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苗族风俗习惯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苗族风俗习惯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苗族风俗习惯1
云南地区苗人多吃菜饭,即将玉米面拌水反复蒸制,拌入青菜再蒸,香且软。养面多蒸粑粑、烤粑粑,做疙瘩面汤、凉粉。邱北苗人多吃米面饭,将大米与养面混合蒸饭吃。也吃燕麦(大麦)炒面、糯高梁粑粑。贵州苗民大米是主食,杂粮比重不大,但黔西北地区多食玉米、养麦、燕麦、马铃薯。湘、黔、桂一带的人好吃乌米饭(用南浊的茎叶捣烂债计,拌到糯米中蒸制,饭粒乌亮)、粽子。黔东一带人好用野生植物的花、叶染成五颜六色的糯米蒸成饭,称“姐妹饭”,在过“姐妹节”时吃。湘西苗家早餐和午餐称做“吃茶”,平日以素食为主。
苗族喜爱用盐和茶油。贵州一带苗民多吃酸辣汤菜。烹调方法多为煮或烤。因历史上受缺盐之苦,好腿酸菜。坛腿酸菜就有2O多种,例如盐酸、糟辣、酸辣等。以各种蔬菜、辣椒、糯米为主料胸制的酸菜,可生吃,也可熟食。酸场煮鱼是苗家风味名菜,就是用酸汤煮制鲜鲤鱼。云南一带喜欢用嫩玉米或竹笋壳加米汤放坛中捂酸成酸汤,用酸汤煮鱼伞肉,或与辣椒、盐一起泡饭吃,开胃助消化。贵州南人善将鱼或肉腊制或掩制。喜欢做酸鱼或酸肉。据说苗家常以膨酸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家庭的富足情况。胸鱼是将鲜鱼剖洗净,揉进盐、辣椒粉,烘烤至半干,密封坛中发酵,食用时清蒸。香茅草烤鱼也很有名,将巴掌大的鲜鱼剖洗净,用葱、姜、蒜、辣椒、花椒、油、盐等调成酱状物,塞入鱼腹,外裹香茅草,文火烘烤而成,皮黄骨酥,别有风味。湖南苗家年节吃肉食品多分部位烹任,例如头、爪做一碗,肝、舌、肥肉、瘦肉各做一碗等等。云南一带苗家吃狗时,先将狗用棒敲死,用火烧掉毛。用狗胆拌狗肝吃,狗肚子、肺、肠子煮制后剁细与狗血一起炒,拌入薄荷吃。狗肉要先在土里埋1个小时去掉腥味再煮制。杀了羊后,吃法与狗的相似。鲜羊血往往拌入熟肝、肚、肠及作料生吃。苗族大多会制做辣椒骨,既可佐餐,也可做调料。其做法是以猪骨头、辣椒、姜、盐、米酒等青烂发酵而成。鲜辣甜酥,香味趋郁。
苗家还擅于制做豆鼓、豆腐、灌肠、面酱等。好吃火锅,每有佳品,必架起小锅,放进蔬菜、肉、豆腐等,边涮边蘸辣椒盐水吃。
采集野生植物也是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例如野汉菜、野辣椒、牛百头菜、马蹄菜、毕蛇菜、野三七、多根、野墓头、养菜、鸡窝菜等或煮或炒,可单吃也可与肉一起煮制。苗家日常好饮生水,据说是嗜辣太甚,生水可解体内火毒。或饮酸菜汤泡井水。爱饮酒。一般家庭能自制酒曲。用糯米、玉米、高梁等酿出甜米酒、泡酒、烧酒、窖酒。
茶是苗族人待客的饮料,茶的种类也很多。湘西苗家多用油茶待客。做法是把五米、黄豆、蚕豆、红薯片、麦粉团、芝麻、糯米分别炒熟,用茶油炸一下,存放起来。客人到来,将各种炸品及盐、蒜、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沸茶水冲开。客人必须连喝4碗。有的地方是另一种做法,即把油、盐、姜、莱同炒,再加水煮沸,滤出渣滓,然后在碗内放玉米、黄豆、花生、米花、糯米饭、豆角、红薯丁、葱、蒜、胡椒粉等,冲入沸茶水。不但喝茶,还要唱茶歌。喝茶时,如果客人不想喝了,就把一根筷子架在碗上即可,否则主人会一直请你喝下去。湖南绥宁县一带苗家多请客人喝“万花茶”。用冬瓜、桔子、南瓜一类的瓜果雕成花、鸟、禽、鱼等形状,经过数道工序制成香、脆、甜的食物。饮用时,取几块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待客时,男女客人分开吃。长者先开杯,佳肴必先敬客。吃鸡时,鸡翅敬客人,鸡头归长者,鸡爪归小孩吃。一家之客也是全寨之客,各家争相宴请。用牛角盛酒敬客,是隆重的待客方式。遇到过苗年一类的盛大节日,主寨方家家户户都做迎客准备,将酒放到芦望场或铜鼓坪上,把客人拥到寨里,由两人举牛角劝饮,鼓乐齐鸣,客人要一饮而尽。客人进家门时要饮“进门酒”,入席时要饮“转转酒”、“劝杯酒”、“双杯酒”等,还要唱助酒歌。桂北地区苗家待客更热情,若客人赶上田头烤鱼尝鲜时,分给你的食物必须吃完,不得求助别人,吃到肚胀后才开始喝酒,敬酒必敬肉,看着客人欲咽不下,欲吐不能的狼狈样,人们会“呜依、呜依”的叫(意思是“好啊”)。
春节是苗族最大的节日,除夕晚祭祖前要先用一碗饭喂狗。吃饭时不能用汤泡饭吃,认为这样来年会遭水灾。正月十五又称猪头节,杀年猪留下的猪头这时吃。八月尝新米节。山区风多易发生火灾,每年夏季过“砍火星节”。过劳年各地日期不一,多数人农历正月过,有的在收获粮食后过,称过年为“吃年”,食品极为丰富。贵州中部地区苗家每年三月至六月过捕鱼节。另外每年小暑前的辰日至小暑后的已日是湘西苗族的封斋日,这其间,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降灾祸,但猪、牛、羊肉仍可食。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
最值得一提的苗族习俗是杀年猪。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其它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菜谱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苗族特色食物
苗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菜是“盐粘捞”。此外,油炸蜂蛹、苗族酸汤鱼、苗族腌鱼等也别具风味。
苗族祭祀饮食
苗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对山神等自然神祗的崇拜尤盛。因此,民族饮食文化中祭祀的饭菜,则多以鸡、蛋为主,并且在祭祖,特别是上山打猎或出远门均要占卜,吉则行,凶则止。苗族是一个以水稻为主粮的民族,用水酒接待贵客,以鸡、鸭为招待客人的佳肴,而鸡心和鸭心又被看成是最贵重的部分。只要你为苗族人民做了好事,逢年过节,或是遇到结婚造房,他们就把你请到家里,杀鸡宰鸭,款待一番。吃饭时,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者用筷子把鸡、鸭心拈给你。但是,你不能马上吃悼,必须接苗家的风俗习惯同在席的老人分享,否则,你就失去了苗族人民的信任。家中吃饭时,公公与儿媳、兄长与弟媳不许同坐一条板凳。
苗族风俗习惯2
过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纪,各地方的苗年时间很不一致,多数地区是“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岁首即每年的开头,也就是指过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近年以来,绝大多数苗族过年以改在正月过年,过春节,但苗族的风俗习惯仍然保持不变。
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炒炒米,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的冬天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汉译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等。湘西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称“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百狮会
过苗年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了,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百狮会的名堂蛮多,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内容,土里土气,苗味十足,藏着厚实的文化底蕴。
苗族喜爱舞狮跟远古的传说和图拜相关联,相传洪荒时代,妖魔横行,为害苗山。一群从森林奔出的金狮赶走了吞食牛羊、庄稼的恶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后来,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条毒计,谴魔女用五彩绣球把群狮诱入波涛汹涌的东海。勇敢的苗家后生亚果为救乡亲们出苦海,不畏千辛万苦,翻山涉水,终捞起了飘浮在海浪上的绣球,把吉祥的狮群重新引回苗山,荡平了作恶的'妖魔鬼怪。苗民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涌到寨头迎接吉祥的金狮们,从此,苗乡就有了“百狮会”。
神话是生活折射。原始荒蛮的阳光穿越历史的云层,照射当今。“百狮会”的其实是苗族远古的大迁徒。《迁徒谣》唱道:“我们的祖先在东海,翻过九十九道溪,浩浩荡荡走过……”那些妖魔鬼怪指的是一路遇的自然灾害。
百狮会举办的时间多在春节正月初三后,百狮狂舞,挨家挨户给苗家拜年。
接龙
苗家接龙可分为大型的村寨接龙和家庭接龙。两种活动仅是规模大小有别,其过程基本相同。
“接龙”多在黎明时分进行,仪典隆重而热闹,新居的堂屋燃满灯烛,一铺开大竹簟,摆好红、黄、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纸,闪亮的吃排家饭
过苗年最有趣的还有“吃排家饭”。苗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都遵守这样一条规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来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数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户都必须轮流请之,尽自家所有,热情地招待来宾。被请的客人,绝不能借故推辞,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瞧不起人。
客人接受邀请,也不必带什幺礼品,直到每家每户都吃到了,方能告别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这种待客方式叫作“农列壤”,直译为汉语叫“吃排家饭”。谁个村寨的户数多、留客吃“排家饭”的时间长,谁个村寨的声誉就高。不但说话有人听,做事多人帮,就是小伙子找对象也比别村容易得多。
凡读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无不深深地被其中这样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见鱼人,便邀之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由于这种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渔人”不得不在桃花源里“居数日”而后才“辞去”。
欲遂当年渔人愿,苗山就是桃花源!
苗家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习,每当赶年场或重大民俗节日,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杆,杆上凿开三十六把钢刀,钢刀长一尺五寸、刀背厚零点五至一厘米,刀刃锋利,刀口向上,装成刀梯,加闩固紧。一尺一梯为三十六刀梯。桩杆四周拉线固定,刀梯上端系多种彩布小旗,象征希望和胜利。
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登梯者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旋展全身本领。上刀梯是惊心动的表演,是英雄所为,是苗族人民过去生活的显现,有血有汗,有甜有美。观者无不惊叹。
苗族风俗习惯3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奇特的民族,但很多人对它都不太了解,现在就让我带你们走进这个民族吧!
苗族大约有90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河南、广西等地。他们大都生活在大山里,生活并不富裕,但在几千年的演绎中,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所以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的宗教信仰。
苗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苗语。它又分三大方言,分别是湘西、黔东、川黔滇方言,其中川黔滇方言最为复杂,可以分成19种不同的方言。
苗族人不仅有着聪明才智,而且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其中以芦笙舞最为普遍。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喜庆的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竞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巧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个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倒立等高难度动作,很受群众欢迎。
苗族的饭食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非常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我们典型的食物有血灌肠、辣椒骨、苗乡龟凤汤、棉菜粑、虫茶、捣鱼、酸汤鱼等。
这就是苗族,听了我的介绍以后,你熟悉它了吧!
【苗族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苗族的风俗习惯07-18
苗族的风俗习惯09-07
苗族风俗习惯07-11
苗族的风俗习惯是怎样的07-19
苗族的来历与风俗习惯09-14
苗族风俗习惯与禁忌11-09
关于苗族的风俗习惯07-12
苗族的风俗习惯介绍07-12
苗族迎客风俗习惯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