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兵马俑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20 07:36:01 其他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参观兵马俑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兵马俑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兵马俑心得体会

参观兵马俑心得体会1

  遥远的东方,宏伟的秦兵马俑大军守护着秀丽的骊山东麓,他们是戍卫着大秦帝国的最后一支近卫军。黑衣如铁、迅捷如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天下闻之丧胆,望之变色。他们唱着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所向披靡,被称为虎狼之师。他们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暑假里,我来到西安临潼,参观了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在这里,“历史”与“现实”在我眼前交织碰撞,让我感受着“穿越时空”的魅力。

  一号展厅人山人海,游客们都挤在围栏后伸长脖子向俑坑内张望。巨大的俑坑里沉睡着一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陆军战队。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面貌。

  这是一支兵种齐全的队伍,除了步兵、骑兵还有战车。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则分布于阵中,他们手持利刃,整齐划一。透过陶土依稀还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凛凛杀手。阵中另有一种威风八面,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的,那是驭手俑,他们驾着马车,冲锋陷阵。

  两千年前的秦军勇猛善战,武器精良,所向披靡,他们用先进的`作战体系指挥庞大的军队,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他们用强劲密集而且持续的压制对手,再由骑兵完成两翼包抄,撕开对手的防线,最终步兵长驱直入,给敌军以致命一击。先秦就是依靠这种强大的军事力量最终实现了统一。

  在二号展厅的一角,堆着许多破碎的陶片,每块陶片上都贴上了白色纸条,它们是已经清理、编号,还需要粘合修复的兵马俑碎片。

  只可惜,秦始皇最终也没能守住他的帝国,他只好将强大的军队带入地下,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他的霸业。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两千年前那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就这样静静地伫立着,走入了历史的尘封。时光如箭一般从他们的耳边掠过,荣耀早已化为无尽的寂寞与等待。迎着骊山方向吹来的凉风,低沉的呼吸与耳语隐约可闻,悲凉与沧桑的目光穿越秦川大地,穿越两千年的时空,这支地下军队依旧忠心地守护他们的君王。

  见证了气势磅礴的兵马俑,我被它深深地震憾了,这伟大的奇迹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参观兵马俑心得体会2

  国庆假期,我和妈妈去陕西西安参观了兵马俑。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现在一共发掘了三个坑,坑里埋着许多陶俑、陶马。这些陶俑、陶马和真人、真马差不多大,特别精美、壮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一号坑面积最大,发现时间最早。从四周的参观平台望下去,在一个个巷道里,站立着数千个陶俑和陶马。他们排列整齐,像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气势雄伟。在这里,我亲手摸到了秦朝的泥土,感觉很细腻;还看见了秦砖,导游说“十块金砖抵不上一块秦砖”呢!

  二号坑没有一号坑面积大,但这里的兵马俑更加形象。有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和鞍马等,他们的头发、胡须、面部表情和身穿的铠甲都非常逼真。三号坑最小,像是一个指挥所,将领们正在开会,准备出发。这里有一个展柜里展示的一个兵马俑被称为“镇馆之宝”,因为它出土之后几乎没有修复过。

  秦俑平均身高有1.8米,都是单眼皮、丹凤眼,神态各异,号称“千人千面”。他们的头发、胡须、表情都不一样,衣服、鞋子也各有不同,因为那时军队中士兵的衣服都是自己缝制的。这些陶俑、陶马出土时基本上都是破碎的.,考古人员把这些碎片分类,像拼拼图一样把他们拼好。拼陶片的过程非常艰难,有的拼了四十年还没拼好。还有彩色的陶俑,一出土颜色就脱落了,现在都不挖了,埋起来,等技术发展了留给后人去修复。现在还有许多兵马俑没有挖出来,或许还有一些俑坑没有被发现……

  我在感受兵马俑的宏伟壮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秦朝人民的疾苦:修这么庞大的兵马俑为秦始皇陪葬是多么劳民伤财呀!

【参观兵马俑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参观兵马俑的注意事项11-23

参观秦兵马俑的解说词11-25

参观的心得体会11-23

参观的心得体会11-23

参观心得体会12-18

参观小学心得体会03-22

参观画展心得体会05-05

参观机场心得体会11-30

参观小区心得体会11-30

参观小学心得体会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