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节的风俗

时间:2021-12-27 14:58:39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风俗集合15篇

端午节的风俗1

  端午节期间,从闽南到闽北,从闽东到闽西,海滨湖汊,大江小河,几乎都能看到竞渡的龙舟,都能听到喧天的锣鼓。龙舟竞渡俗称“扒龙船”,龙舟的样式、参赛人员和比赛方式等,全省各地大同小异。

端午节的风俗集合15篇

  福州重龙舟竞渡,旧时台江、西湖皆有之,而苏岐特盛,龙舟长3丈多,宽5尺左右,首尾如龙形,两侧绘有五彩的龙身。划舟手28至30人,加上司舵、执旗、锣鼓手、放鞭炮者,合计有34至38人之多。福州沿江及临湖的乡社,都拥有自己的龙舟。端午节前,准备“扒龙船”的乡社便开始集资。人们敲锣打鼓,带着本乡龙舟的旗帜,挨户募捐,俗称“采莲”。乡间大户出钱请“扒龙船”者宴饮的,就可坐“龙船”头,这是一件很风光的事。坐龙船头的人,还负责背本乡龙船神(各乡的龙船都奉有一种神)的香火袋,成为本乡龙船的领头人。“扒龙船”的场面热烈壮观,清代有诗云:“凉船过处水生风,鳌鼓声喧万桨同。若个锦标先夺得,蒲葵扇系手巾红。”诗作者自注:“土音呼斗龙舟为扒凉船。好事者以中扇为标系竹竿,插岸上。众舟鼓木世争先,以得为荣。鼓声、锣声为与人声共阗,水为之沸。”(清·董平章:《秦川焚余草》中《榕城端午竹枝词》)现在,福州的赛龙舟依然红火。虽然象“采莲”及挂香火袋的习俗不多见了,但在人员组成、训练及参赛等事宜,仍然由各乡村农民自发组织。

  莆田龙舟船首的造型大有讲究。雕成龙头的,说明龙舟所属的村子出过举人,船头齐平,上画有龙头的,表示这个村没有出过举人;船头齐平、上画着太阳的,表明出过孝子;船头齐平、画着龙头,但龙鼻子却又是雕成的,则表示这村出过贵人。唐代梅妃故乡江东村的龙舟便是如此。莆田龙舟最短的是“九对”,有18名划手,加上司鼓、司锣、掌舵各1人,全船共21人。最长的是’十五对”,即全船划手30人,外加3人,共33人。莆田以木兰溪为界分南北两洋。北洋龙舟,掌舵者是舟上的总指挥,以村中头面人物充任。南洋龙舟,司锣者为舟上的总指挥,也是村里的头面人物。竞赛时,北洋在终点处立一标竿,上系彩球,以得球者胜。南洋则无,仅以先到达终点者胜。民间有《龙船歌》道:“天时好,天时好,早稻收了田插好。田工闲,扒龙船,是输是赢无‘单倒’(方言,意为没关系)。抢龙珠,跳龙门,‘扶背’(方言,即掌舵)须要用心思。你也争,伊也抢,抢起大家试本事。要同心,要协力,第一船浆要齐落,你也扒,我也扒,比赛一了也就过。伊请你,你请伊,大家齐唱龙船歌”。《龙船歌》描绘了莆田龙舟竞渡活动既激烈又和谐的场面。

  闽南一带龙舟竞渡更为盛行。厦门、漳州、泉州每年都有规模很大的赛事,参赛者除本地之外,还有来自邻近县区的龙舟。龙舟造型呈长而狭的柳叶状,船头雕刻大龙头,须眉齐全,双目炯炯。龙头上披挂彩绸,船两侧彩绘鳞甲。有的龙嘴还能张能合,舌头能伸能缩。整条龙舟如活龙一般。龙舟因颜色不同而有“白龙”、“黄龙”、“青龙”、“黑龙”等名称。也有些地方船头安上蛙、虾、虎等模型,称为“蛙龙”、“虾龙”、“虎龙”等。据道光版《厦门志》“岁时”(卷15)载:端午“竞渡于海滨,龙船分五色,惟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锦标意。”厦门、漳州等地还在竞渡终点停泊“标船”,以鸭子为标。竞赛开始,一艘艘龙舟如箭离弦,飞速破浪前进,岸上观战者人山人海,鼓掌喝彩。当龙舟到达终点时,“标船”把鸭子投入水中。龙舟上的健儿纷纷跳往水中追捉,观众呐喊助威,极为热闹。

端午节的风俗2

  端午节由来跟很多文化名人有关,这些文化名人大都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都是忠孝之人,二就是跟“水”有关系:屈原投江,伍子胥死后被扔入水中,曹娥是投江救父。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宋代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正式将五月五日端午节。

  北京文人有端午节到二闸三忠祠上香的传统,祠内供奉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祠院宽敞,祠后有濯缨亭正临通惠河边。

端午节的风俗3

  端午节成为一个节日,民间有多种传说,但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净直臣冤。

  唐代诗人文秀的这首《端午》诗,明确指出了端午节的起源是“万古传闻为屈原”。

  据梁代吴均所著《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民间也有传说,战国时代,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年轻时辅佐楚怀王,颇得重用,曾任三闾大夫等职。他主张举贤任能,革新政治,和齐国结盟,抗衡秦国,由楚国来统一中国,后遭奸佞谗言而去职。楚怀王去世后,由其子接位,谁知他比父亲怀王更加昏庸,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将屈原赶出京城,常年放逐在外。后来秦将白起率军攻入楚国都城,屈原听到郢都陷落的消息,万分悲痛,终于自投于汨罗江而亡。他写出《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著名的诗篇,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人们说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十分震惊和悲痛,都纷纷是船来救。民众为了打捞其遗体,一边把五色丝线包的粽子扔入江中喂鱼吓,免得它们咬伤屈原的遗体,一边竞相划船寻找。从此以后,端午龙舟竞渡便成了民间的风俗。而以粽子投江,也成了对屈原的祭祀活动。

  莆仙民间还传说:夏禹治水时,毒虫被水浸四起,百姓纷纷起来清除,并称五月为“毒月”。莆仙端午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有过节,民间称为“五日节”,与宋朝宫廷中庆贺五日节会相似。

  端午节在莆仙民间是一个大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莆仙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是:“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莆仙水特产‘小麦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音,‘爬’即划,划龙舟)一日,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张着嘴巴,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了)”。歌谣指明了莆仙民间端午节五日内,过节食品的俗例及其民俗活动的内容。

  端午节期间,莆仙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和艾草,以驱邪避毒。相传妈祖曾以菖蒲熬汤为莆仙百姓治病,并以菖 蒲九节,贴病者门首,以驱邪消灾。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正日。中午家家户户吃过汤面后,就准备沐浴。据说,初五这一天的午时,百草尽吐芬香。因此,人们都盛水于桶,置于庭中。不少人家还从山上采摘或购买的“午时草”(蒲香、蛋草、番石榴青枝叶、菲子草、枇杷青枝叶、黄豆枝叶及豆荚等),用午时日晒的水和“午时草”烧煮后,让全家人沐浴。一些山村在人还唱“雄黄酒”,并将酒洒在墙角杀虫,小孩还要在腋下、肚脐和耳朵后涂上“雄黄”粉,以壮身祛病。许多小孩还在脖子上或衣扣上挂着用五色线编织成网形的长香袋,装上鲜桃子和用五味汤煮熟的黄鸡蛋,也有的装上小香丸(莆仙方音,“避毒丸”),以避邪长寿。

  端午节那天,莆仙沿海和平原有沟渠溪流的一些乡镇还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活动。莆仙的龙舟有两种式样:一种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龙头的龙舟,百姓称其为“鸡公仔”,意即雄性的龙;还有一种船头是平板式的,龙头形象是彩画板面上,人们称其为“齐头船”或“剃头刀”,意即雌性的龙。竞赛时,通常都用昂头的龙舟。旧时,民间由于宗族帮派作崇,舟赛中常引起争端,甚至发生械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除了旧时的那种不良风气,龙舟竞赛也成为政府、文化、体育部门所提倡且倍受人们喜爱的一项水上体育活动。每年端午节前后,莆仙各地都有组织地举办龙舟竞赛。莆田曾举办过“妈祖杯”国际龙舟竞赛,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都应邀踊跃参赛,盛况空前。

  漫话莆田民间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俗称端阳或重五、重午。兴化方言称“午日节”,也叫“五日节”。

  在莆田民间,端午节按照“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空空”的程序进行。在节前,农家巧妇要用五色线为孩子织结长网袋装熟蛋,织结小线袋装樟脑丸,缝黄布虎,绣八卦图,裁新衣裳。节日里先磨米蒸糕,备料包粽,以备祭祖。又以沿海地区特产麦螺为节日佳品,还流传美话,曰:“五月初三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门、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还在大厅中张贴“钟馗”像,除鬼孽、保平安。据传说:唐朝钟馗学识深,武艺强,因为相貌丑陋,武举没有考中,自感脸面无颜而撞殿前的假山间,后来阴魂不散,夜夜溜闯殿院,太监洞察详情,禀报了唐明皇,皇上即命画工,绘画钟馗像,留在宫中除邪、护卫宫庭。

  初五早,人们纷纷上野外,挖集“午时草”(即各种药草),如蛋早、慕香、野艾、鬼针草、一点红、木荷、龙牙草、积雪草、澎蜞菊、麦穗癀、稞叶……采集了一大筐,还有大蒜、鸡蛋、鸭蛋,全部洗净,置于露天处“晒午时”,午后,装入大锅烧“午时水”,以备全家人洗澡、清洁肌肤,消除疾病,再且百草百药,以药草蒸蛋,蛋吸入百味草中的药理性能后,人吃了“午时蛋”,能杀菌、消病、健身,又曰:“吃午时蛋能顶雷阵雨。”初五忙了大半天,午餐吃顿美味水面,随后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脐、脖子、耳朵、额上抹雄黄(矿物名,橘红色,中医学上用为解毒、杀虫,外用治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症),穿新衣,胸前挂樟脑丸、黄布虎、八卦图和一串午时蛋,既好看又好吃。四邻小孩子,聚集在一起相互比较,充满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的事务,家庭妇女一概充当厨师的角色。村里的男人则忙碌于组织“划龙船”。船队员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沟中,兄弟村请船,举行友谊赛,厨师煮龙船饭、请客,非常热闹。那时的“龙船”,有高伸圆正龙头的称“老船”,象征该乡已有出仕;另一种是翘起平头画龙脸的称“齐头船”。每一龙舟队员22人,船前部挂村旗,旗后一人大捣船鼓,两边各有十人划桨,船尾一人撑大桨。进行龙舟赛时,敲船鼓鼓劲,村民站满沟岸高声呐喊:“老船头点点,齐头船划亦紧。”(方言“划得快”与“点点”有压韵)以示助劲。赛龙舟活动搞得热火朝天。过了夏季后,龙船鼓收起,龙船抬返大祠堂里,伏架于厅边,待来年端午节时再使用。

端午节的风俗4

  桂林端午习俗一:赛龙舟

  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漓江码头就搭起一道道青龙、黄龙双龙戏珠的彩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球在空中飘飞,江面上一片喜气。端午节龙舟竞赛就在漓江上进行。

  桂林自古就有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的赛龙舟风俗。过去,划龙舟除纪念屈原外,还有祝福年成好,禳灾除难的意义。每逢戊年一届的龙舟盛会,还在正月初一,各村、各街都要举行“开鼓”仪式。“开鼓”这天,青年们都集中在本村、本街的庙宇前,开始鸣炮,擂响划船鼓、敲响划船锣、唱起龙舟歌,热闹声引来了邻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参观、祝贺。开鼓是划龙船的信号,各龙船兄弟也互相祝贺,以增进友谊。

端午节的风俗5

  粽子

  “五月五,过端午;拉露水,插艾蒲;吃粽子,系五索;戴个荷包香馥馥。”这是一曲曾在旧时青岛广为流行的端午节歌谣,唱出了过端午节各项丰富有趣的民俗活动。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大江南北中国人共同的节日了。旧时青岛的端午节民俗不仅丰富有趣,而且还具有胶东一带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拉露水

  青岛端午清晨,少男少女多结伴到野外拉露水,即用手绢把庄稼苗或草叶树叶上的露珠采下来,用它擦眼擦脸,据说端午露水擦眼不得眼疾。少男少女还把拉的露水带回家,给老人擦脸擦胳臂,据说可一年不生疮疤癞疖,这一风俗在胶东半岛曾经盛行。

  插艾蒿

  人们拉露水回家时,常常要采些艾蒿带回家,插在屋檐下、门窗上,因相传插艾蒿可以驱虫避邪。《胶澳志·民社志》转录旧县志记载:端午节“门悬蒲艾,人簪艾叶,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这一端午习俗至今仍在青岛民间沿袭。

  系五索

  端午节系五索也是古俗,清代《即墨县志》记载:“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红、绿、黄、白、黑为吉祥色。这天家长给儿童手脖、脚脖、手指上系五彩线;给女孩子发髻上插艾叶和石榴花;少男少女佩戴各式各样装着药材的香荷包等。这既可以驱邪,又是很吉祥的装饰品。

  清代《即墨县志》记载:“端午食角黍、泛雄黄酒饮之。”旧时青岛民谚:“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袄扔。”角黍即粽子,旧时青岛人多吃用大黄米加大红枣包的粽子。每年一到临近端午节时,城乡集市上便有了卖芦苇叶和波罗叶的商贩。端午节前包粽子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节令活动,一家大小不论是会包粽子的还是不会包的,都围在一起包粽子,说说笑笑特别开心。

  另外,粽子锅里煮的鸡蛋有一股淡淡的苇叶清香气味,特别好吃。端午节亲友邻里之间互相赠送粽子、鸡蛋,是一项人情味很浓的社交活动。即墨人过端午还吃一种荷叶形的面食“荷叶”,端午节时还多喝雄黄酒,儿童不能喝酒则将酒点在耳孔里,相传此俗可以辟虫蛇。

端午节的风俗6

  喝雄黄酒

  老北京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端午节的风俗7

  北方挂五彩丝

  相比较南方的热闹民俗,北方的端午节气氛越来越淡化。民俗学家乌丙安说,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们要涂饮雄黄酒,在手足腕处系挂五彩丝。

  在北方,有佩戴钟馗祛五毒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所替代。五毒肚兜一般都是长辈送给孩子的,其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5种毒物,据说可以驱毒辟邪。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节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骑射活动是北方端午民俗的代表

  乌丙安说,我国北方各民族没有端午节竞渡习俗。但是,在辽、金、清各朝历史上都有端午节,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将士驰马射柳、打马球的竞技遗俗。

  驰马射柳在端午节清晨举行,先将柳树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射断柳干后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直至清末。

端午节的风俗8

  端午节就快到了,我来到祖母家。祖父祖母都忙开了,整天忙里忙外,也不知道他们累不累。

  祖父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几样东西呢?它们是:艾草、菖蒲、龙船花、石榴花、蒜花。祖父不到一天就采购到了。啊,让我找十天半个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实就因为我没有见过,所以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祖父说要休息一下。祖母也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带回了粽叶、肉、蚕豆、糯米。我猜祖母是包我的最爱——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觉,突然蹦了出来,把祖母吓了一跳。祖母把肉放进酱油里,然后又把蚕豆弄成了豆瓣儿。祖母才开始包粽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粽子包好了,祖母把粽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就好了,我吃了好几个粽子,令我回味无穷。我还要吃,祖母不许我吃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时候。无意发现祖父在插五端,我说:“祖父,你插这个叫无端的东西,要干什么呀?”祖父说:“不干什么,听说这个能避鬼神呢?”父亲笑了起来:“你别乱说话呀,不要让她笑掉大门牙。”“祖父,原来你是骗我的,我不理你了。”我无话可说。“谁说的,这是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传下来的。”祖父生气了。父亲把我拉进房间里,说:“你别和祖父吵了,其实那就是驱赶小虫用的啦!”我好像有那么一点没变了,慢吞吞地说:“哦!”

  第二天早晨祖母给我戴五色线,我说:“难看死了,像什么东西呀?”祖母说:“别乱说,这是长命缕,能保你长命百岁的。”我哑口无言。快到学校了,我偷偷把它放进衣袖里,到班级了,我看见大家都戴着五色线,于是把它拉了出来,看看谁的美。

  原来端午节有这么多的风俗,我现在才知道呢。

端午节的风俗9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就是过节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就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然而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就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就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端午节的风俗10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母亲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姥爷、姥姥插茱萸。只见姥爷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姥爷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姥爷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故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因此,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的风俗11

  甘肃陇南,比如说崔皓景的老家康县,用的是艾草,端午每年都会不一样,但是家家插的都是艾草。每年那一天大人都会起早自己去折或者到街上去购买。之后才是粽子、雄黄酒、五彩绳、粽子。

  兰州端午这天忙着防瘟驱虫、赶做花饰荷包。一大早,人们开始打扫卫生扫院子、洒水,同时将艾草、柳枝,注意是柳枝,悬在大门之上。由于这一时节天气变热,端午节便成为人们主动防疫

  静宁县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在民勤、民乐、秦安、庄浪等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的民俗;

  敦煌、瓜洲、嘉峪关、酒泉、临夏地区盛行野外游玩,穿新衣称“游百病”。

  另外,端午节的食俗以吃糯米粽子、甑糕为主,农村地区也有吃油饼的习俗。社火也是端午一种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在甘肃各地的农村都有社火表演,称为“耍社火”。社火是由村镇组成的集体活动,因表演时常常伴有烟火,而称之为“社火”。还有唱戏也是其中一项。

端午节的风俗12

  桂林端午习俗二:挂艾叶

  每年端午节,桂林一带的百姓家、总喜欢挂艾叶和川福剑在大门口。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呢?这可就牵涉到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是唐朝未年,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英勇无比,杀得唐王朝的部队节节败退。这样一来,唐王朝的官兵、看见黄巢的部队,如同看见魔头。他们纷纷传谣:黄巢杀人八百万,他那把宝剑一出鞘,对方就要人头落地。

  后尾,黄巢的娘也听说了这话,她老人家不相信,对黄巢说,要看看他那把神奇的宝剑。黄巢不肯、一再劝阻,他母亲也蛮固执,就是要看。黄巢只得叹了一口气,说道:“母亲大人,休怪孩儿不孝了。”当黄巢无可奈何地把剑刚抽出两寸来长时,只见寒光一闪,他母亲的头就滚落到了地上。黄巢见了,悲痛万分,但人死不能复生,他只好叫部下隆重地安葬了母亲。

  这一下,黄巢的宝剑越传越神了,有的说,黄巢的宝剑会飞,谁要和起义军作对,谁要鱼肉百姓,就取谁的脑袋,那些为富不仁的豪门大户,听了这些消息,更是胆颤心惊。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脑袋呢?他们派出家仆四出打听,弄了好久,才晓得只要在家门口挂上艾叶和川福剑,就可保安全无事了。于是,他们赶快照此办理,收敛了往常的凶气,装出副和善佬的样子。后来,黄巢带兵经过时,他们才没掉脑袋。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黄巢为了避免滥杀无辜,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叫手下人告诉沿途经过地段的善良百姓,只要他们在门前挂上艾叶与川福剑,起义军就不会进他们的家门。

  从那时起,端午节挂艾叶和川福剑的风俗就传下来了。

端午节的风俗13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这是因为端午前后,艾叶长势正盛,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

  古时候,湘潭出了一个很能干的人,姓赵名申乔,人们都叫他“赵抚院”。他爹八十岁那年生下了他。申乔五岁读书,非常聪明,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十八岁中举,当了湖南巡抚。

  找巡抚上任后,清正廉明,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有一年,长沙市岳麓山的一个山洞里,出了一条大蟒蛇,这条蟒蛇经常变化为一个老和尚,到长沙市街上化缘,逢人便说:“岳麓山上搭了一座天桥,凡间人要想成仙,就可以从桥上走到天堂。”很多老百姓信以为真,结果天堂没上成,却进了大蟒蛇的肚子。原来这天桥就是大蟒蛇伸出来的舌头,人们从蛇舌头走进它的嘴里,许多人被它吃了。

  赵抚院决心为民除害。他日思夜想,却苦无良策。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老叫花子走来对他说:“你想除掉大蟒蛇,只有用震天神弓和穿云神箭,射瞎它的眼睛,再用雄黄就可以毒死它。如果它到老百姓家里来放毒,每家每户都可悬挂菖蒲艾叶,水缸里放些菖蒲根,可以消灾免祸。”赵抚院醒来后,发现床上果然有震天神弓和穿云箭。原来这个老叫花子就是太白金星。

  吃了早饭,赵抚院带领随从,身背震天神弓,腰佩穿云箭,走到岳麓山,果然看见一座青石板天桥。他脚穿钉鞋走上天桥,用劲一踩,石板桥软绵绵的。邪不压正,大蟒蛇害怕了。赵抚院抬头一看,岳麓山顶上有一对大灯笼,照得通明透亮。他拉弓射箭,一盏灯笼灭了,又是一箭,另一盏灯笼也熄灭了,这时天桥也突然消失了。

  赵抚院回府后,立即晓谕长沙城内各家药店:明天有一个烂眼和尚前来买眼药,不可把真药卖给他,可以把一包雄黄给他。又告诉各家各户:明天门口悬挂菖蒲艾叶,水缸里放些菖蒲根。第二天果然有一个烂眼和尚到药店买眼药,药店老板给了他一包雄黄。烂眼和尚又转身到各家各户去放毒,从前门进,各家各户悬挂的菖蒲艾叶变成了利剑,光芒四射。他不敢从前门进,又窜入后门到厨房水缸里去放毒,泡在水里的菖蒲根把毒液全部化解了。大蟒蛇的烂眼睛搽了雄黄后,立即全身溃烂,不一会就死了。

  这天正是五月五日端阳节,街上老百姓奔走相告,欣喜若狂,齐声称赞赵抚院的功德。人们赶到岳麓山赶到蟒蛇洞一看,这条大蟒大的吓死人。后来,人们从洞里挑出几十担人骨头和妇女佩戴的金银首饰,被吃掉的人不计其数。从此以后,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菖蒲艾叶,还要喝雄黄酒!

端午节的风俗14

  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的艾叶、菖蒲

  接下来的程序自然就是准备好糯米,将其洗的干干净净,再在糯米里放进苏打和糖精(一般不加白糖,因为白糖粽子粘的没法吃),湖南人包粽子没有那么多花样,顶多再加点绿豆、花生、芝麻或者红枣等,几乎是不放肉的,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清淡又美味。其实有时候简单就是美,作料太多反而失去了原汁原味。等粽子包好后,各家各户会在端午前一天下午就开始煮粽子,这一煮可不简单,通常是12小时,还要保证火候充足,这样出来的粽子才色象味俱全。

  五月初五来临的时候,午时或晚上,用艾叶、山胡椒等烧水洗澡,谓之浴百草汤,可免暑天生痱子。屋内外洒上一些雄黄,并以纸条作十字架,书咒语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我今把草书,虫蚁归地府。”贴堂壁,避蛇蚁进屋。大多数地方外孙给外公外婆送礼节,女婿给岳父岳母送礼节,新婚尤厚。各家各户热闹非凡,其场面不亚于春节,每家每户也是大团圆,其乐融融。一家人的关系自然是密切了,就象那粘呼呼的粽子,粘连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象征着巨大的亲情力量,感动着、保护着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

  在以前湖南一些地区,每逢端午节来临,虽然要包很多粽子,但是这些粽子全不能吃,要把们投到河里给鱼吃。相传这是为了屈原,因为人们害怕水里的鱼耳们没有饵就吃屈原的身体,所以每年投上大量的粽子到河里,鱼儿们就会放过屈原。

  湖南的端午节是非常特别的,好吃的美食,好玩的民俗,好看的景点都成了湖南端午节吸引各地人们的理由。

端午节的风俗15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端午节的风俗集合15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集合15篇)01-05

端午节的风俗简短作文01-06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范文01-21

桂林的端午节风俗随笔01-11

端午节的风俗(15篇)12-27

端午节的风俗15篇12-27

端午节风俗活动随笔01-10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650字01-08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700字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