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端午节 推荐度:
- 韩国端午节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韩国端午节
陵端午祭,流传于朝鲜半岛太白山脉以东的江陵及周边地区的民俗,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国端午节,欢迎阅读与收藏。
韩国端午节作文
去江陵的时候,正好赶上江陵端午节,切身感受了一把韩国的端午节节日气氛。韩国也有端午节,不过他们叫端午祭,主要以祭祀为主。韩国的端午节跟中国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相同的是两国端午节的日期都是阴历5月初五,不同的是祭拜的对象和举行的活动全然不同。幸运的是我在韩国留学,正好感受了一把韩国的端午节。
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20xx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江陵的端午节还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无形遗产。为此还引起了中韩之间的一场纷争。当听说这一消息的时候,我也很气愤,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当时都有一个疑问端午节怎么能是韩国的呢?其实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韩国和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很大,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化被其他邻国吸收,韩国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在吸收中国古代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又融入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这就出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拿端午节来说,虽然是起源于中国,但是韩国却先我们一步去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在遗憾的同时也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是我们的东西,应该及时去保护。近几年的反韩和反汉情绪确实存在,中间自然也有一些误会。应该及时的解除。
韩国虽然不大,但是各个地方的端午节都不一样,但大都是祭当地的山神的,其中韩国江陵的端午节最为著名。江陵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韩国端午节习俗
荞麦面
春川:烤鸡排+荞麦面
这场韩国之旅首先将从韩国江原道的道政厅所在地春川开始,地处韩半岛中部东侧的江原道,初春山花烂漫,流光溢彩,盛夏峰峦叠翠,清爽宜人,此次的感恩之旅你可以带着父母感受这里如画般的美景,以及春川市中心的繁华热闹。
在韩国提到春川,人们一定会提及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鸡排,当晚会安排前往尤其受到外国游客喜爱的春川的“烤鸡排”一条街。而这也是韩国公认的养生绿色食品,有美容和减肥的效果。再配上选用优质的荞麦和香辣甜酸的佐料调味制成的荞麦冷面,堪称一绝。
韩国端午节文化
韩国“端午节申遗”的文化行为对中国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如果说,当韩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概括性的精典图案,阴阳双鱼放置在国旗上时,中国人还有几分文化懵懂时,那么端阳节的申遗则让许多中国人震惊对文化遗产漠视的可怕后果。
韩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中国儒教文化,韩国人并不讳言这一点。而让国人逐渐明白了的一点是,在近代很长时间以来,儒教文化在韩国比在中国更显得重视,无论是孔子在国家中的地位,还是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国内被推崇的程度。都有这种倾向。甚至让一些新儒学派的人认为儒教在韩国根深蒂固。
但是,中韩两国的文化毕竟还是有着诸多差异。就拿端午节来说,内容就各行其是。虽然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过,实在是各有各的过法。
中国民俗学会权威人士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
中国人的端阳节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象征意义。古人认为“端午”为“阳极之日”,《风土记》说:“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辟邪恶。”端阳节,民间有着各式各样的民俗,赛龙舟,百色缠手足腕,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雄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要戴“五出”,也就是各种漂亮的香包,等等,原始的意义是避邪,驱五毒。这些民间活动有着悠久的图腾含意。至于纪念屈原,已经是在端阳节的沿续中后人附会的,民间百姓对屈原理解尤其是北方的民间,其实很有限。
对端阳节魅力的流失,原因可以说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简单化的“破除迷信”中,将它们整个节日过程省略了,淡化了。使一个节日的色彩,气味,都消化了。比如,黄色的色调,野艾的气味,不再现。连“听取蛙声一片”的声音也消失了,图腾的意味没有了,神秘感没有了。使得它只剩了简单的几项活动,赛龙舟,北方还无法赛。光有粽子吃吧,有些人,还不爱吃甜食。节日失去了声,色,味,魅力如何保存?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会完全看不懂《白蛇传》这样精彩的故事。你不懂端阳节的内涵,如何知道蛇是五毒之一,蛇与雄黄酒有什么关系?没有这样的传统心理,当然不能明白美丽的白娘子如何会现身为一条大蛇。
多年来,介绍端午节,只讲它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片面了,政治性了,几代人逐渐丧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整体记忆,应该恢复它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
节日有趣了,人们才会想着去过。
韩国未必不知道那些传统的传说与西学科学的矛盾,但他要申报端午节,其实,是一项打造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文化的战略,把儒教以及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在世界面前,甚至与中国之间进行一些所谓归属的纷争,这对他的文化产业有着相当成功的推波助澜作用。
我们再去与韩国争论你长我短,为时己晚,倒不如我们自己把中国的端阳节过的有滋有味,这一份生活情调却是任何人也夺不去的。
韩国端午节意义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此前普遍认为亚洲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申请成功的(当然这是后话)。因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需要具备惟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三个特点。其他国家的端午节不满足前两个条件。而如今韩国的江陵端午节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多少有点出乎意料。然而,韩国的申请成功凭借的就是自己的保护与重视程度,从这点来看,我们是不能比的。
韩国申请成功“不是坏事”,原因如专家所说: “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这倒不见得,复旦大学文博系民俗学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就有不同看法:“ ‘端午节’和‘端午祭’并没有本质区别。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响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期间,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来。端午节在中国本来就是祭祀活动,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虽然在韩语中,‘祭’和‘节’的意义有所差别,但是在‘申遗’时,无论端午节还是端午祭,都应该用英文的FESTIVAL(节日)表示。”
端午节不因外来节日文化而被忽视,也不因感情深浅而被漠视,也不因文化开放的借口而忽视文化的民族性,不管对端午节的感情是深是浅,不管全球化中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都要坚决捍卫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申请之前,我们可以不必为韩国的申请行为“义愤填膺”,因为结果还没出来,还有希望,也因为韩国保护江陵端午祭的经过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韩国的申请也是一种激励,激励国人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而韩国申请成功之后呢?我们还只能说,韩国的成功仍然是一种激励吧。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的传统文化上,寄托在实实在在的爱护和保护各种传统文化上,包括端午节。如果韩国申遗成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么它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端午节俗区别
在韩国,端午祭的时间和我国的端午节一样,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祭在韩国相当普遍,据韩国学者考证,端午祭的内容在"朝鲜时代"南孝温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来被追溯到一千年前。在1967年被确认为"无形文化遗产"之后,江陵端午祭的盛大活动恢复并发展起来。现在的江陵端午祭有数种祭典和假面舞剧,还有农民乐舞比赛、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棋王比赛等娱乐节目1000多个。从五月初一到初十,还举办全国性的盛大的"乱场"(庙会集市),各地特产商品集中展销,规模很大。
不同于中国的端午节俗
江陵端午祭的确是东亚"汉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现象。以节日习俗而言,端午节虽然发源地在中国,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国、各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
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中韩区别
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尽管许多韩国人意识到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但与之相关的民俗传统却正在消亡。
历史渊源
江陵的端午祭究竟开始于什么年代,现已经很难完全弄清楚,但是根据3世纪的中国文献《三国志》中的《魏书·东夷传》的记载,江陵是古代的部落国家东藏的故土。东减有祭拜天神,男女一起喝酒跳舞的名为“舞天”的祭典。
其次,朝鲜(世祖)时期南孝温的文集《秋江冷话》(1477年)记载,岭东一带在每年的3、4、5月中,都会择日由巫师祭祀山神,在祭祀的三日内,有许多大型的巫术祭仪展演。虽然这一记载并不能说明这些祭典就是端午祭,但由于其中包含着5月份的祭仪,并且其仪式也和大关岭的城隍祭相似。因此,可将这些5月份的祭仪为江陵端午祭的原型。
其三,朝鲜时期的光海君主时期出版的许筠《惺所覆瓿藁》(1611年),记载了他在35岁时的1603年(宣祖三十六年)去江陵参观端午祭的内容,同时该文还引用了把大关岭山神比作三国新罗时期的大将军金庾信的吏属的说话,由此也可以推测,江陵端午祭大约在4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其四,《江陵志》的风俗篇记载,高丽太祖为了征伐后百济国王甄萱的儿子神剑而南征时,梦到有和尚和俗人两位(僧俗二神)率兵救援。在梦醒后所进行的战斗中,他获得了胜利,并去祭典了大关岭山神。这表明那时就已有大关岭山神这一神灵。
其五,对于告知江陵端午祭的由来而被封为端午祭主神的“大关岭国师i城隍”和他的夫人的“大关岭国师女城陧",有着民间的说法。大关岭国师城隍是由新罗末期建造掘山寺和神福寺的梵日国师死后所成,大关岭国师女城隍是和国师城隍婚配的江陵京坊的郑氏女。
这两个人的传说,相互之间是有相关性的。它介绍了江陵端午祭是祭祀大关岭城隍的巫法祭祀活动,而其祭祀的主神城隍是非寻常出生的国师梵日,大关岭城隍神是夫妇神。江陵端午祭是从祭祀这两个人开始的。结合之前的文献记录看,梵日国师是统一新罗的末期,即9世纪的人,而在大城隍堂祭奠的神灵也大多是新罗时期的人物。由此可以推测出,江陵端午祭至少是应在9世纪之前起源的。
文化争议
现实复原
“江陵端午祭” 一词最早出现在1966年任东权编写的《重要无形文化财指定资料(江陵端午祭)》(以下简称《指定资料》)中,是指端午节前后为祭祀大关岭国师城隍而举行的民间信仰活动以及在此期间举办的秋千、摔跤、体育竞技等各项活动。 这里所提及的端午节大关岭国师城隍祭祀已于1909年消失,据韩国汉学者沈遯湖(1877-1952年)编写的《遯湖遗稿》中记载:“隆熙三年乙酉五月,端午迎大关岭国师城隍神,巫覡废始,日人禁之也。”1920年以后日本出于对华备战的需要,在其殖民地韩国推行“强健体魄”的文化政策,在韩国各地积极筹办“端阳运动会”。江陵地区也从1925年开始,于每年阴历5月3号在南大川江边举办包括足球、摔跤、田径、荡秋千等项目在内的“端阳运动会”。虽然江陵“端阳运动会”与1909年之前存在的大关岭国师城隍祭祀在举办时间上相似,但活动的性质已完全不同。1930年朝鲜总督善生永助主编的《江陵生活状态调查》中曾明确指出:“传统的江陵端午节赛神活动被视为迷信早已消失,现在剩下的只是‘端午’一个名称而已,此时举办的运动会吸引了附近众多村民,成为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韩国光复后,“江陵端阳运动会”被保留下来,后于1954年更名为“江陵端阳节”,并在以往的运动项目以外,增加了“丰年赛神”这项巫俗活动。
朝韩战争结束后社会趋于稳定,韩国政府开始着手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8年举办全国民俗艺术竞演大会,1961年设立文化管理局(2004年更名为文化财厅),1962年颁布《文化财保护法》,1966年时任文化财委员会委员的任东权开始了对江陵端午祭的调研和复原工作。为确保江陵端午祭能成功申报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江陵本地政府对1966年的江陵端午活动做出了一定的调整:首先是将从1954年开始沿用的“江陵端阳节”更名为“江陵端午祭”;其次在文化财委员崔常寿和任东权的建议下,在端午活动中首次添加了“大关岭城隍赛神”和“官奴假面剧”表演。任东权完成调研后于1966年8月向文化财委员会提交了《指定资料》,经文化财委员会审议通过后,“融乡土神祀、巫俗、假面剧于一体” 的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1月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第13号。
【韩国端午节】相关文章:
韩国端午节01-21
韩国端午节(5篇)01-25
韩国人如何过端午节11-23
韩国留学申请韩国奖学金种类07-23
韩国留学如何快速融入韩国生活11-24
韩国的风俗习惯-韩国的习俗文化11-23
韩国人在韩国的真实生活11-27
韩国留学11-24
韩国留学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