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语文教学小结

时间:2022-11-19 13:11:20 小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庐山的云雾》语文教学小结

  《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我是不怎么会上的,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大师于永正先生的这节课在我的头脑印象非常深刻。多年前,我在老家就听于老师上了这节课,听了以后,我本人就被云雾之美感动了,这种感动一直到现在,我一直思考,假如我上节课,我很难达到给予学生持久的感动。于老师的教学已经在我的头脑中定位了,这种定位是一种非常美的定位。现在的我还没有到过庐山,我觉得我一定会去的,那时我一定能够诵起云雾,感受着苏教版这篇课文给予我的世界。

《庐山的云雾》语文教学小结

  因此,读这篇文章,我一直是想着定位这个词。我试图寻找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学生定下一个永恒持久的位。

  一是这课的几个词,是个位。这课有几个词怎么也得成为孩子生活的必需。比如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巨大天幕、瞬息万变、云遮雾罩等。这些非常有动感。把这种动感交到学生心中,阅读之位就容易定了。

  二是背诵课文是一种定位。背诵不只是为了考试,不只是没有积累,如果用定位的思维来认识,那背诵的另一种功能就自然体现出来。在这一课中,这种功能的表现便是享受庐山之美,这种美要想成为一种永恒,那就是艺术化背诵才能够达到。

  三是研究研究让这篇文章变厚成书,这是第三种定位。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学习这课都能够到庐山,但网络信息这么多,让学生利用资源研究研究,在班级成立研究小组,让更多的学生把自己的认识组合起来,也许这一课就会更久地保存在人的记忆中。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我们老师应该想办法来做的。这几天,我在读着王宏甲写的《中国新教育风暴》这本书,这本书告诫我们新课程老师,探究性学习是一条非常好的路,我们要把这条路铺在课堂中,铺在学生的心中,铺到世界里,不能仅仅地铺在试卷中。我们不可一味认为孩子太小,不适合探究,我们不能认为这一课,如果也去探究,会打破文章的美。我们应该改变思维,让学生认识的更多。要想让学生爱上庐山云雾,享受云雾世界,那就应该引导学生读超过这篇文章3至5倍量的庐山世界,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之举。

  另外,这一课用了好多一这个字也非常有价值,我们用这些一也可为学生定位。比如,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六个一连接在一起,也是一片好美的云雾光景。

【《庐山的云雾》语文教学小结】相关文章: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04-17

庐山云雾教学反思04-17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04-22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09-18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03-17

庐山的云雾作文01-01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15篇03-06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通用18篇)09-16

庐山云雾茶的传说06-07

庐山云雾的作文300字三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