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刮痧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刮痧,作为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独特疗法,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疗效,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通过对皮肤进行良性刺激,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机能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刮痧的原理与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刮痧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刮痧难学吗
刮痧入门是非常容易的,非常适合家庭保健,没有什么医学基础知识也照样可以学会。首先一定要有刮痧油,刮痧油有润滑的作用,里面含有一些中药成分,可以活血化瘀、减轻刮痧过程中的疼痛、预防感染。刮痧板的特殊形状是为了适应身体各个解剖位置的需要,这样刮起来对经络和穴位的刺激作用会更到位,效果也会更好。学习刮痧并不难。人体分成很多条带,每一个条带的下面都有相对应的经络,在体表有一定的控制范围,刮痧板只要落在宽宽的条带上,通过压力就可以传导到下面的经络、穴位上,起到治疗作用。
刮痧的原理
刮试刺激皮肤穴位、经络,可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的功能,平衡机体阴阳,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药物介质的作用,可通过皮肤穴位吸收,渗透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发挥较好的药理作用。
手持刮痧板利用腕力、臂力、柔和用力,刮痧板边缘与皮肤呈45度夹角为宜,刮时出现痧点、紫斑即可。
那么,在哪些时候是不宜刮痧的呢?
什么时候不宜刮痧
饭后一个小时才可刮痧,太饱或肚子太饿、过度疲劳患者忌刮痧;
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有水肿、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忌刮痧;
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不能进行刮痧治疗;
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痧;
孕妇、婴孩或幼童在合格医师指导下接受刮痧。
正确的刮痧就要先多了解再进行学习哦。
刮痧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刮痧的原理
刮痧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布满了错综复杂的经络系统,这些经络如同河流般贯穿全身,连接着各个脏腑器官,负责气血的流通与调节。而“皮部”作为刮痧治病的着眼点,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刮痧疗法正是借助特制的刮痧器具,对体表的特定部位进行良性刺激,这种刺激产生的痧痕通过经络的传导或反射作用传至体内,激发并调整体内紊乱的生理功能,使之阴阳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各部之间的功能协调一致,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具体来说,刮痧通过刺激皮肤,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得以排出。同时,刮痧还能缓解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刮痧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气管炎、呃逆、呕吐、便秘、腹泻、失眠、头痛、落枕、痛经、中暑等多种病证。
刮痧的注意事项
虽然刮痧具有诸多益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疗效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为宜,不能超过20分钟。过长时间的刮痧可能导致皮肤受损或身体疲劳。
刮痧次数:前一次刮痧部位在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远处刮试。再次刮痧需要间隔3-6天,待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环境温度:刮痧治疗时应该保持室内的温暖,避风避寒。刮痧后汗毛孔张开,易受寒气入侵,因此2小时内不要洗澡,以免诱发感染或风寒。
喝水:刮痧前喝一杯温开水,休息15-20分钟后进行刮痧。刮痧后也应多喝水,尤其是热水,以加快代谢,促进邪气随汗液排出。
人群选择:月经期女性及孕妇尽量不要刮痧;白血病人、血小板减少病人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对于复杂危重病人,应配合其他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部位和手法:刮痧时应选择合适的部位和手法。孕妇的腹部以及月经期女性的腹部等穴位不宜刮痧。刮痧时手法要轻柔,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如遇晕刮,应立即停止刮痧,并采取相应措施。
术前准备:施术者的双手和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要充分暴露刮拭部位,选择空气流通、清新的治疗场所,注意保暖。
综上所述,刮痧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外治法,其原理深奥且疗效显著。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注意事项,以确保刮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刮痧带来的健康益处。
【刮痧的原理与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脸部刮痧的注意事项09-20
居家刮痧的注意事项11-19
眼部刮痧的注意事项10-31
夏季刮痧的注意事项12-24
背部刮痧的操作及注意事项11-13
居家刮痧有哪些注意事项11-19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02-24
夏季用刮痧缓解中暑的注意事项12-24
慢跑减肥的原理及注意事项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