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作文

时间:2022-10-17 23:13:45 评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品】点评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点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点评作文10篇

点评作文 篇1

  吃东西时,会小心翼翼地吃,习惯小心翼翼地夹起菜,再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不会吃地满嘴流油,也不会弄得像个花猫,更不会像贫民窟里出来的难民那样狼吞虎咽惹人笑话,甚至很少会在饭桌上当着大家的面呛得眼泪鼻涕一起往下流的尴尬场面。遇到油腻的菜,即使再好吃,我也会狠下心来拒绝吃,再也不会吃的撑得肚子发胀然后再大叫几声冲向厕所。以前的我就是这样,吃东西没节制,常常拉肚子拉到虚脱,因此我明明吃得很多,却还被说成营养不良。而现在,有了美的潜意识存在,再也不会暴饮暴食了。我知道了,我变了,因为我长大了。

  被人不给我玩具时,就不玩,没什么大不了。再也不会为了一丁点儿小事而斤斤计较直到“大打出手”甩给对方一副“我才不稀罕”的臭面孔,甚至好几天不说话或者找个机会“公报私仇”,一副不服输的幼稚样子。现在的我,不会了,再也不会了。我知道,我变了,因为我长大了。

  早上梳头时,习惯了扎一个简单的马尾辫,既省时间,有看起来很有精神,而且再也不会为了研究哪个发型好看而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再也不会梳很多种花样了,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不愿意在校园里标新立异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就这样挺好,梳着大众发型,创者大众衣服,摆着大众脸色,静静潜藏在人群中,享受着被人忽视的'自由,即使自己明明存在,再也不会像小时候费尽心思梦想着受人关注了。我知道,我长大了。

  不知不觉爱上了记日记,尽管我以前对记日记的反感何其多,但没想到的是也会由爱生恨。我想,这应该就是言情小说里两个互相讨厌的人为什么最终能走到一起的原因吧:很,也可以过渡到爱。喜欢自己偷偷想事情的感觉,喜欢在心里藏着心事的满足,喜欢在日记里记下自己的心情,喜欢望着窗口冲天空掠过的大雁微笑,喜欢去期待一份真挚的情感……是的,我承认我变了,因为,我长大了。

  名师点评:

  感受不深刻,语言欠流畅

  渐渐对尝试新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怎么也装不完的好奇。路过超市时,竟会去买我以前碰都不碰的茶叶喝;经过残疾人身旁时,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郑重地从口袋里掏出乱七八糟的人民币,快速地理理再轻轻地放在他的盒子里然后脸颊通红地飞快跑开。如果没有钱,我也会不好意思。记得有一次和朋友逛街时,看到前面有一个残疾人,于是我连忙把遮阳伞往下压,背对着那个残疾人神色慌张地走开。事后,朋友问我,有这么怕残疾人吗?我笑笑说,不是的,那是因为我身上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捐给他,所以感到不好意思。朋友恍然大悟。

  看到别人喝咖啡也会一时兴起对这个新东西产生想要买来喝的想法,结果苦得自己直吐舌头,但还是强迫自己喝完,边喝边想,下次一定不要买来喝了。可是真正到了下次,又会狠心掏出口袋中积攒了很久的“血汗钱”乖乖交给营业的阿姨,然后机械地面对阿姨热情的笑脸拿过属于自己的东西,偶耶!交易成功!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做的蠢事……没办法……喝咯。慢慢地,便对咖啡产生了感情,喝出了苦涩中的香醇,我这才明白原来我最初的尝试是对的,咖啡应该值得尝试!尝试新事物的好处就是不仅能够满足好奇心,而且还能从中收获许多。但以前的我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尝试,只知道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去品尝它。我知道,我变了,因为我长大了。

  长大了,意味着我不再幼稚,意味着我不在拥有我的童年了,意味着我又长高了,意味着我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是一只毛毛虫,我结了一个名叫成长的蛹,用阳光细细的丝织成,用青春来点缀我朦胧的梦和告别以前的我,终有一天,我会用牙齿在洁白的茧上咬下一个又一个的洞,剪碎同年一个又一个的梦,然后破茧而出,蜕变一个全新的我,一个不一样的我,一个和童年背道而驰的我。

点评作文 篇2

  命题作文“格”导写及佳作点评

  作者/ 王淦生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格”有“标准、法式”的意思,如格局、格式等;“格”还有“表现出来的品质”的意思,如格调、风格、人格等,当然,“格”还有其他的含义。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以“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特征鲜明;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这则作文题的导语,基本上已经限定了作文的主旨——或者从“标准、法式”的角度入手,或者从“品格、品质”的角度立意。自然,“格”还有其他方面的含义,比如“格物致知”中的“格”就是“推究”的意思,“格格不入”中的“格”乃是“阻碍、限制”的意思等等。如果从这些方面立意,虽说略显冷僻,但也未尝不可。所以本文审题难度不大。

  如果从“标准、法式”的角度立意,尊重“格”、严守“格”以及适当的“破格”都可以作文文章的主题。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应当成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行为,任何自由都是一定规则范围内的自由。当然,这种“格”又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基础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格”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故“破格”的现象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既要遵守“格”,维护“格”,又要不断打破“格”,修正“格”。

  如果从“格调、风格、人格”的角度立意,文章可以涉及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人有人格,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每个人的做人处事都有自己的风格,人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也都有各自的格调和品味……这其中,人格应当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往往决定了他的生活格调和处事风格。我们的古人甚至将花草树木都与一定的品格联系起来,可见“品格”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所以,高尚的人品、有格调的生活、独特的风格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追求。其中,人品为重中之重。有道是“文如其人”,人品也会影响文品!

  这篇作文在体裁的选择上可以有多种考虑。议论性散文可能是最为适宜的体裁。因为议论性散文兼具散文和议论文的长处,取材、构思和表达相对灵活、自由,又可避免传统议论文比较程式化的短处,更容易打动读者,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且古今中外众多的素材会为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提供充足的论据。当然,好的记叙文也一样可以赢得读者。比如短小精悍而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结合曲折多姿的结构、生动有趣的语言,同样会斩获高分。

  总之,文无定法。无论采用何种文体,皆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方可取得成功。

  【佳作展示】

  格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2)班 薛文菁

  人只能在一方天地中获取真正的自由。

  ——题记

  “你看看你,又不按格子写!这里,这里,字都写出格了!”爷爷的训斥像耳边嗡嗡的蚊子,挥之不去。我紧咬嘴唇,一言不发,心里却在暗暗反抗:哪来的那么多规矩?哪来的那么多条条框框?字写出格怎么了?这样才潇洒啊!才有与众不同的美啊!

  又是一张“随心所欲”的临帖,爷爷终于看不下去了。

  “你站一边去,我写给你看!”

  我赌气地把头扭向窗外。

  窗外是邻家的孩童在嬉戏。他们在玩什么呢?是我幼时玩过的跳格子的游戏。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格子跳入另一个格子。格子很小,仅能容纳一只脚掌。可他们就在其中,踮起脚尖,谨慎而又熟练地蹦来蹦去。

  突然一阵喧闹,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吵嚷起来:“你出格了,出格了,你输了!”那个“出格”的小男孩似乎还想耍赖:“我就踩到格外一点点,凭什么就算输了呀?”旁边一个小女孩头一昂,一本正经:“这是游戏规则,出格的就是输了。”“出格”的男孩嘟着嘴,极不情愿地离开了格子。

  脸突然烧得难受——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我怎么到现在都没明白呢?

  是啊,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格”,“出格”自然就输了。鱼儿游得再欢快,离开了水,便失去了生命的依托;舞蹈演员的身姿再优雅,跳出了舞台,便无人认可她的`美;一个人车技再好,驶离了道路,就容易酿成惨剧……格是一种束缚,更是一片保证你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因为出了格,自由便无从谈起。老师常讲,写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想来,这“镣铐”便是作文的“格”。写作是这样,写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即使是自成一体的书法家也讲究“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来由”,这“出处”和“来由”不正是书法的“格”吗?

  爷爷的字已经写好。多美啊!工整,大气,洒脱,字字在格中,却字字有自己的独特风骨,字字不同凡响。再看看一旁自己的字,字字都想跳脱格子的束缚,好像想飞上天外,显得凌乱不堪,毫无美感可言。

  我终于明白了爷爷生气的缘由,坐下认认真真地按格书写——我已经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格”中才是你真正的自由天地。

  格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3)班 蒋润秋

  这是我为眼前这些学棋的孩子上的第一课。

  我从包里取出一张棋盘,搁在讲台上。经年的摩挲让棋盘变得平滑而温润。我不是要向孩子们科普象棋知识,因为这些孩子很多已经是有着多年棋龄的“老手”。我是要向他们讲述一段我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下棋的第一“要诀”。

  ……

  随着我落下棋子,老师遗憾地摇了摇头,而对手欣则喜若狂振臂庆贺。就这一步棋,让我输掉了参加象棋电视大赛的资格——这是一个为业余棋手搭起的平台,它的大门向站在巅峰的人敞开。我能读懂身旁的老师的眼神,他在说:“唉……你这孩子……”我盯着自己落错的棋子发愣,只听到老师低声询问:“这是初学者都不会犯的错误,怕是走神了吧?”我木然地点着头。是的,那一刻,我走神了——我想到了此次获胜之后的无限风光。

  结果,我下了一步常人都不可能下出的漏招。连日的压抑与强化训练得到的结果竟然是失去了这次机会?不,或许还没有失去吧?我看到了老师的眼神,他似乎在鼓励我重新坐下,让我收回那步错招——毕竟这不是正规比赛,只是棋校举办的让学员竞争一个参赛名额的内部比赛,实际上不过是在为我热身——因为我当时在棋校绝对称得上是实力超群,我的身上承载了所有老师的期望。那一瞬间,我几乎已经动摇了。老师劝导的目光,同情者急切的催促,对方沮丧的表情……这一切让我重又感觉到了胜利那温热的呼吸。我几乎已经伸出手去,是的,只要我愿意重新动一动手指,这胜利将失而复得。

  我感觉到指尖的沉重和颤栗。就在触碰到棋子的一瞬间,似乎有一股电流流遍全身。我眼前浮现出父亲那凝重的面影,我想起在我幼小的时候父亲抱着小小的我,我费力拥着他刚刚为我买的棋盘的情景……我听到他说:“我什么也教不了你,只送你四个字……”

  我缓缓地收回汗涔涔的手——这是一双不似同龄人的纤细娇嫩,而是十指包裹着摩擦棋子而长成的茧子的手——冲老师无奈地笑笑:“我输了。”这句话,耗尽我全身的力气。

  但是我也赢了。因为我严守了父亲送给我的四个字——“落子无悔”。

  我收藏了那张棋盘。棋盘上镌刻着的横竖交错的线条中,承载着我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隐痛,记录着我的挫折与成长。那一步棋,让我在通向成功的征程上多走了一段弯路,但更让我守住了一位棋手的底线。落子无悔,是我受到的最深刻的教诲,是棋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是我对自己象棋人生的承诺,是我不能跨越的禁地,是我用心去守护的人生信条,是输掉一切也要捍卫的荣耀……所以,我要在第一堂课上把它郑重地交给我的学生们。

  ……

  听完我的故事,孩子们一下子都静了下来。我知道,这个故事,无关棋艺,无关战绩,但它关乎棋品,甚至关乎我们的人格、尊严。

  格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4)班 凌文青

  莫言的新书《我们的荆轲》问世不久,各种仿作便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单看那封面,你可能还以为它们是系列丛书。

  对初学者来说,模仿本无可厚非。但令人悲哀的是,很多所谓的成熟作者也敢于抛弃自己的风格甚至人格,一心等待大家的作品问世,好仿作一部鱼目混珠,骗取丰厚的稿酬,甚至想借此名利双收。

  这不仅是文人的悲哀,更是文学的悲剧。事实上,诺贝尔文学奖从最初的风格保守到如今的不拘一格,其变化不正说明了文学创作应体现出一种创新和独特吗?

  文学是有灵魂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作者人格的体现。所以说我们提倡文学风格上的百花齐放,对文学作品来说,就是要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不被某种潮流所左右;于作者而言,就是要有独立的精神和人格,不为名缰利锁所羁绊——其实,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但是要做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不容易。前人的定论或许会成为影响自由创作的障碍,但这无关紧要,《蛙》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不就一定程度上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吗?关键在于这“拿来”的目的是服务于自己的创作,而不是为了追求形似而刻意模仿。对于前人留下的一切,要有扬弃的勇气和智慧,再融进个人独到的经验,既有所继承,更有所开拓和创新。如此看来,保持独特的风格对一位既乐于接受他人先进的成果又不迷失自我的作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办到的事。

  比较糟糕的是一些来自外部的作家自身难以摆脱的束缚,尤其是最不应当干涉文学创作的政治会对作家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政治对文风的干涉力量巨大,影响甚深。明清之际思想专制,文字狱盛行,文学趋于八股化。再如苏联时期专制集权,文学亦受到颇多限制。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多数文人选择了顺从,放弃了自己独特的文风而随波逐流。实际上,某些作家在放弃自己独立风格专写那些“遵命文学”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人格。

  为什么在那样的岁月中,索尔仁尼琴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国内与他同样才华横溢的人应该不算少吧,可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泯灭了自己的风格和人格。但索尔仁尼琴却不,他不认同苏联模式,亦反对西方民主。他的写作纯粹遵循了自己的风格,一如他一贯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他获得了读者最高的认可——“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的良心”。

  明代的桐城派、公安派散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正是因为那群作家乃是反对摹古、追求独特风格的代表。文章一旦被一种定式所束缚,拘于一格,就会因太多的羁绊而不能尽情达意。做人亦是如此。当然,我这样讲并非鼓吹无视法度,摒弃规矩,只是觉得,要想真正有不朽的作品问世,文学家就必须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坚守文章独立的风格。只有在百花齐放风格纷呈的园林中,我们才能见识真正的美。

  龚自珍曾经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亦祝福今天的中国文坛,能有更多不拘一格的大师们出现,愿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模仿秀”们越少越好。

点评作文 篇3

  在我的书架上,各种各样的书都有,可最令我感动的就是《爱的教育》,这是一本诠释爱的书。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亚米契斯,他以日记题写了意大利的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一学年的经历,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女儿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相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神圣的爱,无不留溢于纸上,动人心魄。直到最后安利柯转学了,大家的十分难过,我也为此感动的心酸酸的。

  爱,是无边无际的;爱就在你的身旁。请瞧:春天的光照耀着你;夏天的绿叶遮蔽着你;秋天的`风清爽着你;冬天的雪欢快着你。这难道不是爱吗?这难道不是已经爱充满人间了吗?

  正如罗兰所说的:爱是什么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暗。还有彭莎尔所说的: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任何事,任何人。

  看了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爱,也让我认识到了爱,只有关爱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关爱。

  点评评语:春天的光照耀着你;夏天的绿叶遮蔽着你;秋天的风清爽着你;冬天的雪欢快着你。这难道不是爱吗?这难道不是已经爱充满人间了吗?爱包围着整个世界啊,多珍重。

点评作文 篇4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试题点评: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一定会闪烁出思维的火花来。例如,什么事物让"我"陶醉?"我"是怎样被它陶醉的?该事物为什么会令"我"陶醉?等等。

  下面我们做一些具体解说。

  一、确定题目和写作内容。针对文题不要把此题误以为话题作文,不需要自己重新拟题。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思考,你打算选择什么事物来写。譬如,一幅画、一张照片、某个工艺品、某处胜景、某本书、某首诗歌、乐曲、电影等,并把确定所要写的事物填在文题的横线之上。同时要明确选定一种文体后,就应该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写下去。至于"话题内容",实质上就是整篇文章的题材。要先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去组织安排好材料。

  二、不要平行式的泛泛写来,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具体,取材时"以小见大",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三、注意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例如,内容新颍、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这里特别要注意:一般来说,文题的"导语"材料只当"引"文,不一定照搬抄写。即便需要用时,也不一定大段照抄,可以概括地重新组织语言,为"我"所用。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不要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想成思维定势,因为文题中明确规定了。否则,就会像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吃力不讨好。(朱庆和)

点评作文 篇5

  凉爽的秋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突然来到了我们身边。上星期五,还是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天气,一夜之间气温骤然下降了十几度。早晨起床时,妈妈给我拿来了毛衣和毛裤,我问妈妈:“今天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衣服?”妈妈告诉我:“今天降、温了,爸爸还要去北京出差,北京正下着大雪呢!”

  起床后,我来到窗前,看到窗户玻璃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霜。我好奇地用手指在上面写了三个大字“降温了”。移开窗户,一阵冷风扑面而来。窗外梧桐树上的叶子飘飘扬扬地落了一地,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

  吃完早饭,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看到骑车的人穿上了羽绒服,戴上了帽子和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时,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毛毛雨,我加快步伐向学校走去……

  天真冷呀!

点评作文 篇6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讨论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渐形成一个共识:高考语文标准化考试是产生当前语文教育诸多弊端的症结所在。它捆住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手脚,窒息了语文教学的生机,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越来越走入死胡同。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将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分别寄给了国内几位知名教授,其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教授在研究了这份试卷后,写下了这篇感想。

  思维被纳入固定模式我们的根本教育观念已到了该反省的时候给我的任务是评论高考试卷。

  我读了,非常吃力,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这两大部分、六大项、三十五小题、十大页,据说有一万二千字的标准化的考题,形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力,要把我的思维强行纳入某一种固定的、不可置疑的、刚性的模式中,进而控制我的心灵:我感到生命的窒息,陷入了莫名的恐怕与痛苦之中。

  而且我知道这种"考试"的威力:你(或许还有你的家庭)未来的命运都掌握在它的手中,你必须臣服。记得鲁迅曾提到有一种"山羊",它能够"率领羊群,悉依它的进止";在我的感觉中,这种"考试"其实就是更为高明的"带头羊"。于是,眼前幻化出一幅"漫画":"山羊"在前面走着,"胡羊们(千百万的学生,连同他们的老师、家长),就像鲁迅所描写的,"成了一长串,挨挨挤挤,浩浩荡荡,凝着柔顺有余的颜色,跟定他匆匆地竞奔它们的前程"。鲁迅说:"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疑问--‘往哪里去?!"(《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这才是要害所在:"往哪里去?!"客观地说,考试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的引导性的,并且也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的,由此造成的`某些弊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从根本上取消考试--"文革"中也真的这么做了,其理由之一就是要根除考试的弊端,其结果是造成了更大的危害。这一段历史,是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考试之弊时所不能忽视的,那是一条线,我们的反省不能走向那样的极端。因此,所要讨论与质疑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试所要引导的方向,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往哪里去"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追问考题的背后,所暗含的预设的课程标准、培养目标,而这又必然追问到根本的教育观念上去。人们对目前语文高考的种种不满,包括本文开头所描述的考题给我带来的恐惧和痛苦,说到底,就是因为在这些"教育的原点"上出了问题。我们的反省,应该深入到这些根本问题的冷静的思考与讨论上。这样的讨论必须是民主的,应该让不同的意见充分发表,并展开充分而平等的讨论。

  作文大量出现"父母双亡"没有个人意志想象创造空间迫使考生瞎编我注意的是考题的两个特点。先看第一部分题目,要求考生判断拼音、写字、词语(包括成语)运用的正确与否,判断句意明确与否,判断文章的排列、表述恰当与否,判断对文章的理解正确、准确与否……等等。这里,可注意之点有二:一是偏向于对考生(教育对象)的判断力、理解力的要求,而要求考生理解判断的主要是报刊上的文章与科技文章;二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思维的正确、明确、准确、恰当与精密,而对正确性、准确性……的理解又是十分机械而刻板的,实际上是按照"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去要求考生。孤立地看,要求本身似乎并无问题,但如果联系着想象力、情感力、感悟力、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逆向思维)……等等,就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此片面的考试标准,究竟预设着怎样一个语文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说到考题中的作文部分。本来这部分是可以让考生发挥他(她)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但我们所看到的题目却是:"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写一篇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很容易就注意到,题目的前提--对现今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是成年人作出的,或者说是社会流行的一种看法,而且也是社会所关注的;却并非考生(教育对象)的自我评价,也未必是他们所关注,感兴趣,真正有话要说、可说的。而且题目本身:《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就已经规定了写作的内容、价值取向。这实际上就是要把考生的思维与写作,纳入到一个早已预设好的,符合社会公共意志与规范的,几乎没有个人意志、想象、创造空间的模式之中,而且是强制性的。

  写到这里,我才明白,我面对考卷所产生的压抑感,以至于恐惧与痛苦,就是这样产生的。考生是年轻人,当然不会有我这样复杂的,并且是无可奈何的反应,他们有自己的应付办法,就是瞎编--于是这届考试中就出现了大量的"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我从这孩子们的扭曲的"反抗"中看到了心灵的可怕的扭曲--想想看,随意拿父母的死亡"做"文章,这意味着什么?!"标准化"造成人格缺陷忽略独立自由精神的培育可能使受教育者走向反面于是,我终于明白,这样的"标准化"的试题,实际上已经规定了一种所要培养的"人才标准"。这将是怎样的一种"人才"呢?他们有一种很强的能力,能够正确(无误)、准确(无偏差)地理解"他者"(这"他者"在学校里是老师、校长,在考试中是考官,以后在社会上就是上级、长官)的意图、要求;然后把它化作自己的意图与要求,如果做不到,也能自觉地压抑自己不同于"他者"要求的一切想法;然后正确、准确、周密地,甚至是不无机械死板地贯彻执行,所谓一切"照章(规定,社会规范)办事",做到恰当而有效率,并且能够以明确、准确,逻辑性极强而又简洁的语言文字,做出总结,并及时向"他者"汇报。这样的人才,正是循规蹈矩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官员、技术人员与职员。他们能够提供现代国家与公司所要求的效率,其优越性是明显的;但其人格缺陷也同样明显:一无思想,二无个人的创造性,不过是能干的奴隶与机械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也是"齿轮与螺丝钉",而且是国家机器与商业机器上的双重的"齿轮与螺丝钉"。

  这里,我们所面对的,正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悖论:一方面,它确实需要培养有能力有效率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包括技术官员),但同时它又存在着使人工具化、奴隶化的陷阱与危险。我们今天高考的弊端与暴露的教育危机,并不在于对知识、能力的训练本身,而是我们走向了"科学主义"的极端,一方面知识、能力的训练陷入了繁琐哲学,一方面又忽略、排除了作为教育的根本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教育,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甚至有可能走向窒息与控制受教育者的心灵的反面--我们之所以如此尖锐地提出"向哪里去?!"的问题,正是出于这样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呼吁:请解放我们的孩子,连同他们的老师与家长,甚至包括考官们(作为个人,他们十分辛苦,也并无责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从科学主义与繁琐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失去了灵魂的教育功能观念与相应体制中解放出来。

点评作文 篇7

  今年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图像以涂鸦形式出现,人物可爱,现如今微信、短信中的这种表情类的人物图像随处可见,有的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调侃、吐槽等,作文命题形式可谓是顺应潮流,且在紧张的考试中也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缓解。

  漫画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关于“家庭教育”“分数”:图中是两个孩子,一个“可扬君”,一个“邱百君”,他们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孩子,注意名字的谐音;还有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俩人的对比,可以联想到父母的经典的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与自己的对比,以及他们家长反应的对比。

  图中最显眼的是分数,“可扬君”是“好学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时,父母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更有甚者,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因此在批评帮助时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而另一类就是“差生”代表,平时调皮捣蛋,上课不认真,家长教育不到位,孩子进步一点就欣喜异常,面对这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审题立意应该就家长如何对待“成绩单”、家庭教育方面,分析家长的心态及给出建议。

  也可以从孩子自己的角度立意,如给自己设置合适的标准。

点评作文 篇8

  下课了,我大步流星地跑出教室,奔向操场,和伙伴们一起打篮球。(第一段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语言简洁明快,“大步流星”、“奔”写出了同学们急迫的心情。)

  比赛开始了,第一局是我和“喜洋洋”比赛投球,我一手拿着球拍了几下,球一上一下,欢快地跳动着。(对球的动态描写,暗示了“我”愉快的心情,欢快一词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衬托出“我”愉悦的心情。)。我弯着腰,弓着背,边运球边抬起头,瞄准球篮,然后用力一跳,双手捧起球,右手用力向上抛去,篮球飞了出去,只见它在球框边转了两圈,迅速掉进球篮里,(这一段对我打球时的动作描写,“弯”、“弓”、“瞄”、“用力”、“捧”、“拋”几个连续的动词,把”我”打球时的.样子写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这一句是对“我”的神态、心里描写,刻画出了“我”成功时的喜悦心情。)然后“喜洋洋”瞄准球篮投去,球好像跟他作对似得,一头撞在球板上,又弹回去,“喜洋洋”垂头丧气地低下了头。(“喜洋洋”失败时的神态描写,刻画了他沮丧的内心世界。)第二局开始了,当时我很害怕,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砰砰直跳,结果(这里的结果与后面的结果有点重复,如果改成“竟然”会更好。)投进去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二名。今天我玩的可真开心啊。

  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打篮球是我的最爱,就像我生活中的一朵浪花,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把打篮球比作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既生动形象,又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评作文 篇9

  先来看看20xx年山东高考作文:

  窗口下有一个画框,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你能看到什么?请问您看到这个题目又有什么想法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面对着这个材料,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看法,一线名师点评: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xx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xx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点评作文 篇10

  尊敬的莎莎老师:

  您好!

  我读过了你教导学生不要作弊的故事。您的一言一行,使我深受感动。您如此语重心长地教诲那个大学生,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首先,我为那个大学生的作弊行为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我更要为您教导学生的言行,向你致以最最崇高的敬礼。作为一名教师,您出人意料地向那个学生下了跪。但我知道,您不仅是在向那个作弊的学生下跪,而且是在向所有曾经作弊,正在作弊的学生下跪。您用您的行动,启发和感化诚实的孩子!在我们中国,几乎没有一个老师给学生下跪,对下跪者本身来说,这也是一种耻辱。我没有想到,您在那个时候,竟有如此大的勇气,真是令人敬佩!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在发现自己的学生作弊的时候,往往只采取简单的责骂手段。这样做,不仅没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弊的错误性、危害性,更增强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作弊,以后我偏要作弊,看你拿我怎么办!”倘若所有的老师都能如同您这样,用真诚、慈母般的话来教导自己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发现自己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那么,诚实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多。我想所有读过这个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的教师,会向您致敬。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作弊是错误的。正如同您所说的,作弊不仅欺骗了老师、欺骗了我们自己、欺骗了学业,而且将来我们走上社会,这无疑又造成了个人思想品德变坏,以至整个社会风气败坏。然而,又有一些人因为害怕学习成绩不好而作了弊。您对此,不是责骂和蔑视,您说:“我宁愿我的`学生在我的课上只学到诚实。”您知道诚实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但您又深知:一个人所具有的诚实品德,不是他人所能强加给的。您让我们自己来认识作弊的错误。从某个方面说,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不受损伤。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自觉地发现,改正作弊这个坏习惯的话,整个世界必将更美好、更充满生机。让我代表所有读过这个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的学生,向您致敬。

  我相信,所有的教师,都会在您的言行中吸取教育他人的经验;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学会作一个诚实的人。

  此致

  敬礼

  学生:周思程

  ×年×月×日

【点评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点评11-26

如何点评小学生作文点评技巧08-03

小学作文及点评08-04

小学作文点评08-04

广西作文点评11-26

作文留下及点评11-26

怎样点评作文11-23

点评作文的构思11-26

有关点评作文12-19

写景作文点评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