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吕《鹧鸪天·寄情》翻译赏析

时间:2023-04-11 12:00:20 毅霖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吕《鹧鸪天·寄情》翻译赏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吕《鹧鸪天·寄情》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鹧鸪天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小帐谁与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荳蔻梢。

  注释:

  金泥帐:用金粉涂饰的床帐。

  银字笙:笙上以银字标明音色的高低。

  漏:报时工具漏壶。

  译文:

  入夜,脸上的红晕慢慢消褪,酒劲儿渐渐过去了,她整好了晚妆,却又感到无聊。这金粉涂饰的小帐,却没有人与她共寝,那用银字标注音色的笙儿,簧冷了,也懒得去洪暖它来调音,反正就算吹了,也没有人来听!

  四周悄无人声,只有远处传来阵阵的更漏声。孤独女被关在窗内,虚度着漫长的夜晚。自从与爱人别后,遗恨就像丁香花蕾一样聚结,一别数年,那含苞欲放的豆蔻花,真是辜负了数度春光啊!

  李吕(1122-1198)字滨老,一字东老,号澹轩,光泽(今属福建)人。屡试不中,遂弃科举,著《易义说》,尤留意《资治通鉴》,有论著数百篇。尝立社仓,朱熹为作记,叹其不遇。庆元四年卒,年七十七。周必大为撰墓志铭(《平园续稿》卷三五)。有《澹轩集》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澹轩诗馀》一卷。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寄情”标题,意为将闺中思恋之情寄与远方。

  上片刻画闺中人形象。“脸上残霞酒半消”这是描绘闺中人美丽的外貌。“酒半消”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从醉态中清醒过来,似醉非醉的脸上泛着淡淡红霞一样的光彩。她为什么醉酒呢?自然是内心有愁怨,以酒解愁罢了。“晚妆匀罢却无聊”这是从行动上深一层刻画形象。酒醒了,闺中是何等寂寥,正象李清照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空闺独守的日子真是难熬呵!只得坐在镜前晚梳妆,来消磨时光。然而,梳妆后依旧是百无聊赖。“金泥”,用金色颜料描画。欧阳修《南歌子》有“凤髻金泥带,龙文玉掌梳”句(头上梳着凤凰样的发髻,系着金色颜料描画的彩带,插着游龙花纹的玉梳)。“银字”,以银作字,饰其音节。白居易《南园试小乐》有“高调管色吹银字”句。这两句是通过环境描写更深一层刻画闺中人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的愁怨。用金色颜料描画的玲珑小帐是这样美观华丽,但衾凤冷,枕鸳孤,意中人不归,这美丽的闺房欢乐在哪儿呢!独守空房,哪有心思去调弄、吹奏刻着银字调号的笙管,就让它冷清清地搁在那儿吧!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想见女主人不仅有美丽的外貌,而且多才多艺。然而她内心世界却被愁怨充斥着。

  下片从环境气氛烘托和时间推移上形象地表现闺中人怨恨的深远。“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夜深人静,计时的漏滴声小,但在静夜中却格外清晰,象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一点一滴都传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的闺中人耳中,她就是这样在琐窗朱户中将可爱的良宵虚度(“琐窗”,小巧玲珑之窗)。这是以声托静渲染闺中的清冷、阒寂。“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荳蔻梢。”她心中的怨恨就象窗前那淡红色丁香花一样,一簇一簇地郁结在一起,从未消散过。而青春的岁月,美好的年华,就在那荳蔻花开花谢之中悄悄地流逝了!结句以流水对出现,“一从”、“几度”,“恨满”、“春深”连用,不仅在时间上将今宵与往昔联系起来,乍远乍近,舒卷自如,且进一步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的生活环境,将无形的愁怨和岁月消逝变为有形。“满”是空间结体上说明怨恨之多;“深”是从时间深远中说明恨之绵长。这种以写景结句,正象秦观《千秋岁》“飞红万点愁如海”一样,达到情景双绘的效果。

  拓展:李吕简介

  李吕(1122—1198),字滨老,号澹轩,李纯德之子。邵武军光泽(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吕《鹧鸪天·寄情》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鹧鸪天》翻译赏析08-29

贺铸《鹧鸪天》翻译赏析03-17

《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07-05

《鹧鸪天·代人赋》翻译赏析11-03

晏几道《鹧鸪天》翻译赏析06-04

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09-16

鹧鸪天·送人原文、翻译及赏析02-12

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翻译赏析09-02

题李凝幽居翻译赏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