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词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4-08-16 08:27:07 林惜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夜词原文及赏析

  《秋夜词》是南宋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两句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后两句诗人紧承前语,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秋夜词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秋夜词原文

  作者:谢翱

  朝代:宋朝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译文

  座座山峰愁情不断,株株树木遗恨无限。

  请隔断这秋月的光辉,宋朝的遗民与新贵们不共戴天。

  注释

  山外山:山外之“山”,暗喻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

  树边树:同山外山一样暗指。

  隔断:隔绝、遮断。

  秋月:此处借之表达愿望,代指外边的世界。

  赏析:

  此诗前两句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后两句诗人紧承前语,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全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生动质朴的比喻,率直地表示亡国之恨,字字咬牙,句句切齿,有颠倒乾坤,截断众流之气魄。

  第一、二句作者为了表现胸中的“愁和“恨”,不是采取怒发冲冠式的直接表露,而是借物寓怀,以一种环境衬托的比喻手法,巧妙地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这里的“山”“树”,不仅指自然的“山”“树”,更寓意元兵占领的一片浑浊世界。山、树本可使人赏心悦目,然而在亡国遗民眼中,只能勾起无限的愁和恨。

  第三、四句紧承一、二句,诗人设想,如果眼前的山和树能够隔断秋月的光明,照我就不照他,照他就不照我,使我和他“不共一处”。这样以含蓄的手法,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诗人虽未明言同谁“不共一处”,不过,从诗人所写“无处堪挥泪”(《书文山卷后》),“我愁无地可耕渔”(见《宋遗民录》)等句,则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灭宋的元代统治者,使诗人陷入“无处”“无地”的厄运,所以诗人在月色如银的秋夜,迸发出的愁恨,不能仅仅看作是个人的恩怨。确切地说,全诗乃是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誓欲隔断明亮的秋月,虽然想隔断秋月的光明,事实上却是不可能的,但诗人不愿与元代新贵们“共一处”,其态度之坚决,气节之坚贞,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前人评谢翱诗曰:“所作歌诗,其称小,其指大,其辞隐,其意显,有风人之余,类唐人之卓卓者。”(《谢翱传》)此诗即可见诗人风格之一斑。

  创作背景

  谢翱生当南宋末年,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元兵破宋时,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任谘议参军。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谢翱隐姓埋名,漫游东南,不时抒发持志不屈、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高尚的气节。《秋夜词》就作于此时,是这种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作者简介

  谢翱(1249—1295年),南宋长溪(今福建露浦)人,字皋羽,号晞发子。做过小官,家里很有钱。元兵南侵时,文天祥号召各地起义,他散去家财,招募乡兵,参加文天祥的军队,担任谘议参军之职。南宋亡后,隐居桐庐严子陵钓鱼台。著有《晞发集》《天地间集》等。

【秋夜词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秋夜原文及赏析12-17

秋夜原文赏析12-17

秋夜原文及赏析03-06

秋夜雨·秋夜原文、赏析08-09

秋夜原文及赏析【实用】03-01

秋夜原文赏析(集合)12-17

秋夜曲原文及赏析03-06

秋夜长原文及赏析09-13

秋夜原文赏析[必备]12-17

(优秀)秋夜原文赏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