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有所思赏析

时间:2021-02-14 16:59:26 赏析 我要投稿

有所思赏析

有所思赏析1

  《有所思》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译文翻译

  西征登上大陇山头,往东眺望看不见故乡。

  边关树木抽出紫叶,塞外小草发出青芽。

  昆明春水当已涨满,葡萄也该已经开花。

  对着汉使热泪长流,请把捎信寄往长安的曲巷里头。

  注释解释

  有所思:属乐府古辞鼓吹曲。

  陇(lǒng)首:今陕西陇城县有大陇山曰“陇首”。

  关树:边关的树木。

  昆明:长安附近有昆明池,武帝时造成。春能积雪,江湖水满。

  作花:开花。

  因书:捎去书信。 狭邪:长安的街道,代指故乡。

  创作背景

  《有所思》原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饶歌》十八曲之一,写一个女子决意要与负心郎断绝关系而又难下决心的复杂而悲伤的心情。南朝齐永明初年,沈约也以“有所思”为题作诗,以与其他诗人所作的“有所思”相与唱和。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刘绘、萧衍所作的和诗主旨均为一般男女相思之作。刘绘“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托意思妇,萧衍“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也是思念良人之作。而这首诗特点在于写征人思家情绪,并描绘了边塞风光。

  首两句“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陇首,表明抒情主人身份是征戍之人。远征在外,登大陇山东望而见不到故乡的情景,领起全篇。三、四句承接“望”字,东望不见家,见到的是边关景物,塞上风光:“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草木抽叶发芽,意味着时序变换,春到人间,紫叶、青芽,色彩新美。边地异域风物变换触动征人的乡思。五、六两句,用设想推开出去,宕出故乡景象来:“昆明当欲满,蒲萄应作花。”春天到来,冰融雪化,江湖水满,征人想象故乡当是春池水满,景色宜人,比起关塞来另是一种风光。内地比边塞暖和,引进的葡萄该已开花。那葡萄开花的庭院里,居住着眷念边塞的亲人。多少往事堪回想,家中一切,今又如何,本是虚写之笔却如此具体亲切。最后两句“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邪。”正在急切思念家园的时候,见到朝中派来的使者,不禁热泪长流,请他捎去深情的书信,转达到我那望不见的家园。

  全诗起承转合,章法严谨,情景相融。虚实并举,文辞精拔;韵律和谐。唐封演《闻见录》载:“周颞好为韵语,因此切字皆有平上去入之异,永明中,沈约文辞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时王融、刘绘、范云之徒,恭而扇之,由是远近文字,转相祖述,而声韵之道大行。”这首诗正属于永明年间出现的佳作,所谓永明体诗歌。音调之美是永明体诗歌的首要条件,沈约言:“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为文。”如果以浮声理解为平声,切响理解为仄声的话,此诗所有诗句均做到了“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如首两句“平平平上上,平去入去平”,四声变化有节,发音轻重协调,若第九字“见”为平声,则完全符律句要求。从句法结构上看,中两联已是对句,若在声律上稍作调整,就与五言律体无异。

有所思赏析2

  1、作品介绍:

  《君子有所思行》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4卷第2首。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的一种认识及基于这种认识所持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 月圆则亏,日中则昃,物盛则衰,人壮则老;故勿积财,勿惧死,有酒当饮,及时行乐。

  2、原文:

  君子有所思行

  作者:唐·李白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3、题解:

  《乐府古题要解》:《君子有所思行》,陆机“命驾登北山”,鲍照“西上登雀台”,沈约“晨策终南首”,其旨言雕室丽色不足为久欢,晏安鸩毒(贪图享乐等于服毒自杀),满盈所宜敬忌,与《君子行》异也。

  4、注释:

  1)、紫阁句:言终南诸峰,连绵不断。紫阁,终南山山峰名。以日光照射,呈现紫色而得名。在陕西户县东南。终南山,秦岭主峰之一。在陕西西安市南。

  2)、青冥句:谓青苍幽远的山色,直接天边。青冥,青苍幽远的山色。

  3)、宫阙句:言皇城中宫殿罗列。北极,本是北极星,后以喻帝居。宫阙,即帝王宫殿。帝王宫门有双阙,故名。阙,城门、宫门两边的高台。

  4)、万井句:谓房廊屋舍,鳞次栉比,繁华如画,使人吃惊。井,古制八家为井,后因指乡里、人口聚居处。

  5)、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6)、渭水句:言渭水清如银河。

  7)、朝野二句:言从地方到朝廷,文士、百官众多,衣冠华美,呈现出太平景象。文物,文人、学士。赩赩(xīxí),光色盛美的样子。

  8)、伊、皋二句:谓文臣掌管教化,武将捍卫疆土。伊即伊尹,商汤臣,佐汤伐夏桀,致于(达到)王道。见《史记·殷本纪》。皋即皋陶(gāoyáo),舜之臣,掌管刑狱之事。《史记·五帝纪》:皋陶为大理。元化,帝王之德化。卫、霍,指汉武帝名将卫青、霍去病。输筋力,以武功报效朝廷。

  9)、歌钟二句:谓在无休止的娱乐中,不知不觉已到老年。歌钟,本指编钟,后泛指乐歌。荣去老还逼,青春易逝,衰老易来。

  10)、圆光二句:谓月圆则亏,日中则昃,喻物盛则衰。

  11)、不散二句:谓不应爱惜金钱,随时光的流转而死去。东海金,《汉书·疏广传》:疏广,东海兰陵人也。为太守五岁,上疏乞骸骨(因年老请求退职),上以其年笃老(甚老),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相与娱乐。数(shuò)问其家,金银尚有几所(几许),趋(疾走)卖以共具。曰:“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享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

  12)、无作句:谓不要因怕死而痛哭流涕。《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齐)景公游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流荡)去此而死乎?”泪沾臆,泪沾胸。臆,胸。

  5、翻译:

  紫色台阁连绵直到终南山,天际一片青冥色。倚凭丹崖远望咸阳城,宫阙罗列北极。

  街道如万井画出,九衢如弦笔直。

  渭水如银河清秀,横垣天际奔流不息。

  朝野文花鼎盛,衣冠光色鲜艳。

  厩马散布连山,军容威震绝域。

  文有伊皋大运元化,武有卫霍贡输筋力。

  歌舞钟乐日日不休,但叹荣华逝去老来岁月相逼。

  月光犹有圆缺盈亏,太阳也已过中午。

  散尽东海那么多黄金,也难以不让夕阳西下。

  何必作牛山之悲,恻怆之泪沾满衣襟,要遵守自然规律。

  6、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的一种认识及基于这种认识所持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 月圆则亏,日中则昃,物盛则衰,人壮则老;故勿积财,勿惧死,有酒当饮,及时行乐。

  诗分两段。“输筋力 ”以上十四句为第一段,是写景叙事部分。写京城长安山河壮丽, 宫阙巍峨,市井繁华,道路整饬,武备充分,文治武功。 反映出盛唐时期太平乐年,国力强盛的景象。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流不息”以上八句写山川形胜,城阙市容。青苍幽远的终南山既是长安的背景,又是诗人远眺长安的处所。以下景物,尽是远眺所见:宫阙罗列,万户栉比,道路笔直,渭水清澈,如河汉在天。

  “输筋力”以上六句写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廐马连山,军容壮伟,代表武备不懈,国防强大;文臣如伊尹、皋陶,武将似卫青、霍去病。“歌钟”以下八句是议论抒情部分。前四句 言人生易老,物盛则衰。“不散”二句劝人勿吝金钱,及时行乐。末二句言面对死亡,应慷慨无畏。

  全诗的主旨由议论表明,描写叙事则是议论的基础。本诗是诗人对自己观点的表白,是对众人的奉劝,也是对当政者的警告。唐王朝的命运,充分证明了诗人的远见卓识。唐开元、天宝间确是如日中天,但当安史乱起,顷刻间土崩瓦解,一蹶不振。

  7、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8、繁体对照:

  君子有所思行

  作者:唐·李白

  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

  憑崖望鹹陽,宮阙邏北極。

  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

  伊臯咴,霍輸筋力。

  歌鍾樂未休,榮去老還逼。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不散東海金,何爭西飛匿?

  無作牛山悲,測怆淚沾臆。

有所思赏析3

  有所思

  有所思原文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有所思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远在大海南边。临别时,你不知拿什么礼物来赠送给我,只以镶嵌着珍珠的玳瑁簪相赠以表达你的一片痴心。送给我后我小心地用玉环把发簪缠绕起来,以同样表示对你的深情依恋。后来听说你变了心,我生气地把这发簪折断砸碎了。毁掉它,同时也想毁掉我们间的情意。从今与你一刀两断,不再为你而相思难眠。我下决心与你断绝这份情意,但回想起我们当年的相见,初次见面时那份甜蜜,我又难下决心。外面已是秋风萧瑟的季节,雉为求偶发出了悲鸣声,而人呢,谁不想有个好的伴侣?我现在犹豫难定,等天亮以后再做个最终的决定吧!

  注释

  ①高:与“皓”字相通。即东方发白,天亮了。

  有所思赏析

  这是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记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

  开头五句写其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问遗,犹言赠与。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瑇瑁簪”。“瑇瑁簪”,即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那花纹美观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谓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这在当时可谓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更见美观(绍缭,缠绕之意)。单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和分量了。这几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已言简意丰,情调复缠绵悱恻。试看汉末繁钦《定情诗》中“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分明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此亦正可发明本诗“何用”三句意蕴之妙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滟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爱情的指针突然发生偏转,“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出了这场风波及其严重后果: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雳!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 (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弩之末。盖 “相思”乃长期的感情积淀,而“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二者本属对立而难统一,故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鸡鸣狗吠”“喻风声布闻。”(《诗比兴笺》)《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此处亦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乱终弃的严重后果,自然使她不无顾虑和动摇。何况那“鸡鸣狗吠”中幽会的柔情蜜意时刻,仍然顽固地在牵动着她那旧日的缕缕情思,使她依依难舍呢!“妃呼豨”,正是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歔欷长叹。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训释至为允当。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肃肃”,形容风声凄紧;“晨风”,即晨风鸟。《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晨风鸟即雉,朝鸣以求偶。“飔”,闻一多训为乃 “思”字之讹,言晨风鸟慕类而悲鸣。“高”,音、义皆同“皓”,指东方发白,天将欲晓。二句写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然而她又自信:只待须臾东方皓白,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陈本礼云:“言我不忍与君绝决之心,固有如曒日也。谓予不信,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汉诗统笺》)如此,则“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不过,这层隐喻之底奥,在字面上却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读者似乎亦拭目以待其下文。故庄述祖、闻一多皆以为《上邪》即本篇下文,应合为一篇。余冠英亦认为“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此说确实发人深省。

  此诗的结构,以“双珠瑇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中间又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来联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从而构成了描写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其次,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选赠礼物的精心装饰,摧毁礼物的连贯动作)和景物的比兴烘托(“鸡鸣狗吠”及末尾二句)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也是相当成功的。

【有所思赏析】相关文章:

《教有所思》读书笔记10-27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得1000字01-12

读完三毛散文集有所思散文随笔08-31

励志美文赏析12-01

英语美文赏析01-26

茶文化赏析03-31

标志设计赏析11-25

西施原文、赏析11-24

春雨原文、赏析11-22

纳凉原文、赏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