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大全
小孩子总是喜欢用各种颜色去填满他所在的空间,不论是纸上、墙上、家居上,亦或是他们的脸上,他们是在用涂鸦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孩子天生都是会涂鸦的。那么,父母对于孩子的涂鸦不要刻意指导,要学会“听”他的涂鸦所要表达的事物,理解他涂鸦里述说的内容。
涂鸦的好处
1、促进手眼协调
1岁半到2岁的宝宝,手部小肌肉还不能控制自如,在“乱涂乱画”的过程中,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从歪歪扭扭画出纸外的一条直线到封口的一个圆圈,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会有大大的提升。
2、鼓励自我表达
涂鸦也是宝宝内心世界的最真实的流露,当他们渐渐有了自我意识,会通过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父母还可以通过涂鸦来与宝宝沟通,以此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
3、自娱自乐,激发创意
涂鸦还是宝宝乐此不疲的一种游戏。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喜欢画画,他们能从随意的线条和缤纷的颜色中获得想象的自由和创造时的快乐。
虽然涂鸦好处多多,父母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宝宝涂鸦,但如果对涂鸦的地方没有约束,则会传递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手画画,直接导致宝宝没有制约乱涂乱画的坏习惯,于是本可以促进宝宝身心成长的一件好事,变成了一个乱涂乱画的坏习惯。
正因为是听,所以主动权在孩子,父母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看画,而要学会“听”,对孩子来说,通过让别人“听”,他的画才有了意义,让别人“听”,就是他用涂鸦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乐趣所在。当然,对不同年龄孩子的涂鸦,是有不同的听法的。
孩子2-3岁时,对他的涂鸦,要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要听他讲述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4岁以后,则要对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听”,如“这是在做什么?”
在孩子6岁前,不要教孩子系统的绘画技能,为孩子画形状,甚至事无巨细地指点孩子使用颜料,让他(她)全部涂上,带孩子写生等,这样会限制孩子手的功能、眼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情感和意欲的功能及社会性五方面的发展。
即便是父母认为是教孩子涂鸦属于他们理解范畴的小鱼、花朵、房子、小车、小兔子、蝴蝶、燕子、蜻蜓等等,实际上它们绝不是孩子的作品。不是任由孩子自己表达的涂鸦是画不出孩子内心的真情实感的。
所以,当孩子正专心于涂鸦的时候,不要打扰他;在孩子画完后给你看,或他涂够了,暂时告一段落时,去问问他就行了。去“听”孩子的涂鸦,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才是大人尤其是母亲和教师对孩子的涂鸦应当持有的重要态度。
涂鸦是孩子自然且自由的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所以不是用“教”,而是用“听”来培养。大人很难看出好在哪里的画,正是孩子真实的表现!大人要做的是倾听孩子的涂鸦之后,给予赞许就可以啦!千万别把事情复杂化,反而“费力不讨好”,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呢。对于要送孩子学画的家长,要把老师是否让孩子自由涂鸦,是否能倾听孩子并肯定孩子作为是否参加美术班的绝对标准。
教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
给两岁左右的宝宝一支笔,他会在任何东西的表面上起劲地乱涂乱画,画得横七竖八,这正是绘画活动的开始,描画线条的活动就是最早的涂鸦阶段。
涂鸦期是宝宝自我表现的开始。涂鸦是视觉经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宝宝当时的身心状态,具有促进感觉统合和人格形成的意义。
宝宝的涂鸦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涂鸦的水平,可以推测出他的心智发展水平,并据此施以相应的教育。
第一阶段乱画或偶然的涂鸦画(1岁-2岁或2.5岁)
宝宝的乱画是由手和臂膀的简单运动留下的痕迹,由一定数量的线条组成。
特点:手指紧紧地握着绘画工具,手腕很少移动。线条的方向和长短是靠手臂的前后摆动决定的。画线条时,画笔很少离开纸,只有当线条画到尽头时才离开,这是一种无控制的涂抹,是为了满足宝宝的动觉经验,实际上是运动神经协调活动的一种标志。
当你看到宝宝画的画面上大多是不规则的、弯弯曲曲的线条,有的甚至还画出纸张之外,说明宝宝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控制肌肉的工作,如吃饭、穿衣、扫地等。而你的任务就是鼓励宝宝使用动作,随意涂鸦,如在日常活动中加入一些穿珠、捡豆子之类的游戏活动,促进宝宝手眼协调发展。
第二阶段受控制的涂鸦画(2.5岁-3.5岁)
宝宝的绘画乍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仔细观察之后,你会发现这时的涂鸦,已经受到了视觉的控制,和第一阶段的涂鸦画不同。宝宝在涂鸦时非常注意自己的笔端,有时为了看自己画出的痕迹,鼻子都几乎贴到纸上了。因为手腕肌肉、骨骼活动能力的增强,宝宝能画出错综复杂的图形和弯曲杂乱的图形,腕关节比较灵活,握笔姿势几乎接近成人。此阶段的涂鸦是重复性运动的控制,是运动和视觉行为的协调性加强的结果。
宝宝通过这一阶段反复涂鸦的动作练习后,慢慢发现有些线条是可以控制的,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经验,他会从这种控制感觉中获得信心,不妨激励他继续探索和体会这种肌肉运动,以达到动作的协调。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在纸上涂涂抹抹外,没有其他创造意图,他很满足于这种肌肉运动感觉和对它的熟练掌握。
此时你千万不要急于求成,硬教给宝宝各种绘画技巧。你要做的是给他提供绘画时所必需材料:粗一些的铅笔、蜡笔、纸(最好是大张的纸)、无毒的颜料等等。适当采用一些宝宝感兴趣的方式引导他有控制地绘画。例如你先画出树木、小草、池塘、举着伞的小兔子等,边和宝宝说“下雨啦!下雨啦!”,边让他添上七彩的雨点。在练习画线时,你可以先画好可爱的小鸡,再让他画些小虫来喂小鸡。 教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第三阶段 命名的涂鸦画(3.5岁或4岁)
宝宝开始给自己画出的符号取名字,你很难看懂,除非你像他一样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看出涂鸦画中画的是水还是飞奔的狗,宝宝开始画命名的涂鸦画时,并不是事先想好了题材后再画,而是看画好的符号像什么,就取什么名字。例如,线条画得多起来了,画面起了变化,或是想法改变了,命名也随之起了变化。对涂鸦命名,是宝宝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显示出宝宝从以动觉经验为重点向形象思维过渡,认识到了形象与外界之间存在关系。
对宝宝的涂鸦画千万不能以“像”或“不像”来评判。只要他能对自己的画给出一种解释,哪怕你听起来十分幼稚可笑。在天真童趣的世界里,一团乱七八糟的线条,可能都在讲述某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些看来不合逻辑、不符常理的画法,可能正是他的创意所在。
明智的做法是不要问宝宝“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大声描述你从画面上看到的形象,“我看见左边地上蹲着一条小狗……”然后等待他的反应,通常宝宝会修正或补充这些图画中的信息。你还可以通过画面上的形象与宝宝对话,“我想问这条小狗一个问题……”
如果用心去观察和欣赏宝宝的作品,你会发现那不是简单的一幅画或漫无边际的涂鸦,而是他心迹的写照,你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才能调动他创造的积极性,才能使宝宝的想象空间不断得到拓展。耐下心来,学会聆听并接受宝宝内心的感受,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涂鸦要注意什么
1.正确看待孩子涂鸦
部分家长评价孩子涂鸦的角度存在缺陷,最主要的缺陷为以成人画的审美标准评价孩子的涂鸦。在此种评价标准之下,部分家长开始挑剔孩子的画作,甚至贬低和嘲讽孩子。
部分家长还会以成人的绘画方法教导自己,亦或强求孩子照着范例涂鸦。就家长的角度而言,家长是将涂鸦作为孩子的能力体现,一味用是否相像来判别孩子的涂鸦,相像与否的标准是来源于成人化的标准,涂鸦接近成人画则为好,远离则为差。在画法的方面,技巧与成人技巧相近则为好,远离则为差。
确实,涂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的能力,体现他的自我意识。而且,涂鸦亦可反映其内在的`体验、情感、思想等,可体现创造力。涂鸦尤其自身发展轨迹,但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别。涂鸦的发展需有成人参与和协助。
(1)认识到孩子的意图,用正确的态度看待涂鸦。家长们须认识孩子为何想要涂鸦,从中想要表现什么。只有这样,家长们方能知道孩子的创作意图。所以,家长们在观察和理解孩子的涂鸦时,要做好结合孩子的体验、生活环境和情感变化。
(2)与孩子共同愉悦地涂鸦,让孩子感受到涂鸦的魅力和被认同的自豪感。
(3)适时表扬与称赞,切忌苍白空洞或夸大,而应具体一些,需要根据孩子的表现和优点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出孩子对涂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家长们需要以恰当的态度对待涂鸦,否则孩子极易因家长的态度而受到打击,逐渐对涂鸦丧失兴趣和创作的动力。
2.比起结果更重视过程
切勿用好看与否来评价孩子的涂鸦,此举会给孩子造成深刻影响。部分老师与家长会对孩子的涂鸦进行打分,此举十分不明智。大人以成人的标准定下了好坏标准和分数,但这些孩子并不了解。以评分和好坏来评判孩子的涂鸦,仅仅重视了涂鸦的结果。
(1)孩子的涂鸦可以反映出其内心和自我,蕴含他们的思想与情感。而且,孩子通过涂鸦,可以表现出他们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自身的体验和感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在涂鸦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孩子本身,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涂鸦经过及发展经历。家长应把关注重点放在孩子如何如何表达自我,怎样反映周围环境,试图去了解他的意图,引导孩子将绘画和生活联系起来。
(2)注重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孩子之间具有个体差别,孩子的涂鸦也是如此。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家长们不必过于纠结,需要重视的是孩子在涂鸦中的表现,也就是他们的的用心程度、积极性和创造力。
(3)注重孩子的本身的进步。涂鸦并无绝对的评判标准,家长不可将它与范例画做比,也不要纠结孩子间涂鸦的差别。家长们最需注重的是孩子本身的进步。看到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适时予以鼓励,帮助孩子提升其创造力和主动性。
3.重在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
不少家长因受制于范例画,喜欢让孩子对照着范例画作画,或者帮孩子画,让孩子模仿自己的画。若家长强逼孩子临摹,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便会受限。而且,此举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作欲,令涂鸦丧失活力,变得呆板无趣。
既然涂鸦是一种自我表现,那么要给孩子表现的能力。建议家长不要直接干涉,那么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创作呢?
(1)利用各种机会,增加儿童的经验,拓宽其知识眼界。家长们可以在游戏、购物、就医等过程中,让孩子多多了解外部环境。在特别的节假日,家长们可以多多带领孩子去认识自然与社会,多积累知识和经验。
(2)通过图形和颜色,注重培养孩子的某些智力技能。孩子多活泼好动,家长们在训练过程中可多加利用此特点,让孩子多认识色彩、抽象图案与实物图案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观察外界事物。家长们还可以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们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案,以免孩子的涂鸦被单一化。
家长要以亲切的方式启发孩子涂鸦,慢慢引导才是上策,以便让孩子逐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涂鸦反映儿童心理偏差
儿童绘画过程中,任何一个动作都有意义,暗示着孩子一定的心理状况,找准孩子心理偏差方向,才能进行正确纠正。
1.颜色的选取
孩子对色彩的偏好隐含着某种性格偏向。通常,偏好黄色的孩子独立意识较差,习惯依赖他人;偏好蓝色的孩子比较自我;偏好红色的孩子性格刚毅,情感充沛且调皮;偏好粉色的孩子极具审美意识,为人温柔,能为他人着想;偏好紫色的孩子随和爽快,为人积极,有包容心爱心;偏好橙色的孩子人缘较佳,大方开朗,同时也极具自我意识,不常为他人考虑。
2.细节的描绘
孩子在涂鸦中对于细节的把握也是一种信号。它暗含着孩子对于外部环境的兴趣、感受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涂鸦的细节模糊隐含:孩子内心寂寞、不爱活动、灰心、性格内向;涂鸦的细节太多:孩子极度渴望掌控外部环境。正常的孩子在涂鸦的细节把握上会体现主题,不多加余部分,也不删去重要内容。
3.图形的位置
从涂鸦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坏境。例如,精神上受过伤害的孩子,由于太过焦急担忧和情绪不受掌控,会把涂鸦上的形象胡乱散于画纸上。这些孩子因不能忍受内心的痛苦而不能安心涂鸦。所以,在涂鸦时,他们也就不能将想要描绘的图案准确画于他们该放的位置。
4.图形的大小
尺寸大小最主要是可以用于了解孩子的自我认识。在八点五乘十一英寸的画纸上,若一个年龄大于五岁的孩子画的单个东西大于九英寸,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孩子做了幼稚、夸张且易被识破的情感伪装,他的行为也许颇具侵略性、恐吓性。
根据孩子涂鸦上反映出的信息,家长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在性格与行为上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
孩子墙上乱涂鸦怎么办
对于墙面上的胡乱涂鸦,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头疼。不过,如何将涂鸦消除干净呢?大多数家长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再次粉刷。就成本方面而言,此举并不符合实际。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小妙招,家长们就可以不再头疼。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妙招:
1.事先准备型
预先做好准备,在未装修时,家长可以选定有效抵抗污渍、耐洗、耐擦的墙面漆。就算墙上有了污渍,也可以轻易地去除。特别是家中有孩子的,在装修涂料方面更需谨慎细心。涂料须兼具环保、耐擦、易去污、防菌这几种特点。此外,孩子在涂鸦时,家长们要给他们备上水性笔。水性笔比较容易擦洗干净,而油性笔却不易擦洗干净。
2.事后补救型
橡皮擦、漂白剂均可有效清除强壁上的污渍。一般用蜡笔和粉笔绘成的涂鸦,均可用橡皮、细砂纸有效消除。不过,若是墙面受到的污染面积较大,家长们想要消除就不太容易了。
3.掩耳盗铃型
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漂亮可爱的墙贴,将这些墙贴使用在孩子的涂鸦上便可遮掩住孩子的涂鸦,但是,此举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让涂鸦消失。
4.将错就错型
部分有绘画能力的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涂鸦和自己创意,将涂鸦画成美丽的图案。
其实,孩子通常会在画画中表达情感,虽然其涂鸦并不好看,还显幼稚。但是,家长切不可因此批评责打孩子,阻止孩子涂鸦。此举易将磨灭孩子的创造力和兴趣。使用简单的洁净方法,家长便可以愉悦的心态与孩子一起创作爱的涂鸦,装点“爱”的小窝。
【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教孩子涂鸦的注意事项08-12
给孩子断奶的注意事项05-08
孩子坐车的注意事项03-22
给孩子穿衣的注意事项03-22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03-23
拥抱孩子的注意事项03-24
孩子换牙注意事项03-26
批评孩子的注意事项03-26
喂养孩子的注意事项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