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注释赏析

时间:2024-08-07 19:36:41 赛赛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注释赏析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写重阳节挂茱萸香坠儿的习俗抒发主人公的愁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注释赏析,欢迎阅读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注释:

  ①这首词据《历代诗余》注:“单调,五十一字,止李煜一首,不分前后段,存以备体。”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中也说它:“既不分段,亦不类本调,而他调亦无有似此填者。”而依《词律拾遗》则作“补调”,其注曰:“此词不分前后迭,疑有脱误。叶本(叶申芗《天籁轩词谱》)于‘处’字分段。”依此说。

  ②冉(rǎn)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时光。

  ③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这里指飘落的枯叶。

  ④重阳:节日名。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魏晋以后,习俗为这一天登高游宴。

  ⑤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榭(xiè):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

  ⑥茱(zhū)萸(yú):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香坠:装有香料的坠子。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⑦紫菊气飘庭户: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

  ⑧笼:笼罩。

  ⑨雝(yōng)雝:雝,同鈤,鸟的和鸣声。咽寒声:咽,呜咽。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

  ⑩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赏析: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内容,但是在这首词里,它的表现更为自然婉致。李煜词多有以情见景的写法,但这首词他用的却是以景见情的方式。整首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都是在营造氛围,只是到了最后才点明主旨。这种写法铺垫充分、自然流畅,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这种笔法在写景抒情时当为借鉴。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见景之嫌,所以整词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译文

  留不住的秋光慢慢在消逝,满阶的红叶落入暮色中。重阳节又要到来了,登临高台和水榭远望,到处遍挂茱萸香坠。

  庭院中飘溢着紫菊的香味,烟笼细雨。嗈嗈鸣叫的新雁呜咽着凄寒之声,愁恨年年如此相似。

  创作背景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后期的作品。根据词意,此词当是李煜亡国被俘作囚虏后改封陇西公时的秋天所作。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注释赏析】相关文章: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原文及赏析07-31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原文及赏析【热】10-31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1-02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赏析07-27

《谢公亭》赏析07-12

谢赐珍珠原文及赏析10-2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23

清平乐·秋光烛地原文及赏析09-08

清平乐·秋光烛地原文及赏析[精选]02-09

玉烛新·白海棠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