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通用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1
根据集团公司xx号文件,煤矿各单位紧急行动起来,按“保安全、保生产、保民生、保稳定“四保方式,动员全公司人员投入到抵抗冬季低温雪凝天气灾害工作中。公司为了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急召开会议,动员全体职工,全面布署“冬季三防“工作,认真开展20xx年煤矿抗低温雪凝灾害。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进入冬季以来,因低温天气的持继造成职工生病、凝冻路滑伤人、供电中断造成生产停止运行及矿井通风中断、取暖设施不到位或损坏造成职工受冻、供水管路冻结造成生产生活的不便、供电线路结冰造成线路的中断及接地伤人、因取暖造成煤气中毒身忘、车辆在雪凝天气因路滑而发生的交通事故等。
1.2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冬季三防“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非常大,会不同程度造成职工的人身伤亡、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给矿井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及打击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现场遇险人员坚持“紧急避灾、积极营救、安全撤离“的原则。
2.2救援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快而有效地使遇险人员尽快脱险,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的损害及事故影响程度。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应急组织形式
专业应急救护队伍与生产区队业余抢险小组相结合。
3.1.2ⅰ级应急组织机构
煤矿“冬季三防“ⅰ级应急组织机构执行综合预案。
3.1.3ⅱ级应急组织机构
煤矿“冬季三防“事故ⅱ级应急组织机构由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公司调度室、安全部、生产技术科、救护小队、矿医疗急救站、事故生产连队、运转班组、警卫队、人力资源部、综合办公室、供销部等组成。
3.1.4ⅲ级应急组织机构
煤矿“冬季三防“事故ⅲ级应急组织机构由生产连队内部组建。由队长任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成员由连队有关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ⅰ级指挥机构及职责
煤矿“冬季三防“事故ⅰ级指挥机构及职责执行综合预案。
3.2.2ⅱ级指挥机构及职责
3.2.2.1指挥机构
为迅速处理矿井发生的“冬季三防“灾害事故,公司成立“冬季三防“事故ⅱ级应急救援指挥部(下称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发布工作。指挥部下设七个专业组,分工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3.2.2.2指挥部成员职责
指挥部成员在接到发生“冬季三防“事故的通知后(见煤矿“冬季三防“事故ⅱ级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表),必须迅速到公司调度室集合,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范围及预计事故发展的程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迅速组织应急救援。
(机电副总经理):是“冬季三防“事故ⅱ级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负责在总工程师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应急救援计划,下达救援命令,指挥、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副总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部长):根据应急救援计划和应急救援技术方案、措施,对应急救援的安全工作实行有效的监督。
(调度室主任):负责向“冬季三防“总指挥报告灾情,及时向下传达“冬季三防“总指挥的应急救援命令,通知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并随时调度“冬季三防“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救护队长(两月轮换一次):根据应急救援计划和应急救援技术方案、措施,组织救护人员及救护设备进行紧急救援。
(后勤保障部部长):负责指挥协调遇险人员的运送;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应急救援需要。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医疗急救站):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
(机电队书记):负责组织遇险人员的运送;保证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机电队队长):负责查对发生灾害区域内的人员,采取可靠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将灾害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完成有关应急救援任务。
李成学(后勤保障部副部长):保证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和应急救援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3.2.2.3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职责
指挥部下设七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⑴现场抢险救灾组
组长:
职责:负责制定并实施现场处置方案,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现场处置情况。
成员:
⑵技术组
组长:
职责:负责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措施,提供必要的图纸资料,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保障。
成员: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
⑶物资供应组
组长:
职责:负责保证应急救援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
成员:由供销部有关人员组成
⑷警戒保卫组
组长:
职责:负责“冬季三防“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
成员:警卫队队员
⑸医疗救护组
组长:
职责: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和检测检疫工作。
成员:医疗急救站医疗救护抢险小组成员
⑹后勤保障组
组长:
职责: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
成员:由综合办公室、接待中心有关人员组成
⑺善后处理组
组长:
职责:负责事故分析和上报工作,受伤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成员:安全部部长、生产技术部分管副部长及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负责人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
4.1.1.1“冬季三防“事故监控方式、方法:组织人员检查冬季防火、防冻和防煤气中毒工作,确保职工及家属安全过冬。
加强冬季供暖、供电、供水设备监控力度,重点抓好对供暖锅炉、管路、供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检修、排查工作,严禁设备带“病“运行,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积极做好设备及管道的防冻保温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过冬。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部位消防管理,对消防器材、防火设施及各场所火灾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整改。强化现场管理,采取不定期检查方式,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明确整改责任人,对冬季“三防“工作存在的问题,限期落实整改。针对冬季社区居民多用煤火取暖的实际情况,该处广泛开展预防煤气中毒相关知识及宣传活动,加强和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
4.1.2预防措施
4.1.2.1“冬季三防“事故预防措施
1、对架空线路,需认真计算其强度,合理选型导线截面,防止冻断线;
2、加强对供水管路的防冻措施,采取包扎管路,防止管路冻结,对供水管路理行全面检查维护
3、对设备进行日常检修,加强设备管理,保障设备不因检修不到位而发生故障。
4、加强水泵司机培训,特别是凝冻期间的防冻意思及安全意识。
5、机电队组织人员对供水配件的检查,包括法兰盘、闸阀、水笼头等,有损坏的要立即进行更换。
6、加强对水源净化站的水池、高位水池进行防冻措施,避免凝冻期间供水中断。
7、加强对锅炉房二台开水锅炉的检修,防止锅炉因操作不当造成的爆炸。
8、对热水池加强管理,水池四周应设安全警戒线,防止人员掉入水池。
9、对供水管路进行维护检修,防止热水管线漏水。
10、对澡堂洗浴室的沐水器等进行检修。
11、对办公室加强供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保障办公室取暖设施正常使用。
12、办公室及单身宿舍的取暖问题,由综合部安排准备20台燃煤铁炉子,预防在全矿停电的情况下,保障职工的取暖问题。
13、加强线路巡查,由机电队安排专人对煤矿两趟供电线路进行巡查,对有问题的电杆,瓷瓶,线路等立即安排进行更换及检修,保障供电线路的完好。
14、加强对矿区道路的防滑措施,在冰冻的行人路面上要安排人员撒煤炉灰及煤渣等防止路面因冰冻路滑而伤人。
15、加强职工“冬防三防“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不当班人员减少外出的机会,尽量因天气恶劣带来伤害。
16、车辆防冻问题,由综合部副部长安排对全矿车辆进行一次彻底检修,保障全矿车辆在凝冻期间车况完好,备足油料。加强车辆因低温天气造成打不起火,发动不了的防范措施。
17、对架空线路,需认真计算其强度,合理选型导线截面,防止冻断线;
18、对直接向井下供电的开关柜,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19、采用符合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配足灭火砂;
20、下井电缆电进风井入井,敷设高度和悬垂度符合要求;
21、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铠装电缆的钢丝或钢带、铅皮,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等均需接地。矿井中禁止使用无接地芯线的电线。
22、必须接地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和总接地网连接。
23、主接地极就埋入水仓中,主、副水仓必须各设一块。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的总接地网都要与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连接。
24、从任意一个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测得的总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电气设备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之间的接地芯线的电阻,不得超过1ω。
25、制定并贯彻落实操作规程。
26、对转动或移动部件采用安全防护。
27、对大型设备安装、搬运、检查制定专门安全措施。
28、机电队组织人员对十华线、平齐华线两趟架空线路进行彻底巡查,对发现的倒杆、瓷瓶损坏、线路中断等要立即组织人员抢修,保障线路在冰雪天气的巡全运行。
29、作好各季防凝冻工作。对架空线要考虑除冰措施,防止断线事故。
30、地面火灾由“三防“办公室统一安排组织检查,对各机房硐室及办公楼、综合楼、单身宿舍加强用电检查,特别是因火取暖而可能造成的火灾。
31、加强职工培训,认真开展“冬季三防“知识的`宣传上,对骑摩托车上班的职工,尽量安排好住宿,减少骑车上路的危害性,为职工安全着想。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条件
4.2.1.1冬季凝冻出现下列情况的进行预警:供电线路停电、路面冻结、供水管路冻结、车辆冻结及无油、供暖设备损坏、气温在0℃以下等。
4.2.1.2防火灾方面出现下列情况进行预警:煤气中毒、各机房出现烟雾、停电线路短路、消防器材失效、供电及供水管路中断或冻结等。
4.2.2预警方式、方法
符合事故预警条件,现场人员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用电话向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同时并立即组织受威胁区域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同时看护好现场,等待命令。(调度室电话号码为8088、),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值班领导,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及伤人事故发生,并及时汇报分管公司领导。要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
4.2.3事故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
现场人员→调度室→三防总指挥。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系统及程序
利用公司现有程控电话系统作为报警系统。
5.2现场报警方式
现场使用电话方式报警,井下各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点、巷修工作地点、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站、底部车场等地点均设置了固定电话,可以直接接通公司调度室、地面“冬季三防“人员手机及公司办公室电话均可直接报警。
5.2.1煤矿调度室电话:
5.2.2矿救护队电话:
5.2.3急救站值班电话:
5.2.4机电队电话:
5.3与相关部门通讯联络方式
5.3.1“冬季三防“事故发生后,公司调度室应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将事故情况用电话上报集团公司调度室。
5.3.2安全部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5.4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使用电话方式向调度室求援。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ⅲ级(一般事故)响应、ⅱ级(较大事故)响应、ⅰ级(重大事故)响应。
6.1.1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或造三级非伤亡事故。
6.1.2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或造成二级非伤亡事故。
6.1.3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级响应:造成或可能造成1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人及以上重伤,或造成一级非伤亡事故。
6.2响应程序
“冬季三防“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发布命令,指挥应急行动,调配应急资源,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避险措施,决定是否扩大应急响应程序。
公司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应根据事故响应等级并按照信息报告程序立即电话报告矿值班领导或生产副总经理。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事故的情况启动相应等级的“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
6.2.1ⅲ级响应
由单位负责人及现场人员负责启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必要时请求“冬季三防“总指挥启动煤矿运输事故ⅲ级应急预案。
6.2.2ⅱ级响应
由“冬季三防“总指挥负责启动煤矿“冬季三防“事故ⅱ级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总经理启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6.2.3i级响应
由总经理启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集团公司救援。
6.3处置措施
6.3.1“冬季三防“事故处置措施
6.3.1.1发生“冬季三防“事故时,现场人员要及时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公司调度室和本单位值班领导进行汇报。
6.3.1.2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现场人员应同时现场进行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对因挤、压、碾、砸等原因引起的出血人员,应采取利用绷带、毛巾包扎止血,出血严重的用包扎法止血;对因外伤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人员,应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抢救,然后护送上井。
6.3.1.3实施救援前,在事故区域前后设置警戒标志,救援期间严禁与救援无关的车辆通行。
6.3.1.4平时要采取制度及可靠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6.3.2.3实施救援前,必须切断绞车电源,并将开关闭锁、挂牌。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由供应销售部为主,机电队配合负责维护管理的应急物资及装备:消防材料库备齐“冬季三防“所需物资;医务室要备齐必备药品;救护队要备齐救护器材及保障车辆完好,随时待命。
7.2由机电队、掘进队、采煤队、通风队、抽放队及各机关后勤人员,抽调专门的运输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协助运输抢险物资。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冬季“三防”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订《冬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二条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第一”的方针,对矿井发生的冬季三防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条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如下事故,火灾结冰煤气中毒等。
第二章应急救援体系
第四条为加强对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矿成立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冬季三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xx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24小时值班,并有一名矿领导带班。
第五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和完善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检查指导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统一协调指导冬季三防抢险救灾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调动多方面力量快速有效处理事故,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导,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3、及时协调解决抢险救灾所需物资和救援队伍。
4、对各有关部门、施工队的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应急经费、信息传递、事故善后处理、伤员医疗救护、矿井秩序维护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6、督促有关部门提高应对冬季三防事故的防范能力,按期组织冬季四防应急救援演习。
第六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冬季三防通信联络工作,及时传达领导小组抢险救灾命令,并负责监督落实;
2、及时调度三防事故现场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并向领导小组和集团公司汇报。
3、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灾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第七条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科学、高效、紧张有序、抢险救援物资及时供应和矿区稳定,成立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协调组。
一、技术组
组长:
成员:
下设四个专业组
1、采掘组:
2、一通三防组:
3、防治水组:
4、机电运输组:
技术组职责
1、参加现场抢救并制定现场抢救技术方案,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为领导小组和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协助事故单位正确辩识重大事故隐患,对隐患整改提供技术指导。
3、参与事故鉴定和事故调查。
二、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三、善后处理组
组长:
成员:
善后处理组职责:
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四、协调组:
组长:
成员:
协调组职责:
1、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按照规定通报事故情况。
第八条公司应冬季三防急救援预案启动时,在本公司调度室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迅速开展事故抢救工作。
第九条指挥长、各专业组、现场指挥员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履行职责,做到规范动作,指挥顺畅。
各专业组是指挥部的参谋和执行工作机构,提出初步方案或意见,在指挥部领导下全过程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员负责实施救灾方案,执行救灾命令,定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当方案和命令不适应现场情况时,现场指挥员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提出建议,指挥部修订方案后,组织实施;当现场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避险时,现场指挥员有权临机处置,事后向指挥部汇报。
第三章应急救援措施保障
第十条矿井必须预留20-50万元应急救援经费,并储备足够数量的支护材料及其它备用品、备件和小型移动压风机。
第十一条各采区主要斜巷、各采掘巷道入口及交岔点必须设置规范、醒目的避灾路线指示标志,指明安全出口方向。
第十二条充灯房、井口考勤室必须严格按照《入井考勤制度》的'规定,快捷、准确地对出入井人员登记和清点。
第十三条应急救援办公室(调度室)必须备有符合井下生产实际情况的图纸、资料。
第十四条指挥部应当根据灾区位置、灾变范围、事故类别及通风、运输条件等确定井下急救站位置。急救站内应有负责人、救护医疗人员以及卧具、保暖、挡风设施、医疗器材和药品。
第十五条指挥部应当合理安排现场抢险救援力量,保持队伍精干,尽可能减少进入灾区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在5分钟内通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和有关成员,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和受害程度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第十六条预案启动时,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10分钟内赶到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室),成立以矿长为指挥长的抢险救灾指挥部,迅速开展事故抢救工作,采取措施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和矿区稳定。有关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四章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第十七条我矿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预案实行逐级启动,一旦发生事故,先启动我矿应急救援预案,情况紧急时向矿山救护队请求支援。
第十八条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在5分钟内通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和有关成员,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受害程度研究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第十九条预案启动时,迅速成立以矿长为指挥长的抢险救灾指挥部,开展事故抢救工作,有关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十条预案启动时,必须有1名领导小组副组长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在30分钟以内报集团公司,并汇报详细内容。
包括:
1、发生事故的区队、时间、地点;
2、事故类型;
3、事故涉及范围,人员遇险情况;
4、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5、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6、发生事故前事故地点通风、供电、有害气体等情况。事故情况一时难以弄清时,首先报告事故简要情况。
第五章指挥与决策
第二十一条领导小组、指挥部在确定抢险救灾方案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充分估计各种不确定因素,尽可能制定多套营救遇险人员的技术方案和路线,防止单一方案受阻,延误救援时机。
第二十二条井下发生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下表要求通知有关人员,了解查询有关情况,做出分析判断,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与命令。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3
一、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煤矿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煤矿范围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
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准备和工作准备。
(3)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煤矿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和掌握地质灾害信息,果断决策,迅速处置,科学施救,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由矿长任总指挥,副矿长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负责日常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煤矿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决定启动和终止本应急预案。
(3)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4)协调、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地质灾害情况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及时传达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要求。
(2)收集、分析、报告地质灾害信息,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4)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5)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4. 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
(1)抢险救援组:由安全副矿长任组长,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2)技术保障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医疗救护组:由后勤副矿长任组长,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护工作。
(4)物资保障组:由机电副矿长任组长,负责组织物资保障队伍,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5)治安保卫组:由保卫科长任组长,负责维护矿区治安秩序,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席任组长,负责做好受灾职工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三、预防与预警
1. 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加强对矿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2)定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3)加强对矿区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4)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预警级别及发布
根据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监测情况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预警通知发布。
四、应急响应
1. 响应级别
根据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级: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和Ⅳ级响应。
2. 响应程序
(1)当发生地质灾害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2)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按照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应急指挥部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措施
(1)抢险救援组迅速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抢救被困人员,排除险情。
(2)技术保障组根据地质灾害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医疗救护组迅速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4)物资保障组及时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5)治安保卫组维护矿区治安秩序,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善后处理组做好受灾职工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五、后期处置
1. 灾害评估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为灾害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
2. 恢复重建
根据灾害评估结果,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3. 总结经验教训
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保障措施
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指挥机构与各工作小组之间的通信畅通。
2. 应急队伍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3. 物资装备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经费保障
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经费纳入煤矿年度预算,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需求。
七、附则
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煤矿负责制定和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3. 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xx制定,由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4.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4
一、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煤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煤矿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
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煤矿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长:矿长
副指挥长:各副矿长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负责制定和修订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3)负责调集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组织应急救援队伍。
(4)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地质灾害事故情况,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3.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煤矿调度室,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1)负责接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及时上报地质灾害事故情况。
(2)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召开应急救援工作会议。
(3)负责收集、整理地质灾害事故信息,为应急救援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4)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三、预防与预警
1. 地质灾害监测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制度,明确监测人员和监测职责。
(2)定期对煤矿周边山体、地面进行巡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及时报告。
(3)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实时监测。
2. 预警发布
(1)根据地质灾害监测情况,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
(3)预警信息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类型、预警级别、可能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
四、应急响应
1. 响应分级
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级别。
(1)Ⅰ级响应: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
(2)Ⅱ级响应:发生较大地质灾害事故,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
(3)Ⅲ级响应:发生一般地质灾害事故,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
2. 响应程序
(1)当发生地质灾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煤矿调度室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2)煤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措施
(1)山体滑坡、崩塌应急处置措施
①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和设备。
②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③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对被埋人员进行救援。
④对滑坡、崩塌体进行监测,防止二次灾害发生。
(2)泥石流应急处置措施
①立即通知下游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②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对被围困人员进行救援。
③对泥石流进行疏导,防止其堵塞河道和冲毁道路。
(3)地面塌陷应急处置措施
①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和设备。
②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③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④对塌陷区域进行监测,防止塌陷范围扩大。
五、后期处置
1. 善后处理
(1)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安抚遇难者家属。
(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2. 调查评估
(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地质灾害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2)对地质灾害事故的原因、损失、应急处置等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六、保障措施
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确保应急救援期间通信畅通。
2. 应急队伍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 物资装备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经费保障
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需求。
七、附则
1.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煤矿负责制定和修订,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5
一、前言
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煤矿面临着各种地质灾害的威胁,如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会对煤矿的生产设施和人员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害,还会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于提高煤矿的应急管理水平,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中心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各救援队伍应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3. 职责分工
(1)应急指挥中心
负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救援行动;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2)抢险救援组
负责实施抢险救援行动,抢救被困人员和重要设备物资;排除事故现场的危险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3)医疗救护组
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医疗转运;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和心理支持。
(4)技术保障组
负责提供地质灾害的技术分析和评估;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后勤保障组
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保障;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三、预防与预警
1. 地质灾害监测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对煤矿周边的山体、地面、河流等进行定期监测和巡查。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卫星遥感、地质雷达、位移传感器等,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2. 预警发布
根据地质灾害监测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预警级别、可能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预警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渠道发布,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3. 预警响应
接到预警信息后,各部门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巡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转移和避险;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准备工作。
四、应急响应
1. 响应级别
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级别。
(1)Ⅰ级响应: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以上。
(2)Ⅱ级响应:发生较大地质灾害事故,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
(3)Ⅲ级响应:发生一般地质灾害事故,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
2. 响应程序
(1)当发生地质灾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3)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抢救被困人员和重要设备物资,排除事故现场的危险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5)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险情。
(6)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事故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恢复生产和重建方案。
五、后期处置
1. 善后处理
(1)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安抚遇难者家属;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康复治疗。
(2)清理事故现场,恢复生产设施和环境。
(3)对事故进行调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 保险理赔
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协助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工作。
六、保障措施
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确保应急救援期间通信畅通。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和技术人员,保障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
3. 物资装备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建立物资储备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充足、完好和有效。
4. 经费保障
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需求。加强对应急救援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合理、规范。
七、培训与演练
1. 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应急救援预案、抢险救援技能、医疗急救知识等。
2. 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演练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的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抢险救援、善后处理等环节。
八、附则
1.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煤矿负责制定和修订,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煤矿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解释。
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6
一、总则
1. 编制目的
提高煤矿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煤矿范围内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
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煤矿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科学决策,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由矿长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技术的副矿长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3)决定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4)组织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5)协调、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工作。
(2)组织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并督促落实。
(3)协调、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5)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4.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
(1)抢险救援队伍:由煤矿救护队、兼职救护队和其他应急救援队伍组成,负责地质灾害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队伍:由煤矿医务室和当地医疗机构组成,负责地质灾害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
(3)治安保卫队伍:由煤矿保卫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组成,负责地质灾害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
(4)后勤保障队伍:由煤矿物资供应、后勤服务等部门组成,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物资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1. 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2)加强对矿区周边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3)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对职工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 预警分级
根据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将地质灾害预警分为四级,分别为蓝色预警(一般)、黄色预警(较重)、橙色预警(严重)和红色预警(特别严重)。
3. 预警发布
当出现地质灾害预警时,煤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向煤矿各部门和职工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警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
四、应急响应
1. 响应分级
根据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分别为Ⅰ级响应(特别重大地质灾害)、Ⅱ级响应(重大地质灾害)、Ⅲ级响应(较大地质灾害)和Ⅳ级响应(一般地质灾害)。
2. 响应程序
(1)当发生地质灾害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煤矿调度室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自救互救措施。
(2)煤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矿长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按照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各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迅速赶赴地质灾害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各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接到通知后,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赶赴地质灾害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措施
(1)抢险救援:抢险救援队伍应迅速赶赴地质灾害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二次灾害。
(2)医疗救护:医疗救护队伍应迅速赶赴地质灾害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在医疗救护过程中,要确保医疗救护人员和受伤人员的安全。
(3)治安保卫:治安保卫队伍应迅速赶赴地质灾害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后勤保障:后勤保障队伍应迅速组织物资和设备,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物资保障和后勤服务。
4. 应急结束
当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受伤人员得到妥善救治,灾区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时,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宣布应急结束。
五、后期处置
1. 善后处理
(1)对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人员进行善后处理,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
(2)对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评估和理赔。
(3)对地质灾害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2. 调查评估
(1)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造成的损失等进行调查评估。
(2)总结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保障措施
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指挥机构与各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之间的通信畅通。
2. 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3. 物资保障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定期对应急物资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
4. 经费保障
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经费纳入煤矿年度预算,确保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培训与演练
1. 培训
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
定期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八、附则
1.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2.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7
一、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煤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煤矿矿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
4. 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煤矿企业统一领导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协同应对地质灾害。
快速反应,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应急合力。
二、煤矿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1. 地质灾害类型
本煤矿矿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
山体滑坡和崩塌可能由于矿区周边山体岩石结构不稳定、降雨量大、开采活动等因素引发;泥石流可能在暴雨天气下,矿区周边沟谷内松散固体物质在洪水作用下形成;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主要与煤矿地下开采活动有关,如采空区上方地表变形等。
2. 风险源分析
自然因素:降雨、地震等自然现象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长时间降雨或强降雨可能导致山体土壤含水量饱和,增加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风险;地震可能破坏山体和地下岩层的稳定性,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
人为因素: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地下采空区形成、废渣堆弃不合理、矿区道路建设等活动可能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从而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成立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矿长担任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等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全面负责煤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决策和协调。
制定和修订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
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调配和管理。
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
2. 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
抢险救援组
由矿山救护队、各生产工区骨干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在灾害发生后,迅速进入灾区,营救被困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如对滑坡体进行清理、对塌陷区进行支护等。
技术专家组
由煤矿的地质、采矿、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抢险救援方案等。
医疗救护组
由煤矿医务室人员和外部医疗救援力量组成。
主要职责是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在矿区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治点,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后勤保障组
由煤矿供应科、行政科等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保障抢险救援物资、设备、生活物资的供应,如提供抢险所需的工具、材料,为救援人员和受灾职工提供饮食、住宿等保障。
治安保卫组
由煤矿保卫科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维护矿区治安秩序,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灾区,保障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信息发布组
由煤矿宣传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及时、准确地向职工家属、社会公众发布地质灾害相关信息,避免不实信息传播造成恐慌。
四、预防与预警
1. 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监测:
建立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点,采用专业监测设备(如位移传感器、雨量计等)对矿区周边山体、沟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定期收集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
对煤矿地下采空区地表变形进行监测,通过布设地表移动观测站,测量地表点的位移、沉降等参数,及时掌握采空区地表变形情况。
隐患排查治理:
定期开展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检查矿区周边山体、采空区上方地表、废渣堆放场、矿区道路等区域。
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责任人和治理期限,及时进行治理。
工程措施:
对矿区周边山体进行加固,如采用锚杆、锚索、挡土墙等工程措施提高山体的稳定性。
合理规划废渣堆放场,设置废渣堆放平台和挡土墙,防止废渣滑落引发地质灾害。
教育培训:
加强对煤矿职工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和自身职责。
2. 预警分级
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发展态势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红色(特别严重)。
蓝色预警:预计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可能造成少量人员伤亡或一定财产损失,灾害处于孕育期或初步发展阶段。
黄色预警:预计发生中型地质灾害,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灾害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橙色预警:预计发生大型地质灾害,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灾害发展态势较为严重。
红色预警:预计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且发展迅猛。
3. 预警发布与解除
预警发布:
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监测数据和专家分析评估结果发布。
预警信息应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可能发生的区域、预警级别、预计发生时间、应对措施等内容,通过矿区广播、短信平台、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向全矿职工及周边居民发布。
预警解除:
当经监测和专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已消除或降低到可控范围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布预警解除信息。
五、应急响应
1. 响应分级
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预警级别,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IV级响应(对应蓝色预警)、III级响应(对应黄色预警)、II级响应(对应橙色预警)、I级响应(对应红色预警)。
2. 响应程序
当接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或灾害发生报告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迅速到达指挥中心,了解灾害情况,组织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按照各自职责,迅速集结人员、物资和设备,赶赴灾害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医疗救护、治安保卫、后勤保障等工作。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情况和应急救援进展情况,根据灾害发展态势和救援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3. 应急处置措施
山体滑坡、崩塌应急处置:
迅速组织抢险救援组对滑坡、崩塌区域进行封锁,设置警戒标志,防止人员靠近。
对被埋压人员进行搜救,采用人工挖掘和机械挖掘相结合的方式,但要注意避免对被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对滑坡、崩塌体进行临时支护,防止其继续滑动或崩塌,同时对周边山体进行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再次发生滑坡、崩塌的风险。
泥石流应急处置:
及时发布泥石流预警信息,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特别是要确保矿区内处于沟谷下游的人员和设施及时撤离。
在泥石流发生后,抢险救援组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被泥石流冲毁的道路、建筑物等进行抢修,恢复矿区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
对泥石流沟谷进行清理,疏导水流,防止泥石流再次发生。
地面塌陷、地裂缝应急处置:
对塌陷区和地裂缝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对塌陷区进行填充和支护,如采用矸石、水泥等材料填充采空区,防止塌陷范围进一步扩大。
对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影响的建筑物、设施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加固或拆除。
六、后期处置
1. 善后处理
对受灾职工和家属进行安抚和救助,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经济补偿。
对矿区内受损的建筑物、设施进行修复或重建,恢复矿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 调查与评估
地质灾害应急结束后,由技术专家组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发展过程、应急处置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3. 恢复生产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煤矿生产。对受地质灾害影响的生产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七、应急保障
1. 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矿山救护队建设,提高其应急救援能力。定期组织矿山救护队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由各部门职工组成,在发生地质灾害时作为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
2. 物资设备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抢险救援工具(如挖掘机、装载机、千斤顶等)、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等)、医疗救护用品(如担架、急救药品等)和生活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等)。
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性能良好、数量充足。
3.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矿区通信网络,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通信畅通。配备应急通信设备(如卫星电话等),作为矿区通信网络失效时的备用通信手段。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发布地质灾害相关信息。
4. 技术保障
加强与地质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技术和设备。
鼓励煤矿内部技术人员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提高煤矿自身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八、附则
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管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变化以及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情况,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煤矿企业负责解释。
3. 预案实施日期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煤矿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煤矿应急预案06-03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2-14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7-28
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1-02
小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4-05
有关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07-19
【热】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4-05
【推荐】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3-25
幼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0-30
新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