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或走过什么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久未谋面的亲友,不经意间有了沧桑变化;曾经熟悉的同学,俨然与先前判若两人……
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验:社区街角辟出的空场,成了民众休闲的去处;熟悉的胡同大院,变成了高楼和商铺;曾经热闹的村落街道,渐渐人影稀疏,失去了光彩……
人的改变,生活空间的改变,背后可能蕴藏着许多故事和启示。对某人和某处生活空间,你有怎样的今昔情景的记忆?今昔之变的原因何在?你对此改变有怎样的感受或看法?
请根据以上提示,你从个人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又见____(某个人)”或“走过____(某处生活空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半命题作文相较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而言,构思略有不同,但只要提供材料,就要从材料入手,因为材料就是作文的提示。此题的材料有三段,我们分别来看。
第一段材料对应的是第一个半命题,即“又见____(某个人)”。这一个方向是写人。写的对象是谁,没有固定要求,材料也说了,可以是亲友,也可以是同学,重点是在“不经意间有了沧桑变化”“俨然与先前判若两人”。即“又见”之后,这个人发生了变化。
第二段材料对应的是第二个半命题,即“走过_________(某处生活空间)”这一个方向是写地方。写的地方是哪里,也没有固定要求。社区街角、胡同大院、村落街道等等。重点是“成了休闲去处”“渐渐人影稀疏”……强调的也是这个地方发生了变化。
第三段材料是我们的重点。前头已经提到了,此题的写作重点不在人或地点本身,而是其发生的变化。而第三段第一句就说,“改变背后可能蕴藏着许多故事和启示”。写变化的目的是什么?故事是包含其中的,因此重点在这个“启示”上。同理,后面又说“今昔之变的原因何在?你对此改变有怎样的感受或看法?”所以总的来看,我们要写的是对象,其实是“变化”。而写的重点,是这个“变化”的“原因”,以及“感受或看法”。这才是此题真正的关节点。
不少学生初次看到此题,容易忽略细节,材料没有看完就直奔主题开始作文,结果就是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看似写了人,写了地方,写了情感,但没有写变迁的原因、感受、看法,文章就不完整,也不符合题意。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抓住这个关节点,围绕这个关节点来展开我们的作文。
具体写法方面,不予过多分析。变化的原因,可以是岁月的流逝,距离的阻隔,身心的成熟等等。变化的感受,可以是自身的成长,时过境迁等等,这些方面没有限制,学生根据自身经历情况写作即可。
原文
走过母校
母校,之所以叫母校,是因为你曾在那个熟悉的校园待了几年。人都容易触景生情,日久生情,但当你又一次踏入母校的大门,你会作何感想?
记忆中的母校,教学楼的墙壁上满是爬山虎,每到夏天,绿油油的,像是给教学楼刷了一层新漆,生机勃勃。绿色充满了双眼,似乎要把我们的瞳孔给染成绿色。有些调皮的孩子扯它们,它们也会站紧脚跟,誓死不从。还有一个可爱的蘑菇亭,说是蘑菇亭,其实是一条长廊和一片树林,旁边还真有几个名副其实的“大蘑菇”。上体育课的时候就喜欢在里面玩耍,不仅可以乘凉,还可以欣赏长廊上的葡萄藤。可是学校怕葡萄被我们偷吃,都不见了,我们可是一颗葡萄都没看见。
一想起母校,儿时的快乐笑语记忆疯狂涌来,接踵而至。于是,睁开眼睛。怀着激动的心情,来观察母校。
教学楼还是那样屹立挺拔,中间那栋危楼也已经拆去重建了,只是中间的花圃变小了。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的上方有几架连接起来的小桥,让人看了十分舒服,如果是在下雨天,在这个像四合院一般的校园,会十分有韵味,让人沉醉。
再走远,到了操场,塑胶跑道还是那样的鲜艳,只是中间的草一年年地更替生长着。一青一黄,一青一黄,就过去了两个年头。
再顺着以前熟悉的小路走到爬满爬山虎的教学楼旁,那爬山虎已不似以前那般翠绿了。叶子已有些泛黄,吸在墙上的茎也是一扯便掉。我惊讶地叫了一声,再猛地回过头去看蘑菇亭。
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栋穿黑衣的教学楼,我顿时心生惋惜,那个承载着我们儿时记忆的地方就这样消失了,我不禁打听了一下情况。
原来,学校为了承担起学生过多的重负,只得把蘑菇亭改建成一栋新的教学楼,他们也是不得已。
想想学校,确实人太多了,学校的教学楼也需要减轻负担。虽然这蘑菇亭不在了,它也将成为我记忆中的一部分。
母校更加美丽了,但又减轻了负担。就算没了儿时欢乐的场所,也值了。
再次以我走过母校的路折返回去了……
问题诊断
文章的问题是浮于表面,对于自己对“变化”的“感受与看法”,没有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没有进行提炼,因此整篇文章的层次比较单一,思想也显得比较浅显,没有一定的深度,与题目的要求有些背离。文章的行文也稍显稚嫩,一些遣词造句,可以再斟酌一番。
升格佳作
走过母校
张玢姝
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既觉得陌生,又觉得熟悉。
记忆中的母校,教学楼的墙壁上满是爬山虎。每到夏天就像是给刷上了一层绿油油的新漆,生机勃勃。有些调皮的孩子去扯它们,它们也会站紧脚跟,誓死不从。母校里还有一个可爱的蘑菇亭,说是蘑菇亭,其实是一条长廊和一片树林,旁边还真有几个名副其实的“大蘑菇”。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就喜欢在里面玩耍,不仅可以乘凉,还可以欣赏长廊上的葡萄藤。虽然说是葡萄藤,我们却从没在上头见过葡萄。曾经的母校,承载着我太多的儿时回忆。
等我结束回忆,睁开眼睛来再看这校园吧。教学楼还是那样屹立挺拔,只是中间那栋危楼已经拆去重建,花圃也变小了。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的上方有几架连接起来的小桥,让人看了十分舒服,如果是在下雨天,在这个像四合院一般的校园,一切景象都是那么有韵味,让人沉醉。再走远,就是操场。塑胶跑道的颜色依旧鲜艳,只是中间的`草一年年地更替生长着,不知不觉,居然已经有两个年头过去了。
再顺着以前熟悉的小路走到爬满爬山虎的教学楼旁,爬山虎已不似以前那般翠绿了。叶子有些泛黄,墙上的茎也都变得脆弱,绿油油的漆像是褪去了颜色。我慌忙去寻我可爱的蘑菇亭,竟也不见了!代替它等着我的是一栋黑色的教学楼,我的心顿时空落落的。后来我去打听,原来是因为学生越来越多的缘故,学校不得不进行改建。这样也好,有更多的新同学能来母校学习、生活、成长了,只是他们已经无缘再见那蘑菇亭,从此以后,它也只能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母校变了模样,也更加美丽了。于我而言,感动与失落并存着。感动的是无论它如何变化,依旧有那一丝温存和熟络在我心头,像是一个老朋友,永远永远在那里等待着我的拜访;失落的是,一切都在变化着,可本就没有什么是能够不变的。等他们从母校毕业、离开,再回来的时候,也许也是和我一样的感触吧!变化着的,是她的外表、衣着、年岁;无法变迁的,是我心中不灭的记忆。我曾在母校里度过的欢乐时光,不也永远地停留在这里吗?
我要走了,我只是走过母校,但我还会再来。再见这位老朋友的时候,她也许又有了新的变化,可我们之间永远不会没有话聊。
升格小结
升格文精简了原文的主干内容,在母校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部分,用较为简明的语句予以交代,而在“我”的“感受与看法”方面增多内容,是为对主题的复原与修正升格之后,丈章的层次更丰富了,也具有了一定提升后的高度。作文时要抓准题目、材料的中心,凸显主旨,这是此次升格后可以得到的经验
【又见或走过什么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走过什么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11-23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10-08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11-24
半命题作文什么也是什么写作指导11-24
半命题作文什么怎能忘记写作指导11-23
半命题作文写作复习指导05-23
又见半命题作文11-17
《走进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与点评07-28
又见作文半命题作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