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时间:2024-06-07 22:39:10 炜玲 吃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通用26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通用26篇)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

  清明节到了,瞧,又下起了牛毛细雨,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在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家扫墓结束后,妈妈要自己做青团让我们尝个鲜。我也洗干净了双手,兴致勃勃地学做起青团来。

  开始做青团啦!妈妈先把绿油油的菠菜在水中煮熟。接着又熟练地把煮好的菠菜放进一个又大又深的铁盆。再往里面放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加一点沸水。妈妈将糯米粉和菠菜用力揉捏,过了好久终于揉好,成了一个绿绿的.糯米团。然后我们每个人掐了一点糯米团搓圆,捏成小碗状往里面放了香喷喷的黑洋酥,再把口“封”起来,最后,我们把青团放进了锅里去蒸。还没蒸熟,一股香味已扑鼻而来。“真希望快点好。”我一边想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厨房,等待吃了!终于好了,我发现青团的颜色变成了墨绿色。吃着自己做的青团,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清明节,它不仅让我们追忆已故的亲人,续亲情,还带给了我们一份悠闲,一份难忘。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做香喷喷的青团,我家也不例外。

  这天,看着大人一边冲洗着艾青叶上的杂质,一边又把艾草放进搅拌机里搅拌成汁,忙得不可开交。我心想:每年都是妈妈做香喷喷的青团给我吃,今年我也要包一回青团,不能继续再当“吃货”了。

  说干就干,首先我把绿油油的艾草汁倒入米粉里,使劲揉搓。糟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被面团给包围了!我用力地甩啊甩,再往手上洒了一些面粉,青团子终于从我的小手中脱落下来。然后我慢慢地揉,直到艾青汁和面粉合二为一就可以包了。

  我把大面团分成了一个个小面团。接着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溜溜的'。再把大拇指插入面团中间,让它变成小碗的形状就可以包馅了。我蹑手蹑脚地把豆沙球放进“碗″里,然后赶紧把它包起来,免得馅从里边掉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青团也快要大功告成了。“终于做完了!一个,二个,三个……”我兴奋地数着,“一共有十五个,刚好每个人分三个!”说完,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把这几个青团蒸熟。

  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美味的青团,一边看着电视,别提有多高兴了!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3

  星期天上午,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心情非常高兴。一会儿,奶奶打电话给爸爸,叫我们早点过去。于是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我就看见奶奶正忙着做青团,我就跑过去说: "奶奶您在做什么?" 奶奶说: "我在做青团,你在边上看着,等你长大后做给我们吃。" 我说: "我现在就要做。" 奶奶说: "那好吧,你看奶奶做,跟着学,做几个小的试试。"

  奶奶就给我一个粉团,我拿在手上跟着奶奶学,先把粉团搓成圆形,然后右手大母指伸进小圆里,左手转,右手捏,慢慢地把粉团捏成小茶杯一样薄薄的形状,再把陷肉放进去,左手把青团抖一抖,右手把口子闭合捏成三角形,然后继续揉,揉成圆圆的。左手到右手,右手到左手,象抛球一样抛几下。然后就放进蒸笼里蒸。

  一会儿功夫,我的作品就出蒸笼了,我把它拿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边吃边说: "真好吃,由由你长大了,会做青团了! " 我心里乐滋滋的.。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4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清明节。

  我觉得清明节时最有趣的事就是做青团了。以前都是看着奶奶做,今年我也要一试身手。做青团的第一步是揉糯米粉,把糯米粉倒在一个盆中,然后把艾草汁加入糯米粉中拌匀,再一边加热水一边揉,这些糯米粉就慢慢地被揉成了一大团。这一团加了艾草汁的糯米粉有一点绿,但不是完全碧绿的,和吃的青团不一样。我问奶奶:“怎么不绿呀?是不是艾草汁加得太少了?”奶奶笑着说:“等把这些青团做好蒸熟,就会变绿的。”我将信将疑。

  奶奶抓起一团糯米粉把它捏圆,然后捏出一个小窝,就像一个窝窝头,放一勺调好的豆沙进去,然后一点一点地把口子捏上,再轻轻搓圆,一个豆沙馅的青团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由于心太黑,加的豆沙太多,口子合不拢,总是漏出来,幸好有奶奶帮我才收住了口。

  做完后就开始蒸了。先把水烧开,然后把青团放在蒸笼上。盖上盖子蒸上二十多分钟,锅里就会飘出糯米的香味,还带着艾草的清香。掀开锅盖,一个个碧绿透亮的青团就好了,看着多像一个个碧玉团子呀!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5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6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青团,我们准备了糯米粉、小麦粉、豆沙馅还糯米等材料有。

  妈妈先和好带艾叶的粉团,我抢先拿了一小块搓成圆形,再压扁,然后把四周围再翘起来一点,接着用勺子盛了一点豆沙馅放在绿色粉饼的中间,把豆沙裹起来,可是豆沙怎么也包不进去。妈妈说:“你面粉饼太小了,放的豆沙太多了!”哦,原来如此!妈妈说:“你索性再拿点粉把它裹起来。”于是,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先拿一块小粉团,拍成扁扁的,再把小粉饼往上一粘,嗯!果然好了许多,我又将做好的糯米青团放在白米堆里滚了滚,终于大功告成了,一个小雪球一样的青团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个、两个、三个……也不知过去了多少时间,青团都做好了。妈妈马上点火蒸煮,不一会儿,阵阵清香从锅里冒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催着妈妈赶快拿出来,可妈妈却说还没熟,又过了10分钟,妈妈终于打开锅盖。 “好香呀!”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伸手就想去拿,妈妈眼疾手快挡住了我,我连忙改用筷子,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一边吹一边往嘴里送,啊!柔中带甜,太美味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别提有多高兴了!劳动创造甜蜜的生活一点没错!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7

  清明节时,家家都会准备好佐料做青团,这星期星期六,我家也要做青团。

  妈妈连夜准备佐料,为了明天早点有青团吃。上午,我一进厨房,看见桌了上有一个巨大的粉团,旁边还有很多的馅料。只见妈妈站在桌前,用手抓起一小团的小粉团,把小粉团揉成圆形,用大拇指在小粉团中心压出一个洞,接着把洞变大,又把粉团捏的薄一些,用勺子把馅舀进小粉团中,最后把口“补”好。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我看妈妈很熟练,心想:妈妈都会了,我还怕不会。一股好奇心涌出心头,自己也想动手试一试。说干就干,我也学着妈妈的方法,抓出一把粉团,揉成小圆球,用手压出一个洞……但我做的青团并不很好,再把团捏薄的步骤中,小团破了一个洞,露了馅,失败了。我浪费了一些材料,不行,我得再试一次,我再次试了一次,还是失败了。也浪费了一些佐料。进过两次的失败,我清楚的知道,不能再浪费佐料了。心想:这还不简单,做得小一点不就好了。

  我就把青团做的`比妈妈做的小四分之一。除了把口补的不好以外,我以为这一仅是完美无缺了,可是等妈妈把我亲手做做青团烧熟以后,我咬了一口,竟没有咬到馅,我再咬了一口,算是要到了馅。原来是皮太厚了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8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9

  做完功课,我和妈妈原本打算到超港买马卡龙,到店后发现没有了,正准备离开,妈妈一眼就看见了摆在柜台上的青团。服务员殷勤地上前介绍:“青团是在清明前吃的,现在买有优惠。”妈妈果断地买了几个。

  青团绿油油的,外面很有光泽,就像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青团圆圆的`,摸起来黏糊糊的,特别可爱。青团的皮是用糯米粉和艾草制成,馅有很多种,有肉松蛋黄味、芝麻味、豆沙味…味道有咸有甜。

  说起青团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太平天国的领袖李秀成被清兵追捕,一位农夫救了他,把他藏在自己家里,但清兵加兵设岗,防止别人给李秀成送东西吃。那位农夫把艾草和糯米粉包成团藏在青草里,送给李秀成吃,使他安全返回大本营。回去后,李秀成下令让厨师学做青团,于是,青团就这样传开了。

  青团是绿色健康的食物,小朋友们可以多吃哦。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0

  听到包青团,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要包好青团可真不容易。

  清明节前,我家也准备包青团,把从田野上摘来的艾青煮熟后和米粉加上适量的水用力均匀地揉在一起,然后就把米粉拉出来一小块,裹成圆形,再把它弄成窝窝头的形状,最后放上馅子包成圆形。我仔细观察大人们的操作过程,然后开始包着第一个青团,看看简单,但包起来真不容易,特别是手不听使唤,用力过大,米粉捏得不均匀,馅子就会往外流,馅子太少就会变成空心团,如果搓得不好就会变成好几种不同形状的团。经过多次实践一个个小巧玲珑、形态各异的`青团在我的手中诞生了。这时妈妈就拿把包好的青团去蒸了,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一阵阵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等妈妈拿出来蒸好的青团,我就奔上前去品尝了我自己包的青团。啊!可香啦!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夸我包的青团,和大人所包的差不多,我心里乐滋滋的。

  清明,踏青、包青团、祭祖,已成了我们国家传统文化。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1

  我身处烟雨江南,有数之不尽的美食小吃,可这么多年来,我却独爱他——青团。

  与北方人富有浓烈文化气息的高粱红、玉米烧比起来,江南一带的青团真的不算什么,或许,淡出人们视线的青团,才是四月真正的味道。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如此记载青团的制作:“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 ,色如碧玉。”青团是以柔软细腻的手磨米粉做原材料,取艾草之叶捣碎,在石灰水里腌渍后,过滤出汁液,再兑入由七分糯米,加三分粳米的米粉中包为团子。

  馅分为甜咸两种,甜馅一般为豆沙馅,咸馅一般为鲜肉馅,无论甜咸,包馅时,均放入一小块猪油。蒸熟后的`青团,视觉看起来色泽青翠、光亮细结;嗅觉闻起来清香自然;味觉尝起来细腻香甜、糯韧绵软。

  记忆最深的是在三年前。我和父母划船去周庄,一路上吃着青团,哼着小调,好不自在。

  寻访前人的足迹。青团早已被岁月冲刷去了,但也只有远离尘世的喧嚣,重返这片土地,才能领略这一美食。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妈妈又开始忙着包青团了。

  看着妈妈那熟悉的动作,我真想学会这一招呀!于是我就问妈妈怎么包青团。妈妈满口答应,还给我做了示范动作。我高兴极了。妈妈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包青团的方法,我都听得不耐烦了,就大声说:“我会了,让我亲自来包一个吧。”

  我先拿一小团粉,再把它不断地揉,揉得很柔了,再用拇指在粉团的中央打一个洞,然后向四周捏开,口子不断扩大,四周的粉也越来越薄,再把馅放进去,然后封口,但是由于馅放得太多了,口虽封好了,但还有不少馅露在外面。我心里想,包青团这么难,不干了!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就说:“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知道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还手把手地又教了我几遍。于是我又包了一个,这一次可比上次好多了,妈妈夸奖了我呢。

  就这样,我一连包了四五个,有好几个还和妈妈包的一样好。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3

  一到清明节,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青团,这次,我就要亲自包一回青团。

  材料都准备好后,我们就开动了,先把艾草洗净,煮熟,加上米粉使劲揉,等到粉团变成绿色之后,就开始包了。

  我撕下一团,压平,放上豆沙,只差最后一步揉成圆形。我开始揉,可是,我一不小心揉成了正方形,真好玩!于是我第二个就做了一块甜甜圈,第三个做了个……,越做越好玩,不一会儿,形形色色的青团就出来了,不过,有几个我包着包着,一个不小心,一用力,“啪”一声就爆了,里边的豆沙喷得满桌都是。

  我包完了,就想去看弟弟包得怎样了,于是,我伸长了头颈去看,他包的是一些什么呀?爆馅的爆馅,漏馅的漏馅,有的.居然还被挖了个洞,馅全流了出来,还有一个竞是实心的,没馅!

  再看看外公包的,个个都很圆,几乎都一样,在桌子上一放,还会滚动,不像我一样五花八门,也不像弟弟一样溃不成形,这才是最最朴实无华的青团呀!

  这个清明节,我过得很快乐。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4

  星期六是清明节,一大早爸爸就去菜场买了做青团要用的材料,中午我们一起提着东西去阿姨家一起做青团。

  妈妈和阿姨先把馅切好炒好,宁波的青团是甜馅的,我们做的青团是咸的。里面包着肉、豆腐干、笋、还有大蒜。我觉得比这里的好吃多了。爸爸去把粉和成一大团。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去洗好手开始做青团了。我看妈妈拿一小团捏成碗一样的形状,然后包馅放进去再捏好成圆形,我和天天两个人跟着做,可是觉得有点难。阿姨叫我们可以随自己的想象,想捏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这下我们可高兴了,就跟捏橡皮泥一样玩开了。不一会儿,桌子上面摆了我们两个人的作品。有我做的苹果、小包包、花篮、足球,还有天天做的.太阳、啤酒瓶、花儿、茶壶,可好玩了。

  做好了,我们把青团放在锅里蒸,蒸好了我们一起抢着吃自己做的青团,感觉这次的比以前的好吃多了,因为是我们亲手做的。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5

  饮料给你!桌布拉一下。水放好了吗?班队活动在同学们的沸腾声中开始了。

  当揉好的面团放到桌上时,大家一涌而上,伸手去抢。几番拉扯,原本蛮有型的面团变成了超级大窝窝头。

  我静静地看着,等各方平息之后,才上前去扯了一把面团。随意地掏出一个小洞,把橡皮般大小的豆沙泥和一勺芝麻放了进去。封口的时候,我发现馅多得太多了,根本就粘不起来。怎么办呢?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粘好的边,取出一点儿馅,再一次粘合。我将做好的团子放进模型里一压,自以为大功告成。没想到取出来时,因为用力过猛,团子掉到了地上,摔得没有了样子。看着地上的`青团,我的心里挺难过的。不过,我可没有气馁,一个接一个地做着。

  桌上的青团越来越多,妈妈们忙着摆放,忙着去蒸。不久,青团的香味从蒸笼里飘出来,弥漫了整个教室。我们不住地张望着,张望着,期待那诱人的青团早一点出锅。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6

  青团是一种民间小吃。它的颜色是绿色的,外形是椭圆的,它是用糯米与艾草的汁混合后在蒸煮形成的,它的口感软糯,一口咬下去,艾草的清香在口中能游荡,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虽然青团的.历史不是很悠久,但是关于它还有个故事。

  传说有一年的清明节,李秀成为了逃避清军,请了一个农民帮他躲过了清兵的追捕,但清兵添兵设岗,防止他人带吃的给李秀成。那个农民心生一计,采了艾草回家,用艾草的汁与糯米混合做成了团子。青色的团子混在了青草里面,躲过了哨兵并带给了李秀成。李秀成吃到了团之后,安全返回了大本营。之后,李秀成下令要太平军团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青团就这样流传开了。

  关于青团,我自己也有一段经历。

  没吃青团之前,我非常抗拒。青团那绿色的样子,我看到就会犯恶心。就算大人们把青团放在我嘴边,我都不会去吃,反而还会神情厌恶地推开。那段时间,我看见青团都绕着走。直到有一次,我中午没吃饱饭,肚子饿得呱呱乱叫,家里又没有其他东西吃,无奈之下我拿出青团一脸嫌弃但又无可奈何地一口咬了下去,香甜软糯但又甜而不腻,糯又不黏的青团被我咬在了嘴里。我尝到了味道后,三五除下就把一个青团给消灭掉了。吞下去后,嘴里还留着艾草的清香,让我回味无穷。

  从此以后,我对青团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现在,青团变成了我最爱吃的零食了。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7

  每逢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青团来祭祀祖先。

  今天一大早,厨房里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还飘来一股浓浓的青团味儿,我急忙穿好衣裤,跑到厨房里瞧一瞧。原来是奶奶正在做青团呢!个个满是肉馅的青团卧在蒸笼上。我忙挽起衣袖,说:“奶奶,我帮您一起做”。奶奶笑眯眯地点点头,开始一步一步细心教我怎么做。我也学着照模照样地做起来,先捏了把和好的.面,揉成不大不小的面团,学着样儿把大拇指钻进去捏成小碗状。就这一步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厚了就是口太大了,难看死了。我本是个急性子,屁股一扭,手一甩,嚷嚷着:“什么鬼东西呀!这么难捏。”

  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奶奶笑着说:“怎么,没信心啦,第一次做都是不容易的,我第一次做青团也像你这样。”是啊,我们老师不也常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不能一步登天嘛。这一点的小挫折算什么,怎么就打退堂鼓呢?想到这,我顿时感到心头上充满了一股力量,自信地又揉起了面团。

  虽然一开始我笨手笨脚的,面粉撒了一地,做的青团不是肚子裂开,就是嘴裂开,和奶奶比我的青团简直惨不忍睹。但我试了一次又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项“伟大的工程” 终于完成了,看着这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青团,我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

  吃着自己做的青团,那种感觉特别的幸福,不是吗?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8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春游后我要跟我们班的十九个同学一起去参加制作青团活动。

  到了中山公园,老师先教了我们三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这三首古诗分别是:杜牧的'《清明》;韩翃的《寒食》;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学完古诗后我们就要开始制作青团了。老师分发给我们材料有:一袋加了糖的糯米粉,一小袋艾草粉,老师说这是从艾草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直接用艾草做的,还有一包红豆馅和一些肉松。对了还有一个小碗和一杯水。

  我们开始做青团了,我先用面粉倒满碗的三分之二,然后加入一点艾草粉和二十分之二的水开始和面。不过我把水加多了,结果我的面团变成了“冰淇淋”,后来经过老师的帮忙后我终于弄好了。不过到做第二个面团时我加了太多的糯米粉而把我的手套黏在了碗里,经过老半天跟糯米面团的斗争后我终于摆脱了困境,来到了加馅料这个环节。我打算做一个红豆馅青团和一个肉松馅青团。“啊!”是谁叫这么大声,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思媛包的红豆青团被她揉破了,红豆馅料和糯米团子简直分不出两者是谁。我还看见了几个同学的肉松青团被揉散架了。我心里不禁担心起我的肉松青团,不过幸好我的肉松青团命大,并没有像其它肉松青团一样散架。

  通过这次制作青团的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传承的。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19

  清明节我们没去扫墓,没去户外踏青,但我们做了一道美食青团。

  这段时间正是青团最佳的品味时间,也是最佳的制作时间。

  青团做起来似乎不难,因为它用不着太多的材料,但其实也很考究。青团的点睛之笔是艾青,它长得一点都不出众,没有太多的辨识度,在我看来就像是杂草,但它却成就了美味的青团。

  首先便要将这个点睛之笔洗干净,蒸熟,泡点水。这个步骤并没什么难的,难的是揉面,因为是糯米,所以要十分的谨慎,一出错就会翻车。太软太硬都不行,还要有弹性。超大盆的糯米粉马上就要变成团子了。外婆先在中间挖了个坑,然后往里填满热水,果然水量真的`很重要。

  接下来就是力量活了。要使劲使劲地揉,要揉无数次,水也要倒无数次,想想青青的小团子就要出生了,不禁流了流口水。我就坐在旁边给外婆倒水,外婆就使劲地揉面。我左看右看,看得出揉面既要有耐心,也要有耐力,揉久了会很累的。我也看出揉面好像很难也很麻烦,电视里不就一放水就变成团子了,可自家做起来怎么这么麻烦,慢慢的,糯米粉就被揉成了粗糙的大面团,然后再加些水,加些粉,继续揉,光滑的团子出现出现之前,别忘了放入艾青汁。

  大人们剁肉拌馅很快也就好了。接下来就是捏团子,放馅之前就是捏成窝窝头的样子,然后往里放馅,最后捏成团,就这样一个一个捏完,锅上蒸。很快,可爱的绿团团就出生啦!

  清明节真是一个有实践意义的节日。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0

  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灿烂地开放了。这个时候,在乡间的小径旁、河畔、山野里,艾草正长得鲜嫩。用手轻轻一掐,揪下一根来,放在手心里一搓,满手都是绿色的汁液,把双手凑近鼻前,只闻见一股清香沁人心脾。这个时候,最适合做一种美食了。这种美食叫青团,是我们宁波当地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它其形如圆月,手掌般大小,上面印着精美的图案。由于这种美食外面还粘着一层金黄的松花粉,所以又称金团。咬一口,又软又糯。再咬一口,香甜的芝麻黄豆馅儿从青团里流入口中,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就已滑入肚中。松花香、艾香和着甜甜的馅儿,真叫你吃了一口又一口,停不下来呢!你想知道这种美食是怎么做的吗?哈哈,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首先要准备糯米粉、新鲜的松花粉,刚采摘的.艾草和自家做的黄豆馅、芝麻馅,等这些食材准备好后,一切就绪,先把艾草煮熟,挤出苦汁后,和糯米粉放在同一个蒸笼里蒸熟。等蒸熟后,一同倒入一个大石臼中,然后两个人配合着,一个人用木杵捶打,另一个不停地翻,到最后艾草和糯木粉完全融为一体,青色的糯米团像黏土一样,就可以开始做青团了。由一个人先捏出一个小圆球一样的糯米团,递给下一位。第二位就把糯米团捏成小碗状,然后把馅儿舀一勺放进“小碗”中,把“小碗”的口封住,再递给下一位。第三位就把这个有馅的糯米团在松花粉中打个滚,掸一掸,让青色的糯米团变成浑身金色的,再递给最后一位。这最后一位呢,拿来木头做的印花板,将糯米团放进去,用手心轻轻地压一压,再倒出来,呀!一个带“喜上眉梢”金团就做好了!

  青团的味道就是我家乡的味道!要是你来到我的家乡,我请你来尝一尝这美味,保准你吃了忘不了!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1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打算去万竹一个亲戚家去劳动一回,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在竹林中,一群五颜六色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互相媲美,更加衬托了竹子的挺拔……正在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时,万竹到了,我下了车,到了姑姑家。

  姑姑先拿来了一堆绿色的`青团粉、芝麻和白糖,我这个谗虫一看见好吃的就忍不住,我刚想去拿,妈妈就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说:“傻瓜,谗瘾又犯啦,这个是生的,怎么能吃,我们现在首要任务是做青团!”啊?做青团,以前我只负责吃青团,从来没有做过,我又好奇,又激动,我挽起袖子,迫不及待地想来尝试一下。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掰了一大团面粉, “小慧,你怎么拿这么多,做出来皮就太厚,咬不动了!”我只好乖乖地掰下一半,然后,把它搓成一个圆形,再往中间摁一个洞,接着就把它捏薄,“小慧,你不应该这样,中间不能捏,要不然就漏陷了!”妈妈不耐烦了,一把将面团抢去就让我看着,真是万事开头难啊。

  经过五分钟的观察,我终于会了,来检验一下我的学习成果吧!首先,我拿来一团面粉,把它像做橡皮泥一样捏成一个圆,再从中抠出一个洞,就形成了一个碗形,接着,再放入一勺芝麻,最后搓成一个圆,真是太好玩了,我仿佛被磁铁一样吸住了。做完了芝麻馅的,我们又做起了松花馅的,为了能区别这两种青团,我们把松花的捏成饺子形,这可是我的强项,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包完了,看着这满满的青团,我别提多开心了!

  我吃着那滚烫的青团,比吃了蜜还甜。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日,除了扫墓,令我无法忘怀的,还是奶奶做的青团……

  我们家每年都少不了吃青团的环节,临近清明,厨房里就会多上一盆青团馅。奶奶先是剁好馅,再和些面粉,艾草碾碎后掺进面粉里,原本洁白无瑕的面粉变成了鲜绿色,用勺子上馅,就可以放进锅里蒸上一会儿了。

  奶奶知道我喜欢吃煎过的东西,特意把青团放到煎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再让我慢慢品尝,咬一口,外香里软,一股艾草的清香在嘴里扩散开来,再往里咬一点,就能品出五香的气味了。

  青团不仅可以充当主食,还可以当点心呢!学业繁重的六年级自然会有数量惊人的作业。每当我结束白天的学习,一脸倦意地回到奶奶家吃完了饭,奶奶总会拿着两个热好了的.青团走过来,对我说:“回家作业写累了,别忘了吃点心哦!”这时的我,手里捏着热腾腾的青团,心头也会突然一热,啊,奶奶!您为我无私地付出,该让我如何报答啊?夜里,我做完作业,顺手拿起那两个还有余温的青团,忍不住大口吞下去,要知道,这可是奶奶对我的爱呀!

  贴心的奶奶知道,我不喜欢长时间吃同样的一种食物,就不断地变着法儿更换花样,有时是蚕豆青团,有时是红豆青团,甚至还有虾仁青团……奶奶不愧是我的“知已”在各种方面上都尽可能地使我满意,不愧是我的“私人厨师”啊!

  奶奶做的青团,在亲戚好友之间也是出了名的一道美味,每当扫墓时亲戚们对青团赞不绝口时,最高兴的还是我,原来奶奶做的青团这么好啊!我真幸福!

  这就是牵动我情思的青团,奶奶的青团,让我终生难忘……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3

  “瞧瞧!做得多好!这不是‘团模团样’的吗?”我捏着手中鲜嫩的绿色面团骄傲地说道。

  那天,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快步走进家政教室。一进教室,一阵香味不知从何处扑鼻而来。老师神秘地说:“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包青团。”

  青团?早就“久仰”其大名了,虽然没吃过、没包过,但看着这个团,它又青又圆,应该“团如其名”,非常美味。我还记得奶奶曾说,青团青团,寓意着团团圆圆。可是老师却要我们亲手来包,像我这种“万年手残”能把它包得如杨玉环般圆润吗?

  我抓了坨青团皮,它软软的,要不是要给它做造型,我早就开始“蹂躏”它了!我先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它揉成一个球,再一手握团,一手用大拇指从中间“进攻”塑造成一个碗形。接着我用勺子挖了一大块香到流油的馅放进“碗”里,最后用三根手指把上面封严实。可在我捏的时候,馅却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满世界地到处乱窜,根本包不住。每当我捏紧时,它总会冲出来,非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可,害得我活生生把青团包成了个狗不理包子!我越看越揪心,上面的开口仿佛是它咧开的大嘴,嘲笑我是一个“手残党”。

  看着眼前的“团非团”,我顿时恼羞成怒,恨不得一把将青团重重地摔在地上,并且选择放弃加自闭。

  可就在这时,我想到了著名画家罗丹考了美术学院三次都失败了;大将韩信一开始也不被君王重用;凤雏庞统也因长相而被轻视……可是他们最后不都成功了吗?这区区的'青团子又能难倒我吗?

  后来,经过我的一番细心观察,才发现原来是我太阔绰了——肉馅放得太多了。吸取教训后,我开始对它进行一番“整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做出了像模像样的青团!

  这次做青团的尝试让我深有感触:成功除了有“失败”这位母亲的呵护,还有“坚持”这位父亲作为坚实的后盾!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4

  江南的春天细雨绵绵,到了四月,水乡田间,绿野青山,多了一队队踏青扫墓的身影,菲菲细雨中撑着阳伞,或缅怀,或赏景。返程时,手里多少都拎着几个绿色面团一样的食物,江南人告诉你,这是清明特有的食品——青团。

  这年的清明节,我有幸参与到制作青团的全过程。那是临街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糕团店,每年这个时候,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龙,等着买三五个青团,或自己品尝,或送亲朋好友。我吃过这家店的'青团,鲜香四溢不粘牙,馅料十足易饱腹。但是这青团是怎么做的?这面团是怎么变成绿色的呢?趁着下午没什么人买的档口,我向店里师傅请求学做青团,师傅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我在装满面粉的盆里倒入足量的水,右手不断搅和,让面粉与水充分糅合,只是搅和来搅和去,搅和成了“浆糊”,愣是搅和不出团团来。“你这手法不对。”师傅见了,立马用他自己的独特手法,不一会儿就成了面团。我惊讶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这个是靠手法,要勤学苦练才成。妈呀,做个团子都这么费劲,干哪行都不容易啊。接着,放发酵粉,醒面1小时。这时,师傅拿出了新鲜的艾叶,用榨汁机榨成了艾草汁,绿汪汪的,我把这艾草汁倒入盆里,与面团充分搅和……这面团绿了!原来青团之青的奥秘在这里!师傅拿起一个锅,倒少量的水,加上糖,大火煮七八分钟,取出备用。又拿来红豆,捣成豆沙,倒入刚才煮成的糖汁搅拌均匀。又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翠绿的面团搓成长条状,揪下一段,揉成小团团,压成饼,放上豆沙再包裹,一个豆沙青团就成形了,再往锅里煮五分钟,香气四溢甜上心头的青团就出锅了!

  我这垂涎的舌尖早已忍不住了,拿起自己做的青团,迫不及待咬一口,啊,好烫啊!“你冷冷再吃!”我妈一脸无奈地说我。烫过之后,感觉味道不错,既有豆沙的软糯香甜,又有沁心的草香回甘。青团吃完了,可心里还是,甜甜的。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大家都很熟悉吧。没错,他选自《清明》这首诗。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艾草、吃青团,我只吃过青团,但没做过青团,今天我就要做一回青团。

  我和妈妈准备好了做青团的材料,有绿油油的艾草,有雪白的糯米粉和面粉,还有做馅料的豆沙等。说干就干!我们先一起择艾草。择艾草可是要有耐心的哦!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艾草的根部全部摘掉,只留下嫩嫩的叶子。接着我开始洗艾草、洗好后放到锅里煮一煮,最后把艾草切碎,再放到碗里捣成艾草泥。艾草是要和面用的,它就像个魔术师,可以让面团变绿。

  妈妈拿出了昨晚我们花了一晚上时间煮烂的豆沙馅料。进入做青团的关键时刻啦,我特别紧张,生怕做错了一步。妈妈一边教我和面一边说:“要做青团,最重要的是和好面。面和得有劲道,青团吃起来才有嚼劲,否则就会粘牙齿。“我们把艾草泥倒进糯米粉和面粉里,用手将它们混合起来。我撸起了袖子,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不停地揉啊揉,一个青色的大面团就完成了。接着我用手掰了一小团的粉团,揉成像乒乓球大小的小圆球,用大拇指在粉团中间压出一个深深的洞,接着往两边捏,把洞变大,捏成一个碗状。再用勺子把豆沙馅舀进粉团的大洞中,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封口封好,再搓圆,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我终于松了口气。然后我继续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好几个青团,做完豆沙馅,我灵机一动,把豆沙、红糖和红枣全部放进了馅里,做成了”黑暗料理“。青团一个个包好以后,我立马要蒸几个尝一尝。15分钟后,锅子里一股香气就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看,青团换上了碧绿碧绿的外套。我仿佛看到调皮可爱的小青团在向我招手。我连忙拿起一个先咬一口,哇,馅甘甜爽口,整个团子香甜软糯还香气四溢!

  第一次做青团竟然成功啦!没想到做青团也那么不容易啊。我既体验到了做青团的乐趣,又知道了清明节的习俗,真是一举两得呀!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 26

  青团,是汉族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之一。为了加深对这个传统节日的认识,在老师和家长们的精心策划下,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包青团的活动。要说吃,长这么大我已吃过多次青团了;可要说到包,我可是初次尝试,面对桌上那一大团揉好的青面团,我跃跃欲试。

  看来心急的不止我一人,老师才宣布活动开始,只见六、七只小手纷纷伸向面团,转眼间,面团就变了型,这边一处高山,那边一片洼地——面目全非。我也揪起了一小团面团,软软的,还带着点余温,闻了闻,一股浓郁的艾草香扑鼻而来。我先把它揉得圆圆的',然后放在桌上用力压扁,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面饼,接着往面饼中间放了两勺豆沙馅儿,揭起一端的皮向另一边合拢,把边缘压牢并按出花边,我的第一个清明饺就这样出炉了,看着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就做成功,心头涌出喜悦和成就感。

  趁热打铁,接下来做个什么呢?瞧了瞧身边的同学们,对,清明团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又揪了一团面团,把它揉圆,然后在中间用力按下去,使它呈现出一个碗状的坑,为了让我的清明团能多装些馅儿,我要把坑按得大一些、深一些,哎呀,一不小心,底戳破了,“失败怕什么,重新揉过,何况这还是我第一次做清明团呢!”我不禁想到。这回,我小心翼翼地按压,中间的坑逐渐变大变深,耶,我成功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这次包个芝麻馅儿的,放好馅儿后,我一手拿着团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慢慢地把洞口一点点捏拢,直到封住为止,为了美观,我特地把它放到了做青团的模具上按一下,一个漂亮的花形清明团就呈现在了我眼前。

  我越做越带劲儿,越做越有信心,又连续做了好几个动物形状的青团,一个比一个有进步,一个比一个有特色。望着桌上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青团,它们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带着我走进了艾的童话世界!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作文】相关文章:

青团的作文09-30

清明吃青团的由来04-22

在团青会议上的讲话11-23

在团青座谈会上的发言03-11

清明为什么要吃青团03-08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04-03

做青团300字优秀作文(精选10篇)04-04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04-06

清明节青团怎么做04-07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