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故事

时间:2024-03-27 08:42:49 秀雯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的故事(通用20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庆祝活动。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故事(通用20篇)

  春节的故事 1

  从小年说起吧,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过小年的那天晚上,把新买的灶王爷贴到厨房里,桌前贡着糖瓜,核桃等各种水果。其实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比如糖瓜,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省得他到了天上,说你的坏话,灶王爷两边的对联就是: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二十四“大扫除”,一般讲究的人家都在这一天把房子清扫、粉刷一下,打扮一新等过年。

  二十五开始蒸馒头、烙饼,过年的馒头有时都要做上百个,可以吃到正月底,还可以拿来送给回家过年的外地亲友,这种绿色馒头现在越来越受城里人欢迎了。蒸完馒头,做豆腐,做年糕,炸丸子,煮猪肉,赶大集,买年货,因为在早时候,过了年,不出正月,什么都没有卖的,所以年前都得备好,不像现在,大年初一,商场超市照常营业。

  大人们忙得团团转,小孩子就扯着劲的玩,而过年,最好的玩物就是鞭炮,按习惯,过小年放一支鞭炮,大年放一支大点的,另外大年三十上祖坟还要放一支。

  大年三十那天一早煮“百年饭”,就是用小米煮半生不熟的,只要米饭不要汤装成尖尖的一碗,再在米饭上面点缀上红枣,还要在碗中央插上一棵摇钱树,挂上不同面值的'纸币,顾名思意就是家有摇钱树,财源滚滚来。从上午开始家人就要开始“做供碗”,就是把过年用来摆供的熟食炒的炒,煎的煎,还要贴对联,贴门笺(门笺,俗称“拦门钱儿”“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门(窗)

  楣吉祥装饰物。在山东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门笺”一词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到了南宋,开始把春幡胜与元旦(既春节)悬挂于门首。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走过了千余年的漫长岁月,由“过门钱”改称“门笺”。

  门笺,一般都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制而成,呈长方形,长约一尺左右,宽约七寸左右,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

  上为吉语题额,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下呈多种多样变化的穗状。每逢春节(旧历新年),粘贴于门楣上,称作“喜笺”。还要准备红烛,供香,一家人忙里忙外很有年味。

  下午男子要随整个家族的人去隆重的祭祖,女人开始包水饺,这个水饺也是有讲究的,要是素馅的,还不能太大,说大了家里容易出大脚女。饺子里还要包上钱(寓意来年发财)枣(越过越好)年禚(生活节节高)糖(生活甜蜜)。

  天黑之前还要迎财神,挂灯笼。之后同一支的家人就在一起炒菜喝酒,看晚会。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传承了几千年历史,有着深深文化根基的节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鞭炮声越来越少,礼仪越来越简化,过去对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年夜饭的渴望也越来越淡……相反,与春节相近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大行其道,搞得红红火火。

  春节的故事 2

  春节是我们十分喜爱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在一个阳光充沛的上午,我坐在椅子上,等待爸爸做的早餐。这时,妈妈从卧室走了出来,使我目瞪口呆的是,妈妈拿着一张像长龙一般的购物清单,一边看还一边用左手抓一抓后脑勺,似乎在琢磨还缺了点什么。“孩子,你吃完饭,去街市上买卡纸、牛肉、羊肉……”妈妈边看着购物单,边指着我说。我顿时头脑一晕,干脆撕掉需要买物品的购物单,拿着钱放入兜中,因为购物单上的物名,都是我最爱最熟悉的,根本不用多记。

  吃完早餐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

  到了街市,街市焕然一新,那破旧的缝纫铺不再破烂了,旁边的水果店不再卖熟透的或未成熟的水果了。街市上挂着很多灯笼,连那些角角落落也不放过。瞧!那些小朋友穿着帅气的新衣与同伴一起购物,他们又唱又跳,十分快活,简直快乐地像只正在舞蹈的蜜锋。

  过了好一会儿,我提着沉甸甸的物品和食物,满头大汗地了。

  已是下午1点,阳光似乎比较开心,不停地发着热量,我们一家戴着遮阳帽来到外婆家。

  妈妈告诉了外婆,我在这一年当中所获得的荣誉,我十分自豪。外婆听了,似乎吃了兴奋药,急匆匆地跑向卧室,不一会儿,她手中拿着红通通的红包递到了我的手中,我有些不好意思,心想:我不能拿老人家的钱,他们赚钱这么辛苦。于是,我就跟外婆在那里推来推去,一不小心红包竟然掉入井中,让我惊慌失措。幸亏,弟弟当时正好坐在井边,一伸手抓住了红包。“哈哈!”外公笑道,“瞧你那大惊失色的.表情!”接着,我受到大家的嘲笑,使我十分害羞。

  傍晚,我们与外婆一家坐在月光中聊着天。突然,“呼”地一声,烟花响了起来,使我立即站了起来。“瞧!”我边对弟弟说道,边看着烟花,“多美丽呀!”那烟花像一颗导弹似的飞向天空,接着“呼”地一声开出了一朵花,然后楼下的人们在放着鞭炮“噼哩啪啦……”。

  过年的星空多么璀璨!星星眨着眼好奇地看着我,似乎对我很陌生。

  春节,当然很热闹,但留在我幼小记忆深处的,何止是热闹?是满满的满满的……回忆那些个已过的春节,我早已心潮起伏。

  春节的故事 3

  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故事 4

  快过年了,大家都忙着买这、买那迎接新年,而我弟弟、舅舅就忙着买花炮……

  大年清早,我一醒来就听到四处都是鞭炮声,我赶快起来穿好衣服,做好准备等着爷爷放鞭炮。这时我家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把整个院子的鞭炮正都盖住了,放完鞭炮后,爷爷说:“开始团圆饭咯。”我看见桌上的大鱼、大肉、鸡等很多菜,大家吃得很高兴。吃完团圆饭后,大家开始安排自己的活动。有的打牌,有的看电视,我个弟弟玩烟花,玩得很很开心。到了晚上,爷爷和舅舅把一个大礼花炮放在草坪中,把火点燃,礼花开始放起,冲喷的`一声,在空中炸开,散开各种各样的烟花,有的像星星,有的像降落伞,还有的像孔雀开屏一样,把院子都照亮了。这时,我们院子里的人都走出来看,“啊!多好看的烟花。”我听了很高兴。这样一天过去,第二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还是大早起来,放完鞭炮,做好准备去亲戚家拜年,今天我们走了好多亲戚家,玩得真有意思。

  这就是我在爷爷家过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故事 5

  今年寒假,我们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 — 有关春节的六个故事。

  通过采访,我发现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充满了快乐祥和的气氛。在活动中,我有很多收获。首先,我的采访被我弄得根本就不像是采访,而像是随便谈话。在我“采访”奶奶春节的习俗时,发现春节的习俗还挺多的,像什么贴窗花呀,贴春联的。我突然感觉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手真巧,什么东西都能用手做出来,还有一个我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是喜欢过“洋节”还是喜欢过“春节”?结果是小孩喜欢过“洋节”,因为好奇而又新鲜;青少年更喜欢过中国节,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应当喜欢过中国节;大人喜欢过“春节”,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过传统节日。对此,我很高兴,因为我们没有因为学习别人的东西丢掉自己的东西。我认为,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中,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有评判,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也是大家都认可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还有欠缺,还缺乏探求精神。我了解到了家乡的风俗习惯,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还有,我还是比较喜欢过春节。

  春节的故事 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万音和鸣。共同演奏出一曲国泰民安,合家欢乐之歌。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中秋节。因为这是一个合家团圆,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正中故作“中秋”。夜晚来临月圆桂香,家家户户准备好各种瓜果月饼,全家一起在庭院赏月。仰望天空,每当看到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高高挂起,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远在他乡的故人。背井离乡的游子也借此作诗寄托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李白的《静夜思》、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张九龄《望月怀远》……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吃月饼是中秋节另一个节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酥香可口、老少皆宜。月饼的种类有很多:如五仁、豆沙、枣泥、椰蓉等,甜甜酥酥的让人垂涎三尺、口口留香。

  我最难忘的就是我七岁那年的中秋节了。爸爸答应我中秋节一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并给我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我满心期待,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中秋节的夜晚。我将月饼和水果摆放在阳台的桌子上,焦急的等待着爸爸回家,抬头望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格外耀眼,星星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稚气而执着地注视着大地,仿佛用那一闪一闪的眼睛在向人们讲诉着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何时,我在月亮公公温柔地注视下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起床,我急忙问妈妈:“爸爸昨晚回来了吗”?妈妈说:“爸爸回来时你已经睡着了,就没有忍心叫醒你,一大早他又去上班了。”我听后心情十分沮丧。埋怨爸爸只知道工作没时间陪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了也懂事了。妈妈为了更好地照顾我辞掉了工作,专心做起了全职妈妈。因此,爸爸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我惊讶的发现,不知何时爸爸两鬓斑白,从一个帅气挺拔的年轻小伙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爸爸每天起早贪黑的忘我工作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给我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又逢一年的中秋节马上就要到来了,我祝愿家家户户都可以合家欢聚!幸福美满!

  春节的故事 7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人最盛大得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得灯笼,贴上红红得春联,忙忙碌碌……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得人,可今天我挣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得爆竹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得,热闹非凡。

  没到过春节得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得时候,年菜都在前几天作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大年三十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得饺子也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得砧板都在噔噔噔得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在夹杂着人们得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得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愉快热闹得时候,丰盛得年夜饭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得充实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得佳肴盛宴,也是享受那份欢乐得气氛。

  除夕那天晚上,我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完了年夜饭,都围在电视机前,一边品尝瓜果,一边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盼望着新年得钟声快快敲响。当新年得钟声敲响得那时,整个城市得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孩子们放爆竹,欢快得欢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得灯光,屋前是灿烂得火花,屋外是震天得响声,把除夕得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这就是我家得春节,有机会要来玩呀!

  春节的故事 8

  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奋奋。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朝议节令失常之困。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宽恕。祖乙就斋素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会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起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印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给万年。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每每过年之时屋里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春节的故事 9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神奇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节的故事 10

  我想,在中国最隆重而又盛大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吧。在春节期间,大人们都备享人间香火。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在远处的亲人们也是早早的赶回家,全家欢聚一堂,吃年夜饭。儿童们也盼望着这个节日,因为他们会收到长辈的“压岁钱”!

  在春节的前几天,家里总是很忙碌,不仅要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还要买很多的蔬菜,因为春节期间人们都在过年,多买点蔬菜省的没菜吃。有时候我也会看到爸爸妈妈把几袋装满馒头的塑料袋提回家,还要在高压锅熬肉,还要冻猪蹄,原因同上。离我们家最近的大姨会给我们家送来“花馍馍”。当然,每个家庭都会买上适合的衣服,新年新气象嘛!这个时候商场人流如潮,门上都倒贴“福”字,撕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节日的喜悦的气氛感染着人们…。

  忙忙碌碌的完成这些烦躁又喜庆事后,差不多就开始守岁了,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守岁,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我很懒,从小到大守岁几乎都没成功过,顶多就是吃完年夜饭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早晨醒来啥也不知道。虽然不喜欢守岁,但我还蛮喜欢春节联欢晚会的,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其乐融融的,因为我们家离许多亲戚的家比较远,凑到一块不容易,所以只能用用手机发发短信,打个电话,互相传递着祝福。也算心到了吧。

  被鞭炮的声音惊醒以后……春节来了!1月1号!结束旧年的最后的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虽然带着一丝不舍,但还是为迎接新年的'第一天感到愉快!拉开窗帘,淡金色的阳光洒到地板上,冲着阳光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在心里默许一定要把旧年不愉快的事统统忘掉,在新的一年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也许这个愿望很简单,但真正做到的很少吧…。

  听见一阵敲门声,一定又是四叔了吧,几乎每次春节都是他来叫着我们一家出去拜年,而几乎每次来叫我们家时“三条懒虫”差不多才刚起呢!第一次时有点过意不去,一次次后反而觉得没什么,都是一家人嘛!四叔来了一会,婶子和弟弟也一块来了。准备去拜年,在路上爸爸妈妈嘱咐我了一遍又一遍“到了那儿可别要压岁钱,你不小了”这时候我会撇撇嘴回击一句“给了压岁钱也不是我的啊,还不是都被你们拿去了,哼。”这时候爸爸妈妈也无言以对,的确是这样啊……即使我这样说心里还是明白的,我的确不小了,别家给了压岁钱,父母不还是要给别人的嘛……就这样互相交换也没啥意思。拜年的途中看到了满地的红色鞭炮,空气中弥漫的一种燃烧过得气味,这应该算是“鞭炮污染”吧,都知道这样会污染空气,但还是要遵守传下来的一种规矩啊……拜年时,我才发现我好想对那些亲戚都不熟,还得爸妈提醒我“赶紧叫奶奶啊”“快叫婶婶”……我虽然一脸迷茫,但还是礼貌的问候。一连下来,我虽然认识了不少亲戚,但是我的脚啊……好累,这个时候我是有多么羡慕我弟弟被婶婶抱着啊…。但想想我的体重还是算了吧。

  晚饭是在四叔家吃的,不管叔叔和爸爸喝的多么醉,妈妈和婶婶拉了多少家常,还是弟弟非让我跟他玩多么幼稚的游戏。我都觉得,在这个新年的第一天,不管做什么都是愉快的,幸福的,而又平凡的……

  春节的故事 11

  年三十前时常能看见一个人,它叫瘦飘。这几天鞭炮焰火云雾缭绕里,霓虹灯烁下刮落的一枝,随风飞舞啊,招展啊,快降落到地面了。却被一阵风吹散,瘦飘就这么单寥清飘,还飞过了许多个地头。我每天散门都能看见它,若名字那样瘦飘飘,虽然行踪不定,但总是能在我眼前固定下来。证明它还没有走散,过年这几天更加形之单影了,更加的在变化,嚼味,觉尘的固定在中心线上。只有瘦才可以飘,更加只有它这种瘦才可以飘。

  原因是它面前有一扇洋槐叶那样的门,而且在雄雄燃烧,我也是透过那道门才天天触见它的吧。或是我也无形里天天使用那样的那道门,这就说明了各家各户门的有所不同,门门相对,或者是门当户对,这就是彼此的心有灵犀与努力。

  瘦飘,没查觉到,先是被外面飞来的烟花烧着了边,又落在一片水草台上。烟花熄灭的味和烟触烧在那儿,它的头发上布上了烟丝网,突然天上落下一枚针,在它身上扑咚扎了一个眼。忽又像绵延无数的灯笼影,它就是其中一只,漫步走远走近的身影。

  当临淅的年夜有着糊味了,那门也有着焦糊的气味。瘦飘身边那燃烧的门同周围的所有,灼它边的烟火们守映的灯们,只有它能瘦还能飘,还能插个小孔,洋槐叶一样的。深冬,年夜的每一天每一程,不逢场作戏。现在它燃烧的门在面前有一股力量了,我看见像雪风一样的呼卷,因为离大年还有两天而已。这一道火烧的门,令一树的叶暗淡萧瑟在枝,瘦飘在所有树叶面前扬眉吐气。我总是拨动眼弦去找到它。

  突然它那旷世灵魂出现在我心,就像一面大海上唯一的灯。耳朵尽是休息陶醉。场面有种热闹不拘,谁会知道应该品读谁,才找到投入的'热情。那么每天带进来的交易,是不是周围的富贵。今夜又烧焦了裙边,风在悄悄的拨动。燃烧的门,瘦飘这样一个人整个春节由行走到飘起来,像一阵火一样,最后最后的淡尽。还剩两团黑圈,跺在它身上。不过已经没有了火焰,富贵,等做好了梦。把多余的献给打劫者。让俘获者快来收拾,像烟花棒撑起的黑色圆形的天空。只许一个简单的灵魂吸取临近的年味,很大一股浓烟,又滋生了许多的糊味和细菌。瘦飘,在年味里一睡,不又飘飞不见了。这不是它,我也摆脱不了它的控制,因为人生还没划上句号周围的糊过,也都望着没有糊腻的地方,瘦飘,又被那道燃烧的门征服了的摆动和膻飘的命运,无法去废除。

  春节的故事 12

  春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放爆竹。这一番景象,令人们喜气洋洋。

  我家也不例外,在贴对联的时候,我竟然把横批贴到了下面,使家人都捧腹大笑。

  在一个天昏地暗的午后,那漫天飞舞的雪花,我正面对着的是长而细的边架子,原来,放爆竹正是需要这个边架子,那边架子就像国旗杆立在那里。我和爸爸出去放爆竹的时候,爸爸竟然把我弄得像个球,我的乌黑油亮的头发戴上了厚厚的帽子,我那瘦削的耳朵戴上了耳包,连我的衣服都穿上了厚重的'大棉袄。

  放爆竹了,首先我和爸爸拿出了“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砖头靠着,我点燃了导火线。忽然,一条火龙冲向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蓝,变紫;一会儿变绿,变青,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极了。

  重头戏开始了,我和爸爸把鞭炮系在了绳子上,然后又把炮拉上了边架子的顶端,鞭炮到了位置,之后我和爸爸就把鞭炮点燃了“噼里啪啦……”,(注意引号的用法。)我和爸爸就跑到了院子里,把门打开了,脱掉了衣服,摘了帽子,最后我和父母吃年夜饭了。

  今年,我决定让妈妈多做一些好吃的。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了,有长辈还给我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万事如意,财源滚滚。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春节的故事 13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人们又习惯把它称为“过年”。有了年,日子就有了盼头。我从小生活在城里,都说现在的年味不如以前浓,城市的年味不如农村浓。而在我心中,春节年年都是那样新颖。

  我放寒假的时候,爸爸妈妈还都要上班。一个人呆在家里却并不无聊。我会精心地重新布置我的房间。明亮的窗户上贴着我亲手剪的窗花,虽然剪法简单,有些地方还被我剪坏了,但却凝聚着我的`心血。五颜六色,也透着喜气。相框上换上新照片,门上贴好“福”字,新的日历也挂上墙,生肖玩具更是占着最显眼的位置。我虽忙,但是不亦乐乎!

  等到小年,爸妈也放假了。妈妈开始忙着张罗吃的。年糕意味着“年年高”,豆腐意味着“多福”,豆芽意味“如意”,鱼代表“年年有余”。除了这些传统食物,妈妈还会从哪个食谱上学来几道新菜,让我大饱口福。爸爸写得一手好字。以前,有时爸爸自己写春联贴在门上,有时就让我拿着笔墨纸砚去请邻居家一位退休老教师写。而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市场上卖的春联又都千篇一律,爸爸便会带我到新华书店。在那儿。既可以领到自己喜欢的免费春联,又可与同道者切磋技艺,一举两得。

  做好了这些准备就到了年三十儿。中午照样是要祭祖的。晚上,我们一家三人围坐在桌边。人少不代表冷清,相反地,桌边欢声笑语不断。吃完饭,我们就到阳台上看烟花。我家阳台是观赏烟花的绝佳位置,四周没有高楼阻挡,一览无余。起初只是三四处亮光,接着越来越多。有的如金蛇蜿蜒而上,有的如流星划过夜空,有的似仙女散花,落英缤纷?夜空被染得绚烂至极,流光溢彩。八点钟到了,我们一家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守夜是需要功夫的,我通常熬不那么晚就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年初一,爸爸妈妈守着电话,而我则用短信拜年。现在的拜年短信越来越有意思了。有的巧妙地把数字1至10融入其中,有的充满诗情画意,如“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看雪”。每收到一条短信,就好像看到了那位朋友的笑脸,我心里暖暖的。

  下午我们一家出去逛街。市中心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到处洋溢着喜气。

  这就是我春节,传统融入现代,普通但快乐无比!

  春节的故事 14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一天,他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祖乙,对其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春节的故事 15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年的尽头,新年悄悄地来临。除夕的夜空被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着,一整个夜里都充斥着爆竹的噼里啪啦声,小儿们在欢呼过年,各种辞旧岁迎新春的声音响成一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老人们的这句话里,我似乎听出了一丝伤感。

  大厅上,流泪的红烛一截截地变短,最后终于化为一堆灰烬。夜空中,明艳的烟花释放着它们短暂的美丽。拿着打火机,我去引爆那一串鞭炮,它们会在一刹那间化着满地的碎屑……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日渐缩短的生命,满头的青丝转瞬间变成了雪片,往日的红颜终将老去,心里蓦地滋生着一种莫名的忧郁和悲伤。叹生命短暂如斯,叹命运浅薄如纸。岁月如水,某一天,我也将青春不再。这个新年的钟声,一个声响就是一把铁锤,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

  站在院子里,看满地纸屑纷纷乱乱,看小孩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明媚的阳光下,他们在谱写着新年的故事。我是在该看风景的时候看人,情不自禁编故事。流年似水,似水的流年,诗一样的情怀。一副红艳艳的春联,一对高高而挂的大红灯笼,都曾寄托着我们五彩斑斓的梦和美好的.祝愿。然而,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岁月会无情地把我们变老,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回想起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漫长曲折的少年时代,从看似遥遥无期的翘首以待,到飞逝如电的光阴走到了这个新年。从前一直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如今却又开始害怕,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才好。

  记得那年的除夕之夜,我与好友并肩而坐听钟声,在她天真无邪的脸上我看到了春天,那个新年的故事便有了新的起点。于是,我不再有黑夜来临的恐慌和寂寞,一切死寂都与我无缘。可是,岁月最终还是把我们分开,天各一方,许多年来都不曾相见。重游当年那条小巷,环绕我的是无边的黑暗,回首往事,不禁黯然。我们的这条小巷,是否承载过同样的故事?

  沉淀所有的心情,回到纯真的最初,离别并不代表永诀,离别只是新的追求的开始。春夏秋冬的轮回,流转青春善变的容颜,注定会将长发飞扬的女孩、神采奕奕的少年和曾经稚气的笑脸,全部留在日渐远去的昨天。

  少年时代的梦想,在少年们的怀中依然是沉甸甸,孕育着酸甜苦辣。历经现实的风霜雨露后,残酷的显得那样困乏无助,柔顺的而又那样轻松得意,唯一相同的是每一个梦终究都会醒。

  人生的开始也是迈向死亡的第一步,走得快的就早熟早衰竭,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能走多远是多远,并且尽量使脚步不那么凌乱。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许多新的梦想新的故事,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拼搏,我们无须为生命短暂道路崎岖而叹息,我相信这个新年的故事将比以前的更美丽。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青春的价值不在持久而在闪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会议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生命真的太短暂也太脆弱,青春韶光很快就会离我远去,但我要走的路依旧很长,在许多事情上我必须明白无悔。

  新的一年仍会慢慢临近。我要去买许多鞭炮和烟花来放,我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去将它们点燃。我不再恐惧,随时我都可以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结。

  春节的故事 16

  春节是我们十分喜爱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在一个阳光充沛的上午,我坐在椅子上,等待爸爸做的早餐。这时,妈妈从卧室走了出来,使我目瞪口呆的是,妈妈拿着一张像长龙一般的购物清单,一边看还一边用左手抓一抓后脑勺,似乎在琢磨还缺了点什么。“孩子,你吃完饭,去街市上买卡纸、牛肉、羊肉……”妈妈边看着购物单,边指着我说。我顿时头脑一晕,干脆撕掉需要买物品的购物单,拿着钱放入兜中,因为购物单上的物名,都是我最爱最熟悉的,根本不用多记。

  吃完早餐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

  到了街市,街市焕然一新,那破旧的缝纫铺不再破烂了,旁边的水果店不再卖熟透的或未成熟的水果了。街市上挂着很多灯笼,连那些角角落落也不放过。瞧!那些小朋友穿着帅气的新衣与同伴一起购物,他们又唱又跳,十分快活,简直快乐地像只正在舞蹈的蜜锋。

  过了好一会儿,我提着沉甸甸的物品和食物,满头大汗地了。

  已是下午1点,阳光似乎比较开心,不停地发着热量,我们一家戴着遮阳帽来到外婆家。

  妈妈告诉了外婆,我在这一年当中所获得的荣誉,我十分自豪。外婆听了,似乎吃了兴奋药,急匆匆地跑向卧室,不一会儿,她手中拿着红通通的红包递到了我的手中,我有些不好意思,心想:我不能拿老人家的钱,他们赚钱这么辛苦。于是,我就跟外婆在那里推来推去,一不小心红包竟然掉入井中,让我惊慌失措。幸亏,弟弟当时正好坐在井边,一伸手抓住了红包。“哈哈!”外公笑道,“瞧你那大惊失色的表情!”接着,我受到大家的'嘲笑,使我十分害羞。

  傍晚,我们与外婆一家坐在月光中聊着天。突然,“呼”地一声,烟花响了起来,使我立即站了起来。“瞧!”我边对弟弟说道,边看着烟花,“多美丽呀!”那烟花像一颗导弹似的飞向天空,接着“呼”地一声开出了一朵花,然后楼下的人们在放着鞭炮“噼哩啪啦……”。

  过年的星空多么璀璨!星星眨着眼好奇地看着我,似乎对我很陌生。

  春节,当然很热闹,但留在我幼小记忆深处的,何止是热闹?是满满的满满的……回忆那些个已过的春节,我早已心潮起伏。

  春节的故事 17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也就是春节,人人都沉浸在欢乐声中,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来庆祝这一天。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庆团圆,我的爸爸妈妈从遥远的南京日夜兼程乘上飞奔的火车,风尘朴朴,赶到家里,还有大姨夫、小姨夫都来到家里,全家人合家欢乐。丰盛的晚餐,有团圆八宝饭,有爸爸做的盐水鸭,还有外婆做的红烧鱼,还有我在小记者活动中学会的欢喜圆,满桌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并且举杯祝福外公外婆万事如意,外公祝我和姐姐、弟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家在这喜气洋洋的欢乐声中渡过了愉快的春节。

  爆竹声声辞归岁,红竹点燃迎新春,我又长大了一岁,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祖国人民汇报,向爸妈送上一份厚厚的春节寿礼。300字四:春节记事

  春节的时候,最令我难忘的事就是放孔明灯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过团圆饭,就出去玩,在路上,我们看到许多人在放什么东西,而且还会飞,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东西,还会飞?”妈妈说:“这叫孔明灯,只要把里面的蜡烛点燃,然后再把里面灌满空气,最后手一松,它就自己飞上天了。”“原来是这样啊。”我高兴的说“我们也放孔明灯吧?”我又说。妈妈说:“好。”于是我们每个人买了一个孔明灯,我先把里面的蜡烛点燃,然后把它拿在手里灌满空气,最后把它举高手一松,他就飞上天了。旁边的许多人的孔明灯也都放飞了,越飞越高,满天的'孔明灯就像满天的星星,挂在天空,美丽极了。我们边放炮边欣赏,直到看不到孔明灯了,我们才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我们明年还放孔明灯吧?”妈妈说:“好呀。”

  听了妈妈的话,我高兴极了,希望明年的春节快一点到来。

  春节的故事 18

  当年味渐浓,人们回家的脚步也匆忙起来。

  公婆家在北方,平时爱人工作忙,春节肯定要回家。记得刚结婚的时候,还不是网络售票。回家都是过路车,根本买不上座位。寒冷的夜里,我们大包小包地拎着东西,和拥挤的“乘车大军”一起往车厢里挤。列车里到处都是人,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这时节,老公就热情地和坐着人打招呼,攀家常,不一会儿就问清了是从哪站下车,然后在旁边“严防死守”,直到火车开到济南才有了座位。

  我勉强地坐下来,爱人就在一旁站着,一直站到徐州。这一路,需要经过八、九个小时,整整的一个晚上。好不容易到了徐州,他拉着我还要去转乘长途车。一坐上长途车,你就可以听得到熟悉的乡音。那妇女的聊天声,彼此谈论着置办年货的声音,那么熟悉而亲切。两个多小时后,汽车到达了县城。你可别以为这就“大功告成”了。这时要回到村子里,出租车是根本不去的,因为通往村里的路太窄。我们只能坐三轮摩的,还不能送到家门口,因为路上到处是下雪后的烂泥。村子周边水塘子又多,太不安全了。

  不过,每每走进村子,家家张灯结彩,村子里的人们都回来了,空气里都飘着肉香。老公见了这个叫大叔,那个是大哥,亲热得还要抱抱肩,递支烟。短短的路,要走很长的时间。此时,公公婆婆早已站在家门口朝这边张望。一看到我们回来了,急忙跑过来,满脸欣喜地说:“快回家歇歇,妈已经把饭做好了。”

  慢慢的,我们有了孩子。为了方便每年回家,还购置了一台极便宜的车子。每年大年三十,我们就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物品,后备箱,车子的缝隙里都塞得满满的,似乎爱人想把一年亏欠妈妈的都补上。初一凌晨三、四点,老公早已激动得睡不着觉了。我们抱着儿子进入车子里。车子的后座早已搭起了一个临时的大床,枕头、被子一应俱全。尽管凌晨,儿子兴奋得到处张望,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高速上,已经有人早起开始放焰火,也有早早出行的车辆。行至两个小时后,儿子就不做声了,早已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老爷车”也偶尔不给力。有一次,我们开到济南附近时,车子突然熄火,这可怎么办?天还不亮,“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子也不敢哼声了。我们将车子打着尾灯,停在了高速应急车道上。大年初一,找谁来救援?而父母还等着我们回家呢!先镇定下来,过了大约半个小时,老公打方向盘开车,我一个人在后面使劲地推,奇迹发生了!我们的车子居然又打着火了,以至在后面的几百公里路途中,我们根本不敢熄火,生怕再打不着火。

  婆婆知道我们回去,一晚上会睡不着睡,隔几个小时就打个电话,问我们走到哪里了。而爱人的同学,朋友,更是发来问候的短信,诸如:“注意安全,回来聚聚!”“我代表家乡全体人民欢迎你!”之类。到了家,那些亲朋好友早已站满了屋子,大家开心地寒暄着。爱人的同学也赶过来,见面了相互给个大大的拥抱,兄弟的情谊,可见一斑。然后“轮番轰炸”般地请我们吃饭,家乡的美食道道都要尝遍。

  家里的团圆饭,公公婆婆会为我们做地地道道的麻辣小龙虾,还要摆上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七碟八碗也不为过。每一个亲人都在朝我们微笑着。这时节,你会感叹:回家真好,即使路上遭受再大的艰难也值得。

  如今,我们已经把公婆接到了我们生活的城市。自此,春节也不必在辛苦奔波。可是,那些年回家的记忆,如今想来,还是那么温馨。因为我们每走一步,就离家近了一步。那里有亲情,有温暖,有爱人童年时美美的回忆。

  春节的故事 19

  一年有很多节日:元旦,端午节,中秋节……而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大家在一起剪剪窗花,放放烟花,贴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小辈们给长辈拜年……

  来到爷爷家,我们一大群人围坐在太公身边,听着太公笑眯眯地给我们讲他们那时候的春节。太公一边回忆一边说:我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啊,平时干活没有工钱,只有工分,然后一个月到了,一年到了,用公分换粮票,因为买东西是用粮票买的。辛辛苦苦的平时干了一天活,只可以换一个红薯,而平时餐桌上连肉的影子都没有。一年也只能吃一次肉,还是油豆腐烧肉,一碗的油豆腐,过年来客人的时候才能拿出来吃,然后等客人走了,我们就把肉捞出来放好,自己只能吃油豆腐,等下次再有客人来的时候才能把肉拿出来再招待客人……听着听着,我就想怪不得那时候的.人们都这么健康,天天“锻炼”还饮食“清淡”。

  听完了太公的故事,接着听爷爷的故事。爷爷声音洪亮,我们听的很清楚。他说,那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只能年龄小的几个男孩才有读书,年龄大的都要帮忙家里干活,女孩子挑花边赚钱,男孩子割草喂猪,过年了也只能弟弟穿哥哥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要是什么时候能穿上一身新衣服,那准得兴奋上好几个月。

  听着长辈们对过去的回忆,我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工作没工钱,那谁还会努力工作?肉可以反复用来招待客人?衣服上满是补丁谁还愿意穿啊?那么,再想想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爸爸每天都让我点菜,妈妈经常唠叨这件衣服好像没穿几次么……

  春节的故事 20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的故事】相关文章:

有关春节的故事12-16

春节故事的作文06-16

关于春节的故事10-08

春节传说故事08-12

春节的的故事作文08-17

春节的故事的作文08-15

春节的故事作文08-16

春节的传说故事03-14

春节的小故事12-14

春节的传说故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