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

时间:2022-10-06 09:41:35 导游词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1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鲁番坎儿井,出现在18世纪末叶。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井渠法”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坎儿井,开始发展缓慢,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在伊拉里克“增穿井渠”(《新疆图志、建置》)时,“吐鲁番旧有三十余处”(《清史稿,萨迎阿传》)。后经推广,吐鲁番坎儿井发展到百处。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乱后,“督劝民户,淘浚坎儿井”,“吐鲁番所属渠工之外,更开凿坎井一百八十五处”(《左文襄全集奏稿》卷五十六)。此后,吐鲁番坎儿井继续发展。据本世纪五十年代统计,吐鲁番坎儿井发展到一千三百多条。由于水位下降等种种原因,到1990年吐鲁番坎儿井(出水)只有700条,流量2.94亿立方。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份组成。竖井,主要是为挖暗渠和维修时人出入及出士用的。竖井口长1米,宽0.7米,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高约1.6米,宽约0.7米。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涝坝,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个蓄水池,积蓄一定水量,然后灌溉农田。

  坎儿井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大量发展。清末因坚决禁烟而遭贬并充军新疆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在吐鲁番时,对坎儿井大为赞赏。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则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现在,尽管吐鲁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库,但是,坎儿井在现代化建设中仍发挥着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运河访古之德州

  地处山东北大门的德州,因运河从此流经,隋、唐两朝曾名长河县。正所谓:“因河设卫,河兴城兴。”德州的文化始终属于河流文明,河流那纵横九域、负载千钧的气魄,铸造了德州人勇于任事的文化性格,在历史发展的关节处,留下了诸多不凡篇章……

  德州历史悠久,传说中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里。自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德州就一直是沿河重要商埠,特别是元代大运河南北通航后,一度成为沿河四大漕运码头之一,并于明永乐年间成为全国33个经济重镇之一,城内“车舟所会,名士所经,食货集散”,是通往北京的水陆要冲。明朝程敏政在《德州舟中》一诗中写道:“出逢漕中来,入逢漕中去。联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描述了当时德州运河码头漕粮船挤、游人如织的漕运盛况。

  苏禄王魂居德州

  德州境内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代称永济渠,自元代开通会通河后称大运河,它流经武城、夏津南去。历史上的大运河德州段是碧水盈盈的,它不但是南北货运物流通衢,而且是内外政治文化友好交流“大道”。

  明朝永乐年间(1417年),位于东南亚地区的岛国苏禄王国(今属菲律宾)的东王、西王、峒王三位国王,联袂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他们率领一个340多人的大型使团,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当时东王还带来了王妃、长子、次子、三子等王室人员多人。永乐帝以上宾之礼接待了这些友好使者,三国王在京访问25天后,乘舟从运河南下返程。船行冀鲁交界处,三国王中地位最尊的东王殿下不幸病殁。按照苏禄风俗,就地择土而葬。东王于是葬于德州城北。永乐帝遣使致祭,并亲撰亲书了一篇祭东王碑文,刻石竖立于墓前,拨款修建了王庙。

  东王的长子回国继承王位,王后、次子、三子与随从等留在德州守墓,地名北营村。明朝政府按期供给他们“俸粮”和“钞贯”,置了祭田,拨历城县姓夏、姓马和姓陈的3户回民供其使役,并豁免全部差徭。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苏禄人后代以温、安二姓加入了中国籍,繁衍至今,已经有500余口人。

  数百年来,东王后裔与德州人民融洽相处,而且贤士人才不断涌现。东王次子安都鲁的后裔安玉魁,在咸丰年间任过泰安把总,死后赏“云骑世职”。东王三子温哈刺的后裔温宪,乾隆年间在安徽任庐风道,是正四品官员。东王第16代后裔安树德,早年投入冯玉祥将军麾下,积极参加了倒袁、反张勋复辟、驱逐溥仪小朝廷的斗争。升任到军长职,衔陆军中将,是一员抗日名将。

  屹立于德州运河东岸的“苏禄国东王陵墓”,是中国境内的外国元首陵寝之一,也是重要的文物古迹和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的象征。

  “靖难之役”显德州

  德州自明清时代起因运河而繁盛。明初太子间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还牵涉到德州。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建文帝即位时年仅23岁,正是主少国疑之时。诸王(太子)相互煽动,一时流言四起,建文帝遂谋削藩。1399年,朝廷即削黜了一批诸王。建文帝认为燕王朱棣擅长用兵,又居北平形胜之地,士马精强,恐难一下子削掉,便没急于向他动手,只在北平外围的开平、山海关、临清、彰德(今安阳)、顺德(今邢台)等地部署兵力,以备燕王。燕王朱棣见削藩已起,且朝廷对自己多方戒备,遂谋起兵。这年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帜,称起兵为“靖难”。历史上将这次战争称为“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初起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南京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但朱棣善于用兵,在真定之战中大败南军统帅老将耿炳文。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统兵攻燕。在北平城下及白沟河两战中,朱棣又大败李景隆,并乘胜南追,攻陷德州,围攻济南。济南城中军民在都指挥盛庸、山东参政铁铉等督率下坚持固守,燕军围攻三月,未能破济南城。朱棣恐粮道被断,解围北去,盛庸随即收复德州。

  “靖难之役”历时3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失败。但自济南保卫战后,盛庸被任命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屯兵德州,相机出击,遏制住了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后来朱棣接受谋士建议,被迫绕开德州、济南山东之地,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建文帝自杀,朱棣即皇帝位,称明成祖。

  “靖难之役”虽以朱棣成功、建文帝失败而收场,但从战争的进程看,德州与济南在南北之争中的地位却显示出来。

  乾隆歌咏“读书台”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汉朝大儒董仲舒曾经在德州读书讲学,今存遗迹董子“读书台”。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2

  坎儿井景观图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苏联俄语称为 结构图“坎亚力孜”。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

  中国新疆汉语称为“坎儿井”或简称“坎”。中国内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根据1962年统计资料中国新疆共有坎儿井约1700多条,总流量约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其中大多数坎儿井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总流量达l8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7万亩,占该盆地总耕地面积70万亩的67%,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来到吐鲁番,人们不禁会问:素有“火洲”、“风库”之称,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怎么会出现大片的绿洲?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奥秘就是分布在新疆大地上的坎儿井群,它犹如人体的血脉,延展到茫茫戈壁,灌溉了新疆的大片土地。奇妙的坎儿 井,又在吐鲁番分布最广,成为生命之泉,常绿之源,浇灌着吐鲁番滴翠的葡萄和甘甜的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这一举世闻名的灌溉工程。

  坎儿井的结构→坎儿井的建造方法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坎儿井乐园,首先请跟我前往坎儿井博物馆去了解一下坎儿井的建造情况。

  坎儿井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引水工程,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其中以吐鲁番最多最集中,据统计,吐鲁番的坎儿井 共有1158条,总长约50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的里程。坎儿井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之一,被地理学界的专家称为“地下运河”,并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对于坎儿井您可能早有所闻,不过对它的结构也许不很清楚,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也就是“井穴”的意思,由立井(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首先吐鲁番盆地地势很低,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就有2085平方公里,而且吐鲁番四面环山,每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后流入山谷。当雪水流经戈壁时便渗入地下形成潜流,这就给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那坎儿井又是怎样建成的呢?请看:坎儿井的建造方法是在高山峡谷地带的雪水潜流处,寻找到水源,然后每隔20米至30米打一眼竖井,井深十米至几十米不等,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凿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流直下,一直连接到遥远的绿洲,才将水由明渠引出地面,加以灌溉。涝坝则是一个调节水量的蓄水池。一条坎儿井,一般长约3公里,最长者往往是几条坎儿井相连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其间竖井少则几十口,多则三百余口。上游的竖井较深,个别可达100米上下,下游的较浅,一般仅数米。坎儿井的作用是避免水分蒸发,这项工程实属适应干燥气候特点的一种伟大创举。尤其让人称道的是,当地人民全凭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凿打深井,掏挖地下渠,其工程之浩大,构造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乘车临近吐鲁番市时,就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的外围戈壁上,可以看见顺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有序地伸向绿洲。那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大家从高空俯视,那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结的项链,装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却仍青春焕发的地方。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坎儿井的建造原因。由于新疆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而坎儿井是地下暗渠输水,蒸发量小而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加上这里的土属钙质黏土,挖好的坎儿井很坚固,不易倒塌。高山上雪水温度很低,若直接灌溉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而吐鲁番地表温度很高,雪水流经坎儿井后温度自然上升,很适合浇灌农作物。因此,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与干旱的斗争中,发明了这种凿井灌田的方法。一道坎儿井就是一眼不枯的清泉,道道坎儿井,构成了火洲的生命线和命脉,使新疆这个降雨稀少的地方有了水源的积聚,从而成为新疆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泉。

  关于吐鲁番坎儿井的起源历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汉代 关中井渠说。这种观点认为汉代时人们发明的“井渠法”传入新疆,发展成为现在的坎儿井。第二种说法是跟林则徐有关。清末林则徐被充军新疆后,1845年经过吐鲁番,察觉当地炎热少雨,于是就细查地势水源,引导新疆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地理特点,发明了这种凿井灌田的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坎儿井是2500年前由西亚波斯人首创而后传人新疆的'。当然,这三种观点都有待考证。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坎儿井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与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巴基斯坦、伊朗及里海沿岸,人们都发现了坎儿井。所以我们说坎儿井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是毫不过分的。直到今天,坎儿井还在为新疆吐鲁番的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坎儿井明渠→坎儿井暗渠

  参观完坎儿井博物馆,走出馆外,可见道旁明澈的清泉,这便是坎儿井明渠中流淌出的雪山纯水,它晶莹碧透,倘若您伸手触及,便会感到凉意阵阵,真是“晶晶亮,透心凉”。

  坎儿井的暗渠要从洞中进入方可看到,只见渠水汩汩流 淌,让人感到无比欣喜。这样的井渠在整个新疆大地有上千个之多,其地下河道总长度加起来比万里长城还要长一倍,也远远超过了京杭大运河,成为“地下运河”。

  游客们,今天的坎儿井,不仅是重要的水利设施,更是中外游客乐于观赏的一大人文景观。尤其是坎儿井乐园内的一台充满新疆维吾尔族浓郁风情的民族歌舞表演,会使您心神荡漾。那明快的节奏,轻盈的旋律,热烈奔放的情绪,使您在欣赏之余,会情不自禁地加入他们的行列,学着维吾尔姑娘和小伙子的模样边唱边跳,感受这歌舞之乡的纯真乐趣。

  各位游客,坎儿井乐园内那咳亮悠扬的歌声已经唱响,下面就请大家赶快前去欣赏吧!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相关文章:

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04-20

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06-10

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01-22

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06-10

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03-19

吐鲁番火焰山导游词11-15

新疆导游词04-22

新疆导游词04-22

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导游词09-24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