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时间:2022-01-22 12:36:02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1

  向来有搜集书单的癖好,每逢遇见推荐的书单、书目,总要详细记录下来,想着有时间把所有的自己记下来的书都看一遍。看书的速度还是赶不上书单增长的速度,看的书越多,也就能分辨不同书的好坏。能启发思考、打开认识盲区、加深思考的书就是好书。因为所有的老师都会教导多看书所以喜欢看书,不会识别书的好坏,就选择了慢慢建立自己的书单。《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也是书单上的书,首先就被标题所吸引,标题所谈论的两件事情风马牛不相及,查了简介之后认为是一本关于旅行的小说,真正看完发现这是一本启发现代人深思的关于哲学的书籍。 

  故事讲述了一个父亲斐德洛和儿子克里斯一起骑摩托车环游的事情,旅行前半段有约翰夫妇的陪同,旅行后半段只有父子二人。通过讲旅行中的见闻穿插讲哲学的问题,全部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跟约翰夫妇一起旅行的前半段,父子一起爬山的一段,最后是父子两人继续旅行。第一阶段从约翰夫妇对于科技既依赖,又畏惧科学技术。没有认真去了解和解决使用科技中的问题,约翰对于摩托车维修缺乏耐心,从来没有认真去了解摩托车的构造和问题所在。哲学上引出关于古典的客观科学系统和主观美感的对立讨论,引用约翰和叙事主人公斐德洛对于摩托车维修不同的态度用为例子。第二部分父子二人爬山的经历,穿插斐德洛以前在当地教学的回忆,引出关于良知的考虑。斐德洛教的是修辞学,从意识到模仿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到让学生写细微的东西和取消分数,引导学生关于良知的讨论。提出良知是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良知只会在主观和客观交会一刹那才会出现。最后一段在父子二人单独的旅行中,反复提及一个奇怪的梦境,跟斐德洛过去的经历有关,曾经精神失常被关进医院,在儿子的帮助下精神恢复了健康。最后一段讨论的是斐德洛去芝加哥大学哲学系学习的经历和对于良知的持续探讨,追溯到苏格拉底时期的智者学派,智者学派所主张的善和斐德洛所追寻的良知有相似性。 

  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能引起共鸣。关于学校的教育,认为现在的教育在培养像驴子一样不健全的人。人被训练轻视自己的喜好,会对别人更加顺服——变成奴隶。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不是个人所选择的结果,有社会、国家的力量作用于其中。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制度,在训练者我们朝特定的方向发展。在教育中,学生失去自己自主的思考,变成按照特定模式思考的人。学生来学校接受教育,不明白知识当中的价值,只有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自己有兴趣的,重新来课堂学习。这个时候的'学习是有发自内心的动力,才是一个自由的人。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用的时候的学习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 

  关于良质的讨论,从概念的难以界定到不断深入的思考,认为主体和客体都是由良质创造且隶属于它。又从具体的例子,说明良质如何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中,大家对于文章好坏有个大概共同的看法,工作中懂得关心的人能看到良质,一个具有良质的人具有进取心。良质是关于事物好坏的判断,是全身心投入于工作,是耐心的解决问题。工作的时候保持内心的宁静包括生理的宁静、精神的宁静、价值上的宁静。现代的社会太过于注重发展科技,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良质这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人口越多的城市,人们彼此之间越疏远;人口越少的地方,人们彼此之间相处融洽。中国古代有句谚语“远亲不如近邻”,在农村邻居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互相帮助。在大城市中邻居、同事等的关系就不同。 

  从良知的思考追溯到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修辞学和智者学派的攻击一脉相承。尽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很多方面不相同,书中有句话“一个人如果不是柏拉图的信徒,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于智者学派的攻击,“柏拉图面对智者的恨牵涉当时一场思想斗争。代表善的智者和代表真理的辩证学者为人类未来的世界走向而斗争。真理这一方赢了,而善输了。”智者学派的善和良质有相似之处。通过《西方哲学简史》,了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和所做的贡献,而从来没有细致入微的考察过他们的哲学理念中所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其对于当代人类的认知的影响。智者学派提出“人类是创造万物的额参与者,人类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智者学派也主观“卓越”即对生活的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不喜欢专业化。智者学派的观点和我么社会现在的发展和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不相同的,真理和善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和选择。

  书中的很多观点对于生活在20世纪的人们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揭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对于科技的恐惧、对于现代教育的看法、对于人和工作关系的观点。书中提倡“重新珍惜个人操守、对自我的信赖,老式的进取心。”对于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追根溯源的反思,让我们能够对生活的社会有更深的了解。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2

  最近又读了一遍《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因为它从某种理念上启发着我。举个例子,在选煤厂中双系统很多,但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两个配置完全相同的系统,其中一个系统正常,另外一个系统有问题,思来想去都找不到问题所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被“卡”住了。

  这本哲学书很好的剖析这种情况,并提出了“良质”的概念。拥有良质,就不容易被卡住。

  平常有人问我一些选煤的问题,希望我给出第一怎么做,第二怎么做,第三怎么做。简单问题一句话就说清楚了,然而很多情况下我是回答不了的。其一,我对大多数选煤问题一窍不通。其二,我的经验十分有限。其三,提问者对问题的描述十分有限,有可能提问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想简单谈谈《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对我的启发。我是如何转变工作态度的,从而避免被”卡“住的情况。蓝色内容出自《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

  在这里要提到逻辑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观察摩托车开始,然后得到普遍的结论。比如说,如果摩托车在路上碰到坑洞,发动机就熄火了,然后又碰到一次,发动机仍熄火了,之后,在平坦的路上。就没有熄火的情形,然后再碰到一次,发动机又熄火了,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合理的推断。发动机熄火是由坑洞造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归纳法,由个别经验归纳出普遍的原则。

  演绎法正好相反,它是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比如说,我们知道摩托车有一定的结构、体系。修理人员知道喇叭是受电池控制的,所以一旦电池用完了,喇叭自然也就不会响了,这就是演绎法。

  要解决一般思维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通过你的观察和手册当中提供的结构,不断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如此才能找到解决之道。这种交织混杂的正确顺序,如果正统化,就是所谓的科学方法。

  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你先拿出一个笔记本,把所有的状况都写下来。因为复杂问题面前,很容易出现混淆的状况,很难单纯通过思考得到答案。这就好比你做一道几何题,坐着不动很难得出答案,但你在纸上划划算算,你就能得出答案。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写下来,往往就在你写下来的时候,解决的方法就浮现出来了。这也是我写作的核心原因,即帮助思考。

  以上是我从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开头提到的“卡住”的现象。这也是逻辑的弊端所在,逻辑就是把主客观分开,所以逻辑不是最高的智慧,它要消除这种因划分主客观所产生的幻觉,要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

  所以,我认为“卡住了”的毛病中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传统的理性坚持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它将实事分为主客观两种,为了要得到真正的科学研究结果,就必须这样划分:“你是技术人员,它是摩托车。你和它永远都是独立的个体,你使用这个技巧,使用那种技巧,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结果”。

  用这种二分法来修理摩托车,听起来似乎错不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它了。但是,这不是正确的态度,因为这是将人为的解释附加在事实上面,而永远不是事实的本相,一旦人们完全接受这种二分法,那么原先技术人员和摩托车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技术人员对工作的感情,就被摧毁了。传统的理性将世界分为主观和客观,把良质摒除在外,一旦卡住了的时候,任何主客观的事物均无法像良质一样,告诉你该往哪里去。

  在我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时,内心会真正安宁。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仍然会和自己的工作疏离。优秀的技术人员就不会如此。如果他对手中的工作很感兴趣,他就会沉浸在工作之中,而不会产生主客观之间的对立。然而在科学界,因为传统的二元化观点,人们就很难产生这种心态。

  因此,在我们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内心的宁静,让自己不要和工作环境疏离,这一点做到了,其他的一切就会变得很自然,也就是达到了“良质”的状态,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很难会被卡住,做到物我两忘,好比古代剑客的最高境界“人剑合一”。

  当我门真正关心工作时,看到的内容就不一样。比如检修原煤入选皮带时,有可能因为几个毫米的误差,导致设备磨损的加剧,进而增加了原煤入选皮带故障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整个洗选的停止。当真正关心工作时,你眼中的一颗螺丝钉就不简单是螺丝钉了,它与其它部件一起完成一组功能,而此功能关乎最终的生产系统。

  逻辑是将主客观分开,它摧毁了主观参与者的感情。而良质则是主客观的统一,它强调的是工作与自我不疏离,在主观和客观之间达到“物我两忘”,在工作的时候让创意、发明、直觉、想象变得流畅。因此,不论是修摩托车、还是修离心机、还是画图做设计,达到物我两忘、感受到心流,感觉到良质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另一种境界吧。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3

  忘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只记得最开始吸引我的便是这奇特的书名——《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乍一看会让人以为是有关于摩托车维修的专业书籍,但摩托车维修怎么就是一种艺术,而且还与禅有关?其实这本书还有另一个更具诗意和禅意的名字——《万里任禅游》,但却没有《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那么直白,那么有冲击力。

  这本书很长时间都只是出现在我的书单里,在书店我也曾数次看到过这本书,却从未买来读一读。两周前在书店闲逛时,又看到这本书,心想对它还是念念不忘,不如买来算了,于是就开始了一场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探秘之旅。

  该书讲述的是主人公带着11岁的长子克里斯骑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一路上有父子之间的争辩、和谐与分歧,也有对于摩托车维修的描述,但这部分的篇幅非常少而且也显得颇为枯燥,毕竟现在骑摩托车的人已经很少了,懂摩托车的更是少见,而勇于骑摩托车进行一次万里之旅更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有趣的是,有关摩托车骑行所需装备的例举,与摩托车维修的描述,竟与梭罗《瓦尔登湖》的写作手法十分相似。

  同样都是对物质有着很实在的描述,同样都是以客观的方式来阐述那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在那一个个冰冷的器械、衣服、露营装备的字眼里,体现出作者在物质之上对精神与心灵的追求。本质上来说,这本书的主旨是一次主人公精神与心灵的自我探索、体悟与拯救,与《瓦尔登湖》通过离群索居来获得内心宁静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的明智在于,摩托车维修只是本书的表象意义,内在他想要体现的则是在摩托车维修上凸显的科学、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内心深处对古典、感性的碰撞与对立,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矛盾之一,也是随着时代发展必不可免的的焦点。与好友排斥科学的态度相比,主人公对科学的态度是拥抱的、融入的、积极的,这也与他对哲学、佛学的探究不无关系。

  此时此刻的我们,对科学、科技对生活的渗透与融入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如果失去手机或电脑……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一种巨大的焦虑感猛然袭来,让你我的内心无法获取真正意义上的平静。

  如何获取内心的平静?这本书里提倡的观点是能够使你平静的就是高级的手艺。何谓高级的手艺,就是专注于去做一件事,从而察觉到良质的存在,当你发觉了良质,也就等于你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这种高级、这种良质,与外界环境没有直接的关系,在打坐中、在炮火连天中、在丝毫不能受到干扰的一毫米的校准中,都可能产生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自然的态度。

  宁静,从自然中来。这是不是又很像《瓦尔登湖》?自然的平静与世俗的喧嚣,永远存在让人取舍的矛盾点。

  除了摩托车维修以外,该书最大的篇幅都花在斐德洛对哲学、生命意义的探索上,与其说是另一个人,倒不如说是主人公精神分裂的一个化身。站在科学与哲学的界线上,斐德洛不相信这个世界仅仅是一个二元世界,只有对与错、白与黑、正与反……他认为这个世界还应该存在一种良质,这种良质并不属于主观与客观,也不属于理性和感性,它应当是超越所有的,在任何艺术行为、高级活动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美、善、优雅、高贵等等,它并非物质,而是一种难以被捕捉的,无法被定义的存在。

  在摩托车的旅行中,主人公一面与儿子交流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也不断在脑海中回忆有关斐德洛的点点滴滴,他曾去大学任教、被关进精神病医院、去大学学习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只为反驳他们……在回忆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内在的自省与探索,他对良质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在最终明悟之际,他也最终走向灭亡,灵魂也得以安息。

  然而,斐德洛灭亡了,主人公诞生了。对主人公来说,乃至对作者来说,通过这一次跨越万里的摩托车之旅,一个全新的、充满灵性、卓越的自我出现了,它是生命最为真实的意义,是人生最终追求的真理。

  看完这本书,我唯一记住的印象,大概也就是他对良质的探索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也许这本书还有更多值得挖掘和期待的内容,但对我来说,透过这本书,看到作者进行一次精神洗礼般的旅行,就仿佛经受了一次心灵的净化。在我们这个时代之中,这种精神洗礼与心灵净化已经十分罕见,甚至可以说难能可贵了。

  我们囿于现实生活施加给我们的各种枷锁,难以挣脱时代的困境。当成功、婚姻、家庭等其他世俗的光环笼罩在你我的头顶,哪怕我们意识到这种心灵的平静的重要性,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次这样的自我之旅。时间可以换取很多,却也换不来片刻的安宁。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主人公那样,骑着摩托车来一次只属于自己的旅行,不去想那些其他的琐碎与杂事,而沉浸在旅途的风景、自然的瑰丽、内心的平静中,在一个个名山大川中遇见自己心中的那片景色,在一个个异地他乡找到真正的自我,在心灵探索中找到卓越的良质。

  我们应该在路上,我们应该在那里,最终我们也应该属于它们。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相关文章:

监控系统维修与保养合同04-28

电脑内存故障判断与维修技巧10-09

未来摩托车作文01-23

摩托车与城市交通英语四级作文08-02

禅教散文随笔08-31

雪小禅经典散文11-19

职场故事:口头禅07-20

禅茶文化的历史03-27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