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习惯培养小结
习惯培养小结1
本年度,根据教育局提出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传达与培训,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上做了尝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当堂达标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操作流程:
自主预习:
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师自主决定)给学生制定自主预习内容,力求分层分组有效落实。
合作探究:
放手让学生根据预习,开展多种方式的`组内展示交流,保证每小组成员的组织有序,有效参与和参与学习交流的覆盖率。
汇报交流:
汇报形式多样,根据内容灵活安排,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全员参与,汇报与质疑、主讲与补充、评价与疏导,教师根据时间,合理调配。
点拨升华:
教师不是讲授者,而是组织学生按照预定目标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在汇报交流、互相质疑过程中,起到点拨引领,起承转合,行走于小组学习互动中,发现问题,帮助疏导。
但这种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灵活把握。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在探索与总结中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习惯培养小结2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的经常性倾向。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其中不仅能学到基础的知识,还将形成一些学习习惯。而这些学习习惯不仅将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
一、对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教师如果不加注意,及时提醒,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认真、仔细听上,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就采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诱导探索、启发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神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在学生朗读时,坐姿不端正或态度不认真,就要及时用正面的榜样去引导。例:“刚才在你们朗读时,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朗读的特别认真,书本捧得端端正正的,身子坐地毕恭毕敬的,眼睛仔细地看着书本,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大家能像他那样十分投入的用心读课文吗?”学生齐刷刷的坐好双手捧书开始读了。还鼓励学生能互相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给予补充,指出没听懂的地方,并大胆提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尽快地实现从学前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使他们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只有先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才能逐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对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的培养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就是要敢于质疑。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不懂敢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所以课堂上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逐步养成勤于思索的好习惯。
三、对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培养
语言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两者转化的工具。学生的语言活动是学习认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环。引导学生上课积极发言,把动口与动手、动脑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手段之一。因此,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习惯。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为“轻负提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从发言中可以明了自己的讲课效果,也可以判断出学生听讲是否专心,思维是否活跃。习惯,是一种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能有一个好习惯终生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要想在课堂这个主渠道培养好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把语文课堂常规中的学生必须做到的条条款款融化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点点滴滴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化暴雷为春风细雨,点点入土,一步一步牵引学生完善自己的习惯,让其受益终生。
习惯培养小结3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现阶段的状况,制定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目的: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首先以班会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么样的习性,也就决定了你什么样的人生。
要求孩子们在上课之前按课表安排,按老师要求准备好书本、文具、学具等与教学有关的学习用品。书本应摆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文具盒应摆放在中间偏上方。在预备铃响后,快速进教室,静息等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双手放在桌子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老师要求动笔时,才可以拿笔。课堂中回答老师的提问,要说完整的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
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在数学方面就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复核的习惯。方法:应用题可以在学生看完题后,让学生复述题意,画批、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重要的词语,每次读题有什么新的想法;观察时按一定的顺序、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于题目中的生字或没见过的名词、术语,要帮助学生弄懂,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对于计算题,要求学生做到:一看数字、运算符号、运算步骤;二看数字特点,可否合理、灵活计算等等。三要培养他们在抄题及计算过程中进行复核的习惯,要求他们每次抄完数马上再看一遍,有错及进纠正,做到“一步一回头”,逐步形成习惯。当做题 发生困难时,也要复核一下,有没有抄错数,抄错单位名称。同时培养检查的习惯。做完题后的检查,主要是检查理解题意是否正确,数量关系是否找对;列出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正确;答题与题目的要求是否一致,有无多余或遗漏的内容、单位名称是否准确。另外,对“答题”要进行估计,如教室长 600米肯定是错误的,类似这种情况出现时,就要找出原因,纠正错误。
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写题号,格式写正确,阿拉伯数字及符号写规范,用直尺画等号、横线等。要把作业书写情况作为评估作业的内容。
这些行为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复体验,经过这段时间反复体验,学生进步很快,但是离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我不断的努力。
习惯培养小结4
20xx年12月,我校申报的《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通过威海市教育局审批,确定为威海市“十一五”课题。20xx年3月,《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开始在我校展开,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现小结如下。
一、及时成立课题组。
课题一确立,我校及时成立了课题组,由邹宏伟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梁承虎校长、殷永飞主任任副组长,成员中层领导、班主任老师组成。课题组的人员进行课题开展的认真研究和详细分工,尽量调动起各位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深化学生礼仪认识。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积极进行“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良好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礼仪教育篇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
2。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使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学校根据新《规范》与《守则》中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独立的内容提出来,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于细化,逐一开展训练。
3。以“争当礼仪标兵”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在整个“争做礼仪标兵”活动中,“十佳礼仪标兵”的评选、“学做文明礼貌小学生”全校性中队主题队会观摩比赛、礼仪知识竞赛、制作礼仪宣传卡、自制礼仪小报、漫画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基本情况的提高。
4。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将礼仪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实现学校德育特色化发展与德育课题研究相互促进的德育新模式。
三、积极开展实践与研究。
1。学习宣传。什么是“礼仪”?学什么样的礼仪?这两个问题是此课题实践与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坐、立、行”正确姿势、待人接物的规范等等,然后发动学生查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把历史上知礼仪,懂礼仪的名人故事收集起来,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学习。通过这两个步骤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礼仪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懂礼仪、有礼仪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而产生主动参与学礼仪的活动的想法,既调动起积极性,又为以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评议辨析。各班根据礼仪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为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象进行评议辨析。通过辨析,使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以加深对礼仪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强化学生的行为意向,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渗透。德育处要求各位教师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作用。每个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上交一份渗透礼仪教育的学科教案。
4。榜样示范。首先由教师示范,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如:升国旗时要严肃,立正站好,目视国旗;接待客人来访要有礼貌,主动问好;上课举手发言,起立回答问题,向他人请教习题,上下楼梯右行,让路右退一步,请长辈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师以规范化的动作示范,学生仿照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再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各班自行比赛,选出班级“礼仪之星”,张榜表扬。
5。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礼仪行为规范训练时,我们将礼仪行为进行分解、逐一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具体行为技能的目的。由少先队把每周模拟训练的项目罗列计划出来分发给各班,然后各班利用班队课进行模拟行为训练,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参加“做客”练习,要求学生准确用好“您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由教师细心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坐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而且行为文明。当学生掌握基本要点之后,可以由各班开展各种竞赛,推选出“礼仪之星”上报学校德育室。
6。故事启迪。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提倡教师充分发挥语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讲礼仪故事,对学生深明道理,强化道德认识有较大帮助。再请学生收集交流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们身边的礼仪小故事等,用故事中人物的正确礼仪来感染熏陶学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转化为内因动力。
7。活动竞赛。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五月份我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故事比赛,四年级一班的王思琪同学被评为桥头小学故事大王擂主。各班教师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开展礼仪规范比赛,如“礼仪知识知多少”、“看看谁的仪表美”、“礼仪演讲赛”、“礼仪小品表演”等。根据实际表现,评出“文明礼仪示范班”、“礼仪之星”。
8。环境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学校努力创设传统美德、行为规范、礼仪教育的育人氛围。如悬挂伟人像、礼仪教育格言,黑板报、等围绕礼仪教育进行宣传。
9。家校合力。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利用各班家长会向家长提出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四、下阶段计划与打算。
总之,通过实践与研究,我校《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已经顺利开展起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其中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坚持的。但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理论的研究学习还不够深入,开展单项活动后的小结和课题阶段性的总结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今后还将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另外,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方面,我们还将开展“礼仪值周”等活动,力争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及少先队活动中扎实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的实施,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文字材料和过程材料的收集,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习惯培养小结】相关文章:
习惯培养小结11-21
小学习惯培养小结11-19
教育小结-幼儿语言发展与倾听习惯培养08-10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小结精选范文11-26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阶段小结11-19
培养饮食的好习惯04-26
关于培养习惯的名言11-10
浅谈习惯培养方法11-28
宝宝的习惯培养方法12-14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