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杨氏之子》原文赏析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氏之子》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赏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端水果来招待孔君平,水果里面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要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文中的"家禽”吴说的“家禽”吗?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译文:
梁国的杨氏家有一个九岁的聪明孩子。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但他的父亲不在家,于是他叫孩子出来。他们摆了一些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立刻回答道:“我还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子家里的家禽呢。”
注释:
梁国:指南朝时期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杨氏子:指杨氏家族的孩子。
孔君平:指孔令贤,南朝梁时期的官员。
父不在:指杨氏子的父亲不在家。
呼儿出:指孔令贤叫杨氏子出来。
设果:指摆放水果。
杨梅:一种水果,味道酸甜可口。
孔指以示儿:指孔令贤用手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
君家果:指杨氏家族种植的水果。
应声答曰:指杨氏子立即回答道。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指杨氏子用孔令贤的话来回答,表示他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指出孔令贤家里的特产。孔雀是指孔令贤的姓氏中的“孔”,夫子是指孔子,家禽是指家里养的鸡鸭等家禽。杨氏子的回答是在嘲讽孔令贤,表示他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指出孔令贤家里的特产,这是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
创作背景:
《杨氏之子》是一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的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记载了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在本篇文中,作者讲述了梁国姓杨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这篇文章的选编目的有三:
一是为了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古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是理解古文的意义;
三是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以及主人公的聪慧。
在这篇小说中,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完美的描写,他的巧妙回答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小男孩的聪明机智,以及对于语言的灵活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人才的伟大和文化的深厚。同时,本篇小说也体现出了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篇值得深入研究的文言文,读懂它,不仅可以感受到故事的幽默风趣,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义庆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他的著作有《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杨氏之子》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杨氏之子原文及赏析08-30
杨氏之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1-23
杨氏之子片断赏析08-01
富人之子原文及赏析09-25
送杨氏女原文及赏析08-24
《送杨氏女》原文及赏析08-03
富人之子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送杨氏女》原文阅读及赏析08-03
送杨氏女原文,注释,赏析09-01
送杨氏女原文、注释及赏析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