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辽东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辽东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前言】
《辽东行》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继隋炀帝出兵辽东,征讨高句丽后,唐代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持续对高句丽出兵,战争前后长达几十年。王建的《辽东行》反映了战事的艰苦,流露出反战的情绪。
【注释】
1、辽东:指辽河以东的地区,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战国、秦、汉至南北朝设郡。1949年解放后设省,1954年撤销,与辽西省合并复设辽宁省
2、万里:形容道路遥远
3、古戍:指戍守的古城楼,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
4、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翻译】
辽东之地路途遥远,辽水曲曲折折难以横渡。战士们戍守的古城楼已经破旧不堪,早已没有城楼,城墙之上也早就没有房屋了。那里气候异常寒冷,常常是黄云满天冰雪盖地,战士们身上的衣服真是难以御寒!如果有厚厚的暖和的衣服可以抵御这异地的寒冷,即使耗费掉万两黄金,又怎会吝惜呢?战争结束后战士们各自收回弓箭准备回家,但遥望回家的路,唯觉遥远路漫漫。年年郡县都有征人而来,将在这凄寒的辽东戍守征战,不知又有多少人牺牲于此。我宁愿生为草木,终生守候在家乡的土地上,至死不往辽东这地方来。
【鉴赏】
继隋炀帝出兵辽东,征讨高句丽后,唐代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持续对高句丽出兵,战争前后长达几十年。王建的《辽东行》反映了战事的艰苦,流露出反战的情绪。
创作背景:
继隋炀帝出兵辽东,征讨高句丽后,唐代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持续对高句丽出兵,战争前后长达几十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边疆战事不断,无数士兵被征往辽东作战,他们面临着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战争。王建的《辽东行》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作而成,反映了当时战事的艰苦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流露出作者的反战情绪。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 ~ 约831 后),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 46 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他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著作有《王建诗集》《宫词》等。
古诗特色:
选材典型:王建善于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在《辽东行》中,他选取了辽东这个特定的边疆地区,以及在那里征战的士兵为描写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生活环境、战争场景以及内心感受的刻画,集中而形象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表现手法多样:
白描手法:诗中对辽东地区的环境和士兵的状态进行了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如“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黄云盖地雪作山”,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了辽东地区的偏远、环境的恶劣以及边防设施的破败,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士兵们所处的艰难境地。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不惜黄金买衣服”与士兵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形成对比,突出了战争环境下物资的匮乏和士兵们的无奈。同时,“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中,战后士兵们收箭回家与家乡的遥远形成对比,表现出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语言通俗凝练:王建的诗语言通俗明晰而凝炼精悍,富有民歌谣谚的色彩。《辽东行》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士兵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家乡的眷恋。
节奏激越有力:王建的乐府诗在用韵上平仄相间,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换韵,节奏短促,激越有力。《辽东行》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辽东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风雨原文赏析及翻译03-17
梅原文翻译及赏析03-16
清明原文翻译及赏析03-17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守岁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对酒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小至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