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食俗

时间:2024-06-11 14:06:41 登绮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端午节食俗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食俗,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食俗

  端午节食俗 1

  粽子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食文化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好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意思是说财富再多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唯有吃最实惠。

  清代的菜系,大略分十个,其中江苏就有五个,即江宁(南京)、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虽然相距都在百里之内,但各成一系,很有特点。清朝人主要的是官宦家庭对吃比较讲究在《红楼梦》记诉刘姥姥进大观园,茄母请她吃饭。凤姐夹了一道菜问刘姥姥是什么,刘姥姥摇头。凤姐说是茄子。凤姐说:把茄子刨了皮,切成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胸脯子和香覃、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切成丁,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抄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你吃的茄子。一道烧茄子能想到极致,做到极致,的确是烹饪的极致,粗菜细做,家常菜细做这是官府菜的一大特点。

  清代的李渔号笠翁和袁枚都是很有代表性的美食家,他们分别著有《闲情偶记》《随园食单》都是非常杰出的饮食著作。李渔酷爱吃蟹,他说:“蟹之为物至美,而其味坏于食之之人。以之为羹者,鲜则鲜矣,而蟹之美质何在?以之为脍者,腻则腻矣,而蟹之真味不存。更可厌者,断为两截,和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此皆似嫉蟹之美观,而多方蹂躏,使之泄气而变形者也。李渔以为最好的做法是以全蟹放在笼屉里蒸熟,贮以洁白如冰的大盘之中,而且必须亲自剥着吃,让别人代劳、味同嚼蜡,自己从蟹的腿、敖乃至躯壳一点一点剥着吃,仔细品尝,其乐无穷。”袁枚自称:好味、好色、好房、好游、好友、好话草泉石、好名人字画、好书。袁枚对燕窝有独到的做法:“燕窝贵物,原不轻用。如用之,每碗必须二两,先用天泉水泡之,将银针挑去黑丝。用嫩鸡汤、好火腿汤、新蘑菇三样滚之,看燕窝变成玉色为度。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今人用鸡丝,肉丝,非吃燕窝也。却徒务其名,往往以三前生燕窝盖碗面,如白发数茎,使可一撩不见,空剩粗物满碗。不得已则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野鸡嫩片尚可用也。”他说燕窝还有一做法,即冬瓜燕窝,“以柔陪柔,以清入清,重用鸡汁而已,燕窝皆作玉色,不炖白也”。

  清代饮食集大成者非满汉全席莫数,主要大菜有五十六种之多。尽管奢侈,但对于宫内御膳房的菜谱来说,仍然是小巫见大巫。这是一张溥仪6岁时的一份早膳,虽然已是清末,国家动荡,宫内生活也没有象乾隆那个时代那么铺张,但在今天看来,也足够达到奢靡的地步:口蘑肥鸡、五绺鸡丝、炖白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闷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羊头片汆小萝卜、鸭条溜海参、样丁溜葛仙米、烧茨菰、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哒丝、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肋、烹白肉。

  根据档案记载:皇上的份例菜肉每天22斤、计三十日份例共660斤,其中:汤肉5斤,共150斤;猪油1斤,共30斤;肥鸡2只,共60只;肥鸭3只,共90只;菜鸡3只,共90只。太后和贵妃的份例如下:太后:肉1860斤,鸡30只,鸭30只;瑾贵妃:肉285斤,鸡7只、鸭7只;瑜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如果把宫内的大臣、侍卫、等算进去一个月要猪肉31844斤,猪油840斤、鸡鸭4786只、加上鱼虾蛋品,一个月花消14794两白银 ,这还不算果品,饮料等。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皇家的吃饭有细致的描写: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关于皇帝吃饭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能说错的。饭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到了吃饭的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一道道传下去,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已经走出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整齐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入明殿里,由套上白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有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桌。餐具上绘着龙纹和写着“万寿无疆”字样的名黄色 瓷器 ,冬天则是银器。下拖以盛有日水的瓷罐。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了同样的原因,菜送上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过,叫做尝膳太监。在这些都尝过的东西摆好后,皇帝入坐前,一个太监高喊:“打碗盖”其余小太监将银牌子撤下,皇帝开始就餐。

  秦始皇爱吃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陕西凉皮“四大花旦”之一,因产于西安户县秦镇而得名,又叫秦镇凉皮,以大米为主料蒸制而成。

  秦镇米皮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籼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张的米皮切成细条,拌上特制的辣椒油(叫“油泼辣子”)、醋和盐,加上黄瓜丝和豆芽,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长期以来,在关中地区流传着“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可见,秦镇米皮很早以前就与乾州锅盔、岐山臊子面齐名为关中地区三大著名面食。

  秦镇即秦渡镇,位于西安户县沣河西岸,这里曾是西周的京畿之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盛产优质稻谷。用这里出产的稻谷磨浆制成的米面皮子,以色白光润、筋薄细软、柔韧爽口而著称。

  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户县秦镇一带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还催逼纳贡大米,坑得大家无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长出了稻穗。可收割后,碾出的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皇帝纳贡。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有个叫李十二的,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面皮,大家吃后,个个称奇。于是,李十二带着面皮,和纳贡的人来到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传旨问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制出佳肴,今奉上面皮,望万岁御品。”秦始皇吃了面皮,其味甚美,颇感稀奇。这才赦了众人之罪,并让李十二天天蒸上几张面皮供他食用。

  后来,李十二在某一年的正月二十三去世。秦镇一带的人们为纪念他,在这天总要蒸些面皮。这种蒸面皮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了户县秦镇驰名的小吃。

  医源于酒

  酒

  “医源于酒”,这从汉字“医”字可以证实,医本作“医”:“医”,示外部创作,“殳”示按摩热敷、针刺以治病,“酉”本为酒器与酒意通,表示酒是内服药。故《说文》云:“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据《汉书 食货志》载:“酒,百药之长”。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用酒制药材以治病。酒最早用作麻醉剂,华陀用的“麻沸教”,即用酒冲服,在现代外科医学中,酒也占有重要地位,如碘酒、牙痛水、痒子水、虫咬水等。适量饮酒对健康长寿有益。古代现代医学均主张老年人适量饮酒,中外大量的记载证明了此论有理。西德Franke所著《百岁老人》中记载:高寿老人都爱喝点酒。中国历史上唐人的.“九老会”、宋代的“五老图”,与会者无一不是酒仙,历史名人孔子76岁,荀子82岁,贺知章86岁,刘禹锡71岁,白居易74岁,陆游86岁,考其生平,都喜喝酒。

  锅盔的传说

  锅盔是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间小吃,尤其在陕甘宁青地区流传已久。本源于外婆送给外孙贺弥月而赠的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的食品。

  现在我们提到锅盔,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陕西,有句顺口溜不是说“陕西八大怪,锅盔象锅盖”。不错,这锅盔就是陕西八大怪之一。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相传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巨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无烹调用具,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从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香味异常的馍后,感觉不错,忙派专人送到京城长安。因此馍不同一般,后来唐王朝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

  虽然传说如此,不过更贴近事实的说法是,锅盔始于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要比唐早1000多年。

  卤味之魂

  卤味

  就烹饪技法而言,卤是指将经过初步加工后的食物,放入用卤料制成的浓香汁液中浸煮而成的菜肴。可是翻开中国的烹饪史,我们发现,与烧烤薰腊等古老的烹饪方法不同,卤出现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上古的时候,“卤”指的是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因含有钙镁等离子而味苦有毒,少量虽可用来点化豆腐,多喝却会紧随着杨白劳到阴曹地府去见阎王。到了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腩炙法”曰:“肥鸭,净治洗,去骨,作脔。酒五合,鱼酱汁五合,姜、葱、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渍一炊久,便中炙。”里面虽用到了姜、葱和橘皮等香料和酒、鱼酱汁、豉汁等调味料,但“脔”是将肉切成小块,“炙”则是烧烤的意思,均与卤法不合。即使到了清代中期,《调鼎集》中虽然出现了“五香肉”和“五香肚”,但味型简单,只有“甜酱、黄酒、橘皮、花椒、茴香”寥寥数种卤料。

  卤法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受到两类卤料的制约。第一是香料。卤味用到的香料俗称五香,常用的有八角、小茴、桂皮、丁香、花椒、砂仁、豆蔻、草果、香叶、辣椒、芫荽等,这些香料多数是从国外传入的,有的历史较久,如丁香、芫荽(胡荽)和小茴;有的较晚,如八角为宋代,辣椒为明清。问题还在于,这些香料即使传入之后,主要也是作为中药材使用,应用于膳食调味的反而不多。这是因为中国饮食文化历来偏重火候,对药材入馔则存着戒心,认为“是药三分毒”,能不用最好不用。以腌制南京盐水鸭的白卤水来说,传统只用到生姜、葱、八角和盐四味卤料,直到近年才增加了花椒、桂皮、草果、甘草等香料。

  第二是酱油。卤味虽然按加不加酱油存在红白卤之分,不过若要滋味浓郁隽永,颜色深沉诱人,含有糖色的酱油还是需要加入的。但是,中国生产豆酱和豉汁的历史虽然悠久,制取酱油的时间却不长,酱油之名,要到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才首次出现,详细的制造工艺要明清时期才有了记载,真正普及使用则要等到晚清之后才开始。

  我在《潮汕味道》一书中,曾经以潮式卤味为例,开列出一份卤鹅配方并介绍了卤制的方法。要将一只活重达30斤的狮头鹅卤至味浓香软,让卤狮头鹅头成为举国公认的卤味极品,整个卤制过程自然需要很多讲究,包括各种卤料的配比,浸煮时间的长短,火力的大小,颜色的深浅等等。在这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还是对各种滋味进行调和。诚如俗语所言,五味调和百味香,这就是卤味的灵魂。

  端午节食俗 2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粽子话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外国的粽子

  日本: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越南: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泰国: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

  墨西哥: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此外,哥斯达利加、洪都拉斯、秘鲁等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食俗 3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为我国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较多,当然最有说服力的当属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他人的嫉妒,有人处处为难、刁难、陷害屈原。楚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向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另一个传说是唐朝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无数,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忙逃难。有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大嫂,你急急忙忙地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我们必须早些逃命”。黄巢听了,疑惑地问到:“那你为什么抱着大的男孩,而让小男孩自己走?”那位妇人说:“大男孩是别人的孩子,小男孩是我自己的孩子啊!”黄巢深深被这位妇人的做法感动!就对她说:“大嫂,你快快回去,你回去将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为了让更多人免受灾难,她回到城里还是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地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有学者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因为,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这些我们就不去考究了,还是来谈谈端午节的吃吧。端午节吃的东西不只有粽子,但是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虽然现在我们天天可以吃到粽子,但是端午节的粽子吃起来更有味道、更有感觉。

  据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一种普通的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吃粽子是纪念屈原,也只是后人附会而形成,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吃粽子更早。至今,许多地方仍有清明前一天(即“寒食节”)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然而,现在的端午已经成了吃粽子的节日。

  粽子古称:“角黍”,是由当初的竹筒米发展而来的。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节日的一种食品。粽子就品种来说有咸肉粽、鲜肉粽、火腿粽、枣肉淙、豆沙粽等;造型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包粽子。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包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包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粽子就口味而言,馅荤素兼有,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粽子,嘉兴最为著名。嘉兴湖州的粽子,米质香软,主要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说到嘉兴的粽子,“五芳斋”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五芳斋”粽子的馅料都经过专人挑选,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制作精良,口味宜人。其长久的积淀让今天的“五芳斋”粽子香满神州,分店遍地开花。

  江苏的粽子会包得比较紧,就算有馅,基本上也是淡味的。因此即使是甜粽子,还是可以蘸糖吃,最干净利落的是冻的白粽子,硬硬地去蘸白糖,很是清爽。如果放枣子,便会搅成枣泥。

  广东粽子以咸味为主,最传统的是裹蒸粽,里面放鸭肉、栗子、干瑶柱和北菇,甜味的有金华火腿咸肉粽、绿豆碱水粽,是用来蘸白糖冷吃的。现在的馅经过了发扬光大,已经涉及各个价值领域,海鲜包进粽子尤来已久,就是见到鲍馅、鱼翅馅、燕窝馅,也不必太惊奇。肇庆的煎粽,是把裹蒸粽踏平了,鸡蛋打匀后,裹在外面,再放入油锅里煎。中山有一种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广西粽子的个头也很大,有一斤多,会让人联想到越南的又细又长,足够一家人食用的大粽子。

  闽南的粽子分硷粽、肉粽和豆粽。硷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硷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河北的粽子里能见到整粒的红枣,也会放红豆、火腿,甜咸口味都有。

  安徽的粽子里会有红豆、绿豆,还有不浸酱油的肉,再拌了猪油,搁上芝麻。

  湖南的风俗是,一个家庭里只要不是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发生,到了端午都是要包粽子的。除了瘦肉,还放鲜的或是咸的鸭蛋黄,最好吃的粽子是放一层米,再放一层腌好的肉,上面再放一层米,上面再放一层腌好的肉,再放米,再放肉……

  贵州的粽子很大,人称“枕头粽”,是咸的。里面放腊肉和香肠,慢慢蒸熟。这种粽子的特质在于,包的时候一定要有“鼻梁骨”,特别讲究造型。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无独有偶,外国也有各种粽子。日本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箸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越南阴历端午节也有吃粽子的习俗。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肉、红豆,在加半只咸鸭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泰国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墨西哥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此外,哥斯达利加、洪都拉斯、秘鲁等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食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食俗03-31

广东人的清明节食俗04-06

杭州清明节食俗有哪些06-08

端午节食品促销活动方案08-16

端午节传统食俗12-26

端午节各地的食俗09-02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端午节的食俗习惯10-06

白露时节食谱10-28

两节食品监管总结11-23

俗世的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