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信秋词·长信宫中秋月明》翻译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词吧,从格律上看,诗词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么什么样的诗词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信秋词·长信宫中秋月明》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长信秋词·长信宫中秋月明》
作者:王昌龄。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注释
昭阳殿: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宫殿。
白露堂:指失宠妃子或宫女所住之处。
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
翻译
长信宫中惟有秋月尚明,昭阳殿下响起捣衣声声。白露堂中满是杂草印迹,那边红罗帐里绵绵深情。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宫怨的诗歌。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后来以昭阳殿泛指得宠嫔妃。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后来泛指失宠嫔妃。后两句运用对比描写出失宠于得宠截然不同的差距,白露堂中细草迹是指失宠嫔妃的宫闱清冷,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清,使得人物也显得十分幽怨。
红罗帐里不胜情,是指得宠的嫔妃寝宫里红帐高挂,与君王软语温存,不胜惬意,说不完的情意绵绵话。王昌龄从女性角度出发,运用对比,生动形象刻画了失宠嫔妃与得宠嫔妃的天壤之别,是宫怨诗中难得的题材。对那些嫔妃寄予深深的同情。
创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长信秋词·长信宫中秋月明》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长信秋词五首原文及赏析11-18
《长信秋词(其三)》的原文,译文和赏析08-03
长信怨原文及赏析04-26
《长信怨》原文及赏析02-21
秋词原文翻译赏析07-21
(优)长信怨原文及赏析07-13
刘禹锡《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01-21
千秋岁全词翻译赏析10-09
山居秋瞑的翻译及赏析10-13
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