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由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关于其起源主要有:其一为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其二为佛教起源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其兴起与佛教东传有关。其三为道教“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闹”,是元宵节主题,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传统民俗活动,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汤圆”也称“元宵”,是节令食物,寓意团圆美满的美好期许。祈福,是节日重要的文化主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已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有密切关系;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备受重视。2008年6月,元宵节这一中国民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中国情人
节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
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耍龙灯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踩高
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走百病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闹元宵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元宵节又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轴戏,从古至今体现的就是一个“闹”字,而且是晚上的“闹”,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隋、唐、宋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在中国古代,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民俗学专家萧放解释,有这个叫法,是因为元宵节是古代难得的两性可以接触的时间。
古人实行宵禁制度,同时古代女性受礼教约束。元宵节的狂欢,给了深闺女子晚上出游的机会。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结伴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原本便是有情人,可以借着元宵节约会。明朝一幅古画《上元灯彩图》描绘了古代大型交友现场。
“男妇嬉游”是元宵节特殊的人文景观。据《隋书·柳彧传》记载,“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场面堪比化妆舞会。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和薛绍第一次见面就在元宵节的街市上,薛绍戴着昆仑奴的面具,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元宵经典佳话”有很多经典诗句都诞生于元宵灯节。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赏花灯
花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它的广泛流行则借助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灯节。
因为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成为古代妇女出门赏花灯之由,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子嗣绵延。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赏花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
节日食俗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岁时杂记》详细地反映了北宋首都汴京上元吃面茧的风俗。可知面茧是肉馅或素馅的馒头。馅中放入写着官品的纸签或木片,以占将来官位高低。或选取古今名人警句中可以占前途的吉祥词句。
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从其技法中可知,子用软面包枣馅油炸而成。吃起来“其味脆美”,即今天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明代还出现了汤圆、元宵的名称。明末《明宫史》记北京上元节“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汤圆此名至今盛行南方。而元宵之称不仅流行北方,还广及南方。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1688)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现代,元宵的制作日渐精致。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粱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甜咸荤素、应有尽有。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元宵除了食用外,也是祀神享先节物,人们还往往互相馈赠。
元宵节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2、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3、汉文帝平乱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扶其子登基,后来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吕后病死后,吕氏家族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最后彻底平定“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即“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日发展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 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唐朝,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
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
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
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的由来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智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元宵节灯谜的结构
灯谜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它好比几何学中的假设。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是答案所属的范围,它就好比几何学中的求证。
谜底就是答案了,它就像几何学中证明的结果。举个例子说吧,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谜面,学科名就是谜目,应用力学就是谜底。再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元宵节灯谜的猜谜规则
写诗有写诗的规则,它讲究押韵。写对联有写对联法门,它讲究平仄和对仗。猜灯谜也有几条约定俗成的规则:
1、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成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
2、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会猜全庆,但因谜底中有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3、有些灯谜,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例如:加火才好煮熟饭,谜底是尧。
4、有些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是影射字义,例如: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谜底是臭。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
自古流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感动了大臣东方朔,他决心帮助,宫女“元宵”,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方能避免火灾躲避一劫。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汤圆的做法一:
主料:糯米粉 1包 ,花生 500g,白糖适量,猪油适量,水适量。
方法/步骤
1、先准备一包汤圆粉。
2、将花生米炒熟,冷却后将花生皮剥去,再把花生米碾碎。
3、在碗中倒入白糖,花生米,适量的猪油,搅拌均匀。
4、将汤圆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清水,揉面。
5、开始包汤圆。
6、在锅中放入适量清水,水开后放入汤圆。待汤圆浮起即可捞出。
汤圆的做法二:
主料:糯米粉(适量),黑芝麻(适量)。
辅料:猪油(适量),姜(适量)。
1、糯米饭、黑芝麻、猪油、白砂糖备齐。黑芝麻买好之后可以在市场请人打磨好碎碎的。
2、把猪油、黑芝麻、白糖放在一个碗里。戴上一次性手套,拌匀捏匀。
3、糯米粉逐步添水和匀。个人觉得稍稍湿一点点更好包。
4、直接揪一块块的捏成团成形。
5、从中间按下去,再慢慢的捏出边,这样下面就会厚一些,包起来不容易破。
6、准备好姜块和黄糖。姜块不用去皮,直接拍一拍就可以了。
7、把姜块和黄糖放在砂锅里,加水大火熬煮。煮到水少一半,就可以下汤圆啦。
8、煮到水少一半,大火,开始下汤圆啦。
9、煮至汤圆浮起来就可以了。别忘了,多盛一点汤,寒天里这可是好东西呀。
小窍门:
1、姜茶水,没有黄糖也可以用红糖代替。
2、女生寒手寒脚,或者着凉感冒,喝一些姜茶汤是极好的。
3、例假来之前,用姜茶汤加入当归和黄芪煮鸡蛋,对女生也是非常好的。
元宵节灯谜
1、高台对映月分明(打字一)谜底:昙
2、层云隐去月当头(打字一)谜底:屑
3、家家迎元宵(学校用语)谜底:第二节
4、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谜底:元宵
5、赶制元宵闲不住(五字口语)谜底:忙得团团转
6、元宵节前后(现代小说)谜底:二月
7、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节日纪念日)谜底:元宵节
8、此时此地(剧目)谜底:元宵谜
9、一夜鱼龙舞(民俗风俗词语)谜底:元宵灯会
10、新春佳节话元宵(报刊名)谜底:半月谈
11、婚期定在元宵后(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12、煤球和元宵一样(打一成语)谜底:混淆黑白
13、元宵(打一成语)谜底:一朝一夕
14、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15、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谜底:众望所归
16、元宵之后柳吐芽(打一成语)谜底:节外生枝
元宵节的各地特色
华北地区
北京
北京的灯市在东安门外迤北(今灯市口一带)。做灯者,皆各持所有,到灯市出售。“灯之名不一,价有值千金者。”更有技艺百戏,于市上演出,观者男妇交错,挨肩擦背,热闹非凡。乡村人则扎秫稭作棚,周悬杂灯,门迳曲折,长三四里,入游者一时迷不能出,谓之“黄河九曲灯”。有的家人,以小杯子108个盛油夜灯之,遍置井灶门户各处,聚如萤,散如星,颇有趣味。夜间并放烟花炮竹,通宵不尽。此外尚有走桥、摸钉以祛百病等习俗。正阳、宣武、崇文各门皆不闭,任民往来,校尉巡守,通宵达旦,其盛况亦不亚于唐宋。
天津
按天津人的习俗,正月十五这一天,煮元宵、炸元宵、包素馅饺子。天津的元宵主要有江米和高粱两种,茶食店售卖的多为江米元宵,馅多种多样,称“什锦元宵”。争(蒸)财神,按天津“老例儿”,天津灯节前还要做刺猬老鼠等蒸食。这些小面刺猬和小面老鼠应是“正月十四争(蒸)财神”时才做好,刺猬头冲外,意为招财;正月十五刺猬头冲里,意为进宝。
民国时期,天津卫的元宵节活动围绕着一个“闹”字展开。从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三天,城厢内外、民宅铺户、商号门前要张灯结彩,燃放烟花。尤其在估衣街、宫南宫北大街等商业旺地,整条街都被各色彩灯、花串装饰一新。
河北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河制作制作北怀来民间的花灯,以制作精巧样式繁多而著称。在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将花灯悬挂于城门楼上、牌坊底下。寺庙、商号、店铺、居民、百姓均挂在大门口。入夜所有花灯全部点燃,其形状各具特色。
山西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形形色色,异彩纷呈。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
内蒙古
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北方,元宵节也要吃元宵,所吃的元宵同样也是滚出来的。辽阔的内蒙古有东西部差异,各地有着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东部的通辽市,畜牧业较为发达,元宵用料方面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奶皮子元宵、酸奶元宵、奶酪元宵,软糯的糯米皮,包裹着的大块奶酪米皮儿,是奶气十足的元宵。蒙古族人民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要先举行祭月的仪式,虔诚地向月亮献上最好的美食,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牛羊无病无害。元宵佳节的夜晚,结伴而行“走百病”,见桥必过。
东北地区
辽宁
朱碌科镇位于朝阳市建平腹地,凌河支流蹦河左岸,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西朱碌科黄河阵由清嘉庆年间朱碌科举人蔺玺臣自关内引入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朱碌科黄河阵源自古代兵家布下的九曲黄河阵,并在九曲黄河阵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历经200余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集烟火表演、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于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是“跑黄河”的日子,包括“偷灯求子”“跑百病”“撒灯”“祈福”等民俗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达10余万人。2021年,元宵节(辽西朱碌科黄河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黑龙江
农历正月十五在瑷珲古城则称为“上元节”,是集汉、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重大节庆活动,兼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于2021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项目名录。身穿节日盛装的各民族同胞载歌载舞、赏灯猜谜。走在“祈福路”上,人们跨马鞍、跨火盆、摸铜钱、抹花谜,博得“头顶红绸,鸿运当头”“跨过马鞍,平平安安”的好彩头。主词条:元宵节(瑷珲上元节)
吉林
吉林在元宵节期间,赏冰看雪闹元宵。元宵节前夕省内多地发布焰火表演活动。焰火表演将以网状、字幕、造型等形式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呈现,营造流光溢彩、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除了常规的焰火表演,还有传统技艺打铁花。
西北地区
陕西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除大闹花灯外,还流传一种“放天灯”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可查唐时已有此举。“伴灯馍”流行于陕西铜川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屋内处处点灯,灯旁放着各式各样的花馍,称为“伴灯馍”。
甘肃
元宵灯会是舟曲县东山乡群众最重大的节日,比过大年还要隆重,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每逢灯会,东山乡家家户户春节前就开始制作花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夜幕降临时,灯会会长、副会长向神灵祈福。“说话先生”诉说灯会缘由,祈求神灵保佑。祈祷结束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灯队出庙,依次称为头灯、二灯、三灯、四灯,每盏灯代表一位神灵。据《新唐书·姚崇传》等史料证实,东山转灯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
永昌县卍字灯俗是永昌县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源于明朝时的北京灯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卍”字灯城占地面积为11881平方米,灯阵横竖各19排,共设365个灯杆,灯阵正中央树10米主杆,上方悬挂1个大花灯,象征一年风调雨顺、山河锦绣;入口处树4个灯杆,象征一年四季;其余360个灯杆上悬挂花灯,象征农历360天。
宁夏
黄河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而宁夏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天下黄河富宁夏”也由来已久。因此,盐池县的“九曲”又称“九曲黄河龙门阵”,在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看杂耍、演社火等众多庆祝活动中,“游九曲”成为当地每年“闹”元宵的重头戏。盐池九曲游路全长2400米,由寓意福、禄、寿、喜等“九宫”以及众多彩灯组成。近年来,“游九曲”已成为一种大型群众性民俗活动,吸引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区的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青海
九曲黄河灯俗,是青海省乐都县地方传统节日民俗,九曲黄河灯阵起源于黄河沿岸,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灯阵包含二十八星宿、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五行四象等内容,并大量植入张掖乃至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文化元素,让游客在观灯的同时,也可观赏烟花、社火表演、民俗演艺等传统文化活动,如今已是这里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
新疆
新疆天山南北“耍”社火“闹”元宵。划旱船、扭秧歌、舞龙舞狮、黑走马、麦西来甫等多元文化的展演,给节日中的民众带来吉庆祥和的热闹场景。放烟火、舞狮,这些现在过元宵节的必备节目,也是古代新疆“潮人”所追捧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就珍藏着对羊对鸟灯树纹锦、狮舞泥俑两件文物。织锦中鸡、羊则与“吉祥”谐音,对羊对鸟灯树纹锦的图案,被称之为“火树银花”。这个成语其实源于唐朝杨贵妃的姐妹韩国夫人。天宝年间一个元宵节,她在一座高山之颠的树上挂了各色各样的特大彩灯,使遥远地方的人们都能看到它,蔚为大观,于是,人们便以“火树银花”比喻。藏品舞狮泥俑,1960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高12厘米,长10厘米。
华东地区
山东
开展游艺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杂耍的形式各种各样,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等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曲阜城周围村村玩龙灯,每个村的龙灯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龙灯的地方在二门里大堂前,平时不得入内的孔府,这时也准许外人入内看耍龙灯。耍龙灯时,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在一旁燃放焰火。
江苏
元宵节泰州有5大习俗,吃元宵、闹元宵、猜灯谜、放烟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乡镇特有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亲戚朋友要给新婚的新娘子送桥桩、送子观音等,以祝福早生贵子。还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桥,同样是求子。
安徽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在宿州地区,元宵节做“面灯”是世代相袭的风俗。淮北人用豆面做成豆杂面灯,有当摆饰的、还有蒸着吃的,以代表有福气。在合肥,会把灯笼扎成动物的形状,让里面的画面动起来,俗称“走马灯”;在蚌埠很多人家的孩子会在晚上挑灯笼玩耍,灯笼上往往有“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等式样,这些都是美好的祝福。划旱船则是皖北亳州农村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每到节日,旱船队就踩着鼓点舞起来,引得村民们纷纷上前观看。
浙江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宁海闹元宵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进行。民间习称“行会”。现今前童古镇、黄坛镇还保留有元宵行会习俗,尤前童元宵行会著名。
萧山河上龙灯胜会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对。”河上龙灯胜会与其他以龙为内容的各式活动截然不同,龙不是翱翔起舞的,而是“端坐”在板凳上,并由一截截龙段连接而成,龙段最长可达120段,需数百人共同参与。舞龙时,队伍需在引领者手上“龙珠”的指挥下,合着锣鼓节奏不断变换表演阵势。
福建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添丁。”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十尺,有头有尾。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
台湾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中南地区
河南
河南人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红纸扎上灯笼,点燃其间的蜡烛任其燃尽。元宵节一般的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
偷灯盏。正月十三、十四,各家蒸罢白白圆圆的馒头,就开始蒸灯盏了。做灯盏的食材是纯一色的黄面或黑面,不用发酵,捏成窝窝状。在正月十五夜里,则在窝窝里添满棉籽油,再用几股棉线搓成粗粗的灯捻子,做成了灯盏,并将灯盏放在迎门的土地堂里。点燃灯盏的人家,也像除夕守岁样,大门洞开,熬个通宵。老人们在屋里烤火说闲话,不时出来看看,若是被小顽童偷去了,再拿一个燃上就是了。灯盏一夜不能灭也不能缺的,没了灯盏,来年的福气就找不到家门了。老人都认为,小顽童是福神的使者,天使把灯盏偷走了,福气就送到家了。
湖北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是著名的“龙灯之乡”。每到元宵节来临,几乎每个村每个湾都有舞龙的习俗,百条高龙起舞,翻江倒海,蔚为壮观,是由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参与者多、观赏者广”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杨店高龙在2023年元宵节更是被央视七度关注。
杨店高跷,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引入杨店镇,流传已有600余年。杨店高跷与杨店高龙“双星合璧”,同台竞技,相伴起舞,共同构成杨店喜庆热闹的年俗之美。杨店高跷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纳入第四批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店镇孙家大湾为“武跷”代表,杨店镇楚江院为“文跷”代表,楚江院高跷以四到十七八岁孩子为主,称之为“娃娃高跷”。
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郴州市苏仙区正源村的村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火仙牛”闹元宵进行最后的彩排。据村民介绍,牛是该村的守护神,“火仙牛”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村民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会用稻草扎成牛的形状再插上香火与火龙一起闹元宵,以此为本村保平安。
江西
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饭后,全村老少就会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庙宇,手持元宵歌本,对着元宵画唱歌,当地人称之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赞船、划船等活动外,还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这是当晚的压轴戏。整个祠堂摆满桌椅,有村民用年数已久的海壶盛满自己酿造的米酒,给每位来宾倒上满满一碗,每张桌子上还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广东
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新安县民有於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茂名六双花灯节是每年正月十七,年例期间,流传于信宜六双村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的由来】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由来的故事02-22
元宵节由来的传说02-21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11-04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02-21
元宵节的由来介绍02-21
元宵节的由来教案03-25
元宵节看花灯的由来03-11
元宵节由来与传说内容01-10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起源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