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榴花》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12-05 23:00:24 春莲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庆清朝·榴花》原文及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古诗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庆清朝·榴花》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庆清朝·榴花

  朝代:宋代

  作者:王沂孙

  原文: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赏析

  王沂孙的艺术风格特长在于咏物。他借用前人诗句,略加点染,榴花风貌就历历在目。把哀感也融入新鲜的审美感中。全词表意清楚,用古事和前人词诗,能消弥其于无痕,这种艺术写法,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起笔之处就点出了榴花,并说从苏轼、王安石咏柳花诗词后,便没有续响,任榴花自开自落,年年辜负了夏日熏风。玉局指苏轼。苏轼曾因反“新政”反被贬至海南岛。微宗即位后,他遇赦而还。后被任为提举玉局观,因而后人或称之为苏玉局。他的《贺新凉·夏景》后片,就是写榴花的:“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另一首《南歌子·暮春》,气象更为宏美,词是:“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莫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金陵”是指王安石,因其晚年家住金陵而称之。《王直方诗话》有句云“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谓翰林苑有一枝石榴,叶长而花独一。这段讲述自从苏、王二人赋咏榴花诗词后,后来再无续响,花自落水空流,夏日熏风皆辜负。但是王沂孙感到诗词家久没有这样的描写了,让石榴花寂寞冷落,辜负了初夏时光。这三句既点出了榴花,又已有今昔盛衰哀感。

  “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朱熹《榴花》诗云:“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村。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坠萼”、“飞红”意谓盛后将谢光景,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这里暗用唐人万楚《五日观妓》“裙红妒杀石榴花”句意。红裙即石榴裙,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日照石榴裙。”这样就点出石榴花来,并讲它可以同石榴裙媲美。由昔及今,由他人及己,续写对榴花的欣赏。说:“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笔力顿挫,反衬石榴花之好。温庭筠《海榴》诗:“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这里一反温氏之诗意。这里用缃彩花树作比。六朝唐宋立日春剪彩为花,曾有诗云:“白雪剪花朱蜡蒂”。词人认为榴花艳似舞裙,更不须用剪缃彩作的假花相比。

  “谁家旧家殿阁”之下由一般榴花突然写到旧时宫殿榴花,他却是据唐朝故事写的。《洪氏杂俎》说杨贵妃曾在骊山遍种石榴。“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借唐玄宗去蜀,贵妃马嵬自缢事,而暗喻宋王朝德佑之难后亡国之事。王沂孙身历亡国情境,借古今兴亡国辙迹,这几句话是假借石榴话古,实则伤今。“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典出《西阳杂俎·支诺皋下》。唐玄宗天宝年间,有处士崔玄者在洛阳居住。有一个叫阿措的女郎告诉他:“各位女伴都住在花囿中,每次都被恶风所挠。崔玄依其言,在苑中立了一个朱幡。在东风振地时,苑中繁花无损。石阿措即安石榴。众女伴都是花精。词引入此故事,是说而今却再无花工设幡来护惜石榴。

  “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由宫中榴花转写山中榴花。这二句,是融化韩愈《榴花》诗“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的诗意,诗中有很浓的山野情趣。写榴花花开花落,无仕女到山里看花。从而赋予榴花以清新洒脱的品格。“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三句作结,借“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意,反映了榴花的自然美,不因西风而减,反胜过“五月榴花照眼明”时,表现词人欣赏榴花并不在于一片繁红。结尾从榴花由盛转凋着眼这就和上阕“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何须拟,蜡珠作蒂,湘彩成丛”等句,互相照应,这里自有一种高贵的品格蕴含其中,歌咏了亡国后逸人高士的高贵品质。

  这首咏榴花的词,王沂孙自然流露的是对榴花的鉴赏。词中正面描绘很少,而是用前人咏榴花的诗词和种榴故事来烘托出榴花的美。

  鉴赏

  王沂孙的这首《庆清朝·榴花》咏物词描绘了五月榴花盛开时的璀璨景观,深表了作者爱花喜花的怜惜之情。在表现手法上,组织了大量前人榴花诗词的典故佳句入词而不显痕迹,达到水中撒盐的融和状态,在咏物词中堪称上乘之作。

  这首词的上下片并无明显界限,叙事、用典、描绘、抒情熔于一炉,依次写盼花、见花、护花、落花四个场面,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结构谨严。

  上片前三句先曲折写出词人热盼榴花盛开。“玉局”是宋代祭祠官玉局观提举的简称,苏轼曾任此官,后人遂把苏轼称为“苏玉局”。“歌残”之意为,苏轼曾为石榴撰写词章尽力赞美它,但可惜现在人们却不大写有关石榴的作品了。苏轼曾作《南歌子·暮春》,写观石榴时的喧闹场面:“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唯见石榴新蕊一枝开。”“金陵”指的是南朝诸多文人,他们曾写出一批著名的石榴诗。如梁孝元帝的《赋得石榴》诗:“燃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栽”等,皆为名句。梁、沈约的《咏山榴》有“停采久弥鲜,含华岂期实。”须知石榴只是汉使张骞从西域得其种而归,故引起了汉以后文人的极大兴趣,纷纷写诗作赋吟咏它。尤其在晋以后的南朝,更出现了大量石榴诗赋,故“金陵”便代指南朝文人。“句绝”意同“歌残”,是说这类作品现在很少见到了。“年年”句说,由于文人现在很少创作与石榴有关的作品,岂不辜负了那能吹绽石榴花的和煦春风。前三句就是这样以现在缺少石榴诗词,辜负了春风的一番好意这样的婉转说法,说出春风骀荡,可不见石榴花迅捷开放的遗憾,表现出作者对石榴花开的深切期待。

  “西邻”以下直至上片结束,均叙见花。“西邻”两句从字面上看,只写词人有位窈窕多姿的邻居姑娘,因她身着艳服,故惹得榴花穿窗入户,同她竞相争美。然词中暗用的典故则是李白的《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其中有“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等名句。自李白以后,文人墨客凡咏石榴即喜着一邻女,即本于此。“前度”两句,又从回忆的角度,说自己历年来观赏榴花,色红均如燃火,今年当不例外,也一定是红如彤霞一般。古人咏榴,喜极摹其红艳。如杜牧的《山石榴》诗:“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有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唐人施肩吾《山石榴花》诗中的“深色胭脂碎剪红”,唐人子兰《千叶石榴花》中的“一朵花开千叶红”,元人张弘范《榴花》中的“游蜂错认枝头火”等均是。“何须拟”三句写既然有如此美艳的红花可供观赏,那么石榴花的密黄色的蒂萼部分也就不值得细细品玩了。“拟”原意是打算,这里可引申为“看”。“蜡珠”是用黄蜡的颜色形状喻为榴花花蒂。“湘彩”指浅黄色的光色。这三句是用对比映衬的手法续写榴花如萦火浮霞。至此,词人描绘了所见榴花盛开时的壮观。

  下片“谁在”以下五句先写护花。前三句借杨贵妃于骊山宫殿遍植榴树的典故,写自她死后,人们已很少再能见到那里的榴花了。这是慨叹现时种榴风气已大减,远不如前朝之盛。既与上片前三句呼应,又同下面两句衔接。因而他命花工用装饰物“朱旛”系在榴花下,表示爱怜之意。由于花多,自然要费去许多功夫。但因惜花心重,故仍然不废。“朱旛”即“旛胜”,唐宋时立春日,用纸、绢剪成旌旗、燕蝶、金钱等形状,挂在花下作装饰用,以表示怜花之意。故词人着“护取”两字。“颠倒”以下五句,写落花场面。词人虽然惜花万分,但榴花终究还要落,然而他面对残花依然不减半点兴味。“颠倒”两句,化用朱熹诗:“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诗中“可怜”为“可爱”之意。既无车马之喧,正好让词人再细细观赏一番。故虽西风起而“尚余数点”,在满怀情意的词人看来,似乎比春盛时还要浓艳。这虽然只是主观感受,但确实把内心的无限喜爱之情映托而出,读者对词人的这腔痴情想来也不会去讥笑他,而只能是予以默认。

  总的说来,这首咏榴词虽然隐含了众多的典故,然而其本身格局自有定规,感情脉络十分清晰,文势笔力犹能呵成一气,虽借他人文墨而不落痕迹,这在南宋后期只是崇尚“七宝楼台”式的堆砌典故的众多咏物词作中,尚不失为佳作之一。

  词牌介绍

  【庆清朝】

  词牌名,一作《庆清朝慢》。双调九十七字,平韵格。

  作者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庆清朝·榴花》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庆清朝慢·踏青》原文、翻译及赏析11-28

庆清朝·禁幄低张原文及赏析10-27

榴花题榴花原文及赏析09-09

庆庵寺桃花原文及赏析09-13

庆州败原文及赏析10-14

庆庵寺桃花原文及赏析(合集)11-13

庆全庵桃花原文及赏析04-21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原文及赏析07-28

慧庆寺玉兰记原文、注释及赏析10-18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原文及翻译赏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