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25 13:35:54 注意事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暑节气注意事项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暑节气注意事项

  大暑养生注意事项

  1、防止中暑

  当相对湿度大于85%气温30一3l℃,或相对湿度50%气温38℃,或湿度小气温40℃时人体的体温调节机便会发生困难,发生中暑。中暑一类是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另一类是高温低湿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补充。

  预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气候环境,通过凉棚、水幕隔热,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环境降温,对于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防暑降温的饮料和药品也必备的。

  2、防皮肤病和食物中毒

  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坐公交车后要洗手。

  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是发热,寒战、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要尽快看医生。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3、合理运动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们加强饮水,合理饮食及睡眠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多做些运动,让身体发发汗对身体也有益,根据每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量亦应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人做一些较大的运动后大量的出汗会使身体有一种舒服的畅快感,运动量应该以此为度,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值得注意的是停止运动后不可用冷水给身体降温,也不过量地喝冷饮,最好喝些热茶或绿豆汤等防暑饮品。刚刚做完较剧烈的运动也不可马上卧床休息,并且也不立刻用餐。

  大暑饮食要点

  1:益气养阴

  夏令天气炎热,出汗多易伤津耗气。“此时,除了补充足够的水分外,不妨吃一些性偏凉、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物,比如绿豆、黄豆、红豆、乌梅、粉葛、麦冬、甘草、石斛、党参、西洋参、山药、百合等。可将其用以煮粥、熬汤,来滋补身体。”但如果是成日在空调房中走动之人,养阴食物反而要少吃一些,倒是可以喝一点姜水,以预防阴暑、驱逐体内寒凉,“冬吃萝卜夏吃姜”,性温的姜可保护脾胃。

  绿豆汤、三豆饮、酸梅汤都是养阴、平和之物,在家也能轻松制作出来。绿豆汤是许多家庭夏季必备,它不仅能养阴,更能增加夏季里萎靡不振的胃口。但对于脾胃虚寒以及体质虚弱的人要注意少喝。三豆饮是绿豆、红豆和黄豆三种豆熬制而成;酸梅汤则是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冰糖和桂花煲成。

  2:清热解暑

  许多水果汁都是天然解暑之物,比如被称为“天生甘露饮”的西瓜汁、甘蔗汁和荸荠汁。这三种饮品口感偏甜,清润而养阴,深得男女老少之欢心。西瓜是极好的消暑佳品,但是却不宜冻了吃,若如此可能会伤及脾胃,常温吃便可。

  “许多人夏季喝茶多,但茶实际上是寒凉的食物,尽量少喝为宜。”需要注意,诸如荔枝、龙眼、橘子等水果,虽能生津止渴,但其性偏温,常吃易引起咽痛、口疮等问题,因此食用时当适可而止,不可贪吃。

  3:养心清心

  坊间常说,夏季要多吃苦。夏天属火,五脏之中,心也属火,夏季人体浮火多,类似如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可适当吃,但需视乎个体情况。以苦瓜为例,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钙、铁等,有助于祛除邪热。

  苦瓜最好的吃法是焯熟以后用以凉拌,如此能较好保留它的纤维素。莲子入季,它也可养心护心,三伏天天气闷热,人们容易心烦气躁,吃点安神的莲子可以平稳情绪。

  但是老人和小孩,以及体质寒凉者都最好少吃苦味食物,毕竟苦味具有清下作用,如果体内有火才好吃。

  大暑的寓意是什么

  大暑节气代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日期是每年的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大暑的气候特点是高温炎热、雷雨频繁。虽然大暑节气高温又多雨,让人闷热难熬,但此时雨水充沛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1、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3、烧伏香

  烧伏香是说大暑这天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求雨消暑。

  4、斗蟋蟀

  大暑节气时,乡村田野蟋蟀最多,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5、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例如:鲁南地区“喝暑羊”、福建莆田吃荔枝、广东地区吃“仙草”、台湾地区吃凤梨。

  大暑吃什么水果好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便是大暑节气。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这时太阳会到达黄经120°,是一年当中气温最热的时节。

  在大暑的日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在饮食上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为了补充我们流失的水分和摄取必要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水果成为我们最好的食物。

  1、哈密瓜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有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是夏季解暑的佳品。但哈密瓜性凉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泻。

  2、水蜜桃

  水蜜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而且桃水蜜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为人体提供多种热量和水分,给人一种清凉爽口的感觉。胃肠功能不良者及老人小孩不宜多吃,多吃令人胃胀胸闷。

  3、荔枝

  荔枝能补充人体大量水分,起到清凉消暑之作用。但荔枝性热,阴虚火旺、舌苔发红、有内热的人不宜多吃,否则会引发恶心、头晕、四肢无力的不良反应。

  4、李子

  李子是夏天不可或缺的水果,由于李子85%都是水分,所以有助于缓解饥渴,且会让人有饱腹感,是理想的减肥食品。对于胃热没有食欲的人而言,吃点李子或者喝杯李子汁就能起到清胃热、增进食欲的作用。

  5、西瓜

  西瓜是夏季最主要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被喻为“天然的饮料”,而且营养丰富,成为很多人消暑的首选水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烦、止渴利尿之效,有“天然白虎汤”之称。西瓜吃多了伤脾胃,适量吃就可以了。

  大暑节气如何预防中暑

  1、饮水方面

  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2、食物方面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

  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3、外出方面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大暑节气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大暑节气饮食的注意事项08-29

2023年大暑节气的养生注意事项07-10

大暑节气经典句子02-21

大暑节气的句子02-25

大暑节气句子08-15

大暑节气的寄语06-09

大暑节气语录07-28

大暑节气唯美句子11-08

大暑节气问候短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