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工作总结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14 09:09:18 半年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5篇)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1

  2017年上半年,自治区卫计委驻荔浦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卫计委党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解放思想,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荔浦·清洁城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队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要求,工作队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出高效的目标定位,依工作职责,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深入推进“清洁乡村”建设的同时,工作队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努力营造良性建设环境,积极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村庄整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今年1-6月份,工作队在144个建制村都建立了清洁乡村理事会和环卫保洁队伍,达到了建制村全面覆盖。全县拥有环卫保洁队伍155支,共配备环卫保洁员2622人,形成了覆盖家园、田园、水源,公路、河流、水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保洁网络。今年新建垃圾处理设施23套,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6套,有效解决了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问题,村屯环境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今年上半年共清理垃圾52311吨,清洁水源1080处,回收农业生产废弃物789.7吨,清捡田园面积193466亩,村容村貌特别是“示范村”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二)自“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工作队上下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宜林则林,宜花则花,宜果则果”的原则,认真落实,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坚持以全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努力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地建立一个优质高效,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新体制,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载体,以提高全县人民生态质量为前提,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2014年11月份至2017年6月,全县投入“生态乡村”建设资金1396万元,派出驻村工作队157支共794人开展“生态乡村”工作。召开技术培训会129次,参加人数为9863人,有效地提高了工作队员工作素质和能力,为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队员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车进村等多种方式宣传,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在乡村中形成群建共建的浓厚氛围,共发动群众筹资381.18万元,投工投劳30809人次。不仅在农村,工作队员们的宣传还在全社会都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人士纷纷表示愿意捐款支持农村环境的改善,“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收到社会捐赠资金170.1万元,收到社会捐赠实物折款73万元。在工作队和群众的合力下,荔浦县“生态乡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全县农村新增绿化面积600180.4平方米,新增硬化道路96.5公里,新增饮水设施37套。打造典型示范村44个,占建制村总数的30.5%,以示范村建设带动周边村屯绿化建设。周边村屯通过学习示范村的先进经验,科学谋划各自村屯的建设,特别是在整体规划、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等方面。重点实施项目建设54个,有效推动了“生态乡村”活动的开展。为“生态乡村”建设活动顺利进行,工作队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建立长效机制53项,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10项,同时在144个建制村中完善村规民约,这些将进一步巩固前期成果和为后面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真正使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工作队和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及各乡镇政府组织督查暗访活动240次,采取集中督查、专项督查、常态督查和暗访督查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曝光,督促整改;并启动问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在多次督查中并未发现有反弹现象。

  上述成绩的取得,除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盾单位,全力以赴

  区、市、县工作队员的派出后盾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及对口联系的村屯点,充分调动各自优势资源,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保障。自治区卫计委在去年保障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多项计生卫生项目,同时还利用健康教育的人才优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

  (二)发动群众,共同建设

  定期召开全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队会议,由各工作分队长进行宣传发动,同时通过乡宣传橱窗、黑板报、张挂横幅、宣传标语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让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这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工作家喻户晓,让村民们真正明白村民自己是真正的受益者,建设绿色美好家园是每个村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从而强化了村民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意识,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配合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广告、文艺巡演等多角度、多层次反复宣传,汇聚成“生态乡村”活动主旋律,让“生态”之声迅速传遍城乡村寨。区、市、县、乡驻村工作队以开展“五进五同五提升”主题活动为契机,进村入户宣传,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共建美丽家园。全方位深入宣传,广大群众意识观念发生明显变化,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清洁乡村”活动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是自己的事,群众观念从“要我清洁”到“我要清洁”转变。邀请区卫计委专家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举办健康大讲堂、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

  (三)、因地制宜,一村一品

  今年以来,工作队充分发挥农业、旅游业等产业优势,按照“宜林则林,宜花则花,宜果则果”的原则建设了50个自治区级生态乡村,示范带动全县503个村屯开展村屯绿化,掀起 “生态乡村”建设热潮,因地制宜提升农村绿化整体水平,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呈现出村村有特色、屯屯有亮点、乡村增绿、农民增收的新景象。在建设“生态乡村”活动中,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突出地方特色,融合自然环境、历史底蕴、文化背景、产业发展,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树木,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推动庭院经济和生态产业双发展,力求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双提高。

  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针对双江镇、马岭镇是苗木生产大镇,对村屯进行花卉苗木种植,绿化村屯;蒲芦瑶族乡纳兑屯有浓郁的`瑶族特色文化氛围,建成了民族特色旅游村,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瑶乡观光,一探瑶族文化的根源。而杜莫、修仁是全县的水果生产大镇,花T、青山是马蹄、荔浦芋种植基地,村民在房前屋后和自家庭院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茶园”,形成了田园“果海”、“芋满田园”、“微田园”的格局,呈现了田间有院,院间有田的新景象。

  (四)纪律严明,工作到位

  一是所有工作队员人手一册《荔浦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 工作指南。《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有:工作队的目标任务、基本情况、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工作队员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二是坚持汇报制度,及时召开分队长工作会议,驻村队员要求每月上交书面小结材料给分队长,分队长每月召开驻村队员例会布置工作任务,研究队员驻村期间遇到的工作问题,及时解决和协调队员与后盾单位沟通和交流,帮助队员解决驻村实际困难。三是坚持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加强队员管理。工作队与县委组织部基层办组建联合检查组,除每月定期督查外,还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队员驻村的时间及工作成效进行追踪和评价,对督查和抽查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好的做法,都能及时在汇报会中进行点评和指导。四是用制度管人,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机制。工作队制定有清晰严明的各项管理制度,队员工作有干劲,目标明确,主要制度有:公开承诺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考勤请销假制度、巡回督导制度及纪律要求制度。五是年终绩效考评认真严肃,队员工作积极性高。重点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事前及时召开考评动员布置会,让队员有思想准备,对材料还可抓差补缺及时完善;事中考评公开、公平、公正,通过百分制量化的形式,考评经严格按照年初出台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要本人签字(领导小组讨论的加分和扣分不在内);事后的考评最终结果全部向队员及所在单位反馈存档。六是坚持出版《乡音》工作队队刊,为队员创业干事搭建平台。

  (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建立完善了投入保障机制、分片包干机制、上下联动机制、督查指导机制、奖优罚劣机制等等一系列机制,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形成了全县总动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荔浦县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美丽荔浦·清洁城乡”活动总体工作方案》《荔浦县“清洁田园”专项行动方案》《荔浦县河流、水源、渠道水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关于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的通告》《关于“清洁水源”活动的暂行规定》《关于深入开展“清洁田园”活动的通告》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方案,引导群众做好家园“三化”(绿化、齐化、洁化)、“三净”(房屋净、禽舍净、道路净)、“六不”(垃圾不乱倒、农具柴草不乱堆、禽畜不散养、污水不乱排、棚舍不乱搭、车辆不乱停)。按照“有一套设施,有一套制度,有一支队伍”的标准要求,相继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签订了户前三包责任制度,明确了村屯保洁员工作职责,乡村环境综合管理逐步向制度化发展。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二、存在问题

  一是市、县后盾单位帮扶不平衡,有待加强。后盾单位领导重视与否,是帮扶取得成效好差的关键之处。有的单位帮扶资金较多,有的单位并没有项目资金支持,但领导重视,经常到队员驻村点督促指导,也同样收到很好效果,但有的后盾单位既没项目资金支持又没有到点督促指导,导致驻点村群众、干部对队员不满意,直接影响了工作队员驻村工作的开展。

  二是驻村队员与派出单位业务工作没有做到全面脱钩,驻村时间得不到保障,有待加强。大多数队员驻村时间都能按要求驻村,但有的队员驻村时间得不到保障,主要是单位业务工作脱不了钩,经常回去加班做业务工作,队员也有情绪,村干部也有意见。

  三、下步打算

  (一)、巩固提升“生态乡村”活动成果。健全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活动长效机制,提,进一步巩固提升活动成果,推动生态乡村活动向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要继续搞好各村小组生态村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增强经济规划意识,严格规划管理,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使街道整洁、灯光亮丽、交通顺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下一步建设“宜居乡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继续加强队员管理工作,努力做好与派出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不断提高工作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意见建议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问题。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成果的标准,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金融资本、科研院所和个人投资捐资,为农房改造、土地整理和环保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强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合力。

  二是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提升问题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农民素质提升紧密相连,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高农民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2

  (一)全面强化医疗保障力度,建立了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

  根据区政府下发的《区卫计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五道保障线”,制定了《XX区健康扶贫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实施细则》,确保贫困患者住院个人自负比例控制在10%之内。

  1、第一道保障线:基本医保。

  由区财政部门资助所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220元/人,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每个年度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度为10万元。

  2、第二道保障线:大病保险。

  由区人社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统一购买大病医疗保险,符合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每个年度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度为25万元。同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大病保险一到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含转外就医)补偿比例达到90%。年度累计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医药费超过7500元起付线以上的部分,按50%的比例由大病保险基金支付。

  3、第三道保障线:补充保险。

  由区财政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补充保险,筹资标准为330元,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分别按目录外75%、目录内90%的比例和顺序进行补偿,使之与兜底保障功能相适应。

  4、第四道保障线:民政救助。

  由区民政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农村特困人员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救助;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在现行救助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予以救助;将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大病患者和因病致贫救助对象的救助范围予以救助,或用临时(特别)救助等政策综合保障。

  5、第五道保障线:政府兜底。

  由区政府建立第五道保障线,对贫困患者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补偿后自负费用超过总医疗费用10%的部分,实行兜底解决。

  (二)全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了健康扶贫“五个全覆盖”

  在全区医疗定点单位继续实施区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救治和扶贫病床设置“五个全覆盖”的便民、惠民举措。

  1、全覆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贫困患者在南昌市第四医院及区域内的4个乡镇卫生院看病就医,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办理相关住院手续。

  2、全覆盖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

  一是对于贫困患者在区域内住院的,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只需先交付该次医疗总费用的10%,待医院与各相关部门结算后,再退还其中多交的部分,便可出院,以此减轻贫困患者就医的垫资压力和负担,确保患者看得起病。二是对贫困患者区域外就医的,由我委牵头,按照兜底保障实施操作流程,协调各相关部门,及时兜底报销住院费用。

  3、全覆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其中6类重点人群免费提供健康体检、随访和转诊等服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次数由每年4次增加到6次,提升对贫困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4、全覆盖实施重大疾病救治工作。

  根据《XX区卫计委20xx年健康扶贫“秋冬会战”行动方案》文件工作要求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10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及耐多药肺结核等15类重大疾病专项救治。

  5、全覆盖设置扶贫病床。

  按照区级医院不低于总床位的5%、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张的标准设置扶贫病床,全区共设立了15张扶贫病床。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3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探索公立医院药品配送制度改革工作,仪陇县人民医院实行药房整体托管,阆中市中医院开展药品配送权改革。二是制定了《南充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确定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社会满意度等13个大项、50个小项具体考核指标,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和薪酬总额核定等挂钩。三是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逐步减轻医院(医生)的赔偿风险和压力。目前,正在公开遴选承办经纪公司。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全市共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3.21亿元,实施卫生项目149个,完工131个,占应完工的97.04%,其中投入使用34个,占应投入使用的100%,共新增业务用房面积17.53万平方米,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加快推进省、市级卫生重点工程建设。市中医院综合楼于7月份投入使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楼和市中心医院门诊内科大楼分别于是10月18日、9月28日开诊运行,市中心医院下中坝院区和川北医附院新区后续项目有序推进。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住院楼、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装修工作全面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市儿童医院、市中心血站检验大楼均已开工建设。二是扎实推进其它卫生项目。73个20XX年中央投资项目完工率、投入使用率分别为98.56%、92.34%,分别完成目标的109.5%、115.43%。144个20XX年中央投资项目完工率、投入使用率分别为84.36%、81.13%,分别完成目标的101.56%、115.9%。三是扎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南充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分别为93.62%、84.13%、72.87%,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医疗卫生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超额完成

  一是新农合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全市平均参合率达到99.39%,政策范围内报销比、门诊费用报销比、实际报销比分别为79.43%、71.08%、63.95%,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5.91%、118.47%、101.5%。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南充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账政策指导意见》,规范了全市新农合工作政策。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20XX年报销比例达50.7 %,20xx年大病保险已经完成招标工作,正在实施赔付。全力推进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报销比例达到76 %。二是20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完工,其中14个已投入使用。100个村卫生室均已完工。三是全部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在全部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基础上,9月1日起全部取消市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四是免费婚前检查超额完成。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69.53%,较去年同期提高51.15%。

  (四)卫生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今年,共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82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200万元,用于建设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一是市级卫生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全面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为数据中心配备了580万元设备,投入500万元开发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正在进行市级卫生信息平台测试。二是建立集中诊断中心。以市中心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影像诊断中心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目前,已连接63家基层医院,完成集中诊断9万多例,减轻患者费用负担1100多万元。同时,建立了以市中心医院为中心的心电集中诊断中心,目前,已连接13家基层医院,完成集中诊断1.6万例。正在建设区域病理诊断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三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成了仪陇县等6个县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7个县级人民医院影像系统建设;所有县级医院分别建立并开通了与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北京、上海等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县级医院远程医疗覆盖率达100%;市中心医院等7所医院创建为四川省数字化医院。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4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数据指标完成情况

  1、出生情况:截止5月底共出生婴儿56人,其中一孩25人,二多孩31人,政策符合率100%;出生婴儿中男婴31人,女婴25人,总性别比124;生育对象总早孕发现率87.72%,其中二多孩早孕发现率84.38%,高出县考核指标最优质24个百分点。

  2、人口发展情况:截止5月底,全镇总人口9443人,统计年度来出生56人,死亡49人,出生率5.93‰,死亡率5.19‰,人口自然增长率0.74‰。全镇育龄妇女1943人,其中已婚育妇1544人,综合节育率91.39%;已婚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16.35%,其中无孩育妇、一孩育妇、二孩育妇、多孩育妇占已婚育妇比重分别是4.79%、65.03%、28.43%、1.75%,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3、目前孕情掌握情况:现孕46人,其中一孩21人,二多孩25人,占全年平均出生量约50%;现孕量推算全年出生,二多孩生育呈逐年上升趋势。

  4、人口流动情况:截止目前,全镇共流出2492人,占总人口的26.39%(18至60岁人口流出占28.13%),其中男性人口1493人,女性人口999人。

  (二)、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投入全面抗疫战斗:卫计系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网络优势,全身心投入到抗疫第一线,无论是入户宣传还是社区卡点,都有卫计系统人员忙碌的身影。

  2、全面二孩政策宣传贯彻落实情况:统计年度来,镇卫计办协同各村,通过利用微信、短信平台、QQ、宣传单、广场宣传、电话访谈等多种媒介,采取集中宣传和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广泛宣传全面二孩政策;预计统计年度二多孩出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全面二孩政策成效初显。

  3、利益导向政策落实情况:全面完成本年度奖特扶摸底、初审、公示、县级复核工作,2020年度新增奖扶11人,扩面47人;完成历年奖特扶对象(奖扶201人,扩面307人,特扶22人)年审等工作;完成奖特扶资金(56.06万)发放工作;

  3、特殊人群关爱情况: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采取“两对一、全覆盖”的结对帮扶形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需求、进行安抚慰问、落实相关政策、帮助解决困难;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组织免费体检60余人次。

  4、健康脱贫政策落实情况:统计年度来,镇卫计办积极深入宣传、推动落实健康脱贫系列政策,让群众最大限度的受益,提高获得感。全镇500余人免费签约家庭医生,在家人员80%已享受免费健康体检。使健康脱贫政策成为群众受益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获得感最强的一项扶贫政策。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2、落实健康脱贫政策

  3、持续关爱特殊人群

  4、提升家庭能力发展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5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

  1.完善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对贫困人口(含已脱贫人员)中的患病人口逐户分类建档,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就医信息精准管理,对贫困人口逐户进行摸排,建立了XX县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台帐。进一步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优先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今年1-10月共免收贫困人口一般诊疗费9988人次,免收金额93826元;免收贫困人口住院院内会诊费676人次,免收金额9847元;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36人,免收金额76711.4元;免费开展贫困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54人;开展免费巡回医疗服务13920人次;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042人次;免费提供妇幼保健服务8651人次。

  2.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省、县财政按一档缴费标准给予全额代缴,共计代缴贫困人口基本医保1.41万人,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0%。共投入资金253.8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26.9万元,县财政资金126.9万元。

  3.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贫困人口共计签约13576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100%。各乡镇组成了由县级医院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护士、乡村医生构成的签约团队,走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作了家庭医生签约联系卡发放到签约群众手中。通过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按照“无病防病、有病管理”的原则,使居民获得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和转诊预约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综合、连续、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引导居民形成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4.巩固“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成效。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的医保扶持,加大力度办理贫困人口医保特殊疾病门诊,由县卫计局与县人社局配合,组织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医生、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到各乡镇为贫困人口集中办理医保特殊疾病门诊,目前已有1500余名贫困人口办理了医保特殊疾病门诊。

  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报销、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的顺序予以保障,统筹使用市医药爱心扶贫基金、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依规转诊到县域外上级医疗机构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今年1-10月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救助贫困住院患者632人次,累计救助金额139.55万元。积极为患重大疾病在省、市医疗机构住院的贫困患者申请乐山市医药爱心扶贫基金救助,共申请救助贫困人口30人次,救助金额18.23万元。

  为防止贫困人口因患大病因病返贫,在将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依规转诊到县域外上级医疗机构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的基础上,我县在《XX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管理办法》、《XX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上明确,若贫困人口承担的10%以内费用超过3000元,按不低于50%救助标准给予二次救助,确保救助后贫困人口个人支付费用不超过当年脱贫标准。

  5.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政策。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首诊责任,规范逐级转诊、双向转诊,严格控制对贫困患者使用自费药械、贵重药品和进口高值耗材,严格掌握出入院指征,坚决防止住院标准过宽,门诊患者串换升格住院治疗、压床治疗、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和违规行为,产生的所有不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公示制度,广泛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公示覆盖率达到100%。

  (二)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

  1.做好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工作。按照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期内每人免费健康体检1次的目标,组织好今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工作。目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抓紧实施,今年已体检贫困人口2767人,累计已体检贫困人口9412人。

  2.扎实开展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常住居民332700人, 在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29716人,建档率99.10%;发放各类基本公共卫生宣传资料12.2万余份,播放音像宣传2900余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24次,接受咨询人数8700余人。规范管理新生儿1638人,孕产妇1598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24046人,管理高血压患者26053人,管理糖尿病患者10057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26人,管理肺结核患者101人。

  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全县各网络直报单位网络直报率100%。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5%以上;强化疫情监测研判、预警预测和慢性非传染病监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和聚集性疫情发生。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代表四川省迎接国家血防检查获得了好评。按要求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防治肇事肇祸发生。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按进度有序推进各项防控开展。加强以结核病为重点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4.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五进五讲”(进村庄、进学校、进家庭、进夜校、进电视广播,讲卫生习惯、讲疾病预防、讲看病就医、讲减免政策、讲自我保健)活动,健康教育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100%,健康教育村级活动开展率达100%,实现户户有一个健康明白人,村村有健康教育阵地和健康管理员,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

  1.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推进迁建县人民医院项目和县中医医院综合楼项目建设,县中医医院将于今年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即将迎接评审,县人民医院实施整体搬迁后也即将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目前县级医院已建设省级重点专科1个(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市级重点专科2个(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县中医医院肛肠科),县中医医院目前正在建设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2个(老年病康复科、中医肿瘤内科)

  2.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县人民医院与木城镇中心卫生院、县中医医院与三洞镇中心卫生院挂牌试点“1+1”医联体,充分发挥县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下沉骨干医生7人定期坐诊指导医务技术。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成为华西第二医院区域联盟医院,县人民医院与乐山市人民医院共建联合病房,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定期到县妇幼保健院坐诊。通过构建医联体,上级医疗机构利用“在位+在线”两种服务方式为XX县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

  3.做好对口支援。县级医疗机构派遣19名医务人员到我县6个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派出11名医务人员对口帮扶美姑县和金口河区;选派综合帮扶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7名,助力民族、贫困地区卫生事业发展。

  4.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今年由县财政投资99万元,为11个今年退出贫困村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将于10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由县财政投入累计已新建村卫生室55个,投资金额共407万元。

  (四)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培育行动

  1.推进人才增量提质。选送4名学员就读20xx年“乡村医士班”,落实18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派遣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通过公开考试招聘10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招聘10名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种培训班,全系统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100%。卫生人才总量较20xx年增加54人,增长3.8%;已培养和在培全科医生共7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0xx年可达到2.1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比增加至27.7%,职业素质显著提升。

  2.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以聘用管理、合同管理、签约服务管理为基础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队伍一体化管理与改革。开展乡镇卫生院选派有资质专业技术人员在空白村设置村卫生室,提供医疗服务工作,目前由乡镇卫生院派驻医生村卫生室已达36个。

  3.实施贫困地区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按省、市安排,派遣8名优秀骨干医务人员对口支援美姑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及两个中心卫生院,推动实施师带徒、服务质量审查、远程诊疗指导、组团帮扶、设备规范使用、管理帮扶、临床进修、远程教学、专项培训等“九大帮扶行动”,帮助受援医疗机构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五)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全面落实“二孩”政策

  1.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提升计划生育信息化水平。坚持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今年出生人口1705人,人口自增率0.93 ‰,符合政策生育率99.71 %,出生人口性别比 100.94,全县生育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2.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便利医疗服务。20xx年符合条件的16302户独生子女父母,应发放奖励金195.6余万元,全县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享受对象14911人(其中:奖励扶助对象13952人,特别扶助对象959人),应发放奖特扶资金 2034.528万元,已发放特扶金347.568万元。

  3.提升计生便民惠民水平。深化和完善“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优化办事流程,通过网上和手机APP实现生育登记群众“零跑路”。受理生育证件948份。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流动人口统计监测,强化综合治理和区域协作。参与“微笑行动”免费唇腭裂患者救助行动,关爱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对12户失独家庭和贫困母亲、6户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和购书卡7800元,免费体检全县特扶家庭900多人。

  二、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宣传还不深入,部分贫困户文化素质较低,虽经县、乡镇、村社干部和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等反复宣传和发放健康扶贫明白卡,仍对健康扶贫政策不清楚,还不能达到人人知晓。

  2.仍有贫困人口不熟悉贫困人口分级诊疗政策,不经逐级转诊到县域外医疗机构就医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进一步梳理健康扶贫政策,与电视台联系,多渠道开展健康扶贫宣传,一是制作宣传短片、宣传广播音频,在电视台、村上广播站进行播放宣传;二是将健康扶贫政策编辑制作成手机报,发送给群众进行宣传。

  2.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贫困人口应享受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3.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全县医疗机构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

  4.加强督导和考评,确保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医疗保健机构贯彻落实好各项健康扶贫政策。

【卫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上半年爱卫的工作总结12-16

上半年创卫工作总结12-27

上半年爱卫工作总结07-02

卫计局2018年上半年人才工作总结范文08-14

学校爱卫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07-30

乡镇创卫的工作总结10-11

学校体卫工作总结03-08

创卫学校的工作总结12-01

学校创卫工作总结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