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江城》读后感(精选10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城》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城》读后感 1
我读书参照的书单,起初多是通过豆瓣读书的榜单而来:按书籍评分由高到低,挨个看看书的简介,若是感觉可以读读看,便网上下单买回来。目前榜单上靠前的,多是些名著或耳熟能详的书目,排到第36位的是《傲慢与偏见》,第37位的便是今天要分享的《江城》。
单看介绍,《江城》算是一本非虚构文学,记录的是长江流域的一座小城涪陵的风土人情。涪,念“福”,我之前一直念“陪”。关键是本书的作者是个美国人,彼得·海斯勒。那我就很疑惑,为何评分最高的讲中国的纪实文学居然是个美国人写的?相比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美国人理解中国的乡土,才能到第几层,能挖掘到多真多厚重?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这本书。
彼得·海斯勒,在1996年初次来到中国,作为中美友好交流活动的一员,成为了涪陵一所师专学校的外教老师。他有写日记的习惯,《江城》便是他在中国这两年点滴生活的汇总。
那些我们中国人眼中的寻常事,被他以老外的视角一一拆解。然后我们发现,确实,原来这事儿还可以这样看,便会有种新奇的体验。但这又绝不是简单的“旁观者清”。他并不是一个冷漠的或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而是深入参与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日常之中。很多老外笔下的中国,在中国读者看来,往往理解浅显或驴唇不对马嘴。而本书的作者不同,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被中国人自己所接受。
正是因为往往能击中国人的点,当他吐槽了一些我们难以发现的点,或者能发现却不好说出口的点,好比“瞎说啥大实话”,便会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比如作者讲他看电视节目,看到少数民族在长城上载歌载舞唱《爱我中华》,想到的竟是:“你们古代的中国修筑这道城墙,就是想把你们挡在外面啊。”真是个好段子。但是先别急着感觉受到了冒犯,因为他接着又吐槽了自己的国家:“我在美国的电视荧屏上看见印第安人跳舞的次数比这还要多得多。”
像这种吐槽和尝试理解的内容,贯穿了《江城》整本书。他的想法和观点,有的我可以完全接受,有的我却不置可否。二十年过去,书中的很多现象如今也已大不相同,而有些却一直没有改变。
我所接受的,或感同身受的,多是作者教授学生时的那些故事。
作者当老师时,“如果某个学生做错了,会把他做对了的事指出来,并把他所付出的努力表扬一番。”这就和中国的教学方式很不相同。在中国,师生关系是很严肃的关系,如果学生做错了,老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就行。我曾经也上过外教课,便发现我的外教不管学生做的怎么样,都喜欢说一个词“well done”。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把我的这个困惑提给了外教:“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哪里well done,请告诉我”。
作为一名老师,他也常常有对自己的中国学生发自肺腑的赞美和欣赏。尽管这些学生很多都来自四川当地偏远贫苦的农村。
作者常常会用让学生们排演英文话剧的方式进行练习,不同的学生在其中往往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比如一个演哈姆雷特的男生,平日里便在学生中有些威信,在舞台上更是气势非凡。此后,当作者再看到这个男生,看到他那“傲然的眼神”,尽管他拥有“农民般黝黑的肤色”,但作者打心里认为,在四川乡下,那就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真正该有的样子。作者被自己学生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劲儿所感染而动容。在那一刻,我也认可作者是一名真正的老师。
书中有的内容和观点,我也不置可否。
作为一个美国人,作者势必天然带一些强势文化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但好在他并不讳言因此而来的文化冲突。
比如对于环保或文化保护的话题。书中说,涪陵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可“像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一样,各朝各代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迹,城市的目的“仅仅是容纳人口”。我个人认为,这话说的有些绝对了。我甚至觉得,是不是因为美国的历史太过短暂,才如此在意历史痕迹的保留,乃至有点忽视了今人的需求,毕竟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他们。
但他也顶多是发个牢骚,而不像北欧环保少女那样痛心疾首的怒吼:how dare you!对待哪怕在国内也有争议的三峡工程,作者在遗憾很多古迹会沉入江底时,偶尔也会想通:“白鹤梁题刻”的确会沉入江底,但白鹤梁原本也是破坏的艺术,以“人为”破坏的是另一种“人为”。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之后当地专门建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今人可以下到江底参观。中国人有时不是不懂文物保护,只是今人想过得更好点罢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书中作者的一些遭遇现如今已大不相同,比如我们大多数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
作者在涪陵的`两年间,做为外国面孔,一上街便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最初比较困扰,后来也便习惯了。以前的中国人很少见到外国人,所以对待外国人总是特别好奇。我上小学是在90年代中前期,我清楚记得那时候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一条,专门教该如何面对外国人:“不围观、不尾随、不卑不亢……”。那时的我,感觉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挺不容易的,要承担被一群小孩子当奇珍异兽骚扰的风险。后来的新版已经没有这一条了,因为显然已不合时宜。
作者曾经还在假期去陕西旅游,结果就在住旅店的时候被警察夜间突击查房,想是被当成了可疑分子。那时的外国人,尤其是在官方那有截然相反的两面,一面是要尽量满足其要求的外宾,一面是可能带来危险思想的危险人物。如今的国人见得多了,对待老外也多能变得“不卑不亢”了。
可也有些东西,一直没有改变。
比如有一次,作者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改编英格兰侠盗罗宾汉的故事,要把他安排到当代中国的背景下。不少学生写的故事里,罗宾汉虽然做的依旧是劫富济贫的仗义之事,但最后“总会被捕入狱”,甚至掉脑袋,有的还让他在狱中接受改造重新做人,出来成为一名侦探...... 这不禁让我想到咱国家的一些电影,主人公在影片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随意发挥,但只要是违法了,最终还是要接受制裁的,哪怕结局转的多么多么生硬也要接受制裁。前阵子著名影片《搏击俱乐部》引入到国内,也难免结局强行被改,极标准的加一段字幕:某某最后投案自首云云... 这事儿传到外网,引得国外网友一顿嘲弄,搞得后来又不得不改回去了。
书中的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作者与另一名外教和学生们一起编排了另一部话剧《堂·吉诃德》。剧本被学生们改编得很有创意,很欢乐,也挺闹腾,观众看得特别开心。但这种敢去释放天性的剧,却没有在比赛中最终“过审”。和我们平日里网上发言一样,也不知道怎么就触发了他人敏感的神经。我想,“敏感”这事儿美国应当也有,每个国家或文化都有,只是我们的点是不是过多了?作者直言:“在中国,讽刺与娱乐这两样都是具有风险的东西。”“别的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忍受幽默感的丧失。”别的事情上,我可以说作者的姿态有问题,但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作者。如今,仍有不少人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揣度别人“是何居心?!” 可Why so serious?有时也不怪国外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苟言笑。不知怎的,我竟联想到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优秀作品“笑吧,皮奥莱维奇”。
最后,尽管阅读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体验,待读完全本,看到作者最终乘船离开这座江边小城,与岸上送行的学生们不舍的告别,我还是颇受触动。这份真挚而绵延悠长的,是不管美国人中国人都能共通的情感。便随手给了此书五星好评。
豆瓣的这个榜单上紧随《江城》,位列第38名的书,竟也是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这两本书与他写的另一本《甲骨文》,被称为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然而最后这一本由于种种可猜到的原因,并未能在国内出版。只是,看过了《江城》,我觉得能让它出版,已然是进步了。最接再厉吧。
《江城》读后感 2
我是在一个阴晦的下午看完这本书的,看完的时候,夕阳从云层里出来,何伟坐上江船和涪陵告别,他的学生们在江岸上,忍住眼泪。
曾经有想过写点什么来记住我终将变成回忆的故乡。读完《江城》,忽然觉得,也许我对于小镇人民——区别于乡村,也区别于大城市——了解与解读得甚至不如何伟透彻。
也许从一个彻头彻尾接受“全球化”教育的人的视角,能够拥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之心去看待某一个人群,以完全局外人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美丽和丑陋。
不过可以欣喜的是,在书的后半段何伟时不时提起他之前的并不完全正确的观点。从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慢慢有了喜好和厌恶。他开始会在除夕的夜晚尽力叙述感受到的幸福,记录和与一个擦鞋工的摩擦。
初到涪陵的时候,彼得海斯勒和亚当最感到不适之处都外化在政治环境上。除此之外,还有人民的眼光,这种眼光,至他们离开涪陵也没有变化。
阅读的周期太长了,就只能从目录中回忆一些内容。第二年,何伟的记录从景色变化成人,他也开始在不变化的环境下观察变化。这种中国人的视角,能给人以兼稳定和改变的结果。
对于何伟书里的中国人,“这就好像看一个空白无意义的笑容,突然间发现,一生的苦难背上都堆积在那笑容四角。”
而对于何伟本身,则“不论在这城市生活的某些时候多么舒服,生活依然并非正常,永远也不会。”
江城江城。
《江城》读后感 3
《江城》的最大特点在于,彼得·海勒斯是以一个局外人或者外来者的身份来观察中国的,这一点在书中不断被提及。
彼得·海勒斯用陌生人的角度叙述着我们熟悉的一切。变化是身处变化中的人常常难以察觉的,而涪陵被他描述为处在变化边缘的小城,是所有故事的起点。在这样一个好像被遗忘的`小城里度过他《江城》的全部两年,无论是师专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身处涪陵小城的居民,从他们的上辈开始,就经历着时空压缩式的变革。
这些人身上经历的变迁和背负着的历史,都是美国人彼得·海勒斯未曾体验过和难以想象的,在同一片土地上,他们被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和包产到户过,被战争和饥荒洗礼过,被政治的斗争裹挟过。
如今,这些人的灵魂又被市场和资本重塑着。
文章的伤痛,三峡工程带来的家园流失和环境破坏,城市单位制度导致铁饭碗的打破,对于这些接二连三的变革,大多数人倒是显得不那么在乎。
彼得·海勒斯将学生对于文革的伤痛的无视看作是某种主动的选择性遗忘,所以,他说,也许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江城》读后感 4
涪陵是我从未生活过的故乡,我在重庆求学四年,这是我情感最丰富也最充盈的时光。涪陵离重庆很近,但是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去过涪陵。
初读江城是在大四的寒假,离开重庆一个多月,久居家中,返渝心切,终于找到了一本关于重庆的高分书来解渴。初读一遍,我似乎并没有理解其中文字的珍贵,只是觉得写的很细致,算是九十年代西部地区的众生相。再读江城便是在两个月之后,在一条破旧的三峡游轮上。在整个旅途中,我丝毫感受不到所谓“高峡出平湖”的豪迈,只觉得长江很可怜,像是一条被束缚住的、身材日趋臃肿的巨龙。黄昏时分,阳光洒在似湖而非峡的江面上,我拿出电子书又读了《大坝》那一章,陷入到了和彼得海斯勒同样的伤感。我伤感于已逝的过去,他伤感于无可避免的未来。在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彼得海斯勒写道:
我细细地看了周围人的面孔,看到的是惊叹和决然——惊叹于大坝的宏大,决然地忍受着寒冷,决然地要把工程的每一丝进展尽收眼底。即便在那些婴儿眼中,我似乎也看到了这样的神情。
那些婴儿和我大概是同龄人,二十年后,面对已经完工的大坝,我依然会惊叹,惊叹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错误。我觉得,无论三峡大坝的象征意义或实用意义多么强,长江不该变成这个样子。“高峡出平湖”并不值得夸耀,人类应当为自己的自私向其他生灵表示愧疚,即便这种自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
距离离开重庆还有三个月,我似乎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彼得海斯勒的生活。我尽可能地在重庆多走一些地方,多见一些人,多拍一些照片,多吃一顿火锅,就像一个在沙漠中的旅人,在离开绿洲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地补给。我终于还是去了涪陵。
我几乎去了书上写的所有地点,涪陵县城、涪陵师专、乌江、长江、白鹤梁,也隔江眺望了白山坪和插旗山。每到一个地点,都会拿出《江城》读一段相应的章节。彼得海斯勒说:
我渴望着弄明白,这座城市是怎样运转的,那里的人们在想些什么问题。
而我想知道的却是,二十七岁的彼得海斯勒当时在想些什么问题。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异乡人身处一座在中国数以千计的普通县城里,那些书中为中国人都津津乐道的生活细节是怎么被他发现的。可一路走下来,我的收获并不大,除了书中已经写明的,我很难用作者的视角和去观察到新的细节。诚然,我是一个生长于平原之上的北方人,但终究也是一个县城青年,这种家长里短充盈着整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于我非常熟悉。重庆四年的生活,也已经让我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坡坎、方言、棒棒、山川与河流,也早就融进了我的生活。我变得当局者迷了。
离开涪陵时的心情,倒是和彼得海斯勒一样:
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这块地方了。那是我在涪陵的最后一个春天。
这也是我毕业前,最后一次去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
回到北方后,对重庆的思念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从未想过每年都会按捺不住回去一趟,更没有想过会带着一个同样读过《江城》的姑娘再次来到了涪陵。但我从未奢望能再回到过去的日子,那个做什么事都不遗余力、不计代价也不想后果的年纪已经过去。重庆这座山城中埋藏着我曾经最放肆的笑,最心痛的哭,每当踏上这片土地,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节奏和我躯体深处的某个东西产生了共振。就像两个正在转动的齿轮,咔哒一声啮合在了一起。
《江城》读后感 5
世界之大,一个人即便周游世界,也难免盲人摸象,更何况,这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快速地变化着。所以,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主观的,也是各不相同。在近代的中国,社会发展神速,转眼间大家会发现眼前的周围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环境了。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另一个人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尤其是观察一个过去的世界,会有机会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本书就是《江城》。
《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思勒,美国记者,1969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写作,后获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长期撰稿人,1997年曾在重庆市涪陵区担任教师。海斯勒曾游历欧洲三十国,毕业后从捷克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罗斯、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旅游文学写作之路。海斯勒著有中国纪实三部曲,其它散文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作者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四川担任教师的时候,对中国人的习惯有了很深的`了解,还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为了融入中国社会,他为自己起一个中国名字,叫“何伟”。所谓江城,就是重庆下的城市涪陵,也是作者何伟在中国任教的地点,江城描绘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的观念也在快速的变化,在文化修养和谈吐举止上,整个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并不高,但在赚钱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又过高。那些举止粗鲁言谈出格的土豪成为众人追捧对象,他们在酒桌上吵吵嚷嚷表现粗鲁野蛮,但在上一代的成年人眼里,这是“吃得开”的象征。作者何伟对中国酒桌上的劝酒文化极其反感,每个人都花言巧语,两杯酒一下肚就是兄弟,当面勾肩搭背,背后刀光剑影。以把别人灌倒为荣,以自己醉酒倒地为耻。许多成年男人会把好酒量当做有面子的象征,于是每一场酒宴都要以东倒西歪,胡言乱语的状态结束。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作者何伟道出了背后的真相,在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人们接触的圈子都很小,因此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总会从群体出发去思考问题,从而为群体的观念所裹挟,最后丢掉自我的意识,因为普通人并没有充分话语权来表达自己,于是人们大多选择了盲从。
作者描绘的时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涪陵居民们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作者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那时候的涪陵没有铁路,公路也非常糟糕,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但如今20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早已今非昔比,在这个时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步下降,普通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提升。作者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猎奇写法,而是试图以中国人的心态来适应中国社会,朴实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他的包容与理解之心,这才是这本书真正的精华所在。
2001年,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而重庆也已经不是四川的重庆,重庆附近的长江三峡已经彻底变了模样,这座城市也在飞速发展着。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正如作者所说的:“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江城》读后感 6
《江城》是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一本关于中国的纪实作品。通过作者在重庆小城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变革中的活力与矛盾。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江城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背后的文化差异。
书中所展现的中国并非是单一的、刻板的形象,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我被书中描写的普通人物所吸引,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个体的坚韧与奋斗。
此外,作者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分析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他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城乡差距、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使我对中国的现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同时,他也通过与当地人的交往,展现了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与误解,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读完《江城》后,我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对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新的审视。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世界是多元而复杂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同时,它也提醒我要关注社会问题,努力为创造更公平、更包容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江城》是一本充满思考和感悟的书籍,它让我跳出自身的局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我相信这本书将对我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激发我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不同的文化和社会。
我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每一代人都有他们各自的悲欢。对年轻的一代人来说,重要的是去理解而不是批评责备。我们的上一辈人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好的机会和环境去实现他们的价值。但是,他们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
成功是预料中的,失败则要受到批评,并且立刻加以纠正。要么正确,要么不对,没有中间状态。
跑步比赛开始后,总会有人群分散的时刻,当和一大群人一起的踏实感慢慢消褪时,你会意识到你是孤独的,你要跑的,始终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比赛。
作为一名外籍教师,你得学会在学生们垂下脑袋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反应。此时,你多半也意识到了,中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抨击的。
《江城》读后感 7
我没看过《寻路中国》,听说那本书是何伟的“集大成”作。遇见《江城》是个意外,工作的地方有读书会,每四个月要去一次,我希望自己是有所得以后才分享出去。
何伟是个很有意思的美国人,关于他的人生经历网上都能搜到。看完以后我更愿意称他为何伟,而不是他的原名彼得·海斯勒。
很难说清楚《江城》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它看上去像一本回忆录,中间还掺杂一些旅行记录,何伟还会耗费一整章篇幅去描绘记忆中的某一个细节。《江城》在我看来更像一个记事本,里面有何伟在涪陵的所有记忆,少有为炫技而修剪,保持了文字上的粗糙感,反而特别珍贵。
当我短期内第二次阅读全书时,《江城》这本书再一次让我意识到它吸引我的地方---即便是个一直待在中国的人,何伟笔下的中国让我感觉到陌生。陌生不是因为我没在小城镇生活过,而是熟视无睹所带来的陌生。就算此刻我回到小城镇工作生活,当我看着周围的建筑、街道上的人群,一切都和之前没什么区别。所有的城镇都是一个城镇,都会有超市、写字楼、饭馆,甚至人们的表情也没什么不同,可以从他们的着装一眼就辨认出他们所处的阶层和从事的职业。我不会像何伟一样对一个中国的小城镇产生如此浓烈的兴趣,反而因为太过熟悉,让我难以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更不用说为发生在眼前的事投入感情,并得到感悟。何伟做到了。
一个外国人写一本在中国的记事本,本来就容易失败。要么写成充满异域风情的文章,满足本国人对东方的想象;要么恪守外来者的本分,不带任何情绪记录所见所闻。何伟避开了这两种可能,他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凭着淳朴天性和正直品格,让涪陵变成他的江城。所以他才能在中文版序的最后写上涪陵是他在中国的家乡。
而对于我这种去过无数小城镇的读者来说,何伟的描写依然激起了我对这座重庆小城的向往。准确地说,是对涪陵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兴趣。即便《江城》里明确告诉我,涪陵是一个长江边上的小城,早就因为城市化进程和过去大相庭径。对于被时代重压压得气喘吁吁的你我,何伟奇妙的地方在于他的写作会让我对自身的生活产生兴趣,并且在心理上重新和他人建立联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我更愿意和大家聊天。
这并非是因为书太有趣,何伟的叙述其实并不会让人感到轻松。无论是临毕业因流产而被开除的女学生,还是那个因为婚外恋意识到爱情却婚姻破碎的中年人,涪陵过去发生的事一点也不轻松。对此,你只能在看完叙述后感叹:没有办法。何伟的书能让人恢复一种很罕有的能力:关切。读者会对书里的人物产生关切之情,没有人会在读完以后感叹“涪陵原来是这样”,而是被何伟带入到那里的日日夜夜,看到他人流血的伤口,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麻木的伤疤在跳动。
每一个读过《江城》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涪陵城里有个和自己非常相似的.背影。但是,我们中很少有人能像何伟一样用键盘把时代变迁中的你我诚实的记录下来,不单单是某个个体的命运起伏,还有山川、农田、街道,作为一个整体记录下来。同时,何伟自始至终都在努力理解发生在眼前的事件,而不是求同存异,他的做法使得这本书具备一种温柔的力量。如同他不厌其烦描写长江水一样,有博大的包容,也有温柔的怜悯。因此,《江城》超越了是与否,喜欢或憎恨,让何伟如同一个土生土长的涪陵人一样,重新梳理自己在这座城市正经历着的生活。
我们都处于疲于奔命而无暇思考的状态,《江城》提供了一种彼此理解的可能。原本我们在对方的眼里不复存在,如同黑暗中看不见的面孔,无价值也无意义。但是《江城》让每一张面孔重新显现出来,我们因此能看到对方,感觉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如果有更多人愿意去读一下这本书,或许我们会更加宽容,也更加耐心。如同长江水一样,我们的面孔清晰可见。
最后补一句,译后记非常有趣,翻译者李雪顺先生是何伟在涪陵的好朋友。我看过很多译后记,少有翻译者能在作者的文字以外把自己的风格立起来,这篇做到了。
我想是时候把《寻路中国》也找来看看。
《江城》读后感 8
读《江城》爱江城胜过寻路中国,但是又欣喜自己是先读的寻路中国,后读江城。
无疑江城里是有许多因为时代、个人身份导致的偏见和不解,寻路中国中作者已经完全没有了90年代刚来中国时的敏感与窘迫,多了身为旁观者的从容以及作为见证者的感慨。
作者在涪陵的那两年,既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又饱含着江城的特色。1996年,我六岁,妹妹的出生大概是我那一年唯一记得的大事,人生的记忆录像带好像是从上小学开始才按下录影键,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完全记不起96年的世情。
于是读《江城》,明明是我出生后的年代,却让我觉得陌生非常。
何伟经历过的96年的中国,天空是灰蒙蒙的,城市是脏兮兮的,只有各色各样的人是无比鲜活的,而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步伐,又不知道将带着这个脏乱的'小城去往何方。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在温州,老火车站附近永远黑漆漆的露天天桥,每次去都能碰到一溜不同专业的乞讨者,建设较早的城市因为缺乏维护保养而显得藏污纳垢,天空阴沉,人群熙攘,大家张口是钱闭口也是钱。
《江城》中最爱的一章是第十章:农历新年。
好的文章能让人共情到不禁落泪,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分的渲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个人的新年,既是新奇的,也是孤寂的。当你对一个文明一个国度产生巨大的好奇,你觉得你已经有点了解有点融入,但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在巨大的欢庆下,你才发现自己对它其实一无所知。
《江城》读后感 9
首先要道歉,读书笔记迟迟未动笔,一拖再拖。经常读到输出比输入更重要,对于不太擅长写作的我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嗯,无论写的好坏,写了就是进步。
《江城》,南瓜兄推荐的书籍,南瓜兄是个有文化的青年,他推荐的书一般错不了。看了几眼简介,立刻决定投入进去。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纪实类作品,概括来讲,一个美国人两年中国生活的游记,但这不是普通的游记,何伟(作者的中文名)自称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
这个小地方就是涪陵,重庆的一个小城镇,96年尚不发达,确切说是比较贫困,何伟以志愿者的身份慢慢适应了涪陵生活并自得其乐,细腻的.记录了他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他所描述的那时候的中国我们从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不管是环境还是自身。历史、政治、
信仰、文化、体制、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从何伟的眼中可以直击到其本质,全篇贯穿作者的自嘲,时而会让你笑出声,同时那些敏感的字眼与直言不讳又会让你觉得沉重及感慨。这些大家最司空见惯和熟视无睹的生活被何伟聚焦在我们眼前,观察入微,描绘细腻,着实让人佩服,感同身受的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好奇心去发现生活,总结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久了,我们经常会迷失其中,常常忘了去观察,哪怕是小区楼下的花花草草,何时开花何时结果。
何伟顺流而下至江城,在当时来看外国人显然是异物,经常被人围观,不适应;语言不通,不适应;汽笛声声、雾霾严重的环境,不适应;然后短短两年时间,何伟已完全融入这座江城,和外教学中文,教学生诗歌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和茶馆的老板及家人一起过春节,旅行时被人们友善的接待。不适应被取代,渐渐地爱上了这座城,他称之为家的感觉。他努力学习中文,和各色人等交流,独自去探索他可以看见、触摸的世界,他从彼得·海斯勒逐渐成为何伟,熟悉当地的文化、理解人们的思维逻辑,他已不是完全的局外人,他在观察者和参与者之间找到了最好的平衡。
《江城》读后感 10
开始看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是因为十点读书会。我喜欢海斯勒平静的叙述方式,喜欢他眼中看到的甚至中国人都未曾“看到”过的中国。
在《大坝》这一章里,海斯勒提到他在教学生写作时碰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学到经典的句式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这一句式,这令海斯勒很是无奈。
原文中这样写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变成积习难改的文抄公。全校上下的学生得到的教诲就是模仿范文、抄抄写写,不加质疑地接受。”
身为中国式教育下的产物的我们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在我们的学生时代,经典的文章段落往往是需要我们背诵的,完成背诵任务的标志就是我们能一字不差地默写出需要背诵的段落。上到作文课,如果有同学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句式或描写,常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更多的同学就会依样画葫芦。我难以去评价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好是坏,因为我们大多是从这样的教育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我觉得,有时候背诵优秀经典的文章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会培养我们写作的方法与灵感。但任何学习都不能只是死记硬背、不加质疑地接受,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分析、灵活运用,学习更多的应该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
海斯勒在书的前言中提到自己在中国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候是一个观察者,另一些时候又深深融入当地的生活。一方面,他旁观着人们对三峡大坝的壮观兴奋不已,却对以后即将被淹没的城镇(自己生长居住的地方)、历史古迹无动于衷。假期的时候,他乘船顺流而下或者徒步沿着乌江去到远一些的地方,看看沿河而居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长江沿岸丰富的历史。另一方面,他在涪陵这座小城生活、工作、学习。为了学习汉语,他每周在同一个时间去同一个地方,慢慢地一些人就对他熟悉起来,常常同他聊天。出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许多人会主动接近海斯勒,就这样,整座城市都在教他说汉语。乘公交车遭遇小偷时,他对中国人的看客心态感到懊恼和无奈。而参加比赛时,他又对中国人把纯粹的体育竞技变成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场”感到无比苦恼。
这本书里记录了海斯勒在涪陵的见闻和经历,然而这又不仅仅是生活记叙的书,它反映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面临着的困惑和变化,是九十年代的中国缩影。海斯勒对很多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比如,修建三峡大坝之后,白鹤梁将会被淹没在江水里,许多历史古迹也都将永远淹没在江水之下,无数的城镇也将被淹没、永远消失,这些会造成江水的污染,许多江里的珍稀物种将面临灭绝,……
修建三峡大坝的利弊得失无法衡量,而在此居住的人们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这项工程几乎漠不关心。对公共事务的疏离也到了令人不解的地步。在我的老家农村,很多道路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几乎无法行走。去年很早的时候,住户们集资让村里给修水泥路、修桥,可是直到今天路也没有修好,前段时间正值农忙,家家户户忙着收割小麦,村里用挖土机把路挖开,铺上了碎石砖,可是依然没有开始修。农民们抱怨不已,但也没有人去向村里抗议。我想,过去人们不关心公共事务或许是因为不明白那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少大的变化,在只能管好温饱的生活里,大家关心的只是这些变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切身利益。况且在中国,我们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大家“枪打出头鸟”,于是几乎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大家习惯了观望。
很多事情对错我觉得无法衡量,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学会独立去思考一些事情,与我们有关的、无关的。毕竟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有了网络了之后,信息更是泛滥。不思考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退化,终将无法分辨是非。
【《江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爱江城的船作文11-16
美丽的江城作文(精选24篇)09-24
江城子原文及赏析08-20
江城子原文及赏析02-27
黔江城市宣传文案12-27
我爱绿色江城作文09-30
江城子原文赏析02-12
苏轼《江城子》赏析09-25
《江城》读后感04-28
(必备)江城子原文及赏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