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观后感
半个喜剧观后感1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驴得水》话剧面世4年前,中戏研究生刚毕业的周申和刘露就创作了另一部话剧《如果·我不是我》。《半个喜剧》正是改编自这部话剧。
当时的《如果·我不是我》展现了初入社会的80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也是周申和刘露心境的真实写照。
时隔20xx年,此番的电影版在人物和主题上与话剧版有了本质的不同:理想的部分被弱化,由爱情、友情、亲情引发的“底线”话题被凸显,同样对应了两位导演现下的关注点。
虽然片名已改为《半个喜剧》,《如果我不是我》仍然以另一种形式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影片的主题曲。
这首歌是话剧版的原创歌曲之一,由音乐总监樊冲和周申共同创作。孙同的角色身上有不少樊冲的影子。樊冲还在电影中客串了彩蛋中的录音师。
半个喜剧观后感2
耿直刚毅,坚持底线的女主角莫默是导演根据任素汐的个性量身定制的,这点主创团队从不否认,“我们的创作方法就是要贴着演员的身定角色。”任素汐说。
演完后,任素汐也曾心里打鼓,怕莫默太硬太狠,太不柔弱,又太不合时宜,但幸好有导演的支持。一番路演下来,莫默反而因为耿直收获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当然,也有观众质疑,莫默这一角色缺少层次,从始至终似乎都没有缺点,没有变化。对此,任素汐很坦然:“我们知道人物要从A点到B点是有变化的,这样人物才有弧光才好看。但是能完成孙同这一个角色的转变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莫默、多多和妈妈这三个角色都在辅助孙同的成长,我觉得当绿叶就当好,没有问题。”
当我们问她这样一个角色是不是比张一曼、马嘉旗演起来要轻松时,任素汐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越贴近生活,越是你一转身就能看到的人越难演,你掺不得一点假。”
半个喜剧观后感3
开心麻花首战贺岁档,同时也迎来了高分喜剧《驴得水》原班人马的回归。在编剧导演周申、刘露的带领下,《半个喜剧》主创团队历时三年,只为打磨最贴近生活、最让观众走心的笑点。而与《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等过往作品不一样的是,《半个喜剧》首次卸下开心麻花电影“What if”的强设定架空情境,主人公不能“穿越回到过去重来”、不会“男女互换身体”、不存在“一个月花光十亿”的白日梦,反而踏踏实实落地于当下时空,讲述北漂“社畜”人群的真实爱情、真实生活,呈现让观众触手可及的质感。
在保有开心麻花一贯喜剧品质的同时,《半个喜剧》也延袭了《驴得水》团队对喜剧创作的思辨:不用段子、不用肢体、拒绝做作表演。而《半个喜剧》的喜剧风格也与《驴得水》类似,巧用人物的错位情境制造效果,反而让观众更加具有沉浸感。有观众在观影后,也对《半个喜剧》这个有着开放式特征的片名回味无穷:“一半的喜剧,然后另一半留给观众生活的思考,没那么放飞自我,也没那么沉重。至于喜剧的呈现方式,则是妙用巧合,借用错位与反差,将喜剧与现实生活进行了巧妙的嫁接。”
影片也几乎一脉相承了《驴得水》的主题,讲述人与自我、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以及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底线与坚守。正如麻花兄弟特供宣传曲《疯船长》所唱:“人们说前方有风暴,在海的深处咆哮,灯塔在雨中飘摇,他没有回头。”电影中的角色,每个人都是嬉笑怒骂的“疯船长”;生活中的观众,也都是掌舵自己人生小船的“疯船长”,在勇敢前进。
半个喜剧观后感4
任素汐领衔主演的新片《半个喜剧》今天全国公映。电影前晚在京首映,不仅看哭沈腾还感动了同一档期上片的冯小刚。采访中任素汐透露整部戏能感动观众,是因为参与的演员提早一年开始剧本围读。
作为开心麻花首战贺岁档的电影,亦是高分喜剧《驴得水》原班人马打造的爱情喜剧,《半个喜剧》的北京首映礼可谓欢乐满场。身为影片女主角,又是主演里名气最大,任素汐此次表演一如既往的好。
特地来观影的冯小刚夸奖她是“有能力撑起一部影片质感的优秀演员。”哭红双眼的沈腾则激动表示:“这电影让我又哭又笑,要为能演这样的作品继续努力了。”对于外界好评,任素汐认为是集体创作的力量,像片中笑点的设计,就源自“驴得水”原班人马历时三年的精心打磨。
她同时透露,《半个喜剧》和其他电影围读剧本方式不同的是,所有演员提前一年到位排练剧本。“演员在排练中揣摩人物和情节,保证每一场戏都是演员生活在角色和情境当中自然而然的反应。”她还举例,酒吧里莫默的经典台词——“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样,我就想撞撞看”则是在微醺之时的即兴创作。
【半个喜剧观后感】相关文章:
《半个喜剧》观后感04-30
人间喜剧观后感07-19
香港喜剧电影观后感06-30
看喜剧之王后的观后感范文07-13
观看《等待戈多》经典喜剧观后感800字07-31
喜剧中的梦散文05-21
鸭的喜剧初中作文04-28
鸭的喜剧优秀作文04-25
校园喜剧作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