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有什么

时间:2024-03-12 13:59:58 秀雯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节习俗有什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偌大的中国,各民族有各民族的习俗,各地区又有各地区的习俗。今天我就来说说我们这里的春节习俗吧。

春节习俗有什么

  荆州春节习俗

  在我们荆州民谚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除夕到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迎春纳福大年拜贺。如“开门礼俗”就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

  “玩春景”的活动就包括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灯事活动,隋、唐、五代到汉代,出现了各种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花灯,其中镂刻金箔的“鱼形灯”最引人注目。还有鱼虾灯、莲花灯等,可能荆州自古是鱼米之乡的缘故。

  农历腊月廿四,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荆州民谚说:“腊月廿四,家家小团圆”。这一天,“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最讲究过年年俗的要数农村,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为最。

  年前,要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蜘蛛网也不留,这叫“打弹尘”,“打弹尘”后接着就贴春联及门神;男女老少除夕夜前要洗个热水澡,洗掉一年的浊气,初一换上新衣新鞋,要理发也要年前趁早,因为一些地方习俗是正月里整整一个月都不能剪头发。

  大年三十年饭之后到大年初三,垃圾都不能扫出去,一般是把垃圾扫成一堆,堆在堂屋正门靠右边的角落,这叫“聚财气”,垃圾越多越好。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一般是等一家人聚齐了在中午或下午吃,桌上少不了鱼(年年有余),花糕(节节高)等。以前还要凑齐“四盘四碗”(四季顺)。年夜饭菜上起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饭菜,斟了酒杯,象征性地让先人来享用。将最好吃的菜放在灶头处,烧香、烧纸给已过世的长辈,也叫祭灶神,然后再放鞭炮,吃团年饭。祭祖的酒浇在堂屋,饭菜让孩子们吃下,据说可以得到先人在天之灵的保佑。

  年夜饭之后,就开始守岁,守岁,要扯起屋内所有的灯,不能熄灭,这时更不能节约,要的就是通亮通亮。

  大年三十晚转钟后要放鞭炮,一般都是抢第一响,于是千里同响,或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叫“开财门”,“震财神”,鞭炮声越大越好。一次点燃,且中途不断最好。否则就会觉得来年不吉利。鞭炮放完后就要关大门,这叫“紧财门”,紧了财门之后谁来了都不能开门,以免“财气”跑了。

  拜“跑年

  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家族所有亲戚成员就要聚集在一起过年,直到所有的家庭轮遍为止。“大队伍”挤得满满的,小孩嘻笑声、打牌叫喊声、厨房炒菜声、电视音响声,热闹不已。第二天,“大队伍”就全部转移到其他亲戚家,继续闹年。其他亲朋故交,春节期间一直到元宵节,就是您请我,我请你,吃“春饭”的时节。

  大年初一 开门茶

  北方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吃鸡蛋,叫“石滚蛋”,吃了“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个煮得很嫩、透过蛋白能看到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镀银”,“得金得银”。天门一带,要吃几个“汤圆”,意即新的一年都能得“宝”

  石滚蛋”不能白吃,晚辈端给长辈的可是要“茶钱”的,懂行的就把茶钱压在杯盏底下。丈母娘给新女婿的“年茶”,是可以白吃的,而且你不吃或不吃完,丈母娘还不高兴。

  小孩子给长辈跪地拜年,说吉利话,现在说的最“遛巴”的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向长辈讨口彩。

  也有地方初一兴喝白开水就点心过早,这里的年俗是初一早上不开灶。

  还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餐必须是汤圆。不能吃面条,如果吃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做事情会不顺利。

  初二的早餐必须是面条,不能吃别的主食。如果被长辈发现没有吃面条,那就是犯上。

  初一不能出远门,只可相互串门送恭贺,叫做“拜跑年”。初二,才可送媳妇回娘家。

  有些地方也把北方“规矩”带到南方,主妇要在大年三十夜里包一种饺子,给家人初一早晨吃。饺子里放了硬币、糖、板栗、红枣、花生等东西,吃到硬币的新年里有财运,吃到糖的甜甜蜜蜜,吃到板栗的有力气干活,吃到枣寓意要起早劳动,花生在山东叫“长果”,因此吃到花生的寓意长寿。

  大年初五 炸跳蚤

  大年初五,每家每户放鞭炮,家里做了楼房的,要提着鞭炮,从楼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楼下。放鞭炮的同时,还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树枝,用燃放的鞭炮将其点燃,能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可把家里所有的跳蚤都烧光,传说这样的年俗在荆州已延续了数千年。老人们说,以前的卫生状况差,跳蚤多,其实现在哪里还有跳蚤啊,可这是一种民俗,一代代传下来了,不能丢。

  北京春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灶神,俗称“灶王爷”。祭灶是旧历到来的信号,老北京人称“过小年”。童谣传:“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人们会为贴在厨房的灶王爷、灶王奶奶供上糖瓜,希望把他们的嘴粘住,免得上天瞎汇报。然后,把灶王爷、灶王奶奶烧掉,送灶神上天。

  2、腊月二十四:扫房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按早年间民间的传说,“尘”与陈旧的“陈”是谐音。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

  3、腊月二十五:做豆腐

  俗语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但是为什么是做“豆腐”呢?就豆腐本身而言,是取代肉类不错的选择,在过去,穷苦的人们总是盼望着在新年吃上一顿好的。豆腐是介于肉与蔬菜之间的食品,可以制作不同的菜式,而取代肉类。当然,“做豆腐”也有象征性的意义。中文“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也就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

  4、腊月二十六:去割肉

  民间谚语:“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民间传统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5、腊月二十七:宰年鸡

  到了腊月二十七,春节的脚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们仿佛都听见了除夕的钟声。家家户户,大街上全都热闹了起来。在昨天吃过了美味的炖大肉以后,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鸡”。民谣中“腊月二十七,宰年鸡”,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6、腊月二十九:蒸馒首

  “二十九,蒸馒头。”在我国春节的民俗中,在这天要把腊月二十八已经发好的白面蒸成馒头,谁家的馒头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里,谁家就会蒸蒸日上,讨个好彩头。家家还要蒸枣糕、年糕、豆包,在豆包上还要点上红点或用“八角”(大料)印上红印,还喜欢把豆包做成刺状(用绿豆做眼,再用剪刀把豆包上剪成刺状),寓意“招财进宝”。

  7、年三十:吃饺子守岁

  老北京人的年夜饭,主要就是吃饺子。包饺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财”的谐音。剁馅要全家轮流剁,边剁,边说“剁小人”。在除夕之夜,还有守岁的习俗。守岁就从吃年夜饭开始,大家慢慢地吃,一边畅谈,一边品尝美酒,直到深夜。而在午夜12点的钟声响起时,大家就会一起欢呼,吃饺子,喜迎新年的第一天。

  8、大年初一:拜年

  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开始拜年,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一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现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时候,女儿女婿才回娘家拜年。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儿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9、大年初二:拜财神借元宝

  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象元宝。初二这一天,是老北京人拜财神的日子。商家一般拜武财神——关公。百姓家拜比干。

  因为百姓认为比干没有心了,一定没有私心,办事一定能公正。老北京人到庙里面借“元宝”,以求新的一年万事顺利。

  10、大年初三:老鼠娶亲的日子

  据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有北京人早早的上床休息,把灯熄了,还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老鼠给叼走了。有的在炕洞,顶棚等地放一些米。如果这一天,住平房的小孩听到顶棚上有老鼠跑来跑去,老奶奶就会说是老鼠要娶亲了。

  11、大年初四:逛庙会走亲戚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除此之外,逛庙会从初一就开始逛,老北京人给亲戚拜完年都会到庙会逛逛。

  12、大年初五:伙计就怕老板夹包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店铺里面的伙计最害怕这一天的晚饭,因为这一天的晚饭,如果老板给伙计夹了一个包子,那就意味着这个伙计吃完这顿饭就要卷铺盖卷儿回家了。

  13、大年初六:买灯碗儿等待“顺星”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商家在初六开始制作一种泥质的小灯碗儿,因为初八传说是众星下界的日子,每个人都有一个能够保佑自己的星星,老百姓会买小灯碗儿回家,在初八晚上要举行“顺星”仪式,祈求新年一切顺利。

  14、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

  唐代中国的元宵节为期10天,所以要狂欢10昼夜。过去每逢元宵节,北京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各个店铺均自发地挂出各种花灯,有的还挂出灯谜,猜中的奖赏一些鲜果、小吃等物。那几天酒肆茶楼和其他娱乐场所的生意也都很红火。虽然中国没有狂欢节的说法,但元宵节实质上就是中国的狂欢节。元宵节灯会最热闹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

  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并有茶楼酒肆供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者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厂甸。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是店铺,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它们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及西洋灯款式之别。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花卉(兰、菊、梅、竹),或飞禽走兽(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

  上元夜,无论官宦贵人、平民百姓均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商户趁机将商品降价促销,老百姓既看了花灯又可以借此机会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供人购买。儿童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灯之景。

  孝感春节习俗是什么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缘分。

  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武昌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团风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春节的习俗

  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 “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谓之“年饭”)取松柏枝中较大的,插在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就是“摇钱树”。

  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孩的,也叫“压岁钱”,钱肆取钱用的“贴”叫“票子”。每届岁除,凡是富贵之家以银换钱的,都用彩笺书写,是为“红票儿”。取华美吉祥之意。

  凡是卖花的,称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桔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所以人们又叫它“堂花”。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

  春节习俗有什么

  春节为一年诸节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线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大体说来,春节(即过农历年)为正月初一凌晨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有的地方把年节与元宵节分开,年节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如大银村);或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如大梧树);有的地方正月初二日为新年节,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节(四把乡);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年节的活动还可以从十二月二十四夜送灶王上天算起。这一周内,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除夕之夜,接灶王回来。除夕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其内容丰富多彩。中堂正面设置一个香火台,台上之中用大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或“某氏历代宗亲位”;台左用红纸书写“司命灶君之位”,两旁贴有小对联:“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台右用红纸书写“财帛星军之位”,两旁贴小对联:“日进千金,时招万里财”。个神位前设有宴台、香炉架。台下有一个专供烧纸钱的盒子,用以焚香、燃烛、烧钱。中堂的背面设有纪念台,台上贴关羽像,书联:“秉烛达旦,忠义双全”;或岳飞像,书联:“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堂屋的两旁墙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彩话:“诸事遂意”、“老少平安”等。除夕之夜,宴台上摆设素供,烛光辉煌,香烟渺渺。青年人在宴台前守岁到天亮,子夜零点,鸣炮迎春。

  初一清早鸡刚刚啼叫,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马上点燃一束香火和一个火把,挑上桶快步出门,向平日取水食用的地方跑去。到了水边,先把带来的香插上,然后往水里丢几枚硬币给水神爷爷,将“新水”挑回家中。家里的人早就在大门口守侯,水一到,每人都喝上一碗,然后才取睡觉。民间认为,新水有神奇的作用,人喝了人兴旺,牛喝了牛健壮,猪喝了猪长得快,新水染布布发亮,洗米煮饭喷喷香,熬出的米酒香又甜。第一位挑到新水的时刻一到,家家争先恐后地向河边泉边奔跑,一星星香火,一串串火把,闪烁着,游动着,在夜色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

  初二早上用香纸敬财神爷,在天未亮到放亮之间燃放鞭炮,然后才出外拜年和请客吃饭、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在本世纪40年代以前,文娱活动在大罗村附近的开元寺广场上举行。80年代转移到歌场,年节期间青年都来次出走坡,唱歌找情侣。又如下里乡青年男女期间在村头巷口或山野岭坡唱歌作乐。尤其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青年和部分中年人在晒谷坪大开歌堂,日唱“欢冬久”(情歌),夜唱“欢古”(古条歌)。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的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

  出嫁的妇女年初二回娘家。娘家在女儿回家的前后,送糯米糍粑给女儿各一次,每次为二、三担,每担20余斤。女儿回家,带一些肉、鸡、鸭腿等礼物。在娘家住一两天之后即回夫家。

  正月实物闹元宵、耍龙灯。不少地方这一天杀鸡、春糍粑聚餐。年节结束。

  年节有十一忌:

  (一) 忌天亮才起床。大年初一这天要天未亮就起床,不然的话这一年田土会崩溃。

  (二) 忌打破东西和拨火。否则缝衣断针锄地断锄。

  (三) 忌扫地。大年初一不得扫地,否则钱财将被扫出去,今后不在招财。

  (四) 忌吃青菜。大年初一不得吃青菜,否则鸟兽会把地里种下的玉米挖起来吃掉,今年没有收成。

  (五) 忌吃荤。大年初一不得吃荤菜,否则家畜会生病、发瘟。

  春节习俗

  一、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二、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

  三、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四、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阿昌族地区春节习俗

  在滇西阿昌族地区,在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的新婚夫妇,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在娘家拜年的“吃春客”活动。此后,新媳妇将要与新郎官结伴从娘家返回夫家。清晨,娘家人要隆重的置办酒席,款待家族亲戚、亲朋好友,欢送新人。春客开始时,叫吃窜客;结束时候,叫吃辞客。

  家族及娘家人的窜客、辞客,会像办婚礼一样,亲朋云集。会置办一些礼物钱财,送给新人。娘家人送给儿女的小鸡子一对、小猪仔一对,岳父母支持信任新人,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安家立业,叫他们带回夫家去,好好过日子。

  出门前,一对新人,在堂前磕头、跪拜父母、岳父母,家族长辈则教育新人回去后,要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因此,元宵节的乡村,到处都是走亲戚的新人。

  他们依依不舍地跪拜亲情故土,难舍难分的告别恩情亲人,眼泪汪汪地回家,恋恋不舍的挥手别离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年,回归乡村生活,开始艰难的成家立业,开始乡村忙碌的春耕生产!

  滇西阿昌族,春节开始竖立的秋千,点燃的春灯,红红火火,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元宵中,拆秋,封灯,热热闹闹的年事活动结束了。

  到城市做工人的要回城上工,在乡村就学的学生要返校上学,在农村的广大农民要备耕播种。乡村的布谷鸟,在枝头催叫春耕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春天里开始耕耘!在万象更新的春回大地中,开始春天的故事!

  阿昌族地区的广大乡村,有春节祭祀秋千神的习惯。每年的春节,村村寨寨,都要虔诚祭祀秋神。每年春节初一,去砍清一色的栗树,初二举寨树立秋杆,一直到正月十六撤秋,送谢秋神止。祭祀秋神仪式,相当繁琐,十分隆重,非常具有民族民俗、历史人文、传统文化价值。滇西阿昌族地区,当年有儿子结婚的人家,约定俗成是当年组织祭祀秋神活动的秋头。春节除夕,秋头要逐家逐户,去敬烟邀请大家帮忙助力。初一清晨,秋头要准备好祭祀品,置办好谢山神的鲜肉一小块、糖两坨、粑粑几块、米酒一小瓶,纸钱、香烛一对。组织乡村父老敲锣打鼓,将乡村扛秋男子欢送出寨门,前往远山砍秋杆。初二,由秋头邀请寨长、寨中长辈,组织父老乡亲,树秋架,祭祀秋神。树秋时,阿昌男子没有使用任何安全保护装置,赤手空拳,在高高竖立起来的秋千架上,操作自如,令人肃然起敬。祭祀秋神活动,通常是在寨佬、寨长,或者在男性长者主持下,敲锣打鼓,杀鸡备酒,伴随全套礼仪和精美祭祀辞,举寨进行。

  阿昌族原始宗教的观念中,秋神看不见、摸不着,只在各自心中。秋神的驻足处,是八棵粗大、高挑、标致的头秋的顶端。这八棵头秋在秋场上分成四组,对向并排分列,一边四棵,组合成一个高度很高的门形秋架。

  因此头秋又按大小、长短分别称作:头门、二门。头门、二门都被秋头用专门买来的红布,恭请寨主挂在秋杆尖上。阿昌族乡村小伙子,只要能在扛秋杆时扛回头门、二门,全寨赞扬,全家荣光。

  阿昌族祭祀秋神活动中,竖立秋杆,拆除秋架时,女人不能参加。平时里,女人可以使秋千。而且,阿昌族男女老少,都喜欢使秋千。创造有许多阿昌族秋千使法。民间比较流行的有:单脚踏板的“甩秋”、“镰刀秋”,双脚立板的“姑娘秋”。使秋千者一会腾空,一会府冲。时而像雄鹰展翅,时而像猛虎捕食。乡村出了许多秋千高手。

  安徽淮南春节习俗有什么?

  一、凌晨四点就“完年”

  在宿松,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渐渐浓了。

  宿松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宿松大多数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但宿松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甚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便,往往是在黄昏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隆重。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二、红蜡烛不许灭掉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春节有什么习俗

  一般人家都是三十一早去贴对联福字,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晚上才贴,总之要把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和倒着的福字;

  祭祀:

  一般农村会在春节去祭祀,城市的应该很少会有祭祀的了,不过呢还是有人会在春节的晚上去烧纸,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每年都有因为烧纸而发生火灾的事情发生,尽量不要选择荒山有草的地方;

  准备年夜饭:

  一般家庭都是好多人一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必然要有一堆的饭菜要准备,所以,年夜饭很多人家准备的都是特别早的;

  蒸粘豆包、年糕:

  过了小年就开始蒸一堆东西了,有的地方会蒸一些枣馒头,还有蒸粘豆包年糕的,总之都是以面食为主的一些好吃的,尤其是农村的春节有很多面食美味都特好吃呢!

  吃年夜饭:

  到了下午四五点钟,年夜饭也就该开始了。有的人家会一直吃到半夜,也有吃完以后就去各回各家的。年夜饭主要以荤菜为主,也有的人家比较讲究会去饭店吃年夜饭,这就让很多饭店大赚了一把。不过还是传统在家吃的人比较多,也比较热闹比较安全嘛。

  吃年糕:

  年糕的寓意是年年高升的意思,所以春节是一定要吃年糕滴。尤其是小孩子和那些处于重要职位的白领是一定必须要吃滴;

  吃饺子:

  饺子在春节是必须吃的,而且半夜十二点那顿是不能少了饺子的哦!饺子里呢一般家庭会包进去一些东西,比如钱比如花生大枣什么的,都是一些有寓意的东西哦!枣和花生寓意是早生贵子,钱当然就是指来年发大财喽,还有包开心果什么的,这个都是随自己心情的;

  看春晚:

  虽然现在的春晚的确没什么意思,虽然现在春晚的时间一般都用来玩手机聊QQ上电脑,但是吧这电视还是得开着调到春晚,就像一种固定的模式一样,哪怕偶尔看一下也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到八点的春晚开始,也得一直守着电视机一直到半夜十二点才散去,所以春晚是一个固定的习俗了,可以不看但是电视机一定要开着春晚的频道;

  放鞭炮:

  放鞭炮除旧迎新,是每个人家都要在春节做的,虽然现在年味不是很浓了但是鞭炮还是少不了的。现在很多人比较迷信所以就算年味再不足也不会不放鞭炮。当然鞭炮还是少放比较好,可以买电子的在家里放,因为鞭炮对环境污染可非常大,雾霾的产生就是因为这些污染造成的;

  电话拜年:

  现在通讯比较发达,就是离的再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跟对方拜年。晚上看着春晚打着电话拜年,已经成为过春节的一种习惯了。当然像依依这么大的早就是QQ拜年手机短信群发拜年了,也就少了一点感情在里边,不过比电话拜年要省钱的多;

  守岁:

  这个当然是必须的喽!到了半夜十二点春晚一结束立马吃饺子才能睡觉。不过很多小朋友恐怕坚持不了那么久。

  给小孩子压岁钱:

  压岁钱的传说很多人都听过,可是现在的压岁钱只是给小孩子乐呵的一种形式罢了。小一点的孩子过一下手红包就交给父母了,而大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就都是自己留下存起来或者买书买玩具了。不过压岁钱都是互相给的,除了老年人给孙子辈们其他的亲戚哪家都会有孩子,别人给了你自然要还回去多少,所以其实压岁钱也就是个意思罢了,但是小朋友们喜欢所以压岁钱也算是一个习俗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

  春节的传说

  有一年,世上大乱。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间的衣食住行。可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光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吵闹者是姜太公的老婆(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吵架呢。原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弥勒佛只好说:“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财神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还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非常生气,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春节的由来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有哪些

  1、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庆祝新年的到来。

  3、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4、祭祖

  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是去野外扫墓,有的是祠堂叩拜,不管形式如何,这都是怀念故人。

  5、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6、守岁

  除夕守岁,有的地方(豫西)叫“熬年”,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守岁含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叫“馈岁”;酒食相邀,叫“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叫“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叫“守岁”。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全国多数地方守岁,女的包饺子、洗菜、准备大年初一的饭菜,或者准备全家的新衣服,男的打扑克牌、麻将,或者喝酒娱乐至天亮,或者一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7、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前晚辈及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大事。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压祟钱”“压胜钱”“压腰钱”。除夕吃完年夜饭,由尊长或一家之主向晚辈分赠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个习俗自汉魏六朝开始流行。《宣和博古图录》中记载:“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即“压祟”,所以称为“压岁钱”。因为是守岁夜给钱,所以又称“守岁钱”。

  8、燃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政治家王安石的这首诗也提到了春节燃放爆竹,可见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了。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炮仗”“鞭炮”“炮”等。

  9、拜年

  大年初一清早,大人小孩穿着节日的盛装,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家中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相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四季平安”等吉言。

  10、逛庙会

  一提起逛庙会,就会想起北京春节的庙会,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莲花池庙会,人们蜂拥而至,处处交通堵塞,闹市区实行交通管制。庙会又叫“妙会”“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部分地区,每年的庙会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只有娱乐性的仿祭祀活动表演,更多的是“有会无庙”,公园、体育场、商场等都成了庙会的举办场所。庙会也就渐渐地演化成为集娱乐和短期的集市交易为一体的民间活动。

  11、舞龙

  舞龙又称“龙舞”“龙灯舞”“舞龙灯”等。龙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能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隆福消灾。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祈雨的活动。当时四季祈雨,春舞青龙,夏舞赤龙或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舞龙时,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场面十分热烈。每一个动作都有名号,诸如:“二龙戏珠”“二龙出水”“黄龙过江”“白龙出洞”“穿越龙桥”“打草惊蛇”“银龙翻江”“金龙倒海”“海底捞月”。如果两队舞龙相遇,一定大摆龙门阵,争夺高下。有的地方,败北者一方要为胜者一方奏锣鼓、放鞭炮。云南、贵州的苗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舞龙,同时家家户户堂屋神桌上摆糯米糍粑和酒肉,点燃香纸蜡烛,敬奉“金角老龙”,含有欢庆丰年、祈求吉祥的意思。

  12、舞狮

  舞狮子活动在河南豫西一带称作耍狮子。耍狮子活动比较经典的动作有:狮子蹦上高桌、狮子过独木桥、狮子翻跟头。广东海丰盛行春节“听鼓手、看舞狮、听唱曲”。舞狮主要有麒麟、狮、客仔狮、外江狮四种,唱区主要有西秦曲、白字曲、潮州曲等多种。鼓手就是唢呐,也叫大笛或吹班。每班由二人吹大笛,一人打铜钹,一人打小鼓。一般从除夕下午就开始到商铺里去吹打,一直到初三、初四才停止。初一、初二最热闹。舞狮子的队伍挨家挨户舞弄,到了人家门前,说声“恭喜”之后就开始吹奏起来,直到主人掏出红包,带队的拿到红包才离去,紧接着到下一家去舞狮。

  13、踩高跷

  踩高跷娱乐活动历史悠久。表演者双脚绑扎木制1~3尺高的跷棍,扮演成各种滑稽人物表演古怪动作。踩高跷,北京称作高跷或高跷会,陕西、甘肃、河南等黄河流域称作“扎高脚”。踩高跷有文跷、武跷两种活动之分。文跷以边走边唱为主,夹杂有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春节习俗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先放鞭炮,称为“开门放鞭炮”。鞭炮声过后,满地都是碎红,灿烂如云彩,人称“满屋红”。此时,满街都是吉祥喜庆的景象。

  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友的家里、邻居家拜年,旧时叫拜年。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互祝来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本族长带领数人挨家挨户走访拜年;有时,同事请几个人拜年;由于拜年费时费力,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用各种贴纸互相祝贺,后来的“贺年片”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春节拜年,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身体健康。长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年”与“邪”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平安度过一年。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是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习俗。春节庙会原本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期间,僧人道士通常会举行“法事”或“道场”,祭祀神佛。庙会期间,摊贩叫卖和民间文艺表演也是必不可少的。庙会中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旱船等。

  关舍火

  除庙会外,民间自娱自乐社火也是由来已久的过年娱乐活动。社火起源于古代对土地与火神的崇拜。她,土地之神;火祖火,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耕文化着称的中国,土地是人的立足之本,奠定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火是人们做饭取暖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古人根据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将其奉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神灵,从而形成了静止火的概念。古代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会和火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火仪式逐渐成为一种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舞龙

  舞龙又称“打龙灯”、“龙灯舞”,是汉族传统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庆佳节,各地都有舞龙习俗。

  龙舞起源于汉代,代代相传。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祖祈雨的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到了唐宋时期,舞龙已成为节日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关于舞龙的由来,民间有一个传说:一日,龙王腰痛,服用了龙宫的所有药材,仍不见效。只好老了,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把脉后觉得奇怪,问道:“你不是人!”龙王隐瞒不了,只得如实相告。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来的样子,从他腰间的鳞片上抓了一条蜈蚣。去毒上药后,龙王彻底痊愈。龙王为了感谢大夫的救治,对大夫说:“只要你像我一样舞龙,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相信龙能造云造雨,每遇旱灾,便舞龙祈雨。还有春舞青龙、夏舞红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舞狮

  舞狮,又称“舞狮”或“舞狮”,与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也是民间流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春节或庆典时也会有舞狮活动。

  舞狮始于南北朝时期。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子十分相似。全身披着舞狮(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只大狮子)只露出双脚,不见人影。北方舞狮分为雌狮和雄狮,还有文狮、武狮、成年狮和幼狮。

  南方舞狮主要流行于广东。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组成。狮子的体型、风格和颜色与北方狮子大不相同。舞狮者身穿各式灯笼裤、灯笼袖唐装或米纽扣背心。舞狮者全身可见,舞狮必须用尽全力

  为什么人们在春节期间特别喜欢舞狮?相传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出现妖怪。每逢旧岁新岁,它就出来糟蹋庄稼,害人畜,百姓怨声载道。后来有人建议用舞狮来吓唬妖怪,果然奏效,妖怪逃走了。当地人认为狮子具有驱邪镇妖的力量,是吉祥之兆。因此,春节期间,他们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期消灾除害,预示吉祥。

【春节习俗有什么】相关文章:

除夕的习俗有什么02-03

东北过年的习俗有什么04-19

上海结婚习俗有什么08-03

农村结婚有什么习俗12-09

上海的结婚习俗有什么01-04

青岛的婚嫁习俗有什么10-20

埃及有什么礼仪习俗09-05

莆田节日习俗有什么精选04-18

芬兰婚礼习俗有什么08-03

韩国的结婚习俗有什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