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医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1-06-01 13:48:0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医学读书笔记大全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关于医学的书籍也有很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医学读书笔记大全,供大家参考!

医学读书笔记大全

  医学读书笔记1

  《医学的哲学思考》的中心思想:哲学指导医学,又服务于医学。医学需要哲学的态度、理论、思维和方法来弥补、丰富、完善和处理医学活动中理性的欠缺与不足,重构医学中关于“人”的完整性认识范式,实现医学在观念与实践双重层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学”转向。哲学具有整合性和基础性,医学具有实践性和人文性。

  此书的主要观点摘抄: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医学技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的痛苦,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和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因此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医学作为一种人类探索生命的理性活动,其中蕴涵的人文价值和哲学意义远远大于其技术意义。人文是舵,技术是桨,没有人文的指引,技术就是瞎子。

  对临床思维的主体和过程进行哲学分析是《黄帝内经》医学哲学思想的一个亮点,《黄帝内经》的哲学指导思想是《易经》,《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的科学性是阴阳两气源动力学说,《黄帝内经》以预防为主,《黄帝内经》认为疾病可知、可防、可治,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观中“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能动性”的观点。倡导医务人员应“敬用五事”,即“容貌要恭敬,言语要有条理,视察要清楚,听受要聪敏,思虑要通达”,应具备“三德”,即刚正不阿、以刚制胜、以柔制胜。在古希腊,哲学家和医生有着共同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许多文章与之前或当时的哲学分享同一个普遍假设,使用相同的概念范畴和推理方式。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之父,他认为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他强调医学与艺术的结合,将艺术手段引入医学等努力和尝试正是这种认识的体现,他认为名副其实的医生应具备:“医学仆人”的思想和患者生命大于天的理念,高尚的医学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团结协作的精神、仁爱和同情之心、审美修养。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医学是人学,所以医学的目的就是人的目的,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也具有超前性和差异性,科学的医学目的应当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它激励人们对医学科学真理的虔诚向往和孜孜追求,激发人们对医学科学技术追求的奋进精神,引导医学可持续健康发展,合理界定医学实践活动的领域和范围,正确地利用各种资源,推动医学向前发展。医疗危机是指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困难,是指当代医学的现实和未来走向与社会公众期望。

  之间的矛盾,其核心是医学的现状满足不了人民的健康需求。具体表现在:医疗费用昂贵,卫生资源分配不公,高技术滥用和浪费,医疗服务商业化倾向,医学诚信缺失,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不尽如人意,误诊率居高不下,医疗事故频发,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增多,忽视预防保健和基层卫生服务,对病人冷漠,医患关系“物化”和紧张等。要解决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目的作一根本性调整:第一,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新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第二,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公正和健康的医学。医学哲学化的观念始终坚持医学的善良总原则和医学伦理准则,对医学发展观起着矫正作用,医学哲学化的辩证法认为,过度医疗的根源有两个方面:1、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不合理性没有得到完全、彻底解决,2、医疗服务的创收机制:“以药养医”的机制诱导诱导医院和医生开贵重药、开大处方、做高档检查和治疗,“以医养院”的机制诱导医生推崇医疗技术主义。

  此书得到的收获:医学作为科学的一部分,为哲学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并推动哲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同时哲学也为科学、医学提供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武器,如古代的自然哲学,构建了中医学和古代希波克拉底的西医学;古代唯物主义是生物医学的前导,并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系统论催生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哲学是构建医学体系的灵魂。恩格斯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医学需要慧根、医学需要哲眼。医学是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科学,又是一门不完整的科学,许多疾病的发病原因还不了解,人类战胜疾病的许多道理还不清楚,以致有的疾病到现在还被称为“不治之症”,有的疾病虽然治好了,但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医学的作用是有限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

  医学读书笔记2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领域。行为医学作为一门与多个学科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目前,行为医学的研究已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心理学、疾病防治、医学教育、中西医结合、医学哲学以及健康教育等领域。

  行为医学发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健康行为。如充足休息和睡眠,适度运动等。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

  二是异常行为。包括饮食、吸烟、酗酒、致胖等不良习惯行为;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转变的原因和机制。

  三是行为评价和诊断。研究发展一套测量评价各种行为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行为评定量表等。

  四是行为干预与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治法、行为塑造法、经典分析疗法、松心理咨询等。

  五是行为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应用研究方面,产生了行为流行病学、预防行为医学、临床行为医学、女性行为医学、等以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分支学科。在基础研究方面涉及到行为生理学、行为药理学、行为解剖学、行为病理学、行为毒理学、,并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研究表明,人类46.7%的疾病均与自身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在我国,占前三位死因顺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病因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已超过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而成为第一位与死亡有关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健康的追,行为医学将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学习、研究行为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读书笔记3

  读研入科已有一个半月了,每天忙碌而又充实,做一名临床医生,首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自己工作有十多年了,一直奋斗在医学教育战线,仍感自己知识的匮乏,立志读研,临床实习,深感自己“纸上谈兵”。在医学书店买了《积水潭实用骨科学》,断断续续下班回家读了第六篇《创伤骨科学》,记一点心得笔记。

  北京积水潭医院是一所以创伤骨科和烧伤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以院长田伟教授,策划及引领骨科各专业的资深专家,发挥各自特长,分头撰写了这部《积水潭实用骨科学》,这部书是以临床实用为主,从骨科的基本功讲起,包括运动系统的功能解剖、生理、病理、检查法、各种影像、化验结果的阅读,相关基本理论与最新进展的介绍,手术入路的描述,骨科康复以及矫形器、义肢的设计与制造等。这本书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骨科工具书。

  随着机械化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肢体创伤的发病率旱升高的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为了保障人民健康,除了完善工业和交通设施,提高公民防范意外损伤的意识,尽可能减少和避免损伤之外,提高创伤骨科的诊疗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才能使生命垂危的伤员摆脱死神的威胁,让伤残肢体的功能尽可能得到保留、恢复或重建,而这正是从事创伤诊治的骨科医生们的神圣义务和职责。

  多年来,骨科界的同道们在肢体创伤的诊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创造、掌握和推广了一些用于严重损伤的急诊修复、肢体复杂伤残的:1期重建和再造的先进技术,使许多肢体伤残的病人重新获得生活和上作的能力;同时也引进、消化和应用国际上通用的创伤骨科诊疗新技术,成为拯救病人生命、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于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肢体伤残者治疗的期望值越来越大,对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肢体损伤的情况本来就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需要加强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推动这个领域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提高创伤骨科的诊疗水平一定要高度重视急诊的处理。因为,能不能让伤病员在受伤后的第一时间里就得到及时和准确的治疗,将直接影响到伤情的预后。就四肢骨折的治疗而言,虽然已经有多种固定的方法可供选择,但是为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除了要求学习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之外,还要认真研究手术适应证的确定,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术后的止确处理,尤其需要费神费力去研究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治疗那些威胁肢体存活和影响肢体功能的严重和疑难病例。

  当今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医学也像其他科学一样,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创伤及其修复的概念和技术都在发生改变:骨折的治疗正由坚强内固定转向生物学固定,微创技术应运而生;骨缺损的修复除了手术植骨以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成骨因子和填充材料;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不仅有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一些神经营养因子也已经在临床上应用等。要赶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我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是单纯模仿引进,而是有机地消化吸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加以拓展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读了骨科研究生,使我想起父亲2002年夏,在单位组织的运动会上推铅球,只是一个转身动作,就造成左腿的股骨颈骨折,当年在晋中二院行左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固定术,术后一年,取出了螺钉。术后有一段时间特别害怕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骨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滋养血管受损,进一步导致骨质的缺血、变性、坏死。股骨头坏死也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蹋陷的一种病变,这种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1——60岁最多,无性别差异,开始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和劳动能力,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终身残疾。

  股骨头坏死原则上分为二种,一种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骨坏死,如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另一种是由于缺血性造成的骨坏死,如外伤、饮酒、激素药、寒湿、肝肾亏虚、骨质疏松、髋平宽、脊髓异常空洞症等导致的骨坏死。

  针对中早期患者有着极高的治疗价值,建议采用中医保守治疗,采用“原位移植疗法”,即通过药物有效清除PAF因子、建立新鲜骨床、刺激滋养动脉侧枝形成等原理,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畅通,疼痛跛行等症状慢慢减轻到消失,促使新鲜健康骨组织形成,并在原位爬行替代、覆盖坏死骨组织,从而达到原位移植非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甲强龙等)治疗、酗酒、减压病、血红蛋白疾病、高雪氏病、放射治疗、胰腺疾病、高尿酸血症、动脉硬化、镰状细胞病、结缔组织疾病、脂蛋白异常、柯兴氏病、铁中毒、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妊娠、白血病、血友病等,其中由糖皮质激素治疗与酗酒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90%以上。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一般是外伤引起,如走路时摔跤,滑倒时臀部着地受伤引起,未及时治疗。在扛、背重物时,髋部扭伤引起。肥胖引起,身体过胖,增加股骨头的压力导致等。但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与否、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破坏程度和侧枝循环的代偿能力。

  引起这些创伤的因素有股骨头囊内骨折、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股骨头压缩性骨折,这些外伤主要是造成股骨头周围的血管损伤,这些血管受损伤后,股骨头部份失去血液营养,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缺血而造成股骨头坏死。一般情况下,受伤后骨组织的血运被阻断8小时,即可造成缺血性骨细胞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属骨科三大疑难病之一。开始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患者一旦负重、甚至正常踩地,极易发生股骨头塌陷。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终身残疾。而目前对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国际上采用的是Arlet,Ficat和Hageffard的4期分法: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I期(超微结构变异期):X光片显示股骨头的承载系统中的骨小梁结构排列紊乱、断裂,出现股骨头边缘毛糙,临床上伴有或不伴有局限性轻微疼痛。

  II期(有感期):光片显示股骨头内部会出现小的囊变影,囊变区周围的环区密度不均。骨小梁结构紊乱、稀疏或模糊。也可出现细小的塌陷,塌陷面积可在10-30%临床伴有疼痛明显、活动轻微受限等。

  III期(坏死期):X光片显示股骨头形态改变,可出现边缘不完整、虫蚀状或扁平等形状,骨小梁部分结构消失,骨密度很不均匀,髋臼及股骨头间隙增宽或变窄,也可有骨赘骨的形成,临床表现疼痛、间歇性的跛行、关节活动受限、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等。

  IV期(致残期):股骨头的形态、结构明显改变,出现大面积不规则塌陷或变平,骨小梁结构变异。髋臼与股骨头间隙消失等。临床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僵直不能行走,出现脱位或半脱位,牵涉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哪些原因导致股骨头坏死发生:

  ⑴外伤:如股骨头囊内骨折、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股骨头压缩性骨折,这些外伤主要是造成股骨头周围的血管损伤,这些血管受损伤后,股骨头部份失去血液营养,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缺血而造成股骨头坏死。

  ⑵激素:在医疗上使用激素药物病种增多,有些农、牧、渔业也不同程度使用添加含有激素的饲料等,造成了激素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大量增加,因此也导致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上升。

  ﹙3﹚酒精:酒精中毒,特别是慢性中毒,与发生股骨头坏死有明显关系,这一发病原因愈来愈引起学者们的注意。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表明,慢性酒精中毒可以导致股骨头坏死。

  ⑷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骨内科疾病,此病主要破坏脊柱关节、髋关节等四肢大关节。导致髋臼及股骨头软骨面蜂窝样的改变,髋臼及股骨头软骨面粗造,活动时摩擦力增大,造成髋关节疼痛。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形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头坏死。

  ⑸儿童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由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发育与正常人相比过浅,造成股骨头中心应力点在髋臼的外缘上,破坏了平衡的髋关节生物力学关系,引起股骨头压力负重区外移,增加股骨头的外脱力。同时造成髋臼及股骨头缺血,而形成髋臼及股骨头骨质硬化、囊状改变,髋臼及股骨头软骨下的骨小梁消失,而形成股骨头坏死。

  ⑹儿童骨骺外伤:儿童股骨头坏死,在早期时一般无疼痛症状,当发现跛行时才能诊断为股骨头坏死 儿童髋关节外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在玩耍时,不注意即会造成髋关节脱位、骨骺滑脱,股骨头挫伤。这些外伤主要是造成儿童股骨头周围的血管损伤,血管受损伤后,股骨头骨骺部分失去血运,造成股骨头骨骺缺血性骨坏死。当儿童出现跛行时才被发现儿童股骨头骨骺坏死。儿童股骨头骨骺坏死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者股骨头还可以修复,少有后遗症。

  ⑺其它综合原因: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原因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在股骨头坏死的命名上也不统一,有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因有股骨头外伤,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的挤压性损伤,医源性(激素所致),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儿童骨骺外伤或骨骺滑脱,酒精(饮酒所致),镰状细胞贫血,脂肪栓子,减压病,骨髓占位性疾患,骨髓脂肪化,毒性作用,痛风,放射所致,特发性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等。同时,股骨头坏死临床的表现有:髓内骨坏死大部分是静止的,无临床症状,小范围骨坏死多有症状,但对功能影响较小。疼痛常常是骨坏死的主要症状,通常是慢性隐痛,在某些情况下症状可较重.疼痛可随关节活动逐步增重,最后发展至休息时也疼痛,常需要服用药物才能缓解。受累关节常有活动受限,有时局部有压痛,可有跛行,严重者双侧股骨头完全坏死吸收,无法站立及行走。症状较轻者如怀疑股骨头缺血坏死,须进一步做特殊检查。我们要强调的是利用MRI检查,对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是比较好的方法,我院治疗的近500例FicatI及II期病例,X线拍片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而MRI检查发现骨坏死。因此,对于有髋部疼痛症状、X线拍片无明显异常的病人,应考虑双髋MRI检查。也可行包括X线片、CT、MRI、核素骨扫描、髓内压测定、组织活检等。

  单纯口服中药为什么效果不好:⑴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经血液循环到达治疗部位的,而股骨头坏死,恰恰是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的。⑵中医中药讲究整体综合调理,且往往起效慢,疗程长,治疗赶不上股骨头内骨细胞坏死的发展速度。﹙3﹚口服中药,经肠道吸收后到达股骨头病灶区的药效,往往会丢失大部分药力。中药不能迅速解决股骨头坏死引起的组织粘连问题,所以不能快速地解决肢体的功能障碍。⑷股骨头产生无菌性坏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供血不足引起。也就是说只有充分的血液供应才能使股骨头产生骨细胞,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血供受阻,吸收不好,单纯的药物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建议采用综合性的治疗单纯的服用中药,经过胃肠的吸收,真正有效到达病灶的药物成分已经很少了,这是很多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

  这是我对于创伤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一些总结笔记,写读书笔记是医学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但关键是形成一个习惯。我希望自己能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就从读《积水潭实用骨科学》开始吧.

  医学读书笔记4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共计八个部分。

  1.绪论  详细介绍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对于生命活动的唯物认识、形神关系,以及对于疾病的唯物分析等方面体现了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从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方面体现了其辩证观;以及详细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个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阴阳、五行  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3.藏象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4.气血津液  从生理和病理方面,阐述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5.经络   阐述了经络在沟通表里上下、连络脏腑器官感应传到、调节机体各部分机能平衡方面的功能活动。

  6.病因与发病    本章认为疾病是人体对来自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有害因素进行斗争的复杂过程,即“正邪相争”。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邪相争,从而引起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所致。正气的强弱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也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变化。

  7.病机  中医病机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机的因素,除包括邪正、阴阳、气血津液及病变部位之外,天气、地区、环境,以及人体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亦都会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疾病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因此,综合患病机体各方面的情况,对其病机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分析判断,方能把握住疾病的本质。

  8.预防原则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主张在未病之前加强体育锻炼,不妄作劳,保持情绪乐观,并适当预防投药;而在既病之后,则应防其传变,及时地控制疾病的发展,进行有效地治疗。中医学的治疗原则,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几方面,其目的在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解决疾病的根本矛盾,从而纠正失调的阴阳关系,使之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获得阴阳的动态平衡。

  六、读后心得

  印会河教授从事中医工作已六十年,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学术思想开放,主张改革,力倡中医西医相结合,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锐意发展,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其主编的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保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比较适合初入门者来学习,是近年来公认的比较经典的一本教材。

  我觉得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

  1.阴阳学说  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如就四季气候变迁来看,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即可逐渐向寒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则亦会逐渐向温热转化。此即四季气候“阴阳转化”的规律。又如白天阳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机体的生理活动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为阴消阳长;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转为抑制,则是阳消阴长。

  2.五行  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官、五味、五音等进行了五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这种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即为临床诊察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肋胀痛,脉弦,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可诊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色青,口泛酸水,可诊为肝木乘火、肝脾不和。

  悲为肺至,属金;怒为肝至,属木。金能克木,故悲能胜怒.

  恐为肾至,属水;喜为心至,属火。水能克火,故恐能胜喜.

  怒为肝至,属木;思为脾至,属土。木能克土,故怒能胜思.

  喜为心至,属火;忧为肺至,属金。木能克金,故喜能胜忧.

  思为脾至,属土;恐为肾至,属水。土能克水,故思能胜恐.

  3.藏象  如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如肝开窍于目,眼病实证。可采用清肝的方药来治疗;眼病虚证。可采用养肝补血的方药;心开窍舌,口舌生疮,可用清心火及泻小肠之热的方药治疗。

  如果脾气虚损,不能升清反而下陷,则可导致人体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痢脱肛等,中医学称之为“中气下陷证”,则可用益气升提的方法治疗。

  4.经络  在针灸取穴方面,中医学亦常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如下选穴原则,如上病下取(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取涌泉或太冲)、下病上取(治脱肛常灸百会)、从左治右、从右治左(如治疗偏瘫,常配取健侧的穴位),其他还有俞募取穴、原络取穴等。

  七、小结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过去的五千年中,伴随我们的健康一路走来,时至今日,仍然为我们的生活及健康保驾护航。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的走进中医,了解中医,进而接受中医,作为近年来被公认的比较经典的一本教材,印会河教授主编的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则可以中医学习入门以及中医科研的很好的参考工具书。

  但是,在中医学的定义中,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相提并论的,为什么这种临床经验没能包含在理论体系当中呢?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医学读书笔记5

  细细翻阅这几本书,感触良多,感恩亦多。

  作为一个医生,一个救人于生死一线的临床医生这些感触真的启人心弦。人生之路没有平铺直叙,总有沟回取直。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至关重要。对领导要心怀感恩,没有领导的支持和信任,我们的努力最后可能都空空如也。领导为我们提供机会和空间,使我们得以施展才华和能力,让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对同事,我们要心怀感恩,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大家都团结一心,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患者服务,为我们医疗事业的发展凝聚更巨大的能量。对患者,我们要心怀感恩。他们把他们的生命放心的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尊重生命。

  做一名懂得感恩的医生,视患者如亲人,但是跟亲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一门艺术。现今社会的医患关系如此紧张,虽然有很多的复杂的原因,但是作为一个医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医患关系的,“会说话”可能是其中的一种途径。

  医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这一特殊的职业既赋予了医生特殊的权利,更是赋予了医生更大的责任。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要敬业,而医生除了敬业之外,还要有爱心。“医者父母心”就体现了这一点。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医生,不禁发现良好的充分的医患沟通是获得患者信赖和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

  一、真诚面对

  对每一位患者以及家属,都要用足够的时间来介绍病情、治疗方案、预后估计和风险评估。患者的每一个疑问虽然不能够得到回答,有的甚至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作为医生,你应该有责任去说明、去解释。我经常对我的同事医生说,“什么是满意的治疗效果?满意的效果就是患者所期望的结果和医生能够做到的越接近,患者就越满意”。医生不是圣人,不可能做到一切,医生要做的是让患者对治疗的效果有一个适当的期望值。假如手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并发症,医生也应该坦诚面对,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实际上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都会得到患者的理解的。

  二、全面严谨

  患者来求医,他们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异常,也往往由于长期患病导致社会的不认同而存在心理上的压抑或者自卑。作为医生,也需要有这方面的常识,通过身体语言和话语,来疏导来说服。经常有患者或者家属说我很严肃,给人难以沟通的感觉。其实一点自信的微笑、一个自信的手势,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是从事高风险的手术,不夸大和实事求是的介绍情况也很重要。应该将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法和意外情况全盘突出,不为患者做决定,但是要为患者做决定提供帮助。

  三、多种途径

  医患沟通不仅仅是面对面的沟通,电子邮件、论坛、留言板、QQ等,都是有效的沟通途径。和自己每一位患者的沟通,尤其是重大手术者,更是要亲自沟通,也还要换位思考,告诉他们如果我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实际上,对一位患者的治疗选择和实施,都应该把如何对患者最有利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于患者于自己都会有益的。

  尽管现在做医生很难,做一个好医生更难,但是如果你本着真诚、严谨的态度,相信会成为一名值得信赖的医生的!

  医学读书笔记6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著名药学理论家和临诊大家。被人称为“药王”或“药王爷”。《大医精诚》选自其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即《千金要方》)卷一。作者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其书。该书共计二百三十三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涉及了妇、儿、内、外等各科疾病诊治的原则和方法,保存了唐代以前不少珍贵的医学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修养的三个最基本核心的问题及其医学价值,一是“精”,即医技要精湛。孙思邈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告诫学医的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即品德要高尚。作者从“心”、“体”、“法”三个方面,对医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其次在诊治上要“纤毫勿失”,同时在作风上不得炫己毁人,谋取财务。三是“戒”(即戒私欲,不谋钱财),作者认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眩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孙思邈的这些看法,对当今医药环境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医生是份无比神圣的职业,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耐心、仁慈、诚实、审慎、公正、廉洁和敬业我们应站在高度对病人负责任的角度上,做一名“大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所有的医生在拥有精湛的医技、至信至诚的医德之外,还要拥有一颗仁慈之心、无私之心。

  医学读书笔记7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困扰医者几千年的问题,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

  在漫漫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例如: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则是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孙思邈则是为民救世的精诚,李时珍遍尝百草著书济世,而叶天仕却是谦逊好学树医德自古以来行医者便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奉为圭臬,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上述的名医均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也正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真正成为“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景仰的伟大先师”。

  贫苦与羞辱多加的中国近代,中华民族被列强推向了生存的边缘,连温饱都已成了问题,何言求医问药。悲惨万象深深刺痛着每位医者的心。许多国外和本国的医生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身来到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着“医魂”!也许纷飞的炮火将他们掩埋,也许汩汩的时光将他们的名字冲淡,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而不朽的称呼“医生”。“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与此”。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如是说,而一千年后的今天,千千万万的医者依旧是如是行。“sars”带来的白色恐怖,让劫后余生的我们依感心寒。赞美的言语略显苍白,优美的诗歌变得平淡,风停了,鸟儿也不唱了,河水静悄悄地流着。原来它们怕惊扰了长眠与此的医魂们。为了抢救人民的生命,为了毕生的信念,在sars那样无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献上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医生,担负着“上以疗君亲之族,下以救贫贱之厄”之重任。古往今来,在社会生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新时代中,我们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现实。当代科学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的期待之间的矛盾,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和病人要求之间的矛盾,把医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医疗纠纷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勇往直前,还是明哲保身呢?在我们刚刚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医学生誓言”早以给了我们回答:“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我们刚刚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医学生誓言”早以给了我们回答:“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不辞辛苦,执着追求”这亦是当代对“大医精诚”的诠释。我们曾庄严宣誓,是对历代医魂宣誓,以自己的灵魂起誓,而我们要做的是履行诺言,要铭记的是“性命相托”的重任。医患关系紧张归结为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和医德医风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则成为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的首要工作。

  医学读书笔记8

  读书笔记之《我们为什么生病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

  在此之前,似乎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人为什么会生病。在我头脑中,一直有个想当然的念头,就像机器不能永远正常运转一样,人的身体难免会出故障。但是现在想想,这种“想当然”实在算不上一种解答,不足以说服任何人,甚至让我长期以来忽视了人类为什么生病这样一个有着重要意义。

  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自然选择会导致物种适应性的增加。但是很显然,人类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地摆脱疾病的困扰。毫无疑问,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并不能从适应性增加的角度来简单地理解,本书填补了自然选择与疾病之间的逻辑空白,依据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来理解人类疾病的起因,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达尔文医学的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研究人类疾病的视角,对现代医学做了有益的补充。

  疾病有两类原因:近因和进化史原因。近因阐明的是机体构造和机制的问题。进化史原因则阐明起源与功能的问题。作者认为,近因和进化史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疾病都是必要的。然而现代医学大都是在寻找近因,缺乏对进化史原因的研究,导致人们对很多疾病产生错误的解释,甚至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方法。

  在依据达尔文医学的思路,揭示疾病的进化史原因之前,有必要对自然选择产生的进化做一些说明。首先,自然选择没有任何计划、目的、方向。其次,生存本身并不具有重要意义,自然选择只保留能够增加生命期中繁殖力的基因。再次,只有放在某个特定环境中的某个实际存在的物种之中去比较,“适者”的概念才有具体意义,“适应”因环境而异,没有绝对的“适应”。自然选择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是无目的、无方向的,并不会对每一种有价值的适应都加以选择和创造,也不会使物种更加幸福。进化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折衷方案,这种折衷方案并非随意的,而是精确地被选择定在净获益的最大值上。只有总的说来对适应能力有好处的基因才被保留,即便这个基因也使得个体在某些疾病中更易受到伤害。

  在对自然选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我们来看看作者提出的疾病的进化史解释的六个范畴:

  1、防御——敌我的分辨

  防御并非对疾病原因的解释,但是防御反应常常与疾病的其它症状混淆(例如肺炎引起的咳嗽)。作者例举了发热、铁的管制等来加以说明,病原体和宿主之间是一场战斗,每一种感染的体征和症状都可以理解为这一方或那一方的战术。作为宿主,我们具有保持卫生、皮肤、疼痛不适反应、身体“开口”处的驱逐(如打喷嚏、呕吐、腹泻)等等防御机制。此外,我们还具有免疫系统作为专门防御的化学武器系统,然而免疫系统有两种典型的失误:没有充分的反应,或者错误地攻击了不应当攻击的对象,造成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我们应把这些防御机制从感染的表现中仔细区别出来,慎重地避免践踏、破坏这些机制。

  2、感染——自然选择的竞技场

  我们不是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唯一具有产生适应性的物种。一些致病的细菌和病毒是以我们为食物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演变出对付它们的防御手段,它们也在进化过程中演变出克服防御的手段,甚至利用我们的防御手段进行攻击。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具备上述各种防御机制,人类仍然受到传染病之害。所谓不进则退,人类和这些病原之间,在自然选择的平台上,进行着无休止的军备竞赛。

  3、新环境

  人类的身体经过几百万年的自然选择才设计定型。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自然选择没有充分的时间使人体适应变化了的生存环境。由于这些设计定型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不匹配、不适应,引起了许多大都可以避免的现代文明病。例如石器时代演变过来的味觉在食物丰富的今天,会引起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儿童发育问题。

  历史上的大部分传染病流行正是出现了新的环境条件(如艾滋病、麻疹、天花等等)。还有一些传染病直接与现代技术有关(如军团病与空调系统有关,流感与国际空运有关等)。此外,一些疾病还可能因为生活条件改善,推迟发病年龄,造成更严重的病情(如肠道病毒造成灰白质炎)。

  4、基因

  某些基因在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接近自然时是无害的,但在上述新环境中可能引起疾病(例如:近视眼、肥胖等)。一些引起疾病的基因之所以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们的携带者会从中得到某些好处(例如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基因的杂合子可以抵抗疟疾的感染)。还有一些不到生命的晚期并不表现出妨碍适应性的问题,自然选择无法清除它们。有些虽然使携带者不利,但能自我增加其基因频率。

  5、设计上的折衷方案

  身体设计定型上存在的种种缺陷,并非都是失误,不过是折衷方案的产物。自然选择总是保持总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设计上显而易见的缺陷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益处(例如人类直立体位的便利必须付出腰背痛的代价)。

  6、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革命,没有跃进,重大的改变是难以完成的。如果生物设计可以从新开始,或者有可能进行重大的修改,是有可能找到防止疾病的办法,然而每一代人都只能用父母赋予的身体生活下去。

  基于上述六个范畴,作者们详细分析了包括传染病、创伤、毒素、衰老、变态反应、癌症、性和生殖相关疾病、精神病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引入达尔文医学的视角,展示了这些疾病不为人知的一面

【医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医学考证问题08-06

医学教学总结11-08

医学个人教学总结11-04

医学英语阅读理解08-10

医学化学教案09-26

医学类就业率高的专业推荐:临床医学09-29

医学生考研步骤11-14

医学生考研资料11-14

医学生考研心得11-14

医学考博英语写作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