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游春原文赏析
丰乐亭游春原文赏析1
原文: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庭前踏落花。
诗词赏析:
将要偏西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 广阔的原野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边无涯, 游人们顾不得春天即将结束, 还在亭前来来往往,踏着地上的落花。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会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 《丰乐亭游春(其三)》中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这种意境。 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丰乐亭游春原文赏析2
丰乐亭游春·其三 宋朝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丰乐亭游春·其三》译文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
游春的人们哪管春天将去,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丰乐亭游春·其三》注释
红树:开红花的.树,或落日反照的树,非指秋天的红叶。
长郊:广阔的郊野。无涯:无边际。
老:逝去。一作“尽”。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丰乐亭游春·其三》赏析
丰乐亭在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泉上。此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经过,由苏轼书后刻石。美景,美文,美书,三美兼具,从此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但这组诗则撷取四时景色中最典型的春景先加描绘。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是说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天已暮,春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有的本子“老”字作“尽”,两字义近,但“老”字比“尽”字更能传神。
这首诗把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既缠绵又酣畅。在这批惜春的游人队伍中,当然有诗人自己在内。欧阳修是写惜春之情的高手,他在一首《蝶恋花》词中有句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真是令人肠断;而此诗“来往亭前踏落花”的多情游客,也令读者惆怅不已。
本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
《丰乐亭游春·其三》创作背景
欧阳修于公元1046年(庆历六年)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丰乐亭游春》这组诗。本首是其第三首。
【丰乐亭游春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丰乐亭记》原文赏析10-18
西施原文、赏析11-24
春雨原文、赏析11-22
纳凉原文、赏析10-21
菊花原文、赏析10-19
佳人原文及赏析08-22
大田原文及赏析10-17
渔翁原文,注释,赏析10-16
田舍原文及赏析10-16
鹦鹉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