常辉煌。
其实,最初的张幼仪只是一个一心为家的好女人,她用善良对待着她身边每一个人,可是她还是被徐志摩抛弃了,我不想说谁对谁错,可是如果只是拿爱情当借口,来逃避责任,这样的爱情还高尚吗?谁说过这样一些话:封建的婚姻让我失去了我爱的人,但我不能抛弃她,因为我对她还有责任!是啊,这样的爱情才是值得被纪念的吧。
读完这本书时,突然意识到,其实爱情并不都是伟大的,只有爱情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才可以拿来被怀念。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做一个坚强而倔强的女子,为自己活得漂亮,像张幼仪一样!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4
小幼衔接是指小学与幼儿园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对小学与幼儿园的教育衔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学期的工作计划。
2.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一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一年级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和任课教师,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学生观摩学校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更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对小学个学科教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以及与各任课教师间的联系,从而让一年级的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除了课堂上的,还有课下的表现,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高年级的学生向一年级学生讲述他们刚入学时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一年级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学生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孩子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各位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就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协商。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长和学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十二)搞好幼小的知识衔接。作为一年级教师,应适时参加培训,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幼儿园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知识,主动增加教学趣味性。
总之,从幼儿时期跨入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愉快自然的适应,将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永久、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漫长的学习生涯即将开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相信在家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们的能力会一天天提高,一天天进步,相信只要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共同努力,孩子一定个个都将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5
做了十几年的幼儿教师,又送走了三届小学生,在幼小衔接方面,我也是很有感触。告别了幼儿园缤纷多彩的时光,另一扇大门之内,又是怎样一个新奇世界?读了付老师《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我这个又担任一年级教师有了理论性指导意义。
幼小衔接是当前很多家长备感头痛的问题,付小平老师这本书为解决该问题做出了富有思想性的探索,通过自己女儿亲身经历,把教育学、心理学等抽象理论融入真实案例之中,把教育学、心理学等抽象理论溶入了真实的案例之中,以亲切平和的方式讲大道理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一书,故事中穿插着理论、理论中穿插故事,背后涌动着的则是一位为人父者的情感。小伊伊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位能陪伴她一路走来的父亲。在孩子整个成长里程中。为人父母是最不该缺席的,而用心的、智慧的陪伴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本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父亲在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健康、习惯养成、品德培养鞥方面付出的心血和思考,让人受益匪浅。
养育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终身事业,很佩服付老师为了孩子可以两度换工作,有几个爸爸能够这样做?《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这本书让我们更加懂得漫漫人生路,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每个孩子人生路上的关键期,也是年轻父母无法轻易把握的敏感纠结期。
面对“幼小衔接”,家长朋友将何去何从?好爸爸付小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在成长路上的关键期,给了孩子最需要的心灵陪伴。在本书中,他细腻地分享了自己陪伴女儿一起成长的点滴感人故事,将“幼小衔接”这件家事娓娓道来、和盘托出。他又结合自身十多年教育工作的真实体悟,将“幼小衔接”这个社会难题抽丝剥茧、逐一求解。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6
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人生是场马拉松,抢跑未必能赢”,我从很多年轻父母身上看到了他们越来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幼小衔接时期,孩子是焦虑的。她们的焦虑可能来自家长不正确的引导和过度的压力,也可能来自自己对于小学的“未知”。
书中说,幼小衔接是绕不过的一道坎。家长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准备好,孩子需要提前了解小学的课程结构、作息时间、作业情况和生活情况。我是觉得孩子的焦虑大部分来自于家长,因为6-7岁的孩子对于世界存在好奇和探索,他从心底想去探究小学生活,但是一些譬如作业多、老师太凶、同学欺负你的负面消息会影响到他,导致他恐惧小学生活。
那道七色花的题目很有趣,可以看出那位小学教师不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从付老师的回答我看到两点,一个是他教给了伊伊理解题目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他说出了“老师都挺好的,不会责怪你的。只要主动说出来,不管对错,老师都会很开心的。”在他的心里对老师是信任的,这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伊伊去信任自己的老师。
关于着小学的准备,并不是准备书包,铅笔,作业本,首先,你需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不可否认孩子的缺点,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付老师,很重视孩子自己的感受,避免了包办和灌输。有了很好的精神准备,还需要配备图书、字典、地球仪等相应的物质材料,做到双管齐下。关于正确的假期安排能力,也是需要开始培养的。
读到付老师说,孩子入学前要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饮食习惯、餐桌礼仪、保证睡眠时间、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意识、倾听能力等等。我体会到了,幼小衔接工作并不只是开始于大班下学期,它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幼儿园生活,这些好习惯应该是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帮助孩子养成的。我忽然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充分准备的前提,可以做到有效衔接;养成了好习惯,可以使幼小更加顺利;能力提高了,孩子可以更加的自信;性格塑造稳定的孩子,会更加的开心。前面工作的完成是后面一项工作的前提。
自控力,独立思考、提出质疑、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感知周围人事的态度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为社会人的表现。这个时候的孩子,附属内驱力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会为了得到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赞扬,而去努力做成功一件事情。在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有所期待,这样他才回朝着我们的期待前行。
能力提升之后,我发现“积极”两个字出现的频率开始多了,积极的人就像太阳,到哪里都在传播着正能量。
感恩、基本的尊重、乐观的心态,这些都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事上高情商的体现。付老师幼小衔接的科学在于,他并不重视对孩子知识方面的长进,而是把重点放到了能够帮助孩子一生进步的情商上,这也正印证了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
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还要继续,前面一切都是铺垫,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孩子在学习上、和同学相处上、对老师的认识、遇到困难了,在功课上遭遇滑铁卢了,怎么办呢?杜老师告诉我们,首先你得是一个“会聊天”的家长,不然抱怨一声就开始责怪,那么下次遇到困难就不会告诉你了。家长需要先淡化这些困难:前期准备很充分了,我相信我的孩子完全可以摆平这件事。然后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当孩子真正需要自己介入其中时再考虑,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意思,那么证明他自己是可以的,只需要说:“你打算怎么做?” “非常棒的主意!”就够了。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7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这种高压状态。
这些年衍生的新鲜词汇和教育机构越来越多,亲子园,幼小衔接,托管班,辅导班层出不穷。
个人内心是排斥这些的,想给孩子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可是一想到成年后是否会有更顺遂如意的人生,孩子会不会埋怨我小时候没有让他学会的更多,心里便忐忑焦灼不安。
读了这本书,卸掉了心中的大石。
这里所说的幼小衔接,不是去上几个月的学前过度课程,也不是强制灌输孩子太多的小学课本知识,而是从心灵上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区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这是一小段关键的人生路,有了家长们心灵上的陪伴,孩子会走的更稳更好。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园注重的是教与养的齐头并进,小学则是教占主导。在幼儿园中,活动多以游戏为主,小学大多是课堂式教学。
在这里重点强调了一个“零起点”教学。“零起点”不是机械的认为学校“零起点”教育就是让孩子可以“零准备”入学。家长需要适当的给孩子做些学习准备,建立学习的兴趣。比如用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轻松掌握一些简单的字和数数。如果孩子不喜欢,就不要强制完成。任何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且很难消除。
孩子上学后时间会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因此,好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教给孩子如何管理时间,比不停地催促孩子被动的完成作业要高明的多。
配合这一点,还需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每天因为磨蹭,作业做到很晚,那么第二天都会缺觉,上课无法集中精神,总是打瞌睡。回过头来,不知道讲的新内容是什么,做作业又十分的吃力,最后又会到很晚。这样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作业拖拉不说,成绩也提高不了。
最后再谈一点深有体会的。如何辅导孩子做作业。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在孩子放学后辅导孩子功课,不论是默写也好,朗诵也罢。其实,从一年级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检查孩子的字迹是否端正。在作业完成后,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不要具体指出错误之处,说出大体范围即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纠正,鼓励孩子自己更正错误。
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和教育理念本书中都有体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亲,可以一起来看看,我很高兴能在孩子上小学前读到此书,少走一些弯路。
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8
今天到新华书店查阅课题研究资料,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和课题紧密相关的书籍《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于是坐下来漫不经心的读起来,也许里面有自己需要的“黄金”,试试看。可是一睹这本书的芳容,我还是醉了。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是付小平老师著作,它展示了一位好爸爸用心陪孩子一起渡过幼小衔接关键时期的心路历程。付小平老师通过自己的女儿伊伊的亲身经历,把教育学,心理学融入真实的案例之中,这是一本适合年轻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值得一读的好书。
全书共分六部分:
一、幼小衔接,绕不过的一道坎。
二、充分准备,才能有效衔接。
三、养好习惯,才能顺利衔接。
四、提升能力,才能自信衔接。
五、塑造性格,才能开心衔接。
六、迈入小学,才能关键衔接。
每一篇文章,有案例有方法,方法新颖,超乎想象。其中最吸引的要数《别让孩子伤在分数上》。
《别让孩子伤在分数上》案例是作者的女儿伊伊刚刚升入小学不到一个月,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刚及格。然后付老师对孩子的测试失利分析原因,找到一是试卷中大部分错的题目是本来孩子掌握好了的,由于没有经历过考试,缺乏答题技巧紧张造成的;二是查找到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如:做题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第二次考试取得了一个好成绩。但随之陆续而来的英语、语文小测验,在班上位居中等,付小平老师结合三次考试成绩分析,找到一个导致伊伊不够优秀的共性问题——答题过程粗心,可以做对的题目都出错了,丢了不少分,然后又进行分类:一类粗心,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二是没有掌握问题。通过讲解练习,最终伊伊拿回了100分的卷子。
付小平老师提出问题——究竟如何面对考试和分数?,同时给出我们各位家长的建议是:一、态度比结果重要(成绩并不重要,但试卷反映出来的薄弱环节很重要);二、进步比分数重要(纵向比较孩子成绩,发现错误和原因,找到进步和变化);三、成长比成绩重要(快乐成长和优异成绩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付老师确实是一位好爸爸,面对孩子每次的考试能做好细致的分析并找到相对应的补救方法。对待孩子的分数现实生活中无非有三种家长:
一、无关紧要,马马虎虎。
这些家长认为一年级课程那么简单,考的好不好都代表不了什么。我只要努力赚钱,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保障就欧克了。这样的孩子不能被引起重视,孩子丧失自我存在感,长期的恶性循坏使得成绩一直不好,等到高年级开始重视,已经晚了。
二、只注重分数,不看过程的家长。
有些家长不坚守过程,只要一看到试卷上的分数,就火冒三丈。从来不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不分析失败原因,只拿分数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埋怨孩子指责孩子。所以惹得自己“一身骚”,孩子挨批受打,最后两败俱伤。长此以往家长经常“火山喷发”,孩子短暂性“压力山大”。若干天后所有的工作一切回归原位。
三、和谐家长,就是换位思考的家长。
他们陪同孩子一起接受失败,一起陪孩子查找原因,在考试后机智应对,为有更大进步的家长,就像付老师一样。
我看到这篇文章感触极深,因为我就是上面例举的第二种家长,面对成绩“暴跳如雷”事后“安然无忧”的家长。孩子的成绩失败,导致没有自信心,作为妈妈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次考试都是看分数,总是以没有时间帮助孩子分析为理由,一次一次放纵了孩子的学习,才导致孩子成绩的失败。我好恨我自己,就是补习班能换回来“家长的陪伴”,能弥补孩子心中的“失落”吗?如此孩子还是很听话,在我的命令下“成方成圆”,我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自卑、压抑。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今后一定改变自己的育儿方法,多陪孩子,多关注孩子,多鼓励孩子。
分数和考试是每个求学路上的人都逃脱不了的法咒,“分分,学生的命根”同样“分分,老师的法宝”。不管我们的子女今后在择校还是工作,无疑选择的筹码就是成绩。作为妈妈,我好可怜那些低分数的孩子,他们也努力,他们也付出,他们因为分数低不敢和同伴玩耍,他们因为分数低失去了老师的宠爱,他们因为分数低而不敢和无理的家长讨价还价,我想象着“如果有一种只求知,而不测试”的教育之路那该多好。
最后,我想用付小平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从迷糊到清晰,从懵懂到明白——一小段关键的人生路,心灵陪伴,让孩子走得更稳更远”,以此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阅历,感恩生命中遇到了付老师,给我照亮了前进的教育之路。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9
阅读幼儿园课程指南我有很多感慨,读后感想如下:
1、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要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要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为所有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团体、个人展示幼儿素质教育的方向和途径。调整和改变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要求、缺乏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树立“回归本真崇尚自然 快乐体验 和谐发展”的课程理念,遵循“让每一位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原则,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
2、通过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各方面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是: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 篇10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应谨记提高保教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遵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规律,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体智德美四个方面去进行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同时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师要尊重幼儿,爱护幼儿,不可变相体罚幼儿。
我们在招生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会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要求来进行招生,每个班招生人数都不相同,幼儿在入园前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园,我们应认真查看幼儿体检报告,确保幼儿健康!
幼儿在接送时必须由监护人或委托成年人接送,我们必须有安全意识,掌握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避险逃生和自救的方法,紧急情况下优先保护幼儿人身安全,定期组织预防演练,加强幼儿一定安全意识!
幼儿在园每日户外活动不得低于两小时,每日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每年体检一次,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发展需求,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到尊重和接纳!
这些都是我们一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阅读《幼儿园工作规程》,使我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更加清晰,每件事看似很小但是如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大麻烦,我们应当接近全力去避免发生错误,谨记一日工作流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尊重每一位幼儿,因为他们都是平等的,让每一位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都能开心快乐,无忧无虑!这也是我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读后感】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教育随笔08-17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11-25
幼小衔接的意义与目的01-21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08-16
幼小衔接问题的意义05-14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08-19
大班育儿知识幼小衔接08-10
幼小衔接发言稿11-25
前苏联幼小的衔接作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