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08 11:00:0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论语》读书笔记(通用34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读书笔记(通用34篇)

  《论语》读书笔记 篇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平时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民族语言的精粹,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全部思想精华,体现了中国人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称得上是一本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借闻于父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论语》的作者是千千万万的人,其中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不是孔子的学生,但都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被世人视为至理。它以极具典范意义的语言,记叙了孔子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可;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其中不少对话场景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成功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自贡的聪颖善变,颜回的温雅贤良,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论语》是国学经典,涉及到人们生活诸多方面,比如:如何从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与人交往,堪称中国传统智慧的源泉和宝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今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才能望远,但如不从山脚开始举步,则山顶永无可到之时。

  国学底蕴的培养,从诵读开始。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让我们翻开书的扉页,就此开始吧。

  《论语》读书笔记 篇2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典籍不计其数,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论语》就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书籍之一。

  学习《论语》内容,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每一位华夏子孙的本分。本学期我们的教材中就列出了《论语》十句经典,让我感慨最深的就是这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一句是孔圣人在河流边感叹的,他告诫我们:时间就像河水一样不停的流逝,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是啊!时间飞速流逝,一去不复返。有一句名言:请珍惜时间吧!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只有抓住了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我们才会实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延长,出彩。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崇拜“游戏英雄”,整天抑郁不振,导致学业荒废,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此美妙的花样年华,却被白白浪费在虚拟的游戏中,被白白浪费在浑浑噩噩中。年轻时代,时间不能太随性去支配,要让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过得踏踏实实。

  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纵观古今,没有哪一位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不是珍惜时间,忘我勤奋的楷模。时下,不少中学生缺乏的就是时间观念,他们没有人生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上课就萎靡不振,无心听讲。基本的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用业余时间让自己有所作为。长此以往,岂不是毁了自己的一生。

  年轻的朋友们,为了自己光明的未来,为了自己充实的人生,让我们携手,一起珍惜时间,一道务实奋进。来展现自己靓丽的青春,实现自己成功的人生。

  《论语》读书笔记 篇3

  《论语》的编辑者不止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人。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被世人视为至理。它以极具典范意义的语言。《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其中不少对话场景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论语》成功描写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变,颜回的温雅贤良,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让我知道了,孔子是个十分守礼节,连颜回死后,他都还守着礼节,不肯把车子卖掉,可见孔子多么深明大义啊!

  《论语》是国学经典,涉及到人们生活诸多方面,如:如何从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与人交往,堪称中国传统智慧的源泉和宝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现。

  让我们慢慢的开始背《经典》,从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从世代相传的经典中,学习到人生的哲理,丰富自己的人生!

  《论语》读书笔记 篇4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家别以为,孔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因为我想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我从书中得知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他宣扬一宗刚整的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孔子的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也应学习古人的精神传扬仁爱,不是吗?

  《论语》读书笔记 篇5

  《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它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论语》读书笔记 篇6

  在六年级,我学了许多《论语》,我找出一两条来谈谈我的感想。

  第一条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它的意思是说:“学了之后能经常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有同学从远方来也是一件愉快的事。遇到别人不懂时不嫌弃别人才是君子。”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孔子把复习学过的东西都当成老同学一样。这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将学习知识当成结识同学一样的快乐心态。当我们把学习知识当成了结识同学、把复习知识当成同学聚会,当然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态了,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了。

  有人把“学而时习之”理解成“学习之后要经常练习,经常运用”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第三句话,有人理解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他”,我对此略有不同的看法。对这句话造成不同理解的关键是怎样理解“人不知”的意思。我对这三个字的理解是“别人不懂”,理由是,《论语》第二部分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也”,这里的“不知”是同样的意思。我的理解,孔子前面说了怎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然后又说到了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孔子主张人要谦虚,所以才提出了“一个真正君子”的观点。

  《论语》读书笔记 篇7

  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星星引导你去前进,而让我转变最大的就是一颗星,那个照亮了我生命的启明星—《论语》。

  《论语》是孔子所说的话,每短短的一句话都有着很深刻的道理。有天地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等等。

  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最社会,对世界,对现实之中的事情,还处于懵懂的时期。我正处于人生的路口,不知从何处出发,也许,踏错一步就会进入那无底的深渊无法自拔,在当今社会中,有很多的诱惑,电脑、游戏、赌博、毒品……都在危害着我们成长的环境。但从《论语》中我找到了方向,就像鱼蛋阿姨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在我来说,学习第一,我们正式学习的年龄,在正确的时间要做正确的事。

  张若虚在《春江花日夜》里树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生命是渺小的在茫茫人海中,人如一滴水。生命虽然很小,但我们还是需要规划的要有方向的。我也有了我的方向:学而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你会吗?我想说是了学习的时候了,学习是很重要的,学而第一,为自己的将来而打拼!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做人要正直,要有道德,讲道德,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是需要道德的。讲话为名,有礼貌。促进到的法治社会的发展。

  在《论语》中的不断探索,我发现我的心灵成长了很多。当然,在《论语》中不只是我说的这些,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

  虽然在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有不不同。但连古代人都明白的道理,你都做不到,你又怎样去面对现代社会呢了?连古代经典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借鉴。《论语》点亮了我的生命,让我感悟了成长。

  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启明星了么?

  《论语》读书笔记 篇8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渐变的,最终达到了一个“神于天,圣于地”的境界。

  这“神于天,圣于地”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

  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他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

  孔子的回答说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这个故事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让每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论语》读书笔记 篇9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释义: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里哪个好学?”孔子说:“颜回。他有怒气不迁移别人身上,犯过错误不会再犯,可惜去世了。而现在没有好学的了。”

  解读:“不迁怒,不贰过”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习惯于把脾气发在别人身上,比如,把工作的脾气发到家人身上,把爱人的脾气发到父母身上。把长辈的脾气发到子女身上,把上司的脾气发到下属身上等等。原因在于我们不愿意为他人考虑,只顾自己痛快。

  “不贰过”也难,它并不简单是我们说的“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不摔倒两次,有可能是你避开了危险,比如,绕开了石头,但也有可能是石头已经不在了。所以,“不贰过”不是像“不摔倒两次”那样的从结果上讲不再发生错误(绕开石头),而是从原因上讲,根本上改正错误(搬走石头),使再犯没有可能。

  ”不迁怒,不贰过“已经触及了“仁”的范畴,因为它从根本上要求关爱别人,改进自我。难怪孔子说颜回以后,就没有看到这样的人了。

  但是孔子并不因为这样的事情难以做到,就不给解决方法,他开出的药方是: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学”,不是学历和学识,而是前面所说的,自我能力的发掘和提升。这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只看你愿不愿意而已。

  《论语》读书笔记 篇10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封作文呢?孔子说:他办事敏捷而喜欢学习,不羞耻到处询问,请教,所以封号叫做“文”。

  我们要考虑学习态度问题。一个人能不能取得进步,取决于能否改掉自己的两个毛病,一个是自以为是,一个是脸皮不够厚。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孤芳自赏,目中无人,往往忽略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果以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去面对别人,可以想象到结果会如何呢?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千万不能把自己置身于最高峰,因为你如果是学习上的侏儒,即使站在珠穆朗玛峰上也同样是侏儒,所以这时候我们应该提倡一种无耻的精神,放下自己的架子,向别人虚心请教,即使是表面上不如你的人,实际上也可能会教给你一点东西,这也是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道理。而人们往往碍于面子问题,不员7或不敢向别人请教,认为这样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有损自己的尊严,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因为很多人是这方面的弱者,却是那方面的强者。这就要求我们赶快行动起来,虚心向别人学习!厚黑学的精神在这时候值得学习,值得运用!

  我们的眼睛,看外面太多,看心灵太少。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的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恕。你宽恕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论语》读书笔记 篇11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

  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

  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读书笔记 篇12

  论语是孔子写的一本名著,分别有二十篇,第一篇是学而第一、第二篇是为政第二、第三篇是八佾第三……

  今天我读了第一篇学而第一,心里有很多感受。其中有一段使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却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最让我深刻感受的句子,就是第这一句。

  我觉得这句话正好指明了我的缺点,我也要感谢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如何改正。以前我总是学了的东西就扔在一边不管了,而如今知道了学完的东西要时时去温习才行。而且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才让我几次考试没得满分。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正在为一次期中考试做准备,我一个人却在漫不经心的读课外书,我心想:上课时我那么认真,这一次考试我一定大获全胜,我越来越得意,慢慢就放松了对考试的警惕,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直到考试那天,我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场,我拿着试卷,就在这一刻,我目瞪口呆,只见那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我心里一急,连题目都没看清楚,就毫不犹豫的写起来,我写一题错一题,心里好像有一群兔子在跳跃,到了最后我还有几道题没写,头上像炸开了锅。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了。

  我经过这次失败加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我一定会改正缺点的。

  《论语》读书笔记 篇13

  古语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语虽有夸张成分,但却是真真切切的道明了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当我们回顾历史的长河,又如人们常说的“中国两千年文化不过是在为《论语》作注”这又表明了孔子思想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那绵延不绝的影响。总之,作为儒家思想代表的孔子思想是每一个国人都逾越不了的鸿沟,每一个国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着孔子的思想,那怕是已经现代化的今天。

  《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在我看来,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稍为逊色则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少不了热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论语>心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版本来参照,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称经典,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参照版本,我们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自己去品味《论语》那古老的文字,自己去体味孔子的箴言,自己去领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贫且贱,一生生活艰辛,曾任过官职,在他55岁那年,认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鲁国实现,于是开始周游列国,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绝,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个国家迈进,坚定不移的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直到13年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回到故乡,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古籍,开创了中国首次平民教育,直至73岁去逝。从孔子苦难与辉煌并行的一生,我认为可以从中学到孔子那种在求知上的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智慧的人生态度;还有他那种对自己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实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罢休的毅力。

  于丹说过一句很漂亮的话:“《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在我看来,孔子是一个鲜活而有智慧的老人,他在那里口若悬河的给弟子们讲他对人生的感悟,不小心被我们也听到了,于是就被称作《论语》。因此,我们读《论语》,不应用仰视的角度,而应用平视的视角去读。

  孔子一次次的对我们谈“仁”,而每一次的角度都不同(欣许是因材施教的缘故),在其众多谈“仁”的话语中,我最欣赏的一句是“仁者人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格之完善即为仁,在孔子看来,这种人格完善也是人的一种本性,当人的人格接近于完善的时候,这个人就是仁者,这个仁者也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孔子还说仁者爱人,“仁”就是“泛爱众”,这种爱又是由亲朋之爱逐渐拓展到对他人的博爱的爱,因此,仁者,即爱人。具体来说,爱人亦是有方的,于是,孔子就讲“克己复礼”和“忠恕之道”,强调人应该克制、修养自己,同时人应该具有宽容精华和沟通理性,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爱人的方法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中庸”。在这一层面来说,孔子的仁就是尊重、爱护人,亦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方法,如“礼”等。

  孔子还是一个有情的人,这也是我亲自读《论语》最大的收获,这使我认识到:孔子不仅讲理,也讲情。读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即父亲做了坏事,儿子应该要为父亲隐瞒,反之亦然),感动得流涕,孔子在这里就没有讲人应该做什么,而说人必须做什么,讲情分了。孔子讲孝悌之道,不是抽象的,而是切实的,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了对父母尽孝,我们应该“危邦不入,乱友不交”,这些都表明,孔子对人性的洞见是深刻而实际的。同时,孔子认为人不应该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孔子反对“乡愿”(反对那些总是和事的老好人)……这些都表明孔子是一个具有人的正常情感的人,是一个鲜活而具体的人,是一个有情有份的人,这当然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在两千年来的做事态度,至今犹然。

  孔子作为一个求知者和爱智者,他关于学习和教育的思想,至今还被奉为人们学习的经典。诚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学习的方法至今还是知识分子们的原则,并有不少人在身体力行,它被每一个学习者奉为学习的箴言。同时孔子的教育思想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教育,他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思想至今还是人们对教育的呼唤的主题之一,孔子对学生进行的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没有思考不对其进行启发,学生没有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就不发表你的见解)的启发式教学,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教学态度,至今还是那么的正确。还有他那种知行合一的教育则为后世所景仰,孔子每每自己所说的话,所对学生之承诺,都是依依履行,从不食言,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他自己都先做到了,这在今天又有几个为师者能够做到?故孔子堪称中国之第一大教育家也,知行一体在今天能做到的人亦是少之又少,故孔子是圣人也。

  孔子的生活方式也深入到每一个国人的生活之中。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当然,他是肯定人的现实利益的,此话只是强调了人还应该超越这种狭隘的利益,所以孔子“饭蔬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这种单纯的生活方式深刻的影响了历代知识分子,使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清贫而高贵的生活方式,它厚重了国人的人格,坚持了国人的气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其一生的感叹,可这可谓是千年一叹,此后千年,这被历代国人奉为自己的人生参照标准,每个人都将这一标准用来衡量自己人生的境遇,至今依然。总之,孔子的生活方式本是独特的,但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却漫延了两千年,渗入了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除此之外,《论语》的精彩之处还比比皆是,如“可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还有孔子那种肯定人受天命支配,有认为人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而开创一番事业,进而天命即生生不息的观念,至今都是熠熠闪光,但碍于篇幅,只能是去翻就简。总之,《论语》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经典就应常读,常读常新。

  《论语》读书笔记 篇14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透过神情语态的描述,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述,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思考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状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职责心。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好处。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好处。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贴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贴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到达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够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忙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就应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期望到达也帮忙别人到达,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忙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那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能够振奋人的精神,礼节能够坚定人的情操,音乐能够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读书笔记 篇15

  坐在桌前,写《论语十则》读后感。拿着《论语》摇晃了半天,也感不出个头绪来。恍惚中似乎看见一缕魂儿头过纸背,飘荡在春秋战国和两三千年后的今天。

  想当年,孔老人家为做官周游列国,历尽颠簸,费劲口舌。不只是相貌不够酷,还是不太会做秀,反正最后没戏,只得回到老家教书。为了多挣几个钱,收了三千弟子,只是混个温饱,最后也没发财。就得了几束肉干,几片干鱼,很失败的样子。

  说他是办学的祖宗,有可能的。听说以前的私塾都挂他的画像。现在私立学校是不挂他老人家的像了,不过收费比起祖宗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说他书教的好,似乎有点儿勉强。据观察,他就的教学宗旨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由,会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不懂?自己去想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在路上大伙儿互相讨论学习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凭兴趣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吧。

  学的怎么样,全靠一个“悟”字。悟好了,是老人家的功劳;悟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反正已经收到了肉干,鱼片,“我是老师我怕谁?”

  后来要不是几个学生有出息,哭着喊着又是叩头又是膜拜的,他老人家才不会成为千古圣人。嘿嘿,不信啊?你说他书教的好,让他拿特级教师证出来看看!

  教书不怎么样吧,说话也没什么水平。

  那天不只怎么的跑到河边上憋了好半天,总算说了句有意思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弟子们历尽记录下来大呼高明。其实就在他不远处有一位老农也在说;“不抓紧点种上,秋后就得饿肚子了。”

  从战国回来,也不敢把自己的感想写到作文本上,那不是找死吗?还是按照“四勿”原则,端端正正的写上:要抓紧分分秒秒时间,刻苦努力,向孔子学习。

  学什么?……忘了。

  《论语》读书笔记 篇16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此话告诉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此话告诉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与孔子,传颂千秋万代……

  《论语》读书笔记 篇17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就应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好处。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能够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能够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能够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能够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就应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此刻我能够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个性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个性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

  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务必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资料。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资料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资料,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资料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能够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资料的总结

  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资料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能够“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贴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论语》读书笔记 篇18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此刻有一些人办事,无论事大事小,总是要把前因后果,种种可能都思考清楚。反反复复,举棋不定。用当今主流的眼光看来,这种人都是能够统领大事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谨慎,精打细算。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是夸赞人谨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却并不赞成以季文子为例的“三思而后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虚词,当“多次”讲。季文子是鲁国大夫,十分计较个人得失。这人思考事情反复不定,办事过于谨慎。孔子说:“思考两次就能够了。”为什么是两次而不是多次思考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讷于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谓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办事讲究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这就是季文子的谨慎之所以不为孔子所称赞的缘故。

  孔子所说的“敏于行”,并不是说毫不思考后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们斟酌计划两次。因为有“敏于行”作为基础,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就应定下了大致脉络,第二次思考只但是是锦上添花,查漏补缺罢了。由此看来,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纯数剩余了。这种状况和我在考场上的境况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个试卷就明白了打半。这时候的胜负其实几乎成了定局,只但是还就应检查一遍,以防有小节有亏。但是别说时间无多,就算有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下去,我也不会做。为什么因为这时候第三次视察考卷,虽然更加细致谨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个性是在一些改动过的大题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断全都抛诸九霄云外了,当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坏了事。

  谨慎是人沉稳的表现,但是过于谨慎了,却是小器,拘泥于琐屑之中了。所谓“物极必反”,如此“三思而后行”,就只有坐失良机,自己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论语》读书笔记 篇19

  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影响了中国,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并且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影响深远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每个星期的星期五下午,最后两节课是信息和《论语》阅读课,我觉得算是最放松的课了吧。信息课上完后,《论语》阅读课并不会让我感到有压力,老师带着我们读论语,释论语,析论语,并且结合日常生活。论语中大多都非常贴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适用至今。

  李荣浩的一首歌《年少有为》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是啊!假如我年少有为…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关于这句话都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吧。在这硕大的宇宙,我什么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顽强。《论语》中有一则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的规划,可我们一介凡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但我们在风华正茂的年代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确立自己的理想,平凡中亦可活出伟大。

  未来好像十分遥远,但作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们每天不得不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样,他们每天也像我们一样。只是他们是拜孔子为师,主动向学;而我们现在大多是被动学习,疲于奔命。孔子有很多弟子都非常的勤奋,而颜回是最勤奋的那个,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觉得汗颜,那么恶劣的环境,能乐观相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颜回一半刻苦勤奋好学,我相信给我们肯定不会差,我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正在努力的同学们,众生皆苦,你也不能输啊。

  《论语》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书,教会我们很人生的道理,多希望每个人在闲暇之余都能阅读阅读《论语》,学习学习前人的经验,这样或许就会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论语》读书笔记 篇20

  真理是最朴素的,就好像春天永远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当我捧起《论语》时,就好像坐在杏坛之下、白果树旁,听圣人谆谆的教导,如沐春风,心灵在激荡中得到慰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我学会了谦逊,知道了“见贤思齐”的内涵,懂得了人无完人、人人皆有闪光点的道理。在我自大、骄傲时能低下高傲的头、弯下不可一世的胸膛。虚心向他人学习,让我变得充实;发现他人的缺点,让我学会了自省。

  虽不为师,但老师的教学方法却与我息息相关。圣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诱导教学法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学会了学习。在我学习中陷入了困境,欲求而不得之时,我知道了应该如何应对,在什么情况下是向老师请教的最好时机,充分发掘了我的潜能,又让我享受到了欲求而得之的快乐。

  圣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我在学习中几多埋怨的心结打开了。长期以来,我因为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没有学习的动力。在其他学科的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时,唯有数学成绩像耀眼流星后微弱的尾巴。为此,我痛苦过,也努力过,但付出之后的结果总不令人满意,数学成了让我恐惧的学科。在这种境况下,我步入了八年级,这时候我突然发现老师问我的问题我总能回答出来了,上课时也不再心情忐忑了。渐渐地,我有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冲动,课堂上准确的回答,老师的表扬让我的信心也足了(实不知我回答的问题都比别人的简单)。成绩竟然真的突飞猛进的上升。后来,当我问起老师他是怎么让我这块顽石开窍时,他只笑着说了一句话:当时你的底子有点差。我明白了······此时,我仿佛从老师的笑容中看到了圣人的影子。

  “贤哉,回也。”我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点滴进步,总能从老师或者家长那儿得到奖励,有时虽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也会令我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了我学习的动力。“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当我犯错时,老师和家长又俨然像孔圣人一样对我严加管教,受到应有的惩罚。句句严厉的话语会令我如醍醐灌顶,激活我内心深处的良知,在反省中再走人生路。

  《论语》,没有让我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打开《论语》,我就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正坐在杏坛边、白果树下,倾听圣人的谆谆教导,那一句句话语如心灵的及汤滋润着我的心田,净化着我的灵魂。

  《论语》,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本书,谢谢你与我同行。

  《论语》读书笔记 篇21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梦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每天中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曾经听我班主任说过:“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时间。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杀,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杀。”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时间是宝贵的,但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为了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我们,所以此刻要珍惜时间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论语》读书笔记 篇2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大概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心都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会经常发生,只有将功名利禄看淡看开,才能“事去而心随空”

  《论语》,一本包含了道理的圣贤之书。

  《论语》读书笔记 篇23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后被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了。有些人为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伤人又伤己。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会上做事,让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里。而且有时很久都不回家。只负责每个月给父母寄钱,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他们。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论来说,这样的人没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我们周围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都有他自己的特长。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还有学“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迨”。说的就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应该边读边边思考,把学的东西装进我们自己的脑子。如果我们不思考,学到的就只是表面的东西,那就是空读。“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不懂的就要问。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

  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这讲的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事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虽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不一定他说的对于如今的社会都全部适用。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取适应自己的一部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论语》读书笔记 篇2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开篇的这三句话,可以说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别解释了。可南怀瑾先生却是这样解释的:做学问,要随时注意“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当你有进步时,能不愉悦吗?你的学问没有人能够理解时,有个难得的知己来看你了,能不高兴吗?做学问的人,也可能一辈子没人能了解你,那也不生气,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这样的解释,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层。

  南怀瑾先生这样解释的原因是,原句第一个字“学”不能仅仅当作狭义的“书本学问”理解,而是要从人生修养上讲起才行。也就是说,“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那么,把“学”字的意义理解的这么宽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吗?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现在,一条一条分开印,是宋儒们把它圈断的。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这倒又是一种新鲜的解读方式。谁都知道,《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既然是语录体,就很让人习惯于把那一条条论述分开来独立理解。这本来也不算错,却容易造成断章取义。把“学”字理解成狭义的“书本学问”,就是断章取义造成的。所以,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中所说的“学”,不是仅仅文章写得好,也不仅仅是知识渊博,它还包括“做人好做事对”,哪怕一个人是文盲,但只要是会做人做事,就是有“学问”。这是南怀瑾把整部《论语》研究完后,用“整体观”看待《论语》得出的结论。

  为了证明自己把“学”字理解成“人生修养”的“学问”的正确性,南怀瑾先生还列举了《论语》中子夏的话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看到好的人就尊敬他,在家能竭尽全力爱家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放弃私心,对朋友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说没读过书,也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句话足以证明“学”不仅仅指“书本学问”。

  正因为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与众不同,他解读《论语》的著作才命名为《论语别裁》。

  他这个“别裁”不仅仅与现代人对《论语》的一般理解不一样,而且特别与宋代以来朱熹学派的儒家学者对《论语》的注解不一样。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儒士们因为是以对“语录体”的理解方式来理解《论语》,结果断章取义,让后人造成了对孔子思想的极大误解。比如宋儒们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话时就出现了偏差。他们把“贤贤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马上跟他学习,连女色都不能亲近了”。把“色”字的“态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于近现代人攻击孔子“违反人性”。他们还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让近现代人攻击孔子是“专制思想”,因为《论语》要人为皇帝全力服务嘛。孰不知,“君”在此应泛指为“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应给人办事的人”。像这样对孔子思想断章取义的理解,还有很多处。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没有错,是店员们搞错的,这要特别修正的。”现在,是到了真正复原孔子的“仁义”思想的本色的时候了。南怀瑾先生独特的“经史相参”、“整体看待”式解读能帮我们吹尽黄沙,淘出真金。

  《论语》读书笔记 篇25

  君子自古就是被赞颂的对象,他们主忠信,性如菊,居于竹,周而不比,品格高洁。一本《论语》读毕,我对君子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将食、住视为身外之物,即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对待他人,以温、良、恭、俭、让为主,亲和待人。服事君主,信实无欺,做事周而不比。贫而乐,富而好礼,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这大概是君子的心性品格、对国家的热忱之心吧。古有陶潜范仲淹,今有鲁迅李大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待敌人横眉冷对,掀起复兴的革命。对待民众俯首成牛,挽起希望的狂澜。若君子有所求,必然是为了大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对于自身的修养是十分看中的,不因利益而迷失,不为重金而屈服,讷于言,敏于行。巧言令色足恭,为君子所恶。匿怨而友其人,亦为君子所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爱憎分明者,岂不为君子,人而为仁者,岂非君子耶?仁德为君子的必需品,也是君子的天性: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为仁的代名词,德是君子的昵称。与之交往,不必饕餮盛宴,只需粗茶淡饭。与之情谊,并不浓如烈酒,只似淡水清汤。君子如天上北辰,众星愿共之。

  儒家智慧诠释君子之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这样才能成仁,成德,成君子。

  《论语》读书笔记 篇26

  《论语》的编辑者不止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人。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被世人视为至理。它以极具典范意义的语言。《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其中不少对话场景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论语》成功描写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变,颜回的温雅贤良,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让我知道了,孔子是个十分守礼节,连颜回死后,他都还守着礼节,不肯把车子卖掉,可见孔子多么深明大义啊!

  《论语》是国学经典,涉及到人们生活诸多方面,如:如何从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与人交往,堪称中国传统智慧的源泉和宝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现。

  让我们慢慢的开始背《经典》,从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从世代相传的经典中,学习到人生的哲理,丰富自己的人生!

  《论语》读书笔记 篇2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皇侃《论语义疏》本“説”字作“悦”。古喜説、论説同字,汉后増从“心”字别之。《尔雅释诂》:“悦,乐也,又服也。”《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此章所言,归结为一个“悦”字,正是孔学之宗旨。学、习、朋、人,俱为“悦”字立说。

  末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与此形成呼应,“知命”对“不知而不愠”,“知礼”对“学而时习之”,“知言”对朋、对人。“知命”为总说,“知礼”、“知言”为分论;首章由分而总,意在发挥,末章由总而分,旨在归结。礼悦鬼神,言表心声,乐天知命,在在与“悦”相关,全部《论语》似是要阐明:人生在世,唯悦可求,以悦为旨,何以能悦。

  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知生焉知死?孔学门径在于人“生”而不是人“死”上广研深探。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常人言富贵可求,但求神拜佛者所求多为富贵,为何?富贵在外,难由自主,标准依人,难达目的,唯有依靠神灵,方可立定心神,以为富贵可期。死亡一样,不可求免,亦不可求时,病夫寿延,壮夫早夭,求仙适以伤身而短命,健体恰至弱神而遏寿,事例太多,也许只有自杀方是扼住了死神的喉咙,所以有人说自杀才是自由而死的方式。但求死不得的事情也很多,并且求死本身恰恰是求生的一种方式,舍生取义,杀声成仁,或者就是为情而死、赌气而亡、厌世而殇,缘于知生或不知生,都已超出常人所期“死而可求”的范围。所以,求富贵不如从所好,求死不如知生,后二者都直接表现为“中心悦服”;孔子正是深明于此,方有此章之言,说出“悦”为宗旨,又发明何以能悦;其弟子亦明此,故《论语》编次,开门见山亦卒章显志。

  朱子曰:“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者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毛奇龄《四书改错》批评朱子把这里作实字的“学”误为虚字,也就是把名词误为动词,“学者,道术之总名……以学道言,则大学之道,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是也;以学术言,则学正崇四术,凡春秋礼乐,冬夏诗书皆是也。此则学也。”不错,以“学”为“效”,可效善,可效恶,而所谓后觉效先觉,于原文无有,纯为宋儒发挥。而“学”为“道术”,正是“时习”之内容,整理、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东西,遵学习之次第、守学习之时辰,无求富贵而“禄在其中”,无心虑死而生涯漫度。道术广博,人人可从所好,漫度人生,践生即为知生,得如此,不亦悦乎?不过,世运难免变迁,有时道术贬为秕糠,唯人心之一善可以品质长存。学为圣人,世之变迁、毁誉莫动,不亦悦乎?所以,程郁庭虽然肯定“毛氏讥之是也”,但仍以为“以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为学,则精确不磨”。康长素也以学为学圣人,但目的不为明善复初,而为“时中”。“时当乱世,则为乱世学,时当升平太平,则为升平太平学,礼时为大,故学亦必随时而后适”,因时治学,“阖辟往来莫不自在”,不亦悦乎?长素的发挥是更远了。但得圣人之心于千载之后,其乐何言?所以,很难说朱子、毛氏和康子哪个更能体会到《论语》此句之意,但无论哪个角度,一个“悦”字都在贯彻,圣人可学与不可学皆于此可见。

  《白虎通·辟雍》引《论语》“朋友自远方来”,可证上句“学”为实词有据。郑康成注此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有说鲁论语作“有朋”,何晏《论语集解》采之,通行于世。朱子注:“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这里,“朋”实兼“同门”、“同志”二义,甚至更可引申为所有人。《尔雅·释诂》“类,善也”,朱子以人性皆善,同类即同善,明清时各地有很多同善会,入会不以士绅为限。朱子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康长素注“朋,群也”,曰:“恶独而贵朋,所以合乎群,合小群不如合大群,其学愈高,其用愈远,圣人则合亿万世界,亿万年载之众生,咸从其教,尽为之朋。其朋无尽,其乐亦无尽也。”朱子、康子俱申圣人推己及人、远近信从之意,但一个重个人,一个重社会,一个重善,一个重用,圣人此句尽得发挥。不过,刘逢禄《论语述何》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友天下之善士故乐。”有朋自远方来,倒不一定是名声大了,别人自来,而可能是“圣人无常师”和主动招朋唤友。《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孔子最是仰慕大舜,其语当有招朋而朋至之意。有人以此句应《礼记》“礼闻来学,未闻往教”,实是窄了孔子之意,孔子周行列国数十年,何尝不是舍己从人,行教天下?由此可论“知言”。《孟子·公孙丑》:“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又《周易·系辞传》中孔子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故俱因孟子解而理解孔子的“知言知人”为“言有是非,故听而别之,则人之是非亦知也”。但《说苑·杂言》载孔子曰:“以富贵为人下者,何人不与?以富贵敬爱人者,何人不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众向之,可谓知时矣。”又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荀子·非十二子》:“言而当,知也,黙而当,亦知也,故知黙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可见,知言为知道自己言语得当而得人。察言观色,智者能之,多言而类,唯圣人能之,“不知言”正是言出逆众,朋不远来,人不信从,自然是“无以知人也”,乐从何来?

  学而时习可以知礼,立己;朋自远来可见知言,立人。立己而立人,正是能悦之门径。觅此门径,我们来看此章总说。何晏解末句为:“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有所不知”可以是不知学,也可以是不知我。孔颖达疏正是包含此二义。朱子《集注》取尹氏语:“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则“不知我”落筌。人不知学而我不愠,是不责全求备,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是知为学在己;前为立人,后为立己,“不愠”则全有之。孔子生当春秋之世,其时礼崩乐坏,道术少人循序应时而学,即学亦为富贵、霸强而学,此为不知学也;其时,世之天子诸侯不知孔子,并弟子朋友亦难见知,此为不知我。当此情况,唯乐天知命并存立己立人之志,有一得则中心喜悦,方能心中略无不平之意(朱子曰: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愠),孔子能之?以“不亦君子乎”勉励弟子?梁清远《采荣録》:“《论语》一书,首言为学,即曰悦,曰乐,曰君子,此圣人最善诱人处。盖知人皆惮于学而畏其苦也,是以鼓之以心意之畅达,动之以至美之嘉名,令人有欣羡之意,而不得不勉力于此也。此圣人所以为万世师。”如此说,圣人倒如以科举诱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的唐太宗了。其实,科举之外,英雄无数,以利诱也好,以嘉名诱也好,终是诱得一时或诱来庸懦,孔子只是启人从所好,启人乐生,启人知礼知言立己立人,归结起来就是启人乐天知命而已。能乐天知命,孔学“悦”之宗旨得也。

  《论语》读书笔记 篇28

  我读了《论语》后,感觉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坐在我的面前,他深邃而高远的目光,穿越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和蔼的注视着我,牵引着我。使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空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幻,我仿佛又回到了孔子的时代,孔子正襟危坐,向弟子们传授学问。孔子是位贤人,两千多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一丝不苟的言笑循规滔距,而且一开口是:“君、臣、父、子。”一笔口试:“仁、义、礼、忠恕、孝悌”之类的“圣贤老师”。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崇高和纯洁的一面,他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人格和尊严。

  孔子在三十岁时,曾带领弟子去周游鲁国,他实施他的“仁、义、礼、忠、孝”来教导鲁国之臣民,但是鲁国的鲁庄公整天沉淀于酒色,不理朝政。于是孔子带着失望离开了鲁国。孔子说:“为正义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月。”我能感觉到,孔子当时那种失落而悲伤的心情和他那一腔热血具有远大抱负的理想不知何时才能实现?那种感觉简直比吃了黄连还要苦上百倍。不过,孔子却从来不会呵斥一个他值得呵斥的人,他最终成为了千古传颂,人人皆知的圣贤之士。

  孔子的忠、孝、礼、义体现在孔子的言行举止之上。相传孔子为了认识父母的坟墓,而把他们的坟墓堆成像小似的。孔子在父母生前无微不至的关心,这就体现了他授与百姓的“孝”字。死后他依然如故的每年去祭奠。以为两千年前的“圣贤仙师”教会了我“仁、义、礼、忠、孝。”齐全,让我一辈子受益匪浅。

  我将永远铭记先师留给后人的文化宝库,带给人类的财富。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历代帝王都用“仁者爱人”来热爱人民。孔子的丰功伟绩,后人将永远铭记。

  《论语》读书笔记 篇29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一部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书。

  《论语》使我懂得了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在《论语》中有着许多孔子有关学习方法的名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学习,孔子认为学习,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可见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我也明白了学习不是表面上的敷衍,而是我们用心接受的一个过程,如果你学的是一个形式,是为了学习流程上的应付,那么就不能够感受学习时的快乐,甚至会很痛苦;如果我们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解决学习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我虽然很辛苦,却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用心做到,过程也是风景。

  把学习的心得用在当下,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认同,岂不是一件令人很快乐的事吗?虽然我们离书本中那些淡泊心智、宁静而致远的境界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至少可以永无止境的向着那个美好境界而不断努力。付出不要苛求结果,追求的过程才是一种享受生活的心灵美丽。

  同时对于学习方面,孔子还说过要“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学习新的知识,盲目向前学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复习,回顾学过的东西。在新学的同时也温习了。人的见闻十分有限,如果专门靠记问之学,不可能掌握全天下的道理。要是常常温习在平日所学的知识和日常见闻旧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世间万物也是如此,功夫下到了,便会明白人类的知识是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社会的发展是靠人们对知识循序渐近的掌握而不断发展。人们在学习前人智慧结晶的同时,得到新的体会,也就探索出新的道理。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预习,复习至今仍然是获得书本知识的一条主要途径。知识、真理就是在反复的认识、实践中掌握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思考,边思考边学习。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连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

  遨游学海,曲径通幽,跋涉书山,让知识的能量伴我们成长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论语》读书笔记 篇30

  从前,《论语》对我来说就像站在诺大的图书馆里,在很高很远的地方有着一种自己总也触摸不到的,别有天地的古老神秘感。

  可是终有一天我们面面相觑。带着小时候在语文课本“日积月累”那一板块了解到的零星,再次进入孔子的世界。

  原来,它在神秘而古老的面纱背后藏住了这世上最简单而深刻的故事,在宇宙的某个角落默默诉说着最质朴的“大道理”……其实《论语》在告诉我们,这个世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月亮总是会阴晴圆缺。

  它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说:“就是要学会像君子那样的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不只一味地追求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处在联系之中的,每个人都与世界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君子就会保护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状态,保持谦和稳定,但不会被同化,依然保持自己的闪光点和态度。就像每个班级里各种各样的人虽然做着几乎同样的事情学习着同样的知识,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运用都努力着出不一样的彩,才会有五彩缤纷的情感和感动。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汲取自己的那一份光辉,这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光芒,又何乐而不为呢?学习这样的道吧,和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人与人也好人与自然也好,和而不同。几千年的话语,我们今天不也在努力追求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解,可其中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和而不同啊!

  它说:“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说:“是啊是啊,语文课上老师才讲过关于‘恕’的故事,原来在今天也可以是改变一生的道啊”。

  语文课上老师分享过一个关于饶恕“敌人”的故事,女主的经历和做法令我久久感怀也不禁使我再次思考孔子的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可是感觉并不够解释“宽恕”,再想想,翻翻书,问问老师……噢,还有另外一种角度:自己想要得到一些事物的时候也要想想别人帮助别人达到他所想的。再看回来,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故事中的女主角最终原谅了曾经自己心中最最痛恨的人,那个“永远都不会原谅”的人……过程很艰难,像“割肉”一般煎熬,可换来的也是自己心灵上的宽慰与宁静,多么伟大的一场“抗争”啊。孔子教会我们,有时候,事情真的有很多种处理方法,就看这个人愿不愿意追寻并实践。

  它还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我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会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远近,没有亲疏,一切按道义行事”。

  这就又使我想起,当长沮、桀溺庸庸碌碌回避纷扰世俗的时候,孔子却怀抱不灭的理想,面朝着相反的方向踏入这人间。有人问长沮桀溺的做法有合理之处吗?回答当然。但那只是一味地逃离,囿于自我。而孔子理想主义的衣袂飘扬在乱世的风里,无论多少风雪,无论多少冷眼,也要遵从内心道义的指引,正是这心中的义,让他成为历史暗渠中一束惊人的光。

  正是孔子心中义的坚守,才给了他看到不同人情冷暖的反思与独到的眼界。也正应了庄子的话:“井鱼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没错,君子有了义便更加坚定了通往仁的脚步,才会有其独立的思考和感悟,这也是道啊。

  落到实处的体验才能是真理的发源地。

  然而历史所铭记的,永远不会是光线夺目的外在才华,而难以窥伺的道德与人格,方才似玲珑剔透的琥珀,在人类精神的长空中熠熠生辉。

  端视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一片波浪汹涌的汪洋,而我们不过是一鳍鳍小鱼,想要乘风破浪谈何容易。万幸,孔子智慧的光辉在远方指引着我们,他启示我们:以仁义作尾,以谦逊作鳍,以平等为鳞,定能搏向那裂海飓风,沐浴蔚蓝的光明!

  《论语》读书笔记 篇31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

  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敦厚之美。《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一种审美理想的化身。

  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信念的人。

  宋开国宰相赵普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单。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论语》读书笔记 篇32

  那些话语在无声中穿越四季,比曾经更永恒,延长到了下个冬季。——题记

  “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反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条条古训在耳边轻吟,每一条都富含着深刻的道理,引人沉思,《论语》中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领悟明白的,它跨越了千年尘埃,吹散了腐朽阴霾铸成了不朽的千古绝唱。曾经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一种叫做”永恒”的东西的,那些一直被人们都传通的事都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让我们无从感触,而直到我接触《论语》后,才知道为什么它要以流传千古,因为它的一切内涵都是与生活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息息相关的。一直在努力的表达着,用仅存的温暖去书写。

  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呢?和那片天空一样柔软的感受,它们一直带着”有意义”快活的前行,无所顾盼的前行。简洁的话语中透出须臾般永恒的真谛,它让我懂得了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呢?天空的尉蓝,云朵的匿迹,暗影收敛的脚步,知道与理解的诚实,父母与亲人的忧虑与爱,学习与思考的正比性。它让我懂得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要坚持最初的方向。

  它让我懂得了做呢?还以为道路一直都会平坦,航程一直都有光束,行途一直都有温暖,自己会一点点放弃。它让我懂得了五彩与缤纷的梦,虽然喜爱,却是为了更有意义的美好事物的存在。

  在《论语》宽阔的道路上前进,总会路过那些温良与美好,总会学会善良高尚,去相信航程绝不会是无尽天光,去相信幸福的曙光。

  《论语》使我懂得的,使我坚信的,就随着它的流传而日久弥新,不被风化。

  《论语》读书笔记 篇33

  朋友,不知给你上过课的老师们有谁?是班主任?普通老师?优秀老师?代课老师?实习老师?年过半百的“老教师”?那些啊,和我比起来,可都不如我厉害,你可知道,咱们北京东路小学的孙校长亲自来为咱们五(1)班的同学们上了一节公开课!

  今天,我们北小五(1)班的同学们穿着整齐地上了车子,前往目的地——东南大学礼堂,为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们展示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语文课。

  一进大礼堂,可把我吓坏了,那么多的语文老师注视着我们。为了使咱们放松心情,孙校长一开始和我们玩起了“猜名字”游戏,大家顿时轻松起来。不久后,我盼望已久的语文公开课在孙校长那响亮的“上课”声中开始了。这次的内容是“走近《论语》”,《论语》我们在晨读中早就读过了,但正如孙校长说,温故才能知新。我们大家在他的带领下又读了六条论语,每一条论语,那孔子所说的经典语句,在孙校长那一个个幽默生动的小故事里,都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不同于以往的体会。不愧是北小的校长啊,上课就是不一样!我暗暗赞叹道。

  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还有些不习惯,手心里全是汗,也不怎么敢举手,但后来,我在校长那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下,敢发言了,有自信了,有感悟了,胆子大起来了,自己手心里的汗也少了许多,轻松多了。这应该就是孙校长上课的魅力所在吧。

  学习了这节课,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圣人之言;我还有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孙校长能再次为我们五(1)班上一堂精彩生动的课。

  《论语》读书笔记 篇34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看“中庸”这两个字的。或许在现代汉语中它含有一些贬义的成分。但《论语》中所说的中庸,或者说我这里所说的中庸,却不是那个意思。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金山词霸?高级汉语大词典)。个人觉得,还可以推而广之,将中庸解释为:不走极端,寻找矛盾双方之间的平衡点。应该说,这是贯穿整部《论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有人说我的这种言论是在抹杀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其实不然。我主张打倒的,是那个作为思想枷锁的《论语》,是那个用所谓的“仁义道德”(鲁迅语)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的《论语》。将其打倒,反而有助于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论语》。

  所以,我主张这样读论语:仅仅把它当作一部书,不带历史偏见地来读。

  这样读一读,我觉得,《论语》本身并不是框框条条道德规范。它是鲜活的生活。

  首先,论语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伦理著作不一样,他没有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专门的论述,他只是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断,并且其中的角色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言语将被记录下来。,所以显得十分自然。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论语》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论语 读书笔记06-22

论语读书笔记09-01

读书笔记之《论语》02-08

论语读书笔记简单04-27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07-10

《论语》的读书笔记05-26

论语的读书笔记10-19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06-19

论语心得 读书笔记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