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后感(精选21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间失格》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无意中翻到的一本书,封面上《人间失格》四个醒目的字吸引了我,人间失格,意为丧失为人的资格,精简的标题也渗透了这整部小说,文章篇幅并不长,却足以让人震惊。我陆续地看完了这本小说,还是觉得无法彻底明白小说所表达的情感,内心的困顿和挣扎可能还是需要多次的阅读和精神生活中的体会才能明晰其中的情感。
《人间失格》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第一次知道作者的名字是在且听风吟的书腰上,太宰治的名字对着一句话,彻头彻尾的绝望,从对这个作者的好奇到翻阅他的作品后才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文章字里行间颓废渴望解放的情感,《人间失格》中的男主角叶藏就是以太宰治本人为原型,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后求死得死。他童年被侵犯,又深受战争的影响,父母、朋友、女人,这些对他而言全是不可信任的。有人说他是社会的废物,有人说他是抑郁症患者,也许,他只不过是一个伤心过度的人,一个充满忧思、感伤、怀疑的人,也许生活在某一个瞬间击垮了他,让他从此再也无法直视生活。
小说开头以“我”看到男主角叶藏三个时期的照片为线索,叙述了叶藏悲剧可耻的一生。从童年那张强颜欢笑的照片,再到二十五岁时却仿佛老人的死相,再到八年前青年时表面的美丽和从容,“我度过了可耻的生涯。”这段话之后,就展开了主人公大庭叶藏恐惧生活和抑郁的人生,虽然出生在富裕的家族中,但是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是展露无遗的,也注定了他后来的人生结局。叶藏虽然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因为被侵犯,还有父亲的原因,从小就缺乏自信,不善言语,和别人呆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感到不安、害怕、恐惧,叶藏由于太看轻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太低,一味的想去讨好别人,于是想尽办法去逃避内心的恐慌。
他通过扮演丑角来取悦他人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表面上看起来跟普通人一样,诙谐幽默,率真善良,而把忧郁和恐惧深深藏在内心深处,当他这种试图掩饰内心恐惧的行为被同学发现后,便更加的不安与恐惧,结果只是加重了对心理上的伤害。成年后的叶藏被自己所谓的朋友带上了歧路,但叶藏又偏偏生的美貌,无数的女人为他倾心,而叶藏也自甘堕落,去享受抢夺钱财,在女人堆里生存,再有一次叶藏尝试了吸毒的快乐,他发疯似上了这种让人沉沦的愉悦感第一次,叶藏感受到了快乐,最后叶藏慢慢沉沦,像一个无赖一样,但内心又像是一个孩童,渴望被救赎,却又恐惧这生活,他是矛盾的,他是至真也是至恶。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部悲剧自传,一部为单纯的生活增加悲剧色彩的添加剂,有人说《人间失格》全篇都是呻吟病语,矫情且不知所云,但我认为,这是一部真正灵魂深处的自白,相信很多人在阅读过后都会有沉沦于灵魂的懦弱和悲伤,可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在其中必定会有一些共鸣,无论是灵魂软弱的人还是对故事主角的同情和悲悯。
在网页查阅的时候看到,有一个患有抑郁心理的人说,抑郁是生理性病变,不是说你要积极要乐观就能改变心态,这基本上是不能的,没有药物治疗是连调节心态情绪都难以做到。
而在这个悲剧中也不是没有婉转的余地,其实主角由头到尾都只是想获得父亲的认同跟爱,主角痛苦的原因是因为从小就被自己所畏惧的权威,父亲教育方式剥削感情,杀死了自我,主角本身真正的感官是对周围的感情较淡漠,最在乎的只有父亲的认同跟爱,但父亲认为主角对事情的淡漠定义为“不正常”,连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都要依照他的想法去做,这种死板的指令就像程式一样深深移植到主角的意识中,如果他的父亲在叶藏小的时候去肯定他,保护他,叶藏的一生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在叶藏浑浑噩噩的一生中也并不是没有阳光挤进去过,他的妻子良子,善良纯真,人间的至真至善,但良子最后被人玷污,懦弱的良子选择妥协,内心的阳光消失了,让叶藏彻底丧失努力成为“人”的坚持。
对于这部小说,我觉得不能是说生命可贵努力的活下去,积极的生活就能改变,活着生活就会有希望,“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感到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事还被幸福所伤。”叶藏恐惧的就是这样会给他带来希望的生活,活着并不比死亡快乐,同样的死亡并不比活着快乐。每一个人所在的社会条件都不一样死亡是简单的,死亡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活着你却要面对很多很多。“做你自己,然后承受为追求个性而付出的代价。”很多人尝试过第一步,摆脱不了第二步,却再走不出第一步。
我觉得《人间失格》这本书带给我的,是对自我的剥削,没有一个人是没有心理障碍的,世间能看到的只是碍于生存能不能给人便利。曾经光鲜的表面下,内心可能颓废可能抑郁,就像叶藏的一句话“所谓的世人,不就是你么”努力的成为自己眼中的世人,成为自己眼中的“你”,我们来到人间,来到此处,就是为了触及存在主义的真谛,了悟世间的真理。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2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该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完书的简介,我有一种“我从这个世界路过”、“人间不值得”的感觉。
《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多少个晚上原以为自己的消极才是内心的真实想法,看着书告诉自己“不要极端”“不要抑郁”“不要像这个人一样”的说教,但是如果你不是跌落尘埃又怎么会有作者那种被世界抛弃的想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又怎么能去客观的评价。
读完这本书,它黑暗、阴郁、没有光泽但是它起到了属于它的作用。太宰治用了自己的投河,成功给予了自己永久的解脱,留给了无数读者和文人永远的谈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感谢这个和自己抗争了一生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最后的挽歌。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诫自己,提高逆商,即使只是从这个世界路过,也应该留下自己精彩的篇章。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3
《人间失格》写的不只是叶藏,也不只是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在有些时候对于我们也是很适用的的伪装一副面笑脸迎接别人,对于别人的婪求无法拒绝即使让自己受伤也不想给别人增添麻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热情,进而对于人生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仿用抑郁症。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甘做一个犬儒。不敢正视眼前的苦难,只是想着逃避,甚至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这一切难道我们能说绝对没有吗?
我们匍匐于某种外在强加的道德与价值标准之下,边受着它的逼迫,事突上心里也清楚见对自己的压迫,一边却又不断地扭曲自己,不疑自己,终于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有它的特殊性,它不能反映一个时代更不能反映大多数人,只是太宰浴自我手剖后的医疗报告表,所以不凭对号入座,而且不可避免地具有夸大的成分。然而,这样一部作品竟然在文学史上如此重要,同时也深入n。鲁风说:精神的癖,让像太宰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伤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打破什么却又没有万向,他的澜普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虽然太宰治,被称为无赖派文学大师,这本《人间失格》也是一本饱受争议的破灭2木,但我却想把二无颖”二字转换为无奈”,深深叹是这个独一无二的人,何为太师?力伟大众人?用者共回只是做了一些别人没有做的事,所以还不她把他叫做独一无二的人,太串治的一生充病传奇,五次自末,四度殉情未遂。
读这书书的第一遍,我的心情是压抑的,硬说太军治颓废消极,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其实是很可爱,很温柔的人。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从这位“厌世者”写下的文章中,看到了对美的追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间失格》之于我的意义,也可能和别人不同。然而这位小人太宰治先生对世界和自己的爱却是不容置疑的,现实中有的人把吃饭看成重要的事儿,宁可饿顿,也绝不将就吃口。有些人把感情当成神圣的事儿,宁可孤独终老,也绝不将就找个人结婚。有些人把生命的体验当成至高无上,既然不能忠于自我去生活,不如在虚空中沉沦。或许,这就是泊在我们中间那些人间失格者”的逻辑,而我们很早就会被教育到,如果秉承这样的态度去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你将毫无立足之地。
我们应该学会从容生活的不美,宽容自己的言不由衷,抛弃发于自我的生活理想,我们才能够过得更好。希望和悲剧只存在在你的书中,而不是你的身边。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4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无赖派小说,第一遍阅读《人间失格》,确实令人费解,感觉这种书简直就是教坏孩子,反对社会的典型例子嘛,但读完这本书并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之后,我想太宰治还真是个怪人,平生追求过五次死亡,他到底为什么一直在极致的追求死亡呢?
我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像主人公叶藏这样的人对美好纯洁的人或物避而不见,一直沉迷于人们避而不及的东西,比如吸烟、喝酒,最后竟然沦落到靠着毒品才能维持清醒,继续工作。叶藏生而富裕,聪慧,帅气,他的出身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他从小到大却靠着精湛的演技蒙蔽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他对于父亲要给自己买礼物都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还是是同学眼中的开心果,他会假装滑稽,做奇怪的事情逗笑身边的同学;直至成年以后,他还是女人眼中的知己。叶藏有着一张帅气的脸庞,许多女人都为之倾倒,叶藏读书时期的同学竹一就曾预言过叶藏此生会被女生所迷恋,譬如和女服务员常子、报社记者静子同居,和香烟店老板女儿良子结婚。
人间失格即丧失做人的资格,欧美地区的译名为《NOLongerHuman》:不再是人。不再是人,那会是什么,世间无非就三种:人,恶魔,神。仔细想想的话,叶藏或许三种都是。书里老板娘说过一句话: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还是神一样的好孩子。叶藏就是太宰治,太宰治就是叶藏。在绝望中破碎希望,在颓废中凸显人性。
我初三时听过一场演讲,里面有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惭愧。当即对这句话就印象深刻。之后我开始想,生而为人,我能做什么,有的时候我很讨厌自己,恨自己的无用,迷惘,无力,可即便是这样,却还是在生活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在温柔与纯粹的生死劫中不知何去何从。思想或许是上帝赐予最有力的力量,我理性的想着,只是想着,没有行动,独自彳亍在一片看不见光的绝壁上。未来与希望,勇敢与怯懦,美好与苦痛,往往我只拥有后者,不因别的,只因自卑。《人间失格》里,叶藏察觉到了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对同样身为人类的自己感到自卑,可如果他将这点显露到世人眼里,只会遭到世人的谴责,所以他把自己隐藏的很好。难道自卑就这样不堪吗?叶藏这样做就是智慧的选择吗?
《人间失格》是一面照出幽灵的镜子,每个活在世上的人都会由它照出自己要么模糊,要么变形的面孔和影子。如今中国处于阴霾中,有人借此机会赚取国难财,有人挺身而出,有人正道直行,有人借机散布谣言。怎能简单地说人性是善,或是恶?
又孤独又伤感,又迷惘又绝望,自暴,自弃,自虐,这是我的人生。愿这些苦痛挣扎,成为你的良药,去爱这世间万物。世间件件事情都藏着委屈,每个人都有其阴暗面,只愿世人不要埋在温柔的偏激和歇斯底里中,看到人性中的纯良,宽容足矣。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5
我开始对这个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发现他其实并没那么可怕。
书中写的是一个人从小就努力的去讨好别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毁灭,在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实在书中的一些情节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现实中的生活。残缺的人丑陋,试图迈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却只能迈向毁灭。因为他太过敏感纯粹,所以,注定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
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藉大庭叶藏的独白表达他的人生与思想:「信赖是罪吗?」「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论怎麼做,做什麼,都只会徒劳无功,只会让人觉得更差耻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裏,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著。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
太宰治用书里老板娘的一句话结束这本小说。“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一个向神一样的好孩子。”叶藏丧失作为人类的资格,不是因为他卑贱丑陋,而是因为他像神一样高尚。他只是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纯粹的人类,因为太过纯粹,而被丑恶的人类社会扼杀。对于神来说,人间无疑是个地狱,因为在心里埋葬着最绝对最纯粹的理想论,所以才更加无法忍受着世上的丑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6
《人间失格》是躺在书架里好久的一本书,翻了几页,深感压抑,便再没有读起。直到前几天学弟说他在读,又恰好成立读书小组,便又和这书重逢。
坦白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是在看叶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顾和剖析过去的我。这一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却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假若你也曾有过一段晦涩孤寂的时光的话。
对于有的人来说,相比活着,死亡真的不可怕。
读《人间失格》,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挣扎与痛苦。然而却丝毫不觉得同情,因为“同情”总是给他人,而《人间失格》里的种。种阴暗,总有一款适合你。就像张国荣先生在《异度空间》中所饰演的心理医生,以为看到的是“他人即地狱”,殊不知,自己才是地狱。
我们每个人苟活于世,除了见诸于朋友圈的种。种正能量,总还有更多的阴暗情绪缠绕着我们。有时候你隐隐的感觉到了它,却又难以具体描摹,甚至不敢面对,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并非生性乐观之人,那么诸多颓丧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你内心肆虐。后来那些游离的阴暗情绪在深夜流出你的脑海,幻化成一本《人间失格》。
我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和解。叶藏最后感慨他失去作人的资格,是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发现,他终究还是无法做一个正常人,他的灵魂依然无法得到救赎。更可悲的是,这些并非是别人的过错,而是他自己。是他的灵魂出了问题,难以修补。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好像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忽然残缺的身体,难以挽回的那种悲恸。他再也没有勇气,也找不到办法去融入人间了。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7
《人间失格》是由三张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叶藏”幼年,青年,壮年的人生痕迹。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他曾在夏天在单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为搞笑;也行因为怕父亲扫兴而在半夜潜入客厅在父亲的本子上写上‘狮子’二字,只为不让父亲因自己而扫兴……”这一切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伪装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人。他对这个世界太过畏惧,认为世人比狮子、鳄鱼甚至恐龙都要可怕。他曾说过“面对世人,我总是怕到发抖”他太过敏感,太过小心翼翼,以至于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面对世人,他总是怕到发抖,而面对这个世界,他又何尝不是呢。
他在家之时,做的几乎为违心之举。过年时,家父要为孩子们采购礼物,便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单。他并无所求,准确的说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亲对着他问想不想要舞狮,他莫不作答。可是当别人都睡去时,又偷偷往心愿单上写下“舞狮”二字。他的灵魂无欲无求,写下那二字只是为讨父亲欢心。他具备了那个年纪不该拥有的“欺诈”的人格。
最后,他被“亲人”送往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会告诉你,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美梦成真,只不过遍体鳞伤后慢慢降低了对生活的要求,适者生存罢了。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8
“三张照片,三篇手记”,书不厚,若投入,三小时足矣!
电影版的《人间失格》我是很早就看过的,依稀记得是大二,只记得画面阴郁,似乎讲的是一个富家子弟的沦落生活,伪装,不羁,放荡,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写,仅仅如此而已。
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失格,自暴自弃的代言词(失去了为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又是无尽的悲哀。
虽然书中写的叶藏过的是充满可耻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这本书中承载了作者的一生经历与思想,书中的叶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作文的浅薄,又不断被朋友利用,却认为妥协退步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为了混迹世间学习人性的种。种卑劣。
其实我认为叶藏的一些做法虽然让他走向毁灭,但是他的做法却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为了迎合,为了更好的去和别人相处,虽然“人们”都在说要做好自己,无关别人,但是谁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别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们”所不认同的事的时候,应该错的不是他,而是整个世界。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会告诉你,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美梦成真,只不过遍体鳞伤后慢慢降低了对生活的要求,适者生存罢了!
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要坚韧的活着,我从不认同人们的自杀行为,人就算百般不如意,百般不顺心,但是自杀是一件很愚蠢,很不负责的事情,如果现在你很痛苦,那就活着吧,体验这一切,今后或许你所遇到的事情都会是美好,差也没有关系,正所谓,无痛苦,不人生!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9
如果说有哪一部书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样,喊也喊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人间失格》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人间失格的色调是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以至于竟然不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要歇一歇,缓一缓,带给自己的冲击实在太大。读书最怕的是和作者产生共鸣,因为那样你一下子就陷进去了,无法自拔!
叶藏从小生活在一个古板的旧式乡下家族,“大家都板着面孔吃饭,就俨然成了一种仪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到阴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没有食欲,也得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粒”,如此压抑的气氛导致他对用餐时刻充满了恐惧。而那时的他,还只是个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小叶藏如此敏感,对与人交往充满了恐惧和渴望?也许是因为生来就体弱多病,天生的性格阴郁,以及少与人接触,让他只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人之初,性本善,他从书本中学到的绝对的善恶是非中为自己戴了枷锁。当他看到世间与他所想并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时,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正常的。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芸芸众生,一方面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鄙视人间,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正常,渴望融入人间。他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挣扎而痛苦。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可这只不过是他自以为的。
他缺少人类跟动物共有的最根本的执念、对于生存的欲望。在他父亲问他想要什么时,他无法回答、只是黯然的想:“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我快乐”。世俗的、对于“物”的欲望,他完全欠缺。的确,他曾沉迷酒色,和睦的人类社会只能建立在互相欺骗上。之中能开朗的活下去的人,不是笨到什么也察觉不到,就是聪明到学会了麻痹自己。叶藏卡在两者之间。他聪明得恰到坏处——看了清一切,却无法麻痹自己。也许酒色的温柔,正是一种良药吧。
直到他遇见好子,他似乎又有了一种安慰与平静,死寂之前的平静。在好子被侵犯之前,叶藏把自己的痛苦归于他不能相信、依赖人类的这个个人缺陷。这个信念同时也成了他对于世间、对于人类最后的希望——不是人类无可救药,错都在不正常的自己——他一直是这么想而活下来的。当信赖天才好子的信赖被玷污时,他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粉碎。世界上已是一片没有指标的荒野。“难道信赖也是一种罪过吗?”之后,叶藏终于步向完全的毁灭。他没有反抗,所以被关进了在精神病院里、变成了疯子。“不抵抗也是一种罪过吗?”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每一个关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0
人生该如何度过,荒芜还是励志,人总是在失意与理想中漫漫度过,生而为人,真的就到这了吗?
太宰治,我最欣赏的日本作家,与其他的日本作家不同,太宰治总是以一种期望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就像《人间失格》的叶藏一样,本是一个努力向上的求学者,可是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面前,光也会被黑暗吞没,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会改变着你,如果你不加谨慎,很有可能会沉沦。叶藏的一生如飘零之落叶。一个人在孤独中生活,结交了不雅之友,也从光明的道路慢慢走上了不归路,人生而脆弱,所以更要自重。
何为人生的正途,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会明白下一步该做什么。或许身在大学中的我们还在迷茫,但是我们就该失意了吗?
正因为迷茫,所以我们还有无限的可能,正因为如此,我们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做好现在的自己,学会自重。人生说不定还是光明一片。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1
留在我眼中《人间失格》可能是唯一一本,对于我来说,如果你看不懂,或者是刚看过之后对此嗤之以鼻的人,说实话,我是羡慕你的。
或许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抱着这本书在深夜里哭泣,一次又一次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诉自己“不要极端”、“不要抑郁”、“不要像这个人”一样的说教。你们可能会对此嘲笑、讽刺、讥讽,甚至很讨厌这样的人。但是,我只想说如果你不曾跌落尘埃里,你们又怎么会了解那种被世界击倒在地的绝望。
《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三张照片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嗜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其实,读完《人间失格》我一瞬间的反应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被救赎的快乐。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我自己有那么消极的想法。我并不认为读书一定要从中学到什么才是好书。我反而认为在一本书中能从作者的笔锋中看懂自己,这才是读书尤为重要的。
所以我们需要感谢太宰治,感谢一个和自己抗争了一生的人,用最后的勇气,为所有在未来或许将投入这漫长战争中的后来者们,留下了这样一首挽歌。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2
《人间失格》讲述转校生大场诚在新学校的悲惨遭遇,因为不了解某些游戏规则,又仗义执言,触碰了暗流势力,又不幸发现了一些不该知道的秘密,于是在学生和老师的双重夹击下,最终被校园恶势力欺负至死。故事前半段着力校园暴力事件,后半段则重点讲述父亲的复仇。
前半部分比较曲折,后半段则有拖拉之嫌,但是野岛伸司关于人性的挖掘却比故事本身更加深不可测和耐人寻味。他把许多角色都注入了病态的成份,并且让这些“病态“痛快淋漓的展现在屏幕间,甚至带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他并不忌讳什么,只是把平常人小心翼翼藏着掖着的人性阴暗一面用非常戏剧化的手段给展现出来了。他很大胆,也很勇敢。宫崎(体育老师)由于相亲屡次受挫导致心理失衡,丑陋的马脸总是狂怒着,他把气都撒到了学生身上,他有意识的`体罚大场诚,以此减轻心理的扭曲;新见(社会学老师)是整个故事的罪魁祸首,也可以说是大场诚死后一系列故事的导演,他的人性其实已经全盘崩溃,虽然表面的他衣冠楚楚,他参与了大场诚之死的暴力事件,暗自算计着这个可怜的学生,一切都在掌股之中的洋洋自得和不为人知。想透过机器的镜头捕捉人性的流露,最终还是执迷不悟,最后一双把他推下路轨的神秘之手是谁?故事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双虚化飘移的手,却清晰可见纤细娇小,是森田老师吧,这个从最初的不谙事故、软弱、没有思想到最后的勇敢、坚定,她和大场诚是《人间失格》中仅有的美好和神圣,当然,美好和神圣还应属于诚的父亲和继母。影山留加的性格塑造得也很复杂,做为朋友,他和诚之间曾有过短暂的友谊,留加对诚始终保有一份纯纯的少年之爱,虽然是禁忌的,但却依然无法亵渎,诚在他面前跌落的那一刻,他明白他永远的失去了他,他无法留住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诚扭断的身子,鲜血从耳朵汩汩流出,他疯了。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下的事付着相应的代价,主动的或被动的,希望的或幻灭的,毫无悬念的,结局终究要以胜利做为句号,丑陋的人性被鞭鞑后得到了相应的报应,冤死的灵魂得到了解脱,诚在球场绽放的笑容犹如泥潭中盛开的莲花,父亲终于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亲手为他报了仇,继母也越来越散发着强大的母爱,森田老师最终能够大声的、勇敢的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你们被生下来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能活着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尽早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吧!去了解一件事,朋友的生命就跟你的生命一样美好,爱你的朋友,就象爱你自己一样。”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3
今天看完了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好多人说这本书极其压抑,所以做好了心理准备,刚开始看还觉得兴致勃勃。一个敏感聪慧又与众不同的年轻人,犀利地冷眼旁观周遭的人们和他们虚伪的生活。他反复诉说他对人类的恐惧,因为他们不敢面对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们虚伪敷衍,他们自欺欺人,他们不敢面对人生的残酷真相。而我们这位一直清醒面对残酷真相的主人公,他超脱世俗又伪装入世,但难免突破常规、逸出尘外,最终落魄潦倒、为世不容而收场。看到后来,就觉得挥之不去的压抑了。
这究竟是谁的失败?是世俗的狭隘难容,还是个人的狷狂堕落?原来想当然以为,作者在控诉这个“吃人”的社会,就像被我们“深度解读”的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总是披着鞭挞封建社会的光荣战袍。想想,这个世界的确够庸俗够偏狭够虚伪够势利,对与众不同的人尤其缺乏包容和关爱。
就像主人公的父亲,他无暇顾及这个特殊的孩子身上某些幽微细腻的心思,一旦这些东西发酵酿成灾祸,触犯了他的既定规则,他可以非常决绝。主人公在经历堕落的深渊和灾难的磨砺后,得知父亲去世,却是最让他灵魂震颤的时刻。其实,父亲一直都是他的心中的精神纽带,曾经觉得是捆绑束缚,后来发现是维系牵挂。再是与众不同的人,也是渴望被这个世界接纳包容理解的,也许与众不同并不是他们自己能够选择的,或者他们内心并不允许并自己泯然众人,又或者像主人公既是天意也是人为。
他其实很可怜,他天然对人类很失望恐惧,却强力伪装搞笑嬉戏,他有亲人但没有亲切,有玩伴却没有友谊,有恋人却没有爱情,他真的很孤独。他也渴望父爱,渴望友谊,渴望爱情,但是他其实一无所有。与女人徒然纠缠,只不过招致灾祸连连;与玩伴终日厮混,却换来落魄时冷眼相看。主人公看尽人间冷暖,他其实早已了然于心,不过是尚存一丝希望,眼睁睁看着这希望的火星渐渐熄灭,他的痛苦也与日俱增。父亲的死亡,是精神纽带彻底断裂,也是最后一颗火星黯然。从此,人间失格,人间世太复杂残酷,他由此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他说,搞笑是他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后来搞笑伪装已经失效,没有了对人类的求爱,他开始自暴自弃、沉湎酒色、自甘堕落。他的悲剧,未尝不是缘于一次比一次更深的堕落和失足后无法挽回的悲哀。他是赤裸裸的失败者。如果没有那么堕落那么失败,他也可以继续学着伪装继续苟活,就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既然,他用“人间失格”那么惨烈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失败,无非是想警醒我们这些依然自欺欺人苟且偷生的人类,至少想一想,到底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4
人间失格,失去的真善美的人格天性,人们虚伪和善的面具之下,扭曲的嫉妒、仇恨、愤怒的邪恶嘴脸,隐藏着内心的阴暗。在日本二战走向战败衰亡的背景下,社会充斥着纸醉金迷的虚假繁荣,军国主义的遗毒蚕食着年轻人的信仰追求,要么一同戴上面具得过且过,要么独善其身坚守自我,要么浑浑噩噩随波逐流,遗憾的是,化身为主人公叶藏的太宰治,拥有与生俱来洞悉人性、聪慧敏感的天赋,却在追究自我真实善良极致与对人性、对社会的恐惧中不得其解,最后选择了另一条放弃的道路,自杀解脱。
出身官僚家庭的叶藏,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大学学业,修习绘画技艺,凭借父亲的权利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即使战后日本政府重组或倒台,也能依靠家族的积累安度终身,然而天赋异禀的他,精神世界早已成为天使与恶魔的战场,在业火的燃烧中崩溃坍塌。他内心的焦灼斗争是对人性、对人与客体关系以及人在社会中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这种矛盾冲突不但是书中故事情节的焦点,也是作者以及每名读者寥寥一生都困惑挣扎的焦点。
问题的根源在于,自我内心的圆满无暇,在生存的蝇营狗苟中很难不被玷污。叶藏儿童时期用小丑般杂耍的行为举止来伪装逃避对人性的恐惧,闭口不谈真实的想法,即使身为小少爷,对女佣和仆人卑躬礼貌面具下的冰冷脸庞也颤若寒蝉。少年时期的他,心理人格分裂愈发明显,甚至寄希望于绘画妖魔,渴望获取它们强大的力量来对抗恐惧,书中写到:啊!给我冰冷的意志!让我知道人类的本质吧,人就算踩着别人往上爬,也不算什么罪,给我一个愤怒的面具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深深感到真实的人心不过就是如此阴暗,自己殉情自杀未遂,愧疚于每一个善待自己的女性,摆脱不了对崛木依赖的软弱无能,在酗酒、吸毒中获得虚假的力量,从此臻至自我终极无果,也被传统的家庭道德所不容,昭示着人性的悲哀。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5
《人间失格》和《自深深处》一样,讲述了本身内心扭曲的艺术家在他人引导下走向毁灭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人间失格》的主人公也就是太宰治本人,并不是始终对世界充满恐惧的,而是一度在无限信赖他的妻子身上看到了希望,这为更大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信任破碎后是彻底的堕落与绝望,“无限的信任是罪恶的根源。”
分析这样悲剧的根源,一方面是他本人的过度理想主义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荒诞不经所产生的人世是完全虚假的错判,以及在此基础上从小积累养成的伪装,这样的伪装不仅加剧了被戳破的恐惧,也让自己置入不真实的绝望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有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没有人情味的家庭环境让他遇到疑惑得不到解答,直面丑恶最终加深自己内心的黑暗。而与《局外人》一样,不能理解或者说对社会虚假的一面充满批判的人,最终只会受到社会的遗弃。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6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闲下来去看了看这本著作。惊讶的发现才255余页,居然不是冗长的故事,倒是让我更能静心读下去。
不过一个下午便看完了整本书,大概不同阶级的人看这本书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阿叶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挥霍享乐之后带来的精神上的虚无。而我们,大多是平凡众生,为生活焦虑,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义。
对于前半部分的阿叶,我生不出多少的共感。只觉得是生活的安逸造就了他不识人间疾苦,烦恼着不知所谓的事情。越往后看,逐渐理解,我们没有办法拿自身的经历去评价别人的苦痛。为生活也好,为身体也好,为与这世界格格不入也好,都是苦痛,没有一种苦痛是更加高尚的,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一种都能让他生出放弃生命的想法来。
看完全书,我感觉到的阿叶至少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然后他不过活了二十七载。精神上与这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让他少年白头,用烟酒女人麻痹自己,自身也不能分清是真心亦或是假意。我不经为这种人生感到悲痛,他们实实在在应该是自由的大师,却被污浊冰冷的现实桎梏,变为水沟里的臭石头,眼看着自己污浊。这种痛苦,比死亡来的可怕。
又想到现在几乎是个精神世界觉醒的时代,无数人在重复着这种痛苦。为社会感到悲哀。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7
《人间失格》全书都弥漫着一股颓丧、自暴自弃的气息,甚至是厌世的,读至一半,我开始疑惑它的悲观基调为何会在书榜中常年居于高位。
以第一人称描写的主人公,有孤僻性格。从童年开始,“我”的内心思考问题就十分消极而深刻,深刻是往消极中不断延伸,已至于“我”害怕和惶恐去跟别人交流什么,但是找到了另一种表达方式——搞笑。用极尽搞笑的方式去面对任何事情,伪装自己的悲观内心。一旦出现看穿他的人,又会陷入十分的惶恐。
主人公的性格并非社恐,生于富裕有威望的家庭,是家中比较小的儿子,父亲在家庭中是颇具威严和地位(在外当官),对父亲有一定的害怕,但父亲对他并没有很严厉。抱着主人公的性格何为从小开始就如此悲观消极的疑问一直读完。之后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越走越坏,在高中时代就参加地下运动,结识狐朋狗友,吃喝嫖赌,然后以一次和有夫之妇的跳海殉情被救为界限,正式被家中断绝关系,从此更是自暴自弃,穷困、欺骗、睡女人、酗酒,到后来毒瘾成性,被关进精神病院最后被家中大哥接回乡下养病。
主人公认为他人生的错误在于父亲和比目鱼。父亲并没有露面处理,担保人是讨好父亲的门客比目鱼。他无处可去,学业已荒废,暂时住在比目鱼家中。为何要将大部分原因怪罪在比目鱼身上,是因为怪比目鱼没有很明确的传达主人公家中的意思:如果还想继续学业,那么家中会帮助他、赞助他学费回到学校。比目鱼出于心机的“好心”,告诉主人公自己考虑接下来要怎么办,他会给予帮助。自此传达的错误信号,让主人公不想给他添麻烦,或者供养他从而厌烦他,从此人生道路偏离。
这是书中“我”的观点,可以看出,“我”没有一点积极心态,把人生偏差过错轻易归咎他人,(假使“我”得知真相,但参考“我”的习性、性格,人生也不一定会回到正途)并且“理所应当”地越过越混,一直似乎都是在寻欢作乐又穷困潦倒的边缘亦梦亦醒,又异常孤独。
书的最后附着上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轨迹,太宰治本身命运曲折,书中很多主人公的经历和都与他类似,最明显的是主人公和作者都多次尝试自杀,自杀的方式几乎相同,可以说本书也是他自身的一些自述。
对于作者的自杀原因,我们无从而知,从译者的推测中可以窥中一二,他是这样一个内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温柔的人,对待女人即使如此,因而无法拒绝情人的自杀提议。折射至《人间失格》中出场的女性也颇多,占据大幅,各自抚慰、陪伴过主人公一段时间。
这本书的价值,可能要研究过日本历史和文学发展史,才能更深刻体会。了解生平后发现太宰治是日本一个重要而多产的作家,主导着当时二战后“无赖派”文学。本书是我读过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机会去研读日本史后,在读作者一些其他作品应该会更好。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8
《人间失格》又称为《丧失为人的资格》,很高兴在茫茫书海中,与它相识。
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读下去?——“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一是怕用尽我目前的学识不能读懂它,再是我不敢去想象这位作者是对生活有多失望才会写出这样残忍的话语。最终亦是抵不住好奇,想去触碰那沉郁背后的孤独。
《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
这部被称为是滴血灵魂的自白的作品,我更觉得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从开始对“可耻之事”的好奇,到后来“掩饰可耻”的共鸣,再是“被揭示可耻”的慌张,到最后“被救赎”的喜极而泣。
有些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我却觉得《人间失格》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把问题说出来了,将那假装乐观开朗却极力掩饰自卑孤独的内心,暴露在世人眼中,至于你发现了问题,是抑郁悲观,还是下定决心去解决问题,那就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了。
许多读完《人间失格》的读者说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很像,但我认为叶藏一生最大的不幸在于压抑自己的内心,放下自身姿态去讨好别人,这和松子是不同的。松子的讨好发自内心,无比炽热真诚,而叶藏内心多疑敏感,脸上却强颜欢笑。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小小的隐疾,明明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却要装作高兴的样子去接受许多违心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快乐,这个时候发现问题,去改善自己积郁已久的情绪,去爆发,去释放,不是很好吗?
《人间失格》这一部醒醐灌顶的好书,尽管我很片面的表达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但我不希望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叶藏”。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可能会很悲伤,可能会很压抑,可能会很激动,也可能会和我一样感到被“救赎”。
如果大家都能从这样“悲剧”的作品,“悲剧”的人物中剖析自己的内心,正视那些恐惧,我想“叶藏”就会越来越少。
《人间失格》想读就去读吧,毕竟里面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9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作者太宰治借由主人公叶藏的人生遭遇,巧妙的将自己一生的遭遇与思想刻画其中,并且借此提出身为人真切的痛苦问题,从带涩的行文中更能体会其内心深处的苦楚。
如果你发现这个世界残酷、复杂以致难以忍受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这种“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颓废性的人生哲学?作者通过故事情节揭露了人的阴暗面,揭露了每个人所展现的不真实的自己的虚假的一面。在作者看来,自己被认定是颓废的。在世人眼里“我更像一个丑陋的怪物,虽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个人,但社会却一直将我当做一个怪物。”他那样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谓的处世之道教养出的做戏的习惯,伪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应该讨好的人,这个碰着棉花仿佛也会受伤的谦卑的人,只能用这种做戏的方式,保留他那颗圣洁纯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间失格》描述的不是颓废的精神,而是极度的理想主义、因太过高尚而迎来破灭的理想主义。
读完此书,才真正理解了书中的一句话“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让他受伤,他甚至会被幸福所伤”,作者敏感脆弱及纯粹的内心,让他终其一生都在试图迈向完美,注定了其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被他的纯粹致疾生亡。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也许他的看法太过偏激,世人么,总是相信时间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离合,最终,仍旧是孑然一生。没有人会将胸膛剖开,将躯体内的阴暗秘密全数交予他人,只是为了一生中那个短短的瞬间能够感到丝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带些自弃意味的选择轻信。叶藏不愿意轻信,脆弱单纯的心灵岂能接受随时而来的打击。面对阴暗、扭曲、脆弱,固执的呆在自己的领域里。这可能就是作者最终选择投水的原因吧?
这本书说到底我觉得并不是倡导悲观主义,更多的是理想主义。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20
《人间失格》这次是第二遍阅读,家里有纸质版所以之前看过一遍,以前看书大部分时候都是每天睡觉前翻几页,时间久且不走心基本也都助眠了,这次看的比起上次认真多了,所以看完的感觉是明显不同的。上次的仓促让我只是很简单粗暴的觉得这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渣男”戏真的好多,当什么画家,凭借戏精本精、一副好皮囊、不错的女人缘以及有话题度的家世一定能在演艺圈杀出一条血路。
这次读完之后男主人公的形象没有什么改观,我也不想推翻之前的评价,但是我承认我忽略了很多细节,那些细节无一不是人性的高光时刻,而且整篇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不过27岁,再来回溯过往,觉得命运对待一个孩子下手未免重了一些。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这样的解释在我看来过于苍白无力。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当别人不小心将水撒到你的身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快的,但是淋了雨就不会,就只会怪自己没有带伞。”男主人公很明显被暴雨浇透了。
卡夫卡在日记中这么写过“凡是活着的时候不能应付生活的人,就需要用一只手稍稍的阻挡住他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同时他要用另一只手记下他在废墟中看到的东西,因为他能看到与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和更多的东西;归根究底,他在一生都是个死者,但却是真正的幸存者。”看过这样悲伤的言语,通常是不敢去思考的,生死本就是困局,没有人能逃得过的,谁不是一边昂首沐浴阳光,一边蓄力植根土壤,唯明唯暗都不足以活命。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21
世界文学多种多样,那你是否听说过日本的“私小说”。日本一向都有“私小说”传统,这一词广义解释为凡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就成为私小说。但多数人更倾向于狭义解释,认为私小说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独立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及心理活动。
太宰治,一个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历来都是私小说的典型文作。太宰治出身于贵族家庭,他的一生只有39年,却惊动日本文坛,以至于他去世了近80年,还是有许多粉丝。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先生的绝笔,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叶藏是一个从小孤僻,生性怯弱敏感,对人类充满恐惧不安,人总是遗憾自己所拥有的。叶藏出身在贵族,却害怕吃饭,害怕跟人说话,等他来到城市,却染上喝酒抽烟的陋习,生活好像充满希望,又好像暗无天日,对于叶藏来说,他的一生都在寻找活着的意义。他在众人面前扮演小丑,但笑只是个表情,与心情无关,世事往往如此,越是刻意经营,越是失望。
孤独是一场无人送药的重感冒,直到他遇到了常子,一个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孩。最终,他们都没有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决定殉情,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常子死了,叶藏活着。
父亲为此与他断绝关系,他每天浑浑噩噩,甚至染上了毒瘾,他觉得,生活挺好,不好的是他自己。后来,他又一次坠入爱河,直到他的爱人出事,一切又回到了原样。在一无所有的年纪他连快乐都给不起自己。朋友们觉得他疯了,把他送进精神病院,对他来说,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结尾,他被哥哥带回了家,27岁的他已经满头白发。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但是总是情不自禁被他吸引。其实太宰治先生所推崇的并非阴暗,而是这样丑陋乃至残忍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其主线是追求爱与自由的真实,寻求人性的解放。我们在放纵自己的同时渴望救赎,却无力于控制自己,故是迷失本心,故枉费这一世的意义。但,一个人若是没有裂缝,阳光如何穿透而入?人间百态,抵达不到的深渊便是人性与不断发酵的欲望,既然这世界不可能成为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模样,为何不求同存异,再给世界,给自己一个机会?
愿我们生而为人,人间有格。
【《人间失格》读后感(精选21篇)】相关文章:
人间失格600字读后感04-13
《人间有情天》读后感04-19
《在人间》读后感800字04-11
《爱的人间》简谱03-17
人间最美是温情09-08
关于得与失作文04-16
科目三容易失分点07-02
科目二失分点总结09-26
《停格》吉他谱05-13
高逼格摄影技巧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