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评病残的意义

时间:2022-11-30 05:56:51 意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精神病评病残的意义

  据《京华时报》8月25日报道,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首次将义务兵和初级士官患精神病纳入了评定病残范围。这一修订可解除这类人员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在国人的习惯中,从来就没有把精神病当作“病”的意识,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已经逐渐认识到精神病也是一种疾病,不但可以给自身带来难以言说的痛苦,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能影响到社会,如最近发生的国航“劫机事件”的当事人杨劲松,还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幼儿园门卫伤人事件,其当事人也有精神疾病。

  就部队的实际情况来看,患精神病的士兵不能评残,致使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滞留部队,影响部队战备训练和正常工作,也给自身和家人带来了痛苦。从我国的实际来说,义务兵患精神病可评病残不但是正确认识精神病之后的积极举措,并且也对其他行业如何对待精神病患者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就具有了破冰意义。

  据调查,我国心理健康的人占总人数的9.5%,有心理疾病的人占6%,而有心理问题的人则占84.5%。我国每天因为心理问题而产生自杀念头的有4000余人,其中付诸自杀行动的超过400人。大学生中有25 %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全世界每天有一千多人自杀。在年满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忧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上海1300万人口中已有75万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因此,有人认为,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 、躯体疾病时代进入了精神病时代 。联合国一位专家断言: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会像心理冲突那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 。由此也可以看出,加强对精神疾病的防范和干预,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成为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义务兵患精神病可评病残是对精神疾病进行正确认识的务实之举。笔者以为,社会应该借此改变对精神病的认识,因为正确对待精神病患者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性社会问题。我们不但要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在我国的现状,更要认识到精神疾病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更是后患无穷。作为世界四大疾病难题之一的精神疾病,在我国南部发病率为千分之八,西北部发病率则高达千分之二十二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中。精神病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长时间没有被发现,那么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指数,而且也能增加整个社会的痛苦指数。

  我们应把防范精神疾病扩展到整个社会。目前由国家培养专治精神病的本科人才相对较少,开设该专业的医疗院校也相当有限,以及社会的歧视与偏见的影响,导致了我国防范精神疾病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再加上由于不少精神疾病患者即使治疗出院后,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尚存偏见,缺乏理解,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新的压力下病情容易复发。降低国人痛苦指数,首先就要把精神疾病当作一种病,其次要抛弃偏见,最后还要从实际出发,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防范精神疾病,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人的幸福指数。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义务兵患精神病可评病残的标本价值和示范意义。

【精神病评病残的意义】相关文章:

病残儿鉴定08-04

《分数意义》评课08-10

《比意义》评课稿(经典)09-03

(精选)《比意义》评课稿07-19

《比意义》评课稿(精选)07-19

《比意义》评课稿(精选)07-15

(精选)比意义评课稿09-26

(精选)《比意义》评课稿09-26

《比的意义》评课稿08-04

【精选】《比意义》评课稿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