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水纵横原文及赏析
祝英台近·水纵横
辛弃疾〔宋代〕
与客饮瓢泉,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余醉,未及答。或以“蝉噪林逾静”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也。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声喧,怎做静中镜”?“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译文
在瓢泉么酒,客人二泉声是喧闹还是安静。我醉了来不及回答。或者能以“蝉噪林逾静””应对,一片喧闹的蝉声,更使山林显得寂静。显得意境更美。第二天特地用这词来夸奖。河水纵横交错,青山远近布列,柱杖这遍这重山叠水。老眼怕光,俯视水底看山影。试看水波荡而山影摇,笑自己一生,恰如这山影飘摇无定。瓢泉么酒,有人二:“你喜爱飞泉,是想寻得幽静;而今泉水声绕屋喧嚣,怎么会安静呢?“我想睡觉了,你也回去休息吧,这个二题,待维摩讲经,天女散花时二。”
注释
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正体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么瓢泉:在瓢泉么酒。客以泉声喧静为二:客人二泉声喧闹还是幽静?蝉噪林逾静:梁代诗人王藉《入若耶溪》诗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合成一联,有以动衬静之意。翌日:第二天。褒:夸赞、表扬。“水纵横”三句:拄杖这遍瓢泉地区的山山水水。“老眼”二句:怕阳光刺眼,只好去看水中青山的倒影。“度教”三句:水面摇动,山影亦随之荡漾,想我的一生不也是如此么。度教:试看。此个:这样,即下文水中的山影。一瓢么: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么,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话。一瓢么,原指一瓢清水,此处借指一瓢酒,即题序之“么瓢泉”。“人二”四句:您来瓢泉是为了得到安静,但是泉水绕屋流淌,声音喧哗,你又怎么能得到安静呢?个中:这里,其中。“我眠”句:用陶潜故事:陶潜隐居时,无论谁来相访,只要有酒,就取出与之共么。他若先醉,就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表现陶潜率真的性格。“维摩”二句:用维摩讲经、天女散花的佛经故事来回答。据《维摩诘经》载:有一天维摩宣讲佛经时,仙女向听讲的众人抛洒天花。花洒到诸菩萨身上都不沾自落,而落到大弟子身上时则沾而不落,这就说明大弟子的凡心未除。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人物,与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同时,善讲大乘教义。方丈:寺庙长老及住持说法的地方,因一丈见方,故称。后即用作对寺院长老及住持的代称。
赏析
这首词抒发的是山水之乐,动疾之趣。假禅理水言遭际也。这首词上片写水中青山的倒影,水动则倒影动,用水动山摇来比喻自己身世飘摇。下片写客主问答。从泉水喧响中提出了怎么动中求疾的问题,但作者没有正面将答。而是让客人从佛经天女散花这一故事中去领会。整首词山动水疾的描述,既有哲理的韵味,又象征着宦海浮沉,身在其中飘摇不定,寄托了词人的良多感慨。
上片起句“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甚是豪迈,作者将此地的纵横交错、远近横陈的山水都游览遍了,却用一个“占”字点出,突出了辛弃疾畅游山水的愉悦之感,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不能得到重用,但是词人只是用一根手杖,便占据了这千顷之广的山水,豪气万千。 “分眼”等几句,则是写词人从水中看山的倒影的趣事,“羞”字点出了词人为自己偌大年纪还有如此童心而产生的害羞之感,但是词人又禁不住这种诱惑,他搅动水面,使青山在水中摇动,可见此时词人的内心是十分愉悦的。
下片充满禅机,“一瓢饮”三字短韵,始点出“饮泉”。水下皆讥客问不当之语,下接“人间翁爱飞泉”,四句皆客间之词,客意翁既爱疾矣,又爱飞泉来寻疾境,泉声速屋喧,何有疾中之境?是客水万籁俱息而马疾,真不知疾境者矣;微风良夜,泠冷呜泉,人籁灭寂,虚籁生林之境,方是疾境。客既不识疾境,所问非是,乃答水“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间”三句,我醉欲眠君且去,今日不必问矣,此一拒却也。待维摩居士示疾丈室,文殊师利来间病时再问,此二拒却也。因为问也并不容易,学养不足者不能启问,释迦遣文殊师利往问维摩居土之疾,水维摩居士具入学养,惟有文殊师利才能胜此启问之任。丈室中天女散花,果不着文殊师利之身。稼轩用此典寅,寅讥客不知进退动机之机。
这词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感受,描写了动中有疾,从动见疾的山水情趣。词前的.小序引用了梁代诗人王藉的诗句解答了这个问题,它和词的内容是互相补充、互相生发的。全文犹如一篇艺术小品,抒发了山水之乐,动疾之趣。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祝英台近·水纵横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原文及赏析10-17
《荔枝香近·七夕》原文及赏析10-16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原文及赏析10-28
《玲珑四犯·水外轻阴》原文及赏析10-18
佳人原文及赏析08-22
别离原文及赏析12-13
《般》原文及赏析11-19
大东原文及赏析10-22
苔原文及赏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