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糕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糕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年糕作文1
过年蒸年糕是我们这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了,我们这把蒸年糕称为蒸粑粑,在家乡不论贫穷富裕,人们都会根据家中的人口和对年糕的“爱好”程度来制作一定量的年糕。
每年一到腊月中旬,人们就开始准备蒸年糕。其实早在深秋的时候,就要把蒸年糕用的柴劈好晾干。然后是将上等的糯米放进大水缸里浸泡,大约过了半个月,就要对缸中的“原料”进行观察,根据天气的状况来定浸泡时间的长短。将浸泡好的米清洗干净再准备进行水磨。磨面可是个沉重的“差事”,一般的女人是无法操作那笨重的石磨,就是男人也得轮流“上阵”,所以家乡有句古语叫“樱桃好吃树难栽,粑粑好吃磨难来”,虽然现在有了电动磨面机,按理说可以省去不少人力,可是总有人反对这种“武器”,这个“家伙”不但要浪费电,而且用它磨出的面做的年糕口感粗糙,有种生硬感,人工磨的就大不一样了,不仅细腻而且还硬中带软。
母亲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粮食最紧张时,人们结婚办喜事,年糕可以代替喜饼,在那时可是送给女方家最盛行的彩礼了。喜饼年糕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是将蒸熟了的面放进盆中进行二次搅拌,等待它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捏成乒乓球大小的面块,把它按进模具中,反过来轻轻地敲下来,这样便做好了。其外形很像月饼,上面有精美的图案及福、禄、寿,禧等吉祥文字,不仅它的“可食性”强,还融合了艺术元素。
如今在除夕和正月初一,正月拜年,年糕一般都要上餐桌的,人们都要品尝这带稻草灰味的年糕,不仅是对年糕味道的喜爱,还图个吉利。人们渴望着新的一年那些精美的图案,吉祥的文字能够给每个人带来好运。
家乡的年糕作文2
说起家乡宁波,可不能忘了年糕,一碗碗炒年糕,一块块炸年糕,还有年糕汤……不管怎么烧,都是我的最爱。
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古时候,人们只有在过年时才吃年糕,为了祈求来年大人小孩都步步高升。关于年糕的来历,相传,吴王夫差赐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料到吴国很快便会陷入包围,在临死前告诉百姓,如果城中缺粮,就到城墙下掘地三尺,会有救命之物,说完就一刀自尽了。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吴国很快就被包围了。城中断粮,已经饿死了好几十人,人们这才想起了伍子胥的话,到城墙底下挖了三尺深,发现了似城砖的糕,就是现在所说的年糕。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家家都会烧年糕。
现在的年糕,不只是过年才吃,平常也可以吃。放学回家,外婆会到厨房里,拿出提前泡过水的年糕,切成小片,放进有炒好青菜的锅里,加一点水,撒一些盐,翻炒几下,一晚青菜炒年糕就诞生了!上完培训班,爸爸有时会烧一碗香味四溢的桂花年糕汤,几朵金桂浮在汤中,闻一闻,疲劳一扫而空,喝一口,香甜溢满唇齿,吃一块,糯滑融于口中。这是何等之美味!
除了炒、汤两种烧法,炸年糕更令我爱。拿多片年糕放入油锅中,炸至外皮微微焦黄,捞出来,用力撕下一块,细细嚼,只觉得年糕外酥里嫩。如果有酱料,蘸着吃,味道更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年糕不仅好吃,做的时候还很好玩。宁波慈城的水磨年糕可是一等一的有名,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当然是打出来的呀。首先要将大米粉和米和匀,放入蒸桶里蒸熟,蒸好后放火石雕大舀里。两个壮汉一人拿木锤,另一人负责在捶打的间隙翻动年糕。这两个人的配合真是天衣无缝,一锤、一翻,一锤、一翻……这样反复了好几十次,年糕就成形了。随即交给其他帮手将其揉成长条形,摆成四行四列的“井”字形,刚打出来的年糕十分软糯,还带有余热,可以直接吃。
家乡的年糕,有家的味道,嘴里的年糕,有着无穷无尽的味道。
家乡的年糕作文3
每年的腊月中旬,家乡的人们就要开始打年糕了。
打年糕的第一步,就是要选米,米要选用上等的圆粒糯米和籼米,以7∶3的比例搭配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瓦陶水缸里,加水浸泡。在浸泡的过程中,要对缸中的米进行观察,根据天气的状况来决定浸泡时间长短,短则一两天,长则三五天。等到缸里的米水开始泛一层白沫了,便要捞出原米沥干,再用大竹筐挑到溪流中淘洗干净,以备磨粉。
磨米粉可是个重活,一般都是由男子上阵,要两个壮实有力的男子,一边一个站在石磨的两旁,一边往石磨上面的口子里不停地加米,一边轮流推动着笨重的石磨,随着石磨的转动,米粉就哗哗流出来了。所以家乡有句俗语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粑粑好吃磨难来。”虽然现在有电动磨粉机打磨米粉很方便,但那样做出来的味道没有传统人工做出来的地道好吃。石磨磨出来的米粉虽然粗糙一些,但能够保证做出来的年糕,既细腻又硬中带软的原汁原味的口感。磨好的米粉,再浇以山里一种树叶烧过的草木灰调制的汁水,搅拌均匀,浸泡一两个小时,就准备上笼蒸煮了。
别小看了蒸这一道工序。蒸糕烧火用的柴禾要选用山里的松树劈柴,那样的火才能让蒸出的年糕有独特的清香。然后就是蒸笼了,年糕口感的好坏跟蒸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蒸笼也有讲究,必须是竹制的,且蒸笼底部须铺有稻草垫子。
等米粉蒸熟以后,就可以通过揉搓、拍打,做出各种形状的年糕了,放在竹匾上晾,等到表面油光、变滑了,就可以收筐储藏了。保存年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用立春前的溪水,直接浸泡在瓦陶水缸里,随吃随捞。
大年初一孩子们碗里都要放一整条年糕,上面浇上鲜汤,再加上自家腌制的雪里蕻咸菜,可以算是一份不错的早餐了。年饭桌上也会有炒年糕这道菜,将年糕切成块放入玉米一起翻炒,煸至泛黄盛盘,这样白的黄的,搭配颜色鲜艳,吃上一口,香糯滑口,真叫一个好吃。
还有油炸年糕,待油锅嗞嗞起泡时才将年糕放入,这个过程有点长,不能急躁。熟练的炸糕人仿佛手中拿的.不是年糕,而是一件艺术品,待年糕表面呈焦黄色时,拿起钳子,轻轻地夹出,拿一根竹签,从年糕底部慢慢穿入,再放在油锅旁的盘子里,刷一层黄豆焖酱,可以选甜的,也可以选辣的,这样就可以品味一道绝佳美味了。
年糕也在家人结婚办喜事时派上用场。这时它代替喜饼,是新郎送给新娘家必不可少的彩礼。喜饼年糕生产工艺较复杂,是将蒸熟的糯米面放入瓦盆中进行二次搅拌,等黏糯抽丝时趁热捏成乒乓球大小的面块,把它按进凹形的模具中,反过来在桌面轻敲几下,这样便做好了。其外形很像月饼,上面有精美的图案及福禄寿禧等吉祥文字,它不仅具有可食性,还兼具艺术造型与观赏性。
糕,高也,预示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如今家乡的除夕和正月初一、十五,年糕一般都要上桌的,人们期望着新的一年那些精美的图案与吉祥的文字能够带来好运。
家乡的年糕作文4
年糕,是历经千锤百打之后产生的。家乡的年糕,亦是如此。
题记
弋阳年糕,是江西最好的年糕。
今年过年时,我和爸妈回老家弋阳。有幸观看了一场家乡传统的打年糕表演秀。
一、二,打!一、二,打!雄浑有力的声音在这个小院子里回响。这是一户人家过年在打年糕寓意来年节节高。
先把弋阳特有的大禾米浸泡,之后用大锅蒸,蒸好之后放在一口臼里。一个男人站在臼边,拿一个大号木锤捶打臼内的米饭,使其从颗粒状转变成团状。而一个女人,在男人举木锤时,迅速的翻转臼内的米团,使米团能平均受力。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告诉我,年糕,要打,才能将其中的韧劲打出。这是弋阳年糕出名的重要秘诀之一。
年糕打好之后,热情好客的人们请我尝了一块,果然,香甜软糯。心灵手巧的家乡人将年糕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老虎、兔子、花
在回程的路上,回想着桌上冒着热气的一碗碗年糕,和同样冒着热气的家长亲人的一张笑脸,令我总会不由得想起老奶奶的那句话:年糕,要打,才能将其中韧劲打出,这是弋阳年糕出名的重要秘诀之一。
在我反复品读之余,忽然顿悟:人也是这样。如年糕一般,要经历千百次的磨炼,才会韧劲十足,成为人上人;家乡年糕,因能扛住千百次打击,才成为上品。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众人的不解和999次失败后,发明出能照亮历史的光芒;童话之父安徒生,在打击中写出了让3至99岁的人都可品读的童话;居里夫人,在一次次失败后,成为了人类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是他们有年糕般的经历,历经了人们不可想象的打击和磨难,方成人上人。家乡的年糕历经木锤的千锤百打,成为了年糕中的精品,品牌中的名牌。
是的,家乡的年糕告诉我:千锤百打出精品。此次家乡之行我受益匪浅。后记
家乡的年糕作文5
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各个地方都有着过年不同的习俗,如吃饺子、做豆腐、烧猪脚等等,而我们家的风俗就是捣年糕。
“呯——呯——”一阵阵有力的敲打声传入我的耳朵。此时还在懒洋洋睡觉的我心想这么大早上的在干什么呀!这么吵,不知道有人在睡觉嘛!于是我没有理会它,翻了个身又继续睡觉了。可这声音越来越大,仿佛在警告我不要再睡觉了,该起床了!终于,我拗不过它,无奈之下,我离开了我心爱的小床。
从床上爬起来的我,准备去一探究竟。当我到楼下时,隔着老远就看到三五个人站在那里,似乎在弄些什么东西,于是我三步并做两步飞奔过去“哦——原来是在捣年糕啊!难怪声音这么大。”只见妈妈和外婆,一人手持类似锤子的工具,一人在拨弄着年糕。妈妈和外婆动作十分娴熟,锤一下拨一下,锤一下拨一下......而此时在旁边看着的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兴奋之情,于是我就央求妈妈让我捣一会儿,妈妈沉思了片刻,便答应了。
“嘿咻,嘿咻!”我一边喊一边拿着这个锤子一样的东西,它可真不是一般的重,险些我还差点摔倒了呢。“啊,我捣不动了!”此时的我脸通红,舌头在外面伸着大口喘气,好似一条小狗。我的两腿已经发麻,站都站不稳了。可是我辛辛苦苦卖力了这么久,不仅没捣好年糕,还把年糕捣得不成样子,真是枉费了我一片心思啊!而此时大家看着我这狼狈不堪的模样,早已笑翻了天。
这我哪能忍得了,不过好在妈妈给我煮了香喷喷的年糕,可我还是太心急,到现在舌头还痛着呢!
家乡的年糕作文6
说到家乡的美食,我首先想到的是年糕。年糕美味爽口,让我不得不提。
年糕是用米做成的,所以一切都要从米开始做起。不用说,首先当然是洗米、淘米了。淘洗过米的水像牛奶一样纯白,它源源不断地流下来。“为什么这水是白色的?”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做过很多次年糕,我想她应该会知道的。奶奶说:“因为米的种子皮被剥掉了,我们看到的只是白色的种肉,它含有很多淀粉,淀粉流进水中,所以水就变白了。”我心想:“真的有淀粉这种东西吗?算了,待会回家问‘度娘’吧。”淘洗完了,把米放入一只桶里,用水浸泡。浸泡两天两夜是最佳的时间。还要在米中插一把刀。这又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又问奶奶:“为什么要在上面插一把刀啊?”奶奶说,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一种怪物把米搬走。我只依稀记得这一点,到底是什么怪物,我也忘记了,反正是一种迷信吧。米浸完后,还要再洗一次。
然后,就要把米运到做年糕的工厂里。第一步,把米放进一个漏斗似的机器里,下面的出口绑着一只袋子,这个袋子很大,和麻袋差不多。从这个出口出来的已不再是米了,而是米磨成的粉,也就是米粉。“原来这是磨粉机,我还以为这是什么东西呢。”我恍然大悟。第二步,把磨好的面粉放入一个巨大的木盆里。我想这应该是木盆中的“巨无霸”了吧。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放入一些水(不过这个比例不是很精确,只是看水和面粉混合之后的干湿程度,大概是估计的)。接着,就是把水和面粉混合起来,再搓成小球,大的有鹌鹑蛋那么大,小的跟蚂蚁差不多大(这个同样也没有很标准的要求,不是全部搓成小球,只要一部分就行了)。第三步,把面粉放进蒸笼里蒸。这个蒸笼跟蒸糯米的蒸笼一样,都是用木头做的。据说,蒸好的面粉和没蒸过的面粉颜色是有差异的。第四步,把糕花放入一个和之前差不多大的木盆里,打散。蒸好的面粉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糕花”。糕花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乱取的,它可是有原因的,是因为倒出来的面粉是一个一个小球簇在一起,像朵花似的。之前没有搓成小球的也都变成了小球。第五步,同时这也是最让我好奇的一步。那里的工作人员把糕花放进了木盆里的一个正方形的小孔里,然后就会发出一些声音,像烟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年糕就从另外一个方孔中钻出来,再用刀把它斩成一段一段的,年糕就做好了。刚做好的年糕,白白的、热热的、软软的。可过了一段时间,它就会变硬。
家乡的美食不仅有年糕,还有小笼包、榨面、陈氏炖鸭等等。好了,好了,不说了,再说我可要流口水了。
家乡的年糕作文7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此起比伏,坠上了青苔的石板路上到处是红色的飞屑。又是一个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在我们家乡浙江镇海的舟山群岛上,那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甚至不亚于前些时日的春节,然而我们那儿过节从不吃元宵,而是吃年糕。各种各样的年糕佳肴纷纷上桌成为待客接友的上等菜。
儿时的我最喜欢看太太(是指奶奶或爷爷的妈妈)晒年糕。这个年糕是从一年元宵节开始晒,到来年元宵节时才能享用,而且这期间还需要时不时地将它拿出来晒,温度也要恒定,不能过高或过低,所以太太待(特)地留了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晒和存放年糕。
晒完的年糕十分坚硬,你找一个壮汉,他都不一定能掰开。晒完的年糕颜色洁白中又带上了一点微黄,晒完的年糕由于一直贮存在恒温的室内,所以它还透着一丝凉意。
每当太太在来年元宵节时将它们铺在门前晒时我总爱去捣蛋,我钟情于站在年糕干上脚底传来的丝丝凉意,这时要被太太看到了,我肯定会被追着满院跑。当然,虽然太太身体健康,但也跑不过我,因为我总会东窜西窜,跑到隔壁邻居家避难,大家也都会将炒好的年糕塞给我吃。
最喜欢的就是螃蟹炒年糕了,我们老家因为在舟山群岛上,海货自然也就更丰富更新鲜,我们总爱将梭子蟹切成四块裹上面粉和年糕一起炒,说上去做法很简单,其实不然,对火侯的掌握是这道菜最重要的部分,火候过了螃蟹就烧老了,肉质就不嫩了,而火候少了,年糕又炒不熟。所以能把这道菜烧好的也只有我舅舅,舅舅在外地做生意,是个商人,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年他都会回老家烧这道菜,喷香的年糕味伴着浓浓的蟹香飘满了我家。这时我们总会请左邻右舍来尝尝。太太总会自豪地说:“还是我孙子烧的最好。”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交织着家家户户团聚时的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年糕味,回荡在整座岛上。
家乡的年糕,那金黄色的佳肴将是我永远的记忆。
【家乡的年糕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年糕作文10篇04-19
精选春节年糕作文4篇05-20
精选春节年糕作文四篇05-10
【精选】打年糕作文500字4篇05-09
关于打年糕作文500字六篇05-18
介绍家乡_家乡的烙馍作文03-06
河南家乡的作文04-08
家乡小河的作文03-28
家乡的晚秋作文03-08
家乡的核桃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