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由来与传说

时间:2023-01-10 18:34:40 羡仪 元宵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元宵节由来与传说内容

  元宵节,流行于青海省乐都县地方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由来与传说,供大家参考。

元宵节由来与传说内容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习俗

  观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自汉代便已经形成,是有宫廷流传到民间,在唐代形成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更是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那时的长安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整个长安城都金光璀璨。

  吃元宵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据说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元宵即汤圆,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走百病

  “走百病”是元宵节一项信仰性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舞狮子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踩高跷

  民间的踩高跷也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他们踩上高跷,在地上跳跃、舞剑,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元宵节的诗词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台城路·上元》

  (清)纳兰性德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逝水,恨销残蝶粉,韶光忒贱。细语吹香,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活动仪式

  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每逢灯会之年的正月初八,马家台、七里店、李家、水磨湾四村德高望重的老人聚集在赐福观里,安排人事:选总头目5—8人,为大会的总负责人,当地人称“供代主”。邀请灯把式、礼桌若干人,灯把式负责摆灯阵,由其设计并画出线路,其他人负责栽杆。招待员若干人,专司下请帖、招待香客的茶食事宜。侍香若干人,专管塑腊、神前点香烛以及侍候阴阳。此外,管戏台修电、维持秩序、在厨房烧火做饭等都派有专人负责。

  活动流程

  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从农历正月十三日开始,要求请阴阳道士7人(熟知此类仪式的阴阳道士少,只能请到4—5人)出榜诵经,请亡魂请神丰氏;十四日升幡拜忏、念功诵经;十五日为正日,行香、告庙、上裱,夜晚到灯阵巡经;十六日搭座,施法食放亡魂;十七日早放杆、撤幡送神,倒杆的时间和方向由阴阳卜算。送神后酬谢演员和阴阳,并散福,即将正月期间村民敬献的馒头等供品分与众人食用。每晚依次上演“龙凤呈祥”“天官赐福”及主戏“黄河阵”。在灯会期间,有乐都本县及临近地区游人前来观赏灯阵。

  节日禁忌

  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还盛行“偷灯”风俗,凡没有儿女或讨不上老婆的,为求子女者,转灯时看好人丁数众多的人家栽下的灯,便迅速摘灯。还观其色,占验男女,说是红灯生男、绿灯生女。摘灯后忌言语,忌回头,忌灯灭。住家远的人还要从庙里买灯烛,保持灯火持续,意为香火不断。如能持续不灭带到家中,便激动不已。婚后不育夫妇求子,不能自己捧灯,说是不灵,多由夫妹或婆婆辈分的人摘下面灯,快步来到不育者家中,入门高喊求子夫妇名字:“xx快来领子!”夫妇跑步大声应答接灯,将灯供放于灶神之位,焚香燃烛,跪拜祈求灶王护佑三霄娘娘所送之子。当年如喜得子女,来年灯会时另配1灯,蒸制白面寿桃12个,连同清油、香烛等物送到赐福观,谓之“还愿”。现在“偷灯”已演变为摘取灯上的纸花。

  社会活动

  2018年3月,海东市乐都七里店再次点亮九曲黄河灯会,灯会从正月十四开始举办,总共三天,当日19时许,点灯人将事先做好的蜡烛点亮并放进方型灯笼内,所有方灯都悬挂在高1.7米左右的木杆上,由一根绳子连接,按八卦阵法搭建形成一座灯城。

  2019年,海东市乐都区将逛黄河灯阵作为全市“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乐都区在南凉遗址公园,用现代声光技术全新展示了元宵节(九曲黄河灯俗)的文化活动。

【元宵节由来与传说】相关文章:

元宵节由来的传说02-21

元宵节由来与传说内容04-23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简介02-21

除夕的由来传说09-30

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通用09-24

谷雨的意义、由来与传说06-28

除夕的由来传说故事12-13

【优】除夕的由来传说07-06

关于小年的由来及传说故事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