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母、分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 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课前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前让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同学已经查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能与大家交流吗?
再请同学们看两个例子。
1、出示2个实例(课件)
(1) 这些饼,我们可以用3个来表示,而这些呢可以用4个来表示,再请大家看这半个饼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2) 用米尺来测量木板的长度,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许多例子都可以告诉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我们通过计算或是测量都是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也就是分数(出示)。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经过很长时间后,才产生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分数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吗?我国还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其实分数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会太陌生,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分数的意义。
二、互动探究
(一)复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 用课件展示。(3个例子)
(1)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4份。
(3)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
2.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1.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请举例。
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思考:
这里有一堆苹果,你能拿出它的1/4 吗?你是怎样想的?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把这些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一个苹果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讨论:
把6只熊猫平均分,有几种分法?每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1)汇报分的情况。
(2)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注意叙述完整。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
把六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一只熊猫就是这个整体的1/6。要表示这个整体的2份呢?3份?5份?
还可以怎样分呢?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10个半块月饼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以上复习题可以指名回答。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提问: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得多少?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教师出示两块半月饼,将它们平均分成5个半块月饼。要求学生按照教具的演示过程列式、计算。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计算。
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两个因数: 和5,求出它们的积为 ;用乘法计算。)
(2)第二个算式呢?(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5,求出另一个因数是 ,用除法计算。)
(3)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个算式是类似的?(跟第二个算式是类似的,也是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 ,求出另一个因数是5,用除法计算)
教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不一样?(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题、做题,做完后要问学生是怎样应用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来填写除法算式的得数的?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教师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根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求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应该用分数除法来做,算式是 2。)
教师: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 米是几个 米?应该怎样计算?试试看。(表示把 米平均分成2段。 米是6个 米,实际上是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师板书)。)
教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教师: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算?(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 米的 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计算。(让学生自己计算,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做完后,让学生讨论,就这道题来说,哪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可行?为什么?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p.67第1题)
5、用下面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二、教学新课
1、一个食物、一个图形、一条线段都可以看作单位“1”。
2、举几个“1”。
3、其实一把铅笔、一群小羊、一盘苹果、一项工程等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4、再举几个单位“1”。
5、把4支铅笔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1支)是这个整体的1/4,3份是整个整体的1/3。那么两份呢,4份呢。
6、把6只小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只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7、把12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只)是这个整体的1/4,2份是这个整个的1/4。
8、一个食物,一个图形,组成一个整体一把铅笔,一群小羊都可以看作单位“1”。
9、判断题:单位“1”只能是一个物体、吗?
10、教学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理解若干份的意思:1份、2份、3份、4份………..
11、1/2、1/3、1/4、2/5、3/6、5/8
以上这些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份。
11、教学分母、分子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
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三、教学例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1/5和3/5。
想:直线上从0到1表示单位“1”,把他平均分成5分,这样的一份用1/5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3/5表示。
试一试:指出下面直线上A、B、C各点分别表示几分之几?
四、巩固练习:
1、把15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来表示。
2、把12面小红旗平均分成6分,其中的5分用分数()来表示。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如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
4、说出下面每一个数的分数单,位,并指出每个分数含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1/75/83/104/159/20xx/100
5、4/5是()个1/5。
五、反馈总结。
六、布置作业。
反思:对于单位“1”的教学不够到位,应通过多种例子举例说明。让学生知道单位“1”不仅指一个物体,也可以指一个整体。这是教学的难点。应予以突破。对于分母、分子、分数单位概念的教学不够细腻。应加强。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分数的产生
教材第60 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三、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
四、教具准备:
米尺,挂图,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
学生通过回忆说出已学过的分数知识。
1、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 1 )举一个分数的例子。
( 2 )以 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分子
— … … 分数线
3 … … 分母
( 3 )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请你用线段图表示 。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后,画出阴影,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二)教学实施
1 .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 .计算。
老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 l ÷ 2 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
3 .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4 .资料介绍。
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相互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米尺、长方形白纸、圆形纸片、一米长的绳子、操作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1/4
师:认识吗?关于1/4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用1/4表示。
生:4是分母,1是分子
生:它是一个分数。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讲解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4、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就产生了分数。(板书:分数的产生)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课前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正方形纸、1分米长的线段、4个苹果、8只熊猫。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几种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表示出1/4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老师看到每个小组都根据这几种材料表示出了1/4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些苹果的。 把8只熊猫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8只熊猫的。
(3)认识单位“1”。
师:同学们,我们利用那么多方式表示出来了1/4,那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表示的过程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板书: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分的东西不一样。
师:我们刚才是把哪些东西平均分的?
生:一张正方形纸、1分米长的线段、4个苹果、8只熊猫
师:象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4个苹果、8只熊猫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同学们请看,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因为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和自然数1不同,所以要加引号)
师:单位“1”到底指哪些?
生: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
师:很好,那么一个物体除了一个正方形外,还可以是什么?
生:一个苹果,一个面包......
师: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什么?
生:xxx
师:一些物体还可以是什么?
生:3只老虎、4个面包、8个人......
单位“1”很奇妙,它可以表示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也可以表示全校同学,还可以……。它可以表示很大很大,大到宇宙万物;也可以表示很小很小,小到一粒微尘。
(4)、揭示分数的概念
1、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可以用单位“1”表示,那么刚才在表示1/4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把谁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生:把单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1/4表示。
师:剩下的部分,用哪个数表示呢?
生:3/4
师:3/4表示什么呢?
生:把单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3/4表示.师:如果老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表示其中的7份,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7/12
师:像这样的分数,你还能说出来吗?
学生说:2/63/5…..并说出表示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分数,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小组交流。
指名说(多找几个学生说)。
揭示概念(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5、强化理解概念
①、齐读概念
②谁能说说下面分数的含义?(课件出示练习)
6、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有的是4、有的是12、有的是6等,分母表示什么呢?
生: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
师:分子表示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数中有计数单位个、
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请任意说出一个分数考考你的同桌,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五、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看谁最善于动脑思考。老师手中有九个糖果,现在我要把这些糖果分给我们班的同学,谁想要?有要求:我说分数,你来拿糖,说对了才能把糖果拿走,谁想来?(学生上台拿,并及时鼓励)
师:请拿走这些糖果的三分之一,说一说你是怎样拿的?她拿的对不对?还剩几颗?(六颗),再请一个同学,请你拿走剩下糖果的三分之一,(两颗),咦,为什么都是三分之一 ,而俩人拿的糖果不一样多呢?(生:因为总数不一样。)
师:虽然取的份数相同,但单位“1”不同,得到的数量也不相同。
师:还剩4颗,谁还想要?请你拿走二分之一,她拿走了几颗?(2颗),为什么他拿走的是三分之一,而他拿走的是二分之一,却都是2颗呢?(生:单位“1”不同)师:也就是说单位“1”不同,分成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数量也可能是相同的。
师:最后还剩下2颗,老师这里不仅仅只有两颗,还有很多,老师要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两颗糖果是老师现在所有糖果的九分之一,请问,老师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糖果?
师:同学们玩完了这个游戏,是不是轻松多了,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有没有信心全部通过?出示题目。
2、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 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 .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 ”表示。
3 .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 .理解单位“1 ”。
3 .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四、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 它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3 .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课件
说说每个图下面的分数是:
(1)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2、小组共同合作交流
1.出示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结合小组汇报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 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 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4 个苹果、6 只熊猫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 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3、(1) 概括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板书。
板书: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4、巩固练习
课本62页做一做,填在书上,学生汇报
5.学习分数单位。
(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它们都有计数单位,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能举出例子。
(2)说一说课本62页做一做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分数单位与哪个数有关?
让学生观察分数单位,从中发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总结
1、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把这堂课上学习的知识看做单位“1”,请你估一估,你学到了这些知识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 平均分 若干份(一份)
一些物体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对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单位“1”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进行了微调,将原先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项内容调整为比较符合认知习惯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用单位‘1’表示”。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六、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孩子们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
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 若干份 一份或者几份 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同学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笼统、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策: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动脑考虑,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同学考虑。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同学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发明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 教学“试一试”
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和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各图中的涂色局部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先让同学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3.做练习六的第3题
照样子说说题中每个分数的意义。
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4. 做练习六的第4题
先让同学看图指一指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再让同学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各分数。然后让同学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5. 做练习六的第5题
同学独立完成后,说说所填写的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分数都是把12枝铅笔看作单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第二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分数意义的归纳鼓励同学用自身的语言说出,切实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实质。使同学建构的过程得以凸显,内化的知识得到外显。特别是“若干”一词,扣得很有价值,让同学做到了真正理解,使同学在新情景中实现迁移,举一反三。
授后小记
早在三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本课主要让同学弄清“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2、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同学的练习中,“‘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的分数意义”一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个别同学仍有一定困难。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
2、以2/1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5—46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习题如下:
(1)7/1、9/2、5/3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①小陈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②小青的妈妈买了一盒饼干,里面有12块,每块是这盒饼干的()
③12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自我检测。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
1、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完成。习题如下:
(1)填空。
①把15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这些草莓的()。
②72里面有()个71、154里面有()个151。
(2)小佳计划7天看完《米老鼠学数学》这本书,平均每天要看全书的几分之几?5天能看全书的几分之几?
2、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教师抽查2—3个小组发言并评价。
4、教师归纳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3、4、5、6、7题。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一个整体→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哪?
生:
师:谁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说师板书。
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师量时要认真观察,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后测量时不够一米了)
师:(出示情景图)其实古人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他们用打了结的绳子来测量石头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表示一个单位长度。发现这块石头长3段多一点。这时旁边记录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哪?
2、(出示一个西红柿图:)同学们,把1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分得一个完整的西红柿吗?
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想准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了。(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
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得
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齐读)
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生:………
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数的意义是: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一遍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出示图)
四、巩固训练大闯关(看谁反应快、回答得对):
(出示练习题见课件)
1、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一1、2、3题。
五、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分数也就是分数的意义,还知道分数单位及单位“1”的概念,整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太棒,就请大家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呢!今后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究。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3.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分数的含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2.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5.先特殊后一般,通过改写假分数,教学带分数。
6.优化小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教学。
7.理解分数的性质并进行通分和约分。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来源与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法、讲解分析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合作探索,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创造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如果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第2题,观察直线上是把哪个部分看作“1”的?直线上表示是怎样想的?
引导:分数也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这里从0起到1是1个单位,同样地从1到2也是1个单位,这1个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让学生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三、巧妙联系,深化理解
1.做练习八的第1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2.做练习第2、3、4题。
第2题先读出每个分数,再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第3题让学生填,交流时说说是怎样填的。
第4题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四、全可总结,延伸拓展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十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米尺是用来干什么的?老师用米尺量自己的身高,看清楚,老师的身高能用整米数表示吗?
2、再举个例子,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个数,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吗?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分数。
今天,就在原来学习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动手感知
(一)1、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说出几个分数吗?
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好多材料,这是一个饼,一个长方形,一段绳子,你能不能从这里面选出一样,表示出1/2,会吗?(学生动手操作)
2、汇报
(1)你是怎么分的?怎么得到1/2这个分数的?1/2是多大呢?
师强调: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饼(长方形、绳子)的1/2。
(2)继续汇报
(3)除了这三种材料,你还能另选一种表示出1/2吗?
3、好,刚才有的同学分的是绳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为什么都得到1/2呢?
师:都是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原来的哪个东西的?
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生:有的分的是,有的分的是,有的分的是,平均分的对象不同。
(二)1、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另外一些学习材料,这是什么?你能表示出4只桃子的1/2吗?
还大家准备了小正方体、水彩笔,请你从这些东西中任选一样表示出它的1/2,小组内一起完成。
2、汇报
(1)先请分苹果的小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怎么得到1/2这个分数的?
师:4个苹果,当然先要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几个苹果?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2)分小正方体的小组汇报。
个小正方体是这个小正方体的1/2。
(3)分水彩笔
12枝,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要得到1/2,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枝,一份就是这12枝的。
(三)小结
通过刚才的平均分,我们都能得到1/2,为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揭示:平均分)
师: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两份,都表示这样的,所以用1/2来表示。不同点是什么?
(四)1、师:有的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1/2这个分数,假如老师要你得到3/4这个分数,你们会不会?请你们从材料中随便选一样物体也行,选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行,分一分,表示出3/4。
2、汇报
(1)我们先请分一样物体的来发言,你是怎么得到3/4这个分数的?
(2)再请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得到3/4的来说一说。
3、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得到了3/4,为什么它们都能得到3/4呢?有什么共同点?
(五)1/(1)、刚才我们平均分了许多物体,你能给这些物体分分类吗?分成哪几类?
(2)一张饼、一个长方形、一根绳子等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像4个苹果、8个小正方体、一盒水彩笔,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也能用自然数“1”来表示,当然要加双引号,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单位“1”。
(3)单位”1“可以表示一张饼、一个长方形、一根绳子等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比如说:。
2、你联系实际想想看,你能举出一些单位“1”的例子来吗?
(六)1、下面呢,老师不要你具体动手去分了,你脑子里想一个分数,然后确定一个单位”“”“1
比如说:老师想一个分数9/10,确定一个单位“1”,把1米长的线段看作单位“1”,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9份,就是9/10,你们会吗?说给同桌听听看。
2、汇报
你想的是哪个分数?把什么看成单位“1”?
3、总结
(1)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说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得到了好多分数,那么平均分的份数呢?可以是份、份等等,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2)你怎么知道若干份这个词的?若干份是什么意思?
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3)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同桌相互说)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来定义这个概念的?
(4)看书81页学生读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
这段话里,你认为哪几个词比较重要?
三、1、做练习
汇报
2、做一些操作性的小练习
信封里有一些小纸片,有红的,有白的,红色的小纸片几张?白色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令正确的操作和表示,行吗?
(1)拿出六张纸片,要求红的是所有纸片饿1/6,你是怎么拿的?
(2)拿出六张纸片,要求横的是所有纸片的2/3
(3)任意拿出纸片,只要表示3/5这个分数。
还有没有跟他们都不一样的?
(4)拿出三张纸片,要求它是所有纸片的1/4。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5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分数单位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分子、分母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进一步学会读写分数。
2、通过分数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电脑软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纸、围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1、出示分数,它们是什么数?
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么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得多少?
(2)请两组同学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多少厘米?
(3)请一位同学量一量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
(得到的结果都不是整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概念:
1、理解单位1的概念
(1)出示一块蛋糕:它可以用1来表示。
(2)出示一个正方形:它可以用1来表示吗?为什么?
(3)出示一条线段:它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
小结:一块蛋糕,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都是一个物体,都可以用1表示。
(4)出示四个苹果:这是几个苹果?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
用圆圈把四个苹果圈起:现在可以用1来表示这些苹果吗?为什么?
(5)把这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行吗?为什么?
(6)我们全班同学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一组同学呢?
(7)你能举出一些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的例子吗?
小结: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1很特殊,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单位1的?能举出例子吗?
2、理解分数意义:
(1)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把正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它的三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3)
这条线段怎么表示它的呢?这一段是几分之几?有几个这样的?
(4)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只苹果?每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成单位1?
(5)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6)把6只熊猫来平均分,有几种分法?同桌讨论一下,并告诉大家,你分的每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每份是几只熊猫?
(7)每人拿出围棋子8颗,把它平均分,你想怎么分?
请大家观察,刚才这些分数都是怎么得到的?能自己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吗?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练习:练习十八13
3、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请你回忆一下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分母5表示什么意义?看到分母你就知道什么?分子3呢?
小结:在分数里表示把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分子。
4、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
自然数有单位,每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因此自然数的单位是几?分数也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所以分数也有分数单位,比如:是由3个组成,就是它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想一想,的分数单位是几?为什么?的分数单位呢?
你能概括一下分数单位的意义吗?
小结:在分数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练习:
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学习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直线上相应的这一点应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这一点用来表示,为什么?这一点用来表示,为什么?同样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为什么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相同?
三、看书质疑:
今天学习的是课本p84p86的内容,请把p86的做一做练习一下,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四、综合练习:
(一)判断:
1、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二)口答:
1、把一条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把什么看作单位1?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3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看作1?各题中的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一袋大米,吃了它的
3、一本书30页,小华已看了总数的
(四)填空:
5个是()是()个
是3个()()个是是()个()
(五)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六)下图中阴影部分各占全图的几分之几?(备用)
五、作业:
【分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教案09-08
《分数的意义》教案06-20
分数的意义教案08-26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10-27
《分数的意义》教案10-13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0
《分数的意义》教案模板05-26
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11-09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08-23
分数的意义教案模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