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及翻译赏析

时间:2022-10-17 14:54:38 赏析 我要投稿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怀古诗。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沙过贾谊宅》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长沙过贾谊宅

  朝代:唐朝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注释

  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贬官。栖迟:淹留。

  ⑶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

  ⑷独:一作“渐”。

  ⑸汉文: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赏析: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哦出这首律诗。

  名家点评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刘云:怨甚(“汉文有道”二句下)。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初读之似海语,不知其最确切也,谊《鵩赋》云:“四月孟夏,庚子日斜,野鸟入室,主人将去。”“日斜”、“人去”,即用谊语,略无痕迹。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哀怨之甚,《鵩赋》中语,自然妙合。周珽曰:以风雅之神,行感忾之思,正如《鵩鸟》一赋,直欲悲吊千古。吴山民云;三、四无限凄伤,一结黯然。

  明代邢昉《唐风定》:深悲极怨,乃复妍秀温和,妙绝千古。

  清代胡以梅《唐诗贯珠》:松秀轻圆,中唐风致。

  清代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黄生曰:后四句语语打到自家身上,怜贾正所以自怜也。三、四“人去”、“日斜”,皆《鵩赋》中字,妙在用事无痕。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笔法顿挫,言外有无穷感慨,不愧中唐高调。

  清代乔亿《大历诗略》:极沉挚以澹缓出之,结乃深悲而反咎之也。读此诗须得其言外自伤意,苟非迁客,何以低回如此?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怨语难工,难在澹宕婉深耳。“秋草”、“湘水”二语,尤当隽绝千古。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谊之迁谪,本因被谗,今云何事而来,含情不尽。

  清代梅成栋《精选七律耐吟集》:“一唱三叹息,慷慨有余哀”,此种是也。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首二句叙贾谊宅,三四“过”字,五六入议,收以自己托意,亦全是言外有作诗人在,过宅人在。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汉文有道”一联可谓工矣。上联“芳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疑为空写,不知“人去”句即用《鵩赋》“主人将去”,“日斜”句即用“庚子日斜”。可悟运典之妙,水中着盐,如是如是。

  清代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运典无痕迹。

  作者简介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州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0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注释,赏析10-15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08-24

《长沙过贾谊宅》译文及赏析08-12

贾谊论原文、翻译及赏析02-12

过秦论_贾谊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08-28

贾谊《治安策》原文及赏析08-24

投长沙裴侍郎原文翻译及赏析11-22

沁园春·长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