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时间:2024-04-25 10:05:57 诗琳 赏析 我要投稿

雨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次韵公实雷雨

  惊雷势欲拨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翻译

  惊雷破空,仿佛要拔走蓬莱三山,暴雨倾泻,就像那百川冲决堤岸。

  冷气袭人,只能侵扰旅客的梦魂,又怎能叱咤震荡扫净那遍地胡烟!

  田园里长满荆棘,洪水四处弥漫,京都一带金兵践踏骚扰已经多年。

  也曾想叩开重门向皇帝陈诉心愿,不是大的手笔,谁会听我的意见!

  注释

  次韵:指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公实:作者友人郑湛的字。

  三山:旧传海上有三神山,即蓬莱、方壶、瀛洲。

  但:只。

  侵:侵扰。

  胡烟:此处指金兵进攻所带来的战争烟尘。

  河洛:黄河、洛水流域地区,当时已沦陷。

  腥膻:腥臊气味,这是对金人轻蔑的说法。

  大手:大手指大手笔,又称如橡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靖康之变(1127年)以后。当时汴京失守,中原沦陷,诗人寄居客地,与其好友郑公实屡有唱和。这首和作即写于此时,诗人由雷雨触发,从个人处境联想到国家和民族灾难,有感而发。

  赏析

  开头两句扣题,以“惊雷”发端,用“拔三山”、“倒百川”形容雷声的威力和暴雨的势。三、四句写诗人身居客地,难以入眠,又逢雷雨之夜,寒气袭人。作者忽发奇想,这震天霹雳缘何不善解人意,震而静胡烟把金兵赶出中原?五、六句回到现实之中,农家田园荆棘丛生,暴雨袭来,流水茫茫,空成汪洋一片,而北方仍为金人占领,这些大雨流水为何不能洗去胡人的腥膻之气呢。这两句蕴含着作者的报国热望以及对南宋残败政局的深深忧虑。结合三四句写出作者在风雨震电之际,感慨深沉,从个人的处境,想到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心旌摇摇,不能自止,写成的诗句就倍感沉痛。尾联诗人难抑激愤之情,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慨。上句谓欲向最高统治者上疏献策,语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然作者一介书生,有志陈词帝所,难免有“叩阍无门”之感。但作者激于忠愤之情,仍然有意向皇帝陈情,表达自己优国忧时的心志,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北定中原,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下句典出《晋书·王陶传》:“殉梦人以大笔如橡与之”。写作者虽有陈词之志但感到自己人非大手,笔非如椽,唯恐倾诉有所不尽,无从收到补救时艰的效果。

  这首诗以景兴起,继写感受,结以抒怀,结构紧凑,转接自然。写景时笔力雄健,气势不凡,抒情时沉痛激越;时见激愤之气;回荡着爱国激情。结尾两句,前句是愿望,后句是谦逊之词,语言婉曲,显出诗人书生本色。

  作者简介

  洪炎(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玉父,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的外甥。与兄朋、刍,弟羽号“四洪”,皆能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为谷城令,坐元袼党贬窜,高宗朝官至秘书少监。著有《西渡集》

【雨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相关文章:

雨晴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0-24

清明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3-30

暮春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7-24

寒食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2-10

石榴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8-05

鸟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7-03

秋夜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1-25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5-04

野望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7-21

春日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