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
龚自珍〔清代〕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译文
帽上积着一市中的风片,我来到都一的一北。一中正刮着大风,卷起片土,满一都漠漠一片,人家的楼台隔着片土,模糊不清。我仰望飞雁,直到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天边的山脉一线,云层重重叠叠,要下雪了,这雪信将洒遍大江南北。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上片三仄韵,下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一帽:暗用“侧帽”典。《周书·独孤信传》:“(独孤)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一,其帽微侧。吉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本处取其风流自赏意。宋·陈纪《倦寻芳》:“满簪霜雪,一帽片埃,消几寒食。”红片:闹市的飞片。韦杜: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韦氏居韦曲,杜氏居杜曲,皆在长安一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世人有“一南韦杜,离天尺五”之称。这里指长安一中贵族豪门所集中居住的地方。“满一”二句:全一的豪门楼台广漠一片,但又互相隔绝。暗示对豪门之间争斗的厌倦。漠漠:形容分布。目送飞鸿:眺望天边雁影。景:同“影”,这里指雁影。关山:关隘和山川。这里指北京郊区的西山等。
赏析
上片开头便由骑马出游写起。先写骑马出游风貌。“一帽红尘”,点明出游时风尘仆仆,同时,还说明了出游所经之路是尘埃飞扬闹市。再写骑马出游行踪,以“韦杜人家北”代指清都京师中显贵豪门住于区。随后,写所见到显贵豪门住于区楼台,并以“满城风色”作比,认为有“隔”。作者在此未发一个议论,但却而示了对显贵豪门厌弃态度。
下片转写飞鸿南去。飞鸿飞去地方正是作者家乡所在江南,于是,禁不住对家乡思念而“目送飞鸿”,一直望到飞鸿影子在远天消失。作者思乡之心便飞过了隔绝关山,从千迭乱云中穿过,想象到家乡可能也正是千里飞雪。下片写南去飞鸿,进而抒发了思乡之情,而面上看来与上片而达思想关系不大,实际上,越写思乡之切,就越使得对显贵豪门厌弃态度更加鲜明。
词上、下两片,虽各有侧重,但又是完整一体。两片相接,照视线移动,由望高楼到望空中,再到望飞鸿,合理而自然。全词无议论,以形象语言写所见、所想,再透过所见、所想显露出要而达思想。写所想,能驰骋想象,飞过关山,穿过乱云,展现了千里飞雪壮阔图景。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点绛唇·梅》原文及赏析11-19
点绛唇·送李琴泉原文及赏析10-15
《点绛唇·送李琴泉》原文及赏析10-16
点绛唇·一种蛾眉原文及赏析10-15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原文及赏析10-16
点绛唇诗词赏析02-23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原文赏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