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存在的意义

时间:2022-10-11 10:45:23 意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戏曲存在的意义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戏曲存在的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一、戏曲在古代人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地位

  戏曲是民俗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华夏子孙的历史长河里,与民间杂艺一样起源很早。到秦汉时期初具雏形。

  戏曲习俗包含了古人相处、交流、彼此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指令,也包含着人生最基础的行为方式.戏曲的存在,对于探讨中国古代艺术的起源、功能作用、目的等问题具有很大的价值。以西北戏曲为例,从中能看出戏曲在古人生活里的作用和社会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礼神演出、行业习俗。

  西北赛戏,实质为一种祀神行为,以迎喜神斩旱魃为例。斩旱魃又称捉旱怪,为每岁盛夏规定的某一天报赛祈雨时,由赛班演出。晋东南戏子戏,赛场设在寺庙,以台下供盏(向神献的各种素食品,为一种敬神的仪式)为主,演戏反而成了次要的事。

  戏曲艺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养成了系统的维护职业文化习俗,主要有三点:对神的崇拜和敬畏,对世人的尊重和帮助,严格遵守演戏的习俗。其中第三点就包含了观众对表演认真和技艺精湛的演员有喝彩加奖赏的俗例。首台和最后一台,忌演互相残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类的悲剧,宜以吉庆团圆、生子中元、加官进爵等戏终场.戏曲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二、戏曲在近现代人们生活中的比重

  古时,在节日、家有大事的时候,富有人家会请戏班到家里或者宗族祠堂表演,祭神,迎送,如此活动费日颇长,都能娱乐乡里乡亲,既增添人气,又活跃茶余饭后的时间。戏曲能让权贵、邻里多一份融洽,协调紧张的阶层矛盾,有利于社会风俗的传承,更能维持社会稳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头百姓喜闻乐见,于是出现戏迷,也可以叫戏票或票友。百姓自娱自乐,乐在其中,似乎忘记了生活里的无奈、苦楚。

  戏曲在近现代史上还扮演着唤起民众自强、民主、自由精神的重要媒介。看戏、唱戏、写戏文三种活动都能激起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在百年屈辱史里,无数戏曲的目的,不再停留在娱乐民生方面,而是侧重诱导民众为中华崛起而奋斗,鼓舞百姓奋袖出臂,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如孙仁玉写的《三回头》,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专业人才,为革命积蓄力量。《三回头》是秦腔改革之代表戏曲,在西北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北京、天津等地的剧种都有移植[5].白云词人所着《潘烈士投海》,亦有此响。

  三、1949年以后的戏曲发展及作用

  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说:白天开会,晚上看戏,一干一稀,大家满意。白天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晚饭后与会干部看革命样板戏,寓教于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1978年之前戏曲必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服务。戏曲的革命气息和政治目的很明确,无数的传统剧目被迫停演。从1979年开始,文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戏曲发展正常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广播、电影、KTV、电脑等娱乐媒介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戏曲渐渐淡出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生活。无数的地方戏院没有能正常维持票房的盈余,没有很好的市场份额。仅有地方杂艺能够有不错的地域性的传承和接受人群,能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同时,地方大戏已经没有多少观众了。能让人们接触到的戏曲,主要是影视剧里反映古代、近现代、改革开放以前的民风、人物生活场景时,会出现的戏曲表演片段。

  例如2013年管虎导演的《厨子戏子痞子》,张涵予用戏子作为身份掩护,那些唱腔不过是事前设想好的,用来迷惑日军731部队人体试验军医。社会背景是日军已经占领北平,日军投放了虎烈拉病菌,导致瘟疫横行,国人纷纷倒毙路边,连日军军营也有人感染。这部电影里出现的戏曲,主要作用是,如实表现故事里人物的活动、爱好和社会风貌。二战中日军侵华,喜欢用戏曲等活动请地方名士、百姓参加,粉饰中日亲善。戏曲在那个丧权辱国的时代,被入侵者看作一种奴化国民的手段。

  如果抗战电影电视剧里出现了戏曲,符合故事里反面人物的爱好,也恰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成功,并不是美国人看懂了京剧,而是那色彩斑斓的脸谱、华丽的戏服、特别的声乐和器乐让美国人感到惊奇。反映梅兰芳大师出国表演的影视作品,又起到第二个作用,传承中华文化特色,让外国人通过一种正常的途径了解中国这个神奇的东方国度。

  张艺谋拍的《千里走单骑》,剧中入狱的父亲,演戏曲,一方面渲染了做父亲的囚徒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彰显戏曲在影视作品里的第三个作用:构成故事情节冲突里舒缓的片刻,让观众体会故事情节的缓急有度,让影迷能稍稍缓口气。中外的影视作品,开始关注戏曲文化在作品里的恰当使用。虽然有博取票房之根本目的,但能说明导演们都意识到戏曲的第四个作用:营造合情合理的背景、氛围。就当代影视而言,无论去影院看,还是在家里看,用手机看,都成为一种民俗现象。戏曲在影视里的表现,基本符合戏曲的规律,但谁都不敢用太多的篇幅让戏曲在其中无休止地演下去。戏曲只能作为点缀穿插在其中。

  四、戏曲在影视中的现状与未来

  少数华人导演敢在剧作里使用戏曲,以此丰富故事背景,烘托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但影视里的戏曲,除非像《霸王别姬》那样完整的记录作品能被英美等国的大学收录,用以学习东方文化,其他的仅是影视的点缀。由此来说,戏曲无法在影视里得到完整的继承,更谈不上发展。

  从诞生到现在,戏曲不曾孤独成长。如何才能在钱高于一切的影视圈里闯出一条赖以生存的路呢?一是作为陪衬作用,继续发挥它的民俗影响;二是逐一录制现有的戏曲演出;三是请专业戏曲演员,尽力演好每部影视剧里的戏曲片段,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四是国家扶植大剧种和地方戏曲,合理有序地录制一些戏曲,让这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称职的继承人;五是顺应时代发展,组织编剧多创作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戏曲,并拍摄下来;六是建立国家级别的戏曲影视作品基因库,无论新旧,都细致录制、科学整理、保存。如此举措,可以保存戏曲的火种,继续发挥其作用。

  扩展:中国戏曲的发展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戏曲存在的意义】相关文章:

存在的意义作文04-10

存在的意义作文(精选21篇)10-12

存在的意义作文(4篇)04-24

存在的意义作文12篇04-15

存在的意义作文800字04-15

存在的意义作文(12篇)04-15

儿童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05-23

悲伤存在的快乐意义作文模板12-18

晚安心语:每一种距离都有它存在的意义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