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唐 温庭筠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时间:2021-10-16 13:09:56 赏析 我要投稿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唐 温庭筠)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唐]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注释:

  【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玉楼:华丽的楼阁,是对楼的美称。

  【3】袅娜:轻柔细长的样子。

  【4】春无力:即春风无力,用以形容春风柔软。

  【5】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吴本《花间集》作“凄凄”。

  【6】画罗:此当指有画饰的罗帐,或指灯罩。

  【7】金翡翠:即画罗上金色的翡翠鸟。

  【8】香烛:指精美的蜡烛或掺有香料的蜡烛,亦是对烛的美称。

  【9】销成泪:蜡烛燃烧后垂下的蜡滴比作眼泪。

  【10】子规:鸟名,即杜鹃,叫声凄绝,据说啼时流血不止。

  【11】绿窗:绿色纱窗,借指女子居室。

  作品赏析:

  此首写怀人,亦加倍深刻。首句即说明相忆之切,虚笼全篇。每当玉楼有月之时,总念及远人不归,今见柳丝,更添伤感。以人之思极无力,故觉柳丝摇漾亦无力也。「门外」两句,忆及当时分别之情景,宛然在目。换头,又入今情。绣帏深掩,香烛成泪,较相忆无力,更深更苦。看末,以相忆难成梦作结。窗外残春景象,不堪视听;窗内残梦迷离,尤难排遣。通体景真情真,浑厚流转。

  这首《菩萨蛮》词,写女子与情人别离后在玉楼苦于思忆而梦魂颠倒的情景,全词围绕“长相忆”三字展开。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歌主人公的身份。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即将全词笼罩在一片离情别绪的氛围之中。柳丝袅娜,正是暮春时节,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并且在明月朗照之下,景象非常清幽。春风沉醉,这应是春情生发的大好辰光,此景是思妇所见,却教她顿生悔恨之情。“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反衬了主人公相思之久且深,暗示思妇的痛苦不堪、心神恍惚而无可奈何的情态。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三四句进一步叙述当日送行场面,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声色的'结合,加重了离别的氛围。这应是思妇长久思忆而神魂飘荡中出现的梦境,是思忆当初送别情节在梦境中的再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最是离人梦绕魂牵、永不会忘却的。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过片写眼前事,从室外移至室内,写玉楼中的长夜思念: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这是一个环境幽美.陈设富丽的地方,可“泪”字却已暗示出了女主人公生活中的不幸,而一个“销”字尤见漫漫长夜思妇难眠之孤寂。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最后一句转写梦,似乎矛盾,然矛盾中自有道理。或许在空楼相忆时的词中人本已入梦,并梦见了当时送别的情景,这样更能体现相忆之久。以景铺叙,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此句以“花落子规啼”的凄迷景色,映衬人在梦中的痛苦情怀。

  综观全词,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门外”两句为梦中幻景,“画罗”两句为梦时衬景,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兼有幽深、精绝之美。全词描绘了远离人的悠悠行远,闺中人的脉脉多情,无论是“玉楼明月”的幽寂,“柳丝袅娜”的清柔,“画罗金翡翠”的凄迷,还是“花落子规啼”的哀艳,皆是闲闲流转,景真情真,一派自然,读来意味深长。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唐 温庭筠)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相关文章: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原文及赏析10-15

玉台观(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1-22

出塞(唐 王昌龄)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1-23

清明(唐 杜牧)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8

遣忧(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5

箜篌谣(唐 李白)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6

雪(唐 罗隐)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1-26

江南曲(唐 李益)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1-25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