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计划书

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

时间:2021-12-25 10:38:04 其他计划书 我要投稿

2022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

  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1

  在两年的大学生活里,通过观察发现,不少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勇气、胆量、自信心等方面的一些能力,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提问和自由发言,不少学生即使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害怕胆小不敢举手或站起来发言。在私底下和同学交流的时候对一些问题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可是在公众场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在生活中,遇到自己非常想要的东西或是非常想去结识的朋友,亦或是其他的一些情况,由于勇气胆量,自信心不够,往往就会只能在心里想想,而不敢付诸行动,遗憾许久。大学生在交往中表现出的特点有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

  因此,我们社工应该开办一些服务帮助他们改善此情况。此外,对于一些并不像这类情况严重的同学,也亦多学习一些技巧,更好的提高和增强自己的能力。另外,工作员又可以通过小组中的互助,观察到组员的能力的改善,这比个案工作来的直接,实际,便于工作员给予更适当和实质的意见和帮忙。还有,组员间亦可互相发生“模仿作用”,从别人身上学习。

  小组理论

  (1)心理分析理论:该理论注重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今后人格发展的影响,人的理性于意识的表现能力,个体所具有的不断成长和改变能力等。通过小组实践,人们可以建立起他们处理个人关系的技巧、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增强其参与社会竞争的自信心。

  (2)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等三部分。在小组工作中,强调如何通过合适的“刺激”使成员的行为超着小组预设的目标发展。

  (3)社会系统理论:就是将小组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的互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

  (4)团体动力学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的各种需要是相互关联的,且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故人们在其行为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健全而适当的团体生活并且一直会贯穿生命的全过程。

  (5)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理论内容:

  (1)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人与社会并不是对立或割裂开的。

  (2)镜中自我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发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

  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我们根据镜子里的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同样,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我们看到自己的风度、行为、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3)首属小组

  首属小组,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首属小组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获得并强化的。

  小组工作模式 发展模式

  1.理论基础

  a)系统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b)场域理论

  c)符号互动理论

  2 .小组目标: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进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和目标,以民主的过程实现小组目标和组员的自我成长。

  3. 小组工作的特点

  a)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b) 小组成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

  c) 社工扮演协调者和使能者角色

  4. 工作原则

  a) 工作者应该通过评估其成员正在寻找的共同点,帮助小组强化它的目标。 b) 工作者应该向小组成员澄清和说明他与小组的角色,并订立一个明确的契约。

  c) 工作者应该帮助小组成员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小组目标上。 d) 工作者持现实的态度,相信小组主要是提供组员一个现实的人生经验,通过组员的互动及相互借鉴,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促进个人成长。

  e) 工作者工作中以人性化的态度平等地对待组员,尊重组员,相信组员有权利和能力作出决定。

  5. 工作者的角色及技巧

  a) 工作者是一个使能者、教导者或领路人。

  b) 工作者本身是“工作者——案主”系统的一部分,既影响这个系统,又受这个系统的影响。工作者与案主一起工作,而不是为他们工作或代他们工作。

  c) 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包含很深的参与和感情投入。工作者必须表达他的期望,并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他的组员。

  d) 工作者处在小组和外界环境之间,成为调解人和资源提供者。

  6. 工作者在这个模式中的任务:

  a) 找出组员个人自我感知的需要与其面对的社会要求之间的共同点。 b) 寻找并挑战组织实现共同点的障碍。

  c) 主动提供案主所欠缺的思想、事实真相和价值观。

  d) 通过揭示工作者自己的愿望、抱负和信念,鼓励小组成员,帮助他们观察及思考。

  e) 界定“案主——工作者”体系处境所面对的要求及限制。

  目标及目的

  目标:增强组员的勇气,胆量和自信心,突破自己,勇于迈出第一步 目的:

  1. 让组员认识迈出第一步的重要性,从而为增强自己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 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 鼓励组员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服务对象:希望提高自己的胆量,增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心的同学 小组性质:学习、发展性小组

  活动次数:4次

  小组人数:6-8人

  活动时间:下午4:30-5:30

  活动地点:社工室

  招募方法:

  1、与之前参加过我系其他同学开展的小组活动的'同学联系,邀请其中有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的同学参加我们此次的小组活动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到学生班级和宿舍进行介绍并发放宣传单页

  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 工作员分工情况:共三名工作员,一名为主持人,两名为助理工作员,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活动进行记录、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填写小组活动评估表。

  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 活动内容(10:00am--11:00am)

  第二节 活动内容(10:00am-11:00am)

  第三节 活动内容(10:00am-11:am)

  第四节 活动活动(10:00-11:00am)

  评估方法:

  1、工作员自我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填写小组主持人自我评估表;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工作员都要填写工组员对小组活动的评估表。

  2、小组成员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前,都鼓励组员对本次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组员填写对整个小组的评估表。

  3、督导或助理工作员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后,由督导或助理工作员填写一份对本次活动的评估表。 应变计划

  预算

  A4纸 14张、海报纸一张 共1.9元 笔 8支 共8元 彩笔 8支共16元 气球 一袋 共10元 巫毒娃娃 2个 共5元

  共计 1.9+8+16+10+5=40.9

  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2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改目标

  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出的具体目标:“1236工程”。

  三、课改实验要点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列工程。师资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教师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摈弃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做法,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三)改革评价,促进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实践、创新、成效综合起来,并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个性发展。

  (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全体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四、本实验小组主要工作计划:

  八九月份:

  1.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小组;

  2.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备课小组,优选教材的1/3的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3.全员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认真学习由县教育局组织的7月29日通识培训、8月12日片级教材研讨会及8月23日的新教材培训会重要思想;

  4.各自撰写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十月份:

  1. 开展七年级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以数学骨干教师为首,“上课——说课——评课”为流程,在实践、研讨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领悟新课程理念;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一月份:

  1.召开部分学生和家长会,听取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反映与意见。逐步获得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支持;

  2.进行评价考核,分析研究下学期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思路及工作计划。

  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3

  理念: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亲身经历,发现现在不少的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且交往方式单一,过度依赖于网络。研究表明:以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微博、人人网、BBS等为代表的网络交际载体,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得一些大学生过分依懒于网络,对他们的成才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网络社交在带给大学生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社交,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进而忽视了与身边父母、亲人、朋友等的交往,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产生不良反应。

  根据亲身体验和观察,发现过分依赖于网络社交的同学基本都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公共场合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没事整天宅在寝室且大部分都是手机控。这就严重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其以后进入社会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大学生为什么如此迷恋网络社交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刚进入大学,身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前朝夕相处的同学分隔几地,面对着的是来自五湖四海陌生的面孔;上课方式由原来的老师灌输式变成自学式,要求自己独立思考,更多的是要自学;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不断,要求我们能合理安排好我们的课余时间。一系列的变化突然发生,让一些大学生措手不及,只能借助虚拟的网络社交来缓解压力。第二,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与人面对面的讲话让他们感觉不自在,甚至脸红。于是虚拟社交便成为他们的首选,虚拟社交以匿名的形式,让人感到更自由,开放。这让他们对现实社交生活的复杂产生了抵抗的情绪,并逐渐逃避现实社交生活。第三,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低,分不清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一味沉溺于网络社交,分不清社交网络的利弊,从而无法自拔。

  那么如何减轻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走出虚拟世界增强其现实社交的能力呢?首先,大学生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心理诉求,认识到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合理处理好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个小组会让组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有效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心理需求。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来促进组员间的互动,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借助小组方法的介入帮助其面对类似问题。并且组员在互动过程中可以互相监督,相互支持鼓励,从而有更大的信心去提高和改善。

  理论:这个小组的对象是那些过度依赖于网络社交而缺乏现实社交技巧的大二的学生。首先,应用到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显现。现在的大学生有固定的生活费,有较多的空闲时间,这时候社交需求就变得很强烈。有一部分大学生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花在网络上,聊QQ、人人而缺少现实的人际交往,当面对真人进行交往时就会不善言辞,不知如何相处。因此,提供一些现实的社交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改善现实社交弊病,提高现实社交技能,这样的小组对他们是有很大帮助的。

  除此以外,在小组的沟通方法上,会较多地应用到行为治疗、矫正等。因为假设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

  要通过准确的观察,加上此理论觉得行为是由环境和外界刺激决定的,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导致一种满足的后果,那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就很高。正因为小组希望改变他们目前的社交难题,提高沟通表达能力,而在学习这些技巧的过程中,行为理论指出透过模仿学习、回馈及正面鼓励是能逐步帮助学习和运用的。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用正面增强和模仿。在正面增强方面,在提供沟通表达训练后,若组员能在组中适当运用,工作员便会给予这些组员口头上的称赞,来加强这种行为的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至于模仿示范,工作员会以角色扮演的方法示范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是供组员观察的模型,引导组员模仿学习。同时,组员间也会互相观察,对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加以仿效,也同样起到了模仿作用。

  目标:

  改善大学生现有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目的:

  1、让组员进一步加深认识

  2、让组员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

  3、帮助组员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尊感,提高自信心

【2022提高自信小组工作计划书】相关文章:

2022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12-16

2022社区小组工作计划书12-15

老年小组工作计划书12-16

医务小组工作计划书12-15

老年人小组工作计划书12-18

自我认知小组工作计划书(通用6篇)12-17

优化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05-01

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05-01

2021小组活动计划书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