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特征与意义

时间:2023-06-07 11:39:25 意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特征与意义

  黄梅戏于18世纪末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的农村,从最初萌芽时的“乡间小调”到跻身全国五大剧种之列,只历时一百年多年,因而被称为“黄梅现象”.今日所说的“黄梅戏”是指以安庆怀宁为中心的黄梅戏,被称为“怀腔”.《夫妻双双把家还》是黄梅戏剧目《天仙配》中最脍炙人口的唱段,由时白林作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唱是严凤英和王少舫,之后又被韩再芬、熊成龙等戏曲名家演唱过。该唱段是黄梅戏戏曲唱腔专业创作的范例,因内容贴近生活,旋律的优美,成为老少皆宜的戏曲唱段,也是KTV节目单中点击率较高的戏曲唱段之一。

  一、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风格特点

  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那家还》,唱腔清秀、优美、典雅,结构严谨有序,具有黄梅戏唱腔的“依字行腔”的特点,展现了黄梅戏的“音韵美”,唱词的语调与音乐的旋律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安庆人日常讲话就像在唱黄梅戏,而《夫妻双双把家还》中就有几句既像在唱又像在念白的乐句,如第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旋律起伏较小,近似在用安庆人的语调在念唱,由女生来唱,唱腔甜美,有点像西方歌剧中的宣叙调。该唱段以现代音乐创作方法创编唱腔,使唱腔别具黄梅戏剧种的声韵特点,同时又展现声乐曲目创作的一般规律,曲调优美且易上口,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的会唱了。

  黄梅戏的咬字特别讲究一个字的归韵,有点类似汉语拼音的拼读练习。如:“绿水青山绽笑颜”中的“笑”字,要按照x-i-ao慢慢地展开,最后在“ao”字上着重归韵。整个唱段音域跨度只有11度,几乎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来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富有地方戏曲的语言特征,即“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唱念都具有安庆人的说话语调”.从唱词与旋律的“对位”上来研究,绝大多数唱词都是“一字对一音”,较少的出现“一字对多音”的情况;“一字对一音”相对于“一字对多音”唱起来要更易上口,也许这正是许多人喜欢唱的原因之一。在唱词的咬字上,绝大多数唱词都是标准的普通话咬字,在个别字上凸显安庆地方方言的咬字特征。如第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中“的”在这里唱成“di”,而汉语拼音标声调应该是二声,这属于安庆地道的方言特点,在安庆方言中“的”字都是念作“di”.第二乐句“绿水青山带笑颜”中的“绿”在这里唱三声“lu”,“绿”字在安庆方言中有两种读音,分别是三声的“lu”和三声的“lou”.第三句“随手摘下花一朵”中的“摘”字读“ze”.第9乐句“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中的“避”字唱成“bei”[2].只在个别字上保留安庆地方方言的咬字特点,如“从今再不受那奴隶苦”中的“奴”字就直接唱成“奴”,而没有唱成安庆方言“nou”.这种保留部分方言咬字的唱法既凸显了黄梅戏的风格特征,又可以脱离地域限制,让更多人都能听懂,以便有利于全国范围内传唱。

  (二)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音乐风格

  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调优美且简单、易学,唱段开始采用的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男女对唱的形式。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女生唱的,只在这两句的第二小节做了一下“加经过音”旋律装饰处理,第一句和第三句的加花处理,不仅保证了旋律的统一性,还保证了其鲜活生动性。男生乐句第二句和第四句则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旋律重复。就整个男女对唱部分而言,基本上是:旋律不变,通过唱词的变化或者旋律的较少变化来演唱,一字一拍,旋律简单易学。

  在唱段最后的高潮部分,安排了两句复调式的男女二重唱,这种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对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有利于推动唱段高潮的到来。在旋律创作上,一改前面对唱部分的旋律的重复,对旋律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但在乐曲结束的最后3小节又男女旋律一样,这样就保证了唱段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配合了夫妻间的那种“齐心协力把家还”的思想感情。全曲旋律起伏较小,只在11度音程内(小字组的b至小字二组的e),符合安庆人的语调的特点,同时也降低了传唱的难度。在整个唱段的旋律走向和歌词语调上基本是保持一致的,如第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中的“树上”就是一个音程的下行,与“树上”这个词的基本语调基本保持一致;还有就是“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双双”,只是一个下行的二度级进,这也正好符合词语语调的声调特点。唱段的曲式结构方整,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具有雅俗共赏性的风格特征。

  (三)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美学特点

  《夫妻双双把家还》这种黄梅戏经典唱段,不同于昆曲、越剧的的柔媚优雅,没有北方戏曲的“凛冽之美”,它是乡野农人的小夜曲,具有质朴而不失悠扬、世俗、生趣的美学风貌,具有“民间性”的美学特征。第一,它是《天仙配》中的一个唱段,《天仙配》本身就是一个民间传说,讲述了七仙女和董永之间的爱情故事,其最初的唱腔是民间小调,之后又汲取“花鼓调”、“灯歌调”的营养,充分展现民间性的美学特点。第二,它的表演富有生活气息,模仿的是现实生活。《夫妻双双把家还》展现的是一种“田园美”,它整个唱段都在中音区,音域跨度只有11度,委婉动听,充满抒情性,如小桥流水。另外,它的题材如同其他的黄梅戏剧目一样,以“爱情”为题材,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恩爱情深。

  《夫妻双双把家还》展现的是一幅传统农耕社会“男耕女织”式的“夫唱妇随”的美好田园生活画面,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时至今日,人们心中还是向往着这种美好的、简单的田园生活,这也是至今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地传唱它的原因之一。

  二、《夫妻双双把家还》典型性意义

  (一)《夫妻双双把家还》不仅是对黄梅戏剧种的传承,更是一种创新

  《夫妻双双把家还》在唱腔上、语言上、美学特点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对黄梅戏基本特征的传承,同时更是一种创新。该剧作曲家时白林先生把西洋复调的作曲技法融入黄梅戏曲调中,创作出具有新意的黄梅戏唱腔,既保留了黄梅戏曲调的特点,又进行了创新。在该唱段的高潮结束处设计了两句复调式的男女重唱乐句,旋律简繁结合,相互呼应,行进相间,表达了夫妻间的相互扶助、恩爱有佳的情感状态。唱段前面部分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你一句我一句的男女对唱形式,这是对传统的继承;唱段最后的男女一句二重唱的设计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夫妻双双把家还》运用了现代西方的音乐创作理念,既保留了黄梅戏剧种的声韵特点,又符合声乐创作的一般规律,极大的提升了黄梅戏剧种的影响力。可见,传承和创新是可以同时统一地存在同一作品之中,二者不是对立的[3].创新要始终把握一个度,不能脱离戏曲原有的唱腔风格特点,明明是一首京剧唱段,却丝毫没有京剧的任何特点,那就得不偿失了。创新不是最终目的,创新是为了让戏曲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都能听懂并感受到它的美,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并传承下去。

  (二)《夫妻双双把家还》是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

  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是皖江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展现了皖江文化的地域文化属性。皖江文化的中心和黄梅戏的发源地都是安庆,安庆曾被称为是皖江文化的核心区域,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之称。历史上安庆曾是一个移民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解放,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创新,在《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音乐中就有大胆的创新,即首次运用复调的作曲手法对戏曲音乐进行创作。皖江文化有“以农为本”的传统文化属性,是儒家文化传统的产物。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展现的就是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它是山野农人的田园牧歌,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如前面所述,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旋律语调、歌词咬字、唱腔等均有安庆地方的咬字、语调的地域特点,是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的鲜明代表。

  (三)《夫妻双双把家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传承

  黄梅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但这并不表明它不存在生存危机。曾经有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遗产”指的是“死”,是进博物馆封存的文化状态。其实,像《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样的经典唱段,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从黄梅戏的产生到传遍全国,表明它仍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它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一个典型案例。如果所有的戏曲剧种都能像这个唱段那样,那根本就不用担忧面临失传的问题。《夫妻双双把家还》音域窄,旋律美,乐句重复较多,易于学唱,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它将黄梅戏的音乐特征与一般歌曲创作规律性有机地结合,在全国掀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黄梅戏风”,将永载史册并为人们所传唱。

  黄梅戏经典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典案例,它属于地方戏曲但却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深得百姓喜欢,这值得每位戏曲非遗传承人深思和学习。《夫妻双双把家还》受全国听众欢迎绝非偶然,是它的风格特点使然,它具有地方戏曲的一些共性,同时又大胆地使用西洋复调的创作手法,符合大众的审美趋向,更符合声乐歌曲创作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解析,希望能够给那些戏曲创作人以启示,那就是戏剧创作必须坚持雅俗共赏,易于传唱。

  参考文献:

  〔1〕张来敏。黄梅戏《天仙配》的音乐创作研究---以《夫妻双双把家还》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2〕江结宝。传统黄梅戏语言地方性特征初探[J].毕节学院学报,2014,(01)。

  〔3〕何峰。地方戏曲的社会认同度与审美接受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7)。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特征与意义】相关文章:

家的意义11-14

满族民间祭祀的仪式、特征、意义12-11

家的意义作文04-12

家的意义散文12-09

家的意义作文10-25

[精选]黄梅戏作文12-03

黄梅戏作文09-13

关于黄梅戏的作文12-16

黄梅戏唱腔的形式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