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赏析

时间:2022-09-23 10:26:42 赏析 我要投稿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薰。

  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

  【鉴赏】

  这首词摹写一位独宿空房的少妇在夜阑人静之时思念远方亲人的百无聊赖的心情。词人所描写的时间、环境都非常集中,人物的情态、思绪也极为明晰,如同走进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境。感受到它的氛围、情境以及人物的音容外貌和她内心的隐秘。

  “蟾彩霜华夜不分”,起首一句便从时空两个方面勾勒出人物所处的具体情境。“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秋霜满地的夜间,皎洁的月光洒在银色的霜花之上,很难让人分清霜华和月光。女主人公定然是在这样一个月色如银的秋夜,耿耿难寐,她透过锦帷玉帐的缝隙,瞩望着窗外的月色秋霜,方产生了这种月光与霜花难分难辨的.感触。

  如果说首句是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刻画人物独宿空房的心态,那么次句“天外鸿声枕上闻”则是从听觉角度来描画女主人公深宵不寐的思绪:她怔怔地躺在床上,枕边传来了天外征鸿的声声雁唳:秋凉了,候鸟也知道振翅南归;而人呢,仍然飘泊在外,没有一点归来的音讯。此时此刻定然有一缕缕怨情缠绕着我们女主人公幽恨绵绵的灵台。词人这里不言鸿雁南飞,而是说鸿声从天外隐隐传到枕边,这就由远及近地从外景到内景勾勒出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生活空间,并进一步限定诗篇所描绘的规定情境:辗转反侧于绣床之上而耿耿难眠。从上述两句中,不仅看到了人物在内环境中的“立足点”,一如电影蒙太奇手法似的由远景——中景,而近景——特写,词人提供的不是一个静止的、而是流动变化的画面。

  如果说开头二句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环境氛围和人物的思绪心态,那么第三句“绣衾香冷懒重薰”则是从触觉与味觉角度进一步展现人物的情态和环境的细节:夜深寒重,绣衾香冷,表明女主人公独宿孤栖的难耐况味;香冷而又懒于重薰,表明她心境的落寞无绪。这里词人以“绣衾薰香”的富丽舒适反衬“独宿空房”的寂寞凄恻。

  “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在写法与内容上都和前文有明显的变化而又保持着意境的统一。前三句着力于意境的渲染烘托,后三句则纯为白描;前三句以景写情,暗写女主人公的辗转反侧,耿耿难眠,后三句明写她依稀入梦,仍萦绕着心中所思。“人寂寂,叶纷纷”二句以叶落纷纷的飒飒有声反衬夜深人静时万籁无声,更显出深夜的阒寂。“才睡依前梦见君”一句也饶有意味,它点出她刚刚入睡便见君依前一样来到梦中,这既写出女主人公盼望她的所爱仍如从前一样赤心不变,也写出她夜夜都是这样梦魂萦绕着她的所爱;或者是意味着她刚才就梦见了他,醒来再度入睡他又荡悠悠来到梦中。这里“依前”二字加得实在含义丰富,至少具有上述一箭三雕的作用。

  作品简介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是五代词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词。出处五代韦庄的浣花集。这首词摹写一位独宿空房的少妇在夜阑人静之时思念远方亲人的百无聊赖的心情。词人所描写的时间、环境都非常集中,人物的情态、思绪也极为明晰,如同走进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境。感受到它的氛围、情境以及人物的音容外貌和她内心的隐秘。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京兆人。韦应物四代孙。少孤贫。才敏过人,早有文名。广明元年黄巢军入长安,韦庄时在长安应举,遂陷于战乱,后避乱而赴洛阳,并辗转江南。乾宁元年复归长安中进士,授校书郎,后任左补阙。唐亡时,为王建幕中掌书记,力劝王建称帝,建前蜀,自身得为宰相。韦庄诗、词并工,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其词散见于《花间集》《尊前集》和《全唐诗》等总集中,近人王国维、刘毓盘辑为《浣花词》一卷。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赏析】相关文章:

张先《天仙子》作品赏析06-23

霜月原文及赏析02-09

《霜月》原文及赏析06-18

华下原文及赏析08-20

白华原文及赏析08-19

华涛经典语句赏析07-06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原文及赏析08-20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原文及赏析03-08

课文阅读霜月赏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