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原文赏析

时间:2022-02-23 10:54:45 赏析 我要投稿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原文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拼音解读

  shí liù zì lìng

  shān,kuài mǎ jiā biān wèi xià ān 。jīng huí shǒu,lí tiān sān chǐ sān 。

  shān,dǎo hǎi fān jiāng juàn jù lán 。bēn téng jí,wàn mǎ zhàn yóu hān 。

  shān,cì pò qīng tiān è wèi cán 。tiān yù duò,lài yǐ zhǔ qí j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诗词赏析:

  闲来无事,翻开毛泽东诗词,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六字令三首》,读这首诗,仿佛又看到了丛山竣岭之中,一支武器低劣、饥累疲劳的军队,面对数十倍敌军的前堵后追,上有飞机扫射、下有江河拦路的千难万险,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在近二年的时间中,征途万里,披荆斩棘,攻关克难,终于突出重围…………

  而这支军队的统帅,在颠簸的鞍马倥偬之中,依然如闲庭信步,不时抒扬着他那蔑视一切困难的人格意志,以其豪迈的气概,吟诵出雄视千古的宏伟诗篇。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末残。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的这首十六字令,写与1934年———1935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这首词的构思取材于一首民谣,对此,从这首诗的“注”中可知。

  据记:在黎平、榕江、台江、剑河交界地有一首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词中,“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取材于《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

  与民谣刚好相反,毛泽东经过此处,没有低头,也没有下鞍。而是“快马加鞭未下鞍”,以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策马扬鞭,奔腾而下。再回首,山与天之间如此之近,近到可以量出距离———三尺三。这神来之笔,彰显一代伟人的'豪迈。而“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则有一种立于天地之间的气势,堪称顶天立地的征服者。

  体裁沿革

  十六字令,起源于唐代,当为湘中民间乐曲。现存最早用此调填的词是宋代蔡伸之作。宋人袁去华词首句一字句,两首为“归”,因改调名为“归字谣”。元人周玉晨将此调改名为“十六字令”。周词首句为三字句,乃误。其实“苍梧谣”名在前,后称“归字谣”。

  此调原本只一体,为首句单字起式并押平韵者,后来在传抄中断句失误,因错就错,衍生出“三字起”新格式。即如《钦定词谱》所言,《词统》及《草堂别集》收录周玉晨词“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把“眠”字误为为“明”字,可能是觉得此字单句,不合韵,便重新断句,以‘明月影’三字起句,以讹传讹,后来便出现三字句起式之另体。曹贞吉《苍梧谣》,便按周玉晨词的讹传体所填写,并名《苍梧谣》。《填词名解》卷一言:“《十六字令》有二体,以字数也。其单起者又名《苍梧谣》。”另有清代黄德贞词名《花娇女》。

  格律说明

  “十六字令”为单调小令,通篇四句,按字数排序为:“一。七。三,五。”结构布局上的突出特征是长短句交错,反差较大。

  开首单字成句,领起全篇。首字押平声韵,一开始便定下全篇韵味,平稳又扎实。第二句为“仄起平收式”七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较为特殊,第一字不拘平仄,第三字须保持平声不变。按七律规则,“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不能变。否则便称作“犯孤平”大忌。词中虽无“孤平”之说,但词家沿袭诗律,第三字也皆沿用平声。第三句为不押韵的三字句。此句要点在第三字必用仄声。其第一、二字可平可仄。但在既往各家谱书,如《钦定词谱》及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中,此句皆定为“一字不易”,即第一、二字必平,第三字必仄。这类三字句,在各种常用调中,第一、二字平仄声并不那么限定,用平用仄者皆有。从所见各家词作,第一字以习用平声者居多。这是此调中的一个转折句,由前边的七言长句,突然跌落到三字句,节奏剧烈变化,声调昂起,转折跌宕。末句为“仄起平收式”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在五律中,其第一字不拘平仄,词中沿习之。

  此为最短之词调,宋人作此调者仅三家,格律相同。此调全用奇句,音节短促,其一字句极难处理。谱式据《词谱》。调中五、七字句均为律句。又,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第一首末句“离天三尺三”,因系引用民谣,不可改动,故突破了格律。

  “十六字令”词牌字数虽少,但句序排列长短交错,一字句起,七言句承,三字句转,五字句收,起承转合,腾挪跌宕,颇具表现力。此调有两种格式。

  正体常格单调十六字,四句三平韵。如蔡伸、张孝祥、袁去华、周玉晨、毛泽东词。按张孝祥词三首,皆以“归”字起韵,蔡伸词以“天”字起韵,袁去华词亦以“归”字起韵,皆一字句也。按张词别首第二句“十万人家儿样啼”,“儿”字平声。蔡伸词第二句“休使圆蟾照客眠”,“休”字平声。第四句“桂影自婵娟”,“桂”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变格亦单调十六字四句,但第一句作三字句,且不入韵,故通篇只有两平韵,较正体少一韵。如周玉晨、曹贞吉词。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原文及赏析10-15

《采莲令·月华收》原文及赏析10-16

《长相思令·烟霏霏》原文及赏析10-22

望夫山原文及赏析10-15

《夜宿山寺》原文及赏析10-16

解佩令·自题词集原文及赏析11-19

《折桂令·荆溪即事》原文及赏析10-18

《南乡子·山果熟》原文及赏析10-15

《小重山·春愁》原文及赏析11-19

《商山麻涧》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